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曝光曆代皇帝六維圖,老祖宗慌了 > 第三百四十七章:身死大業未竟時

第三百四十七章:身死大業未竟時(1 / 1)

推荐阅读:

大秦。

偌大的章台宮中靜的連呼吸聲都不可察覺。

坐於殿內西側的幾名刀筆吏低頭盯著眼前的竹簡,似其中有天大的奧秘。

幾名侍奉在禦案旁的宮人也都俯首帖耳不敢妄動。

但不同以往,此時的皇帝居然平心靜氣的坐在那裡,一點不平之意都沒有。

‘以後不會有劉漢了。’

‘寡人應該大度一點。’

嬴政此時波瀾不驚。

一南一北,兩個小小的蕞爾小國!

它豈能撼動朕心?!

劉裕寡人都挺過來了!

寡人現在無所畏懼!

等什麼時候你劉家血脈又出一個似李世民那般橫掃天下的英主!

寡人可能會擊掌讚歎吧。

……

大漢。

臨華殿外,

一個個身姿妙曼的宮女托著朱漆木盤來往於庭院內外。

劉邦將烤好的豚肉塞到嘴裡大口嚼著。

“你說他能打下北漢嗎。”

悶頭啃著羊腿的劉盈茫然抬頭。

“啊?”

看著這傻兒子一臉的油花,劉邦沒好氣道:

“問你阿母呢!”

話一出口,場中四人俱是一怔。

劉邦連忙補上一句。

“朕沒問你!吃你的!”

劉盈委委屈屈的應答一聲,低頭繼續啃著。

劉邦心中生起一陣無力感。

但凡你有一分能為……

快速驅散這股雜想,劉邦探頭問向劉盈身邊的小劉恒。

放下手中的餐具,八歲的小劉恒穩穩當當的回答道:

“阿父,前年孩兒就藩時遊覽過一次代地。”

“其土地狹小,出產微薄。”

“但地利甚厚。”

“出兵擊之恐不能當時立下。”

“一旦僵持,北漢定能攻克。”

“但契丹若出兵助之。”

“情況怕是不利於宋太祖。”

劉邦還沒問話,一旁的呂雉拿帛巾擦了擦嘴。

一雙桃花眼透出幾分煞氣,寒聲道:

“你怎知情況就不利於宋太祖?周世宗不就贏了。”

小劉恒眼角掃過一臉無謂顏色的劉邦。

心下有了幾分猜測,麵上卻依然平靜。

“回中宮大人。”

“趙惠文王當年要攻打燕國,蘇代言鷸啄其肉,蚌合其喙,漁者並禽而止其念。”

“小子隻是以此反推罷了。”

一旁的劉邦看著閉口不言的呂雉,嘴角微翹。

“恒兒啊,我叫你來是有一事要問伱。”

“朕打算將你繼於皇後名下。”

上首的二人看向小劉恒,但眼角卻瞄向劉盈。

小劉恒望向二人,但眼角也瞄向劉盈。

而劉盈正張大嘴欲吞烝秋!

奇怪?怎麼突然這麼靜啊?

小劉恒看著呆愣一下然後一口吞下泥鰍的劉盈,微不可查的歎口氣。

“孩兒劉恒,拜見阿父阿母。”

……

【公元968七月,北漢國主劉鈞去世,北漢內亂。】

【八月,宋太祖以李繼勳為主帥,黨進為副將,曹彬為都監,統領精兵北上。】

【戰事之初,宋軍勢如破竹。】

【首戰大破漢軍,斬首兩千級,獲馬五百匹,奪取汾河大橋,焚毀延夏門,進逼太原城下。】

……

天幕上。

宋軍一鼓作氣兵臨太原!

而太原上,一麵大旗豎起。

大旗上書寫三字

『兒皇帝』!

旗幟一豎!

一隊鐵騎瞬間降臨!

……

【宋太祖恩威並施,兵鋒與懷柔兩不耽誤。】

【一邊命大軍猛攻,一邊派使者勸降。】

【而北漢的新任國主劉繼元卻不怕他。】

【因為他有兩件法寶!】

【一,固若金湯的太原城。自李克用起就沒被攻克過!】

【二,他還有契丹“父親”呢。】

【宋軍來襲時,劉繼元已經上表遼國請求“父皇帝”正式策立他這個“兒皇帝”。】

【然後名正言順的緊急求援,呼喚遼軍救命。】

【公元968年十一月,太原城久攻不下,遼軍的援軍一到,李繼勳立刻撤軍。】

【宋軍一撤,北漢與遼軍伺機反撲,進犯晉州、絳州,大肆劫掠一番,滿載而歸。】

……

{一槍不放你就跑啊?你打一下啊!萬一能贏呢!}

{他倒也不是一槍不放,當時來的是耶律達裡。}

{四年前,還是節度使的李繼勳就率部進攻過北漢遼州,當時遼州刺史舉城投降。劉鈞向遼國求援,遼國派耶律達裡率六萬騎兵入援北漢。}

{兩人在石州交手,宋軍不敵,落荒而逃。}

{你這……鬨半天你大宋一開始就打不過大遼啊?}

……

後唐·莊宗時期

李存勖倒是能懂趙匡胤所想。

北漢小國夾在遼與宋兩個大國之間,從地緣角度看。

拿下北漢,宋朝才能在與契丹人的博弈中才能占據優勢,化被動為主動。

畢竟燕雲十六州已經被契丹占領。

河東之地再不早日平定,就如家門有猛虎盤踞,始終處於嚴峻的邊患之中永無寧日。

“兒皇帝……”

李存勖捋了一下大胡子。

石敬瑭許是不能留了。

……

【麵對李繼勳的無功而返,宋太祖準備禦駕親征。】

……

天幕上。

滑州。

穿著劄甲,腋下夾著兜鍪。

趙匡胤看著眼前大將沉聲道:

“上一次北伐失利,原因在於遼國插手。”

“韓將軍,朕問你。”

“遼國大軍此番若再來援漢,將兵發何處?”

其麵前的將軍沁出一額頭的汗珠。

“末將愚鈍,沒有前線軍報不敢妄言。”

趙匡胤帶上兜鍪冷哼一聲。

“等軍報送來再作籌謀,敵人都打上門來了!”

“遼國知朕親征,必定再次率軍來援。”

“鎮州、定州的守備一向薄弱,對方必將由此路行軍。”

“你可為朕領兵,倍道兼行,埋伏奇兵,以逸待勞。”

“待其來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可大破契丹!”

……

【公元969年二月,宋太祖命皇弟開封尹趙匡義為東京留守,坐鎮京師。】

【隨即親率大軍遠征,誓破太原。】

【大軍抵達滑州河南滑縣,宋太祖命彰德節度使韓重贇禦為北麵都部署,在河北布防,攔截遼軍南下。】

【四月,遼軍從定州經過,韓重贇在嘉山河北曲陽縣東北上設伏。】

【遼軍猝不及防,遭遇埋伏,四散逃竄。】

……

後唐·明宗時期

“開封尹?東京留守?”

李嗣源撫須的手一頓。

這人沒兒子嗎?

怎麼任弟弟為開封尹?

京城之尹即是儲君之選,皇帝不在京也有太子監國,怎麼是皇弟監國?

話又說回來……怎麼沒有太子呢?

……

【遼軍被擊退,遼國也陷入混亂,因為睡王遼穆宗遇刺身亡了。】

【遼穆宗耶律璟乃殘暴之人,嗜酒好殺,喜怒無常。】

【他的近侍奴仆惶惶不可終日,唯恐哪裡觸犯國君。】

【再這種高壓下,奴仆效仿晚唐舊事。】

【在遼穆宗喝醉回到行宮後,幾名近侍奴仆鋌而走險,將其刺死。】

……

北齊·文宣時期

高洋看了看一旁的酒壺。

聞著味兒,飲了一碗水。

……

大唐·憲宗時期

李純避過旁邊一大一小兩人的視線。

“朕又不嗜殺!”

……

遼·景宗時期

耶律賢看著天幕,奮力咳了一陣。

一旁的蕭燕燕撫著其背。

“穆宗對朕很好……”

“真的很好……”

……

【遼軍被擊退,遼穆宗駕崩。】

【宋朝占儘地利人和!然而天不從人願。】

【公元969年閏五月,宋軍陳兵於太原城下已曆時五個月,能用的招數都用了,引水灌城都灌了兩次,可太原城在洪水浸泡中依然巋然聳立。】

【偏偏這時開始連綿大雨,宋軍疫病流行。】

【那邊遼國政權平穩過渡,即位三個月的遼景宗出兵救援北漢。】

【此時宋軍作戰已久,兵員到將領傷亡都很大。】

【在宰相趙普和太常博士李光讚的勸說下,宋太祖下令撤軍。】

【宋太祖沒打算白來一趟,撤退時,將太原附近一萬多戶百姓遷到山東、河南等地,由禁軍護送,朝廷賜予糧食,從此成為大宋子民。】

【不過宋軍撤軍時有些狼狽,沿途遺留下大量輜重、糧食、布匹等,僅落入北漢手中的糧食就有三十萬斛,茶、絹各數萬。】

【北漢得到這些物品,也算稍解困窘。】

……

後周·世宗時期

郭榮對於趙匡胤死磕北漢的行為很不讚同。

北漢雖地勢狹小,但易守難攻。

強攻北漢必然消耗大量兵力,即便拿下河東也無力撼動遼國。

北漢自保有餘,但無力馳援幽雲。

先攻幽雲,可以消除遼、漢聯手的可能。

若等遼人逐漸重視起幽雲之地,幽雲百姓也逐漸適應被遼人統治,那時再行收複幽雲的難度將陡然加大。

急攻則易,而緩圖則難。

……

【也是命裡無運,宋軍前腳走,北漢後腳排積水。積水一排!多處城牆轟然坍塌!】

【契丹冊封使韓知璠感歎:王師(宋軍)之引水浸城也,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若知先浸而後涸,則並(太原)人無噍類矣。】

……

大秦。

垂簾被微風吹動。

嬴政有點繃不住表情了。

“這小小太原……”

“難道漢國劉氏果真有上天庇佑不成?”

“帶漢沾劉就得天命照顧?”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托腮看著天幕心裡感歎不已。

有命無運,不得其時啊。

若能奪得太原,守住雁門關一線,就足以堵住契丹騎兵自山後南下河東的通道。

就差那麼一點點。

……

大唐。

李世民卻也明白宋軍的困境。

如若宋軍長久頓兵於太原堅城之下,竭府庫之財,儘生民之力。

那些附近的恃險之邦聞得此役,未必不會心中踴躍,各有窺覦,繼而危及一統大業。

況且候當暑雨,若河津泛濫,道路阻難,糧運稽遲。則宋軍將有糧草斷絕之憂。

若再遭北漢、契丹兩軍夾擊,將形勢危殆。

總而言之,還是太原一役拖得太久且戰位不對。

應屯兵上黨,夏取其麥,秋取其禾,寬力役之征,以待天時!

……

【親征太原失利,宋太祖重新回到“先南後北”的統一方略上來,對北防禦,派悍將駐守北邊諸州,時遣將士攻擾北漢境內,以進一步削弱其國力。】

【因南漢主荒淫無道,國內宦官當權,通過橫征暴斂、嚴刑峻法來維持統治,所以人心憤怨。】

【宋太祖遂決定乘南唐、吳越皆被懾服之際先攻滅南漢。】

【公元970年九月,宋軍出征南漢。次年二月,南漢滅亡。】

【得六十州二百一十四縣,十七萬二百戶百姓。】

……

{我對南漢的印象就是當官必須當太監。}

{南漢的文臣武將都要通通靠邊站,那家夥,七千多位宦官各有官職,執掌政務。}

{甚至是科舉及第的進士想要入朝為官,必須先行閹割。徹頭徹尾的閹宦之國。}

{五代十國真是各有各的荒謬啊。}

……

大元·世祖時期

吃下匕首割下的羊肉,忽必烈嘴裡含糊道:

“我也是不明白你們漢家。”

“怎麼這麼喜歡用宦官。”

一旁的劉秉忠平靜道:

“因為宦官是皇帝身邊最親近的人,宦官專權之時,往往是皇帝極不信任文武百官之時。”

“所以他們才選擇倚重宦官,宦官也必須依附在皇權上,得到皇帝的支持才有可能作為一股勢力崛起於朝廷。”

忽必烈擦了擦手。

“如此看來,還是怯薩好。”

……

【南漢滅後,南唐十分恐懼,國主李煜加倍進貢宋朝,降國號唐為江南,試圖保留政權。】

【南唐落第士人樊若水在采石磯附近以釣魚為名,用絲繩測量長江寬度,向宋朝建議以船為浮橋,渡江滅南唐,為宋太祖所采納。】

【公元975年十一月,宋軍攻占金陵,李煜投降,南唐亡。】

【南唐十九州、三軍府、一百零八縣,六十五萬戶百姓歸入大宋。】

【公元976年八月,宋太祖派侍衛馬步軍指揮使黨進為統帥,下轄潘美等將領,兵分五路,討伐北漢。】

【黨進的軍隊很快逼近太原城,並大敗北漢軍。】

【劉繼元向遼國求援。】

【九月,南府宰相耶律沙率遼師入援。】

【眼看一場惡戰將要打響。】

【宋軍撤退了。】

【撤退,不是因為害怕契丹人,而是開封傳來了令人震驚的消息。】

【宋太祖駕崩了!】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