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第三更:2501章!34!
……
作為楊戩出身的本家,楊家本家在經曆了楊令公和楊家六子共赴族難後,本該是江河日下。
但在許坤的幫助下,楊延昭掌權,帶領楊家再度崛起,聲望較之曾經更甚,然而家族發展還需要足夠的時間,現在的情況就是名盛而勢弱。
和楊堅戰死後留下偌大基業卻無足夠名望之人守護的楊氏鮮卑間,正好完成互補。
這是她站在一個高位者的位置上,很快想好的安置方法。
不夾雜任何的私心!
可楊廣聽了,就跟吃了屎一樣的難受。
真以為我是沒自信接手基業來尋求庇護的?
他許坤可以二境之身執掌人族未來權柄,我楊廣,堂堂氣運之子,國器之主,難不成還無法治理好一個不落?
他此番來的目的,說白了就是拿個由頭接近楊瑤。
楊氏鮮卑基業就是他最大的誠意。
除了作為贖運教間諜埋伏在楊瑤身邊對付許坤之外,他還對他這位異父異母的親妹妹有所歹念。
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嘛,許坤事務繁多,他的親友們經常性會見不到他,那麼接近楊瑤,不僅可以掌握許坤的動向,也能瞅準時機,離間許坤和楊瑤之間的感情。
他原本考慮的就是以獻出楊氏鮮卑為跳板,如今無家族勢力的楊瑤會欣然接受,不曾想過楊瑤對此根本沒有興趣。
還要打發他和他的楊氏鮮卑和原本的楊家主脈合並,豈有此理!
是真不感興趣,還是對自己有所提防?
“殿下,楊氏鮮卑為父聖基業,怎可假手於人,我自知無宏圖霸業之能,故想請殿下代為執掌,南遷入長城楊家,我如何告慰父聖在天之靈?”
既然利益打動不了楊瑤,那就打感情牌。
楊瑤聞言,眉頭微皺。
雖說她並不想承認雙方之間的親人關係,可說到底,楊氏鮮卑是楊戩分身數十年的心血。
見楊瑤沉默,楊廣打蛇上棍道:“殿下明鑒,有我楊氏鮮卑為您聲援,您在人族的話柄才可穩如泰山,人族江山自天眼大人之後,合當由殿下執掌,殿下難道不考慮今後的處境?”
“胡說八道什麼?”楊瑤皺眉道。
“我這是在為殿下考慮啊,我一路南下,沿途所聞皆是許氏代楊的說法,天眼大人還未超脫,百年聲望就被後來者居上,這何嘗不是對天眼大人的背叛?您作為天眼之女,理當”
“住嘴!”眼見楊廣越說越過分,楊瑤怒了。
楊廣被楊瑤突然的火氣嚇了一跳。
沒錯,他剛剛這番話,就是在挑撥離間。
人族有如今,可以說楊戩是功不可沒的,然而一代新人換舊人,許坤後來者居上,在人族的威望節節攀升。
以傳承有序的說法,先父基業,就該由子女繼承。
這點,在狼族諸部已經形成定律,就像是楊堅隕落後,哪怕楊廣沒有被大隋凝霜認主,那麼他也該是楊氏鮮卑的繼承人,沒有任何的爭議。
換作人族,楊戩入萬族戰場準備超脫,那麼繼任者也理應是楊瑤,而非許坤。
哪怕許坤作為楊家之婿,他應該是入贅,而不是迎娶。
這點在主次關係上完全不同,曾經的楊家果實,成了嫁衣,楊瑤作為天眼之女,難道沒其他想法?
要知道,許坤過去的聲名逐漸崛起,但也經曆了好幾個階段。
從一開始的新手試煉天榜到前十層天榜,他獲得的成績足夠讓人信服,但區區f級天賦,沒有人覺得他會是人族新時代之主。
包括人族各大高層,一直默認的就是由楊瑤來承繼大統。
哪怕是在經曆了江南大戰後,許坤表現出眾,可天賦硬傷一直是存在的。
許坤什麼時候開始,真正的被人視作人族未來的接班人呢?
是楊戩特地為他謀劃的,在許坤刀劈遠古神木,毀掉上百遺跡而遭宙斯在內的各代時代之主唾棄之後,他一定程度上還成了人族罪人。
這筆賬還清的時候,就是他被壓製的聲望井噴的時候。
先抑後揚的套路罷了。
這個時間點也就是人族真正處於外患之時,具體到八族聯軍攻炎黃,許坤一人一劍守炎黃之日!
那次之後,許坤先以個人之力守護人族第一主城,再興兵反攻各族,為人族賺來了潑天財富,徹底奠定了楊戩接班人的身份,也具備了足夠的實力。
許坤和楊瑤都清楚,這背後,不乏他們的父親謀劃的身影。
大丈夫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楊戩對於他早早確定的接班人的培養,絕不是和既定的楊瑤這種在他的蔭庇和本身的天賦之下的順利繼位,而是要像許坤一樣,步履蹣跚,反複沉澱後以個人之姿,使萬民傾倒!
曲阜學宮一甲子的沉澱,讓許坤重獲新生,也正式開始了他的崛起之路。
無論是個人方麵敗以燭九為首的各族天驕,而是領導能力上反攻各族主城,大振人族之心。
他走過的,是一條鮮花與荊棘並布的道路,似是楊瑤,也不過是他這條路上的陪跑者。
許坤本身作為人族雙時代之主之子,天生富貴,可直到他聲名遠播之前,包括他自己在內,都不清楚自己的身世。
身世對他而言,屬於是錦上添花,在對的時間成為了推他上位的助力。
名副其實的身份!
實打實的功績,才使得許坤的位置坐的很穩,而非隻借助父輩蔭庇,像是如今他不參與具體的人族政事,可又有誰可以忽略他的想法?
政出瑤宮,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他的威勢夠大,他是楊瑤身後的男人,楊瑤可以代表他的意見。
楊廣自以為是的認為,許坤這類人,就好似一國之中擁兵自重的大將,在先主離開後,他便開始了黃袍 加身的篡位進程。
楊瑤,屬於是被架空且下嫁的人。
可他注定是太天真了,不說他不了解兩人之間同生共死的感情,就許坤的路,是由楊戩裁定,楊瑤見證的。
絕非他話裡話外的篡位之舉。
故此,也惹惱了楊瑤。
但凡換個人,現在楊瑤都會對其兵戈相向了,但火氣剛剛上湧,一想到楊廣的弟弟妹妹都死在了不久前的許坤動亂中,楊瑤的火氣便是一消。
這是她和許坤的愧疚啊!
落座主位,楊瑤的臉上多了幾分生疏:“你剛剛的話,我就當沒聽到,再有下次,小坤哥哥可以容你,我卻容不得你。”
“你生於狼族,對人族本部之事不甚了解,我不怪你,可你最好搞明白一件事情。”
被剛剛楊瑤突然的怒火驚嚇了一番的楊廣,此刻變得唯唯諾諾起來。
他感覺自己似乎有點錯判了,看來這件事,還需要從長計議,不能操之過急,現在最要做的,是能接近楊瑤。
“恕我愚鈍,說了不該說的話,還請殿下恕罪。”
見楊廣認錯態度誠懇,楊瑤語氣委婉道:“以小坤哥哥之姿,是人族有求於他,而非他需要借人族之力青雲直上,搞清楚裡麵的因果關係,你就能明白如今的四海之內,為何以小坤哥哥為尊!”
“而我,能成為他的賢內助,成為許家的兒媳婦,已經心滿意足了,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跟上小坤哥哥的腳步,見證真正的人族崛起。”
“你口中的權勢,在我和小坤哥哥看來,是負擔,是責任,而非利益,懂了嗎?”
楊廣內心對此嗤之以鼻,但表麵卻裝出誠惶誠恐的樣子。
借著楊瑤的話頭,楊廣還自我嘲諷道:“看來,是我的眼界太過狹隘了,可如今父聖隕落,大哥他們也死了,我恐負父兄遺誌啊!”
聽著楊廣感人肺腑的話,楊瑤不由又動了惻隱之心。
對待這個名義上的哥哥,她無法做到徹底決絕,將整個楊氏鮮卑安排進楊家主脈的做法,多少顯得有些薄情了。
“這樣吧,楊氏鮮卑內遷事宜不變,你挑選部分族人遷入帝都安家,既為國器之主,你將來的成就不低,我可以適當地幫你一下,你自己,也不能妄自菲薄,而是要學會如何去成長。”
“靠山山崩,靠自己,才能一路長青!”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楊瑤決定好好地教導一下如今這個沒了親人的哥哥。
這個想法,正中楊廣下懷,也成了引狼入室之舉。
“謝殿下,那我即刻去挑選部分族人,今後作為殿下的親軍!”
楊瑤點頭,再度埋頭於案牘之間。
贖運教派人打入人族高層的計劃,就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