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今日第二更:2500章!2/4!
……
楊廣聞言一急,他有點不理解楊瑤為何會拒絕。
“殿下,我楊氏鮮卑經我父聖治理後,戶籍千萬,人口五千萬有餘,帶甲之士百萬,若殿下不收,便會被他人所去,楊廣不能眼看祖宗基業拱手他人,還望殿下...”
楊瑤伸手,阻止了楊廣繼續說下去。
楊廣拿出大隋凝霜,對她最具誘惑力的還是大隋凝霜本身的國器價值,反倒是這件國器象征的權柄,對她的誘惑不大。
不是籌碼不夠大,而是雙方的眼界不在一個高度。
如楊廣所言,他以尋求庇護之名獻器交權,手上的籌碼除了隻能為他所用的國器·大隋凝霜外,就是楊堅留給他的楊氏鮮卑了!
五千萬的人口、百萬的兵員以及整個楊氏鮮卑的資源、疆域。
一旦楊瑤接納,那整個楊氏鮮卑,相當於成為了她的個人封地。
除了承擔相應的人族義務外,其餘的調度,都將由楊瑤一人裁定。
這種情況,其實就跟家族基於種族的模式是一樣的,先族後家,先公後私。
發展種族是每個族人的義務,但發展方向上的把舵,主要還在少數掌權者手上,如果說這是公的話,那麼一家之利就是私了,公私之間,有時候就是利益群體的大小差彆罷了,而非對立關係。
一族高層有決定種族未來走向的權力,但就跟虎刹族的虎老議事一樣,一應虎老雖位高權重,但上麵的政策,還需要靠下麵的人去實施,種族個人皆有私心,如何讓一族生靈願意配合,這是一個大問題。
除了具備足夠的威望之外,那麼除非能和許坤踐行的先天人皇之道一樣,直接淩駕於一族之氣運之上。
否則,即使是龍祖、鳳主之流,也無法做到悉數掌控。
在這種種族的固有結構下,那麼以小集體構成大集體,將上層指令層層下發,就需要一些小集體的話事人了。
第(1/3)頁
第(2/3)頁
放眼那些大族,像是鳳族,就是以鳳主為始,接著推行到宗主、脈主、附屬種族族長...直至個人這樣子。
單一一個人在自家種族裡能獲得多少權柄,除卻根本上的個人實力外,話語權大小和你掌握著多少人的命脈息息相關。
人族高層,主要有半聖之上及名望足夠的帝境強者構成,但高層可以是聖境強者,可聖境強者不一定是人族高層。
這點,就像是許坤結交的五絕聖人一樣,他們是散修,屬江湖人士。
不過幾人的情況又有點特殊,每個人麾下還是有著勢力的,若想主政一方,人族也願意放權,更極端的就是那些獨行俠了,除了能代表個人之外,並無法代表更多的人,自然也就無法獲得足夠多的權力了。
權力,是誘人的毒藥,極少數人能夠拒絕,可想掌握足夠的權力,就跟一個公司裡,你必須有著足夠的股份一樣。
沒股份,說話就沒分量。
一族的股份,就在於自你而下的勢力有多大。
放眼帝都,能參與決策的,無不是那些家族掌門人,最特殊的,莫過於過去的唯一一流世家的楊家了,獨以楊戩一人,便成為帝都獨一無二的家族,掌握著整個人族最高的話語權。
可時過境遷,隨著楊戩夫婦入萬族戰場、楊嬋超脫,偌大楊家,說是僅楊瑤這一根獨苗也不為過。
且她還是既定的人族之主許坤之妻,今後人族恐無帝都楊家之說,權力中心將徹底轉移到許坤的許家,楊瑤也將成為許坤主母,一定程度上成為了許坤的附庸。
拋開楊瑤個人可以在人族獲得的地位不談,在她背後沒有足夠強大的勢力時,她的地位是坐不穩的,所獲得的權柄,要麼是她父親的餘恩,要麼來自許坤。
而和楊瑤同時期的,且還是她和許坤摯友兄弟的郝健,如今卻不一樣了,繼承了霸王之誌後,江東子弟兵儘數歸於他麾下,為人族開疆拓土,建功卓著。
他才是如今人族許坤之下的青壯實權第一人,另外諸如司空霆之流,也以坤門為背景進入權力中心。
反觀楊瑤,依舊是孤家寡人。
哪怕現在人族出現了“政出瑤宮”的格局,可這一切,又能維持多久?
在楊廣看來,他現在給楊瑤交權,就是在雪中送炭啊!
第(2/3)頁
第(3/3)頁
楊氏鮮卑放眼整個人族的比重不大,可這股勢力加諸一人身上,還是天眼之女、許坤未婚妻的楊瑤身上,那麼對於雙方而言,都是大有裨益的。
楊瑤借助楊氏鮮卑獲得足夠的話語權,楊氏鮮卑也獲得了保護傘。
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她為什麼會拒絕?
彆人靠著家族勢力就能進入權力中心,你直接掌握一個部落,這豈不是更方便你今後主政?
莫非...自己想錯了?
楊瑤對染指權力沒興趣?
要說興趣,楊瑤的確是沒有的,哪怕她有著處理一族政務的能力,可如果可以的話,她更像和蜃寶一樣,每天和許坤膩在一起,做他的小甜心和賢妻良母。
她現在主政人族的唯二原因,就是接她父親的班和為許坤分憂。
楊廣內心是這麼想的,可猜不透楊瑤內心的他明麵上卻不能這麼說:“那我楊氏鮮卑...”
“無妨,楊氏鮮卑以往就和人族本部之間沒有存在利益糾紛,現在我給你指明一條路,可完成楊氏鮮卑的內遷,不會受外人脅迫的日子。”
楊廣的嘴角不由一顫,而楊瑤指明的方向,赫然就是...長城楊家。
這也算是另一種形式上的楊家重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