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兵可是張氏兄弟最為倚重的武力,不但精銳,更是最為忠誠的武力,且就隻有萬人規模,哪怕隻是折損個千兒八百,也足以讓張氏兄弟倆心疼不已。
畢竟教兵易得,可這道兵卻不是一時半會能夠補充得上的,漢中攏共就那麼點人,如果不能擴張大量人口,也揀選不出多少精銳來了。
閻圃看出了張衛的糾結,從旁再諫道:“郡尉,若是葭萌生變,屆時就是壓上所有道兵,也未必能奪得回來了。”
張衛悚然一驚,確實正如閻圃所言,葭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家大軍興師動眾,奔走三百餘裡卻隻得了個白水關的話,必然沒法交代。
且隻有一個白水關,而沒有葭萌關的話,十分容易為人所趁,很難在蜀中站穩腳跟。
所謂孤木不成林,便是此意。
想到這裡,張衛不再遲疑,當即下了決斷:“功曹所言,甚為有理。我親率道兵先行,留功曹在後都督大軍跟進,你我二人便於葭萌關內會師。”
閻圃聽罷,立刻請命道:“郡尉乃是一軍之主,怎可輕言擲陷,還請郡尉督率大軍,由圃驅前開路。”
“不可。”
張衛直接搖頭了起來,跟著解釋道:“茶憲乃我教教徒,與我多有聯係,頗為相熟,若是換了功曹前往,你二人之間素不相識,恐生變故,還是我親自前往來的妥當。”
聽完張衛的解釋後,閻圃也覺對方言之有理,於是不再勸說,而是說道:“道兵如今也很是疲乏,不如將息一晚,也可於白水關中征集肉食,蒸煮之後,明日一早正好充作乾糧。”
張衛大感有理,放了閻圃離去。
漢中大軍於白水關中休整一晚,次日一早,張衛率領道兵領取了乾糧和肉食後最先出發,而其餘部眾則在白水關中都休息了一日,等到第三日午時,閻圃才率領剩下的七千人離開白水關南下。
白水關的防務則交給了三千南鄭兵把手,並以白水關為前進基地,囤積轉運漢中輸送過來的糧食、軍械等物資。
雒縣城外高坡之上,金鼓齊鳴,旌旗蔽日。
趙韙跨坐高頭大馬,玄袍在風中獵獵作響,腰間寶劍泛著寒光。
隻見他頭戴鑲玉金冠,眼含傲色,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環顧四周,眼中滿是睥睨天下的氣勢。
此番親征接連凱旋,連戰連捷,屢克蜀中名城。至今不過短短半月,竟然連雒城都已告破,大軍氣勢如龍,旗幟若雲,望著雒城巍峨的城樓,趙韙忍不住自誇道:“吾此番出征,破龐羲於廣漢,降東州於涪城,黃權抱頭鼠竄,雒城不戰而降,如今三蜀之地,已儘入吾手!”
趙韙誌得意滿,聲如洪鐘,直衝雲霄。而他身旁的謀臣眾將們,也皆躬身稱讚起來:“將軍神武,此番吊民伐罪,故而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劉璋小兒,不識天數,倒行逆施,必為將軍所擒。”
趙韙哈哈大笑起來,聲音隨著蕩漾開去,直引得周圍甲士紛紛側目。
足足笑了好一會兒後,趙韙才收起笑聲,駕馭胯下寶駒奔馳下坡,在眾將的扈從之下緩緩入城。街道兩旁,雒城百姓夾道相迎,臉上滿是不安和諂媚的笑容。
趙韙昂首挺胸,接受著眾人的朝拜,那誌得意滿之色,儘顯梟雄之姿。
趙韙帶著兒子趙升、心腹謀士龔揚、程畿,將領李異、龐樂、杜彠等愛將一路進了雒城中的州府之中。
其實在整個東漢絕大部分的時期,成都都不是益州的州治所在,而僅僅隻是蜀郡的郡治地。
雖然成都極其繁華,人口眾多,經濟發達,農業豐腴,但東漢政府卻將位於金牛道上的重鎮,同樣的發達縣邑雒城定為益州州治所在。
之所以會這麼決定,一來雒城本身也是極為繁華發達,是蜀中一等一的大城,僅次於成都所在,而成都本身已經是益州最為精華的蜀郡郡治所在了,再加以其州治地位,恐其過大難製。
二來也是因為雒城這個地方相當重要,恰好是蜀郡郡治成都和廣漢郡郡治涪城中間的位置,又坐落在金牛道上,正好可以製衡蜀郡和廣漢兩郡。
劉焉入蜀之後,將益州州治從雒城遷徙到了綿竹,也就是後世的綿竹關所在。等到劉璋繼位後,則將州治遷到了成都。
故此,此時的蜀中在雒城、綿竹、成都三地都有州府存在。隻是成都的州府最為闊氣豪華,而雒城的州府則最為老舊。
趙韙既入了雒城,理應就得入宿雒城中最為貴重之地。雒城州府雖然老舊,但畢竟是刺史州牧所居之地,趙韙自然當仁不讓。
“諸君,雒城一下,成都近在咫尺。”
趙韙此時一臉得意洋洋,有些慵懶的靠在憑幾上,看著堂上心腹愛將們,頗為隨性道:“待攻破成都,入得錦宮,我當與諸君同享富貴。”
龔揚一臉冷淡,程畿則是似喜非喜,而李異、龐樂、杜彠等人則是喜出望外,紛紛哄笑誇功起來。
趙韙也不在意,任由他們爭吵了,不但不因此而不快,反而還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直到隨軍文書送上一份奏表之後,才沉下了臉色。
這奏表上的內容乃是雒城的府庫清點,以及軍中儲藏。
黃權、龐羲在撤兵前,將雒城中儲蓄的糧食、軍械儘量後運。
原本劉璋是打算在雒城擋住趙韙的,因此在雒城內也囤積了不少物資,光是糧食就有三十餘萬石,足夠四萬人使用數月之久。
可現在要後撤了,自然不能把這些都留給趙韙。之所以多堅持這半個月,就是在往後方搶運物資。
好在雒城有水運可直達成都,而且河流緩慢平穩,舟船又都在劉璋軍手中,總算是有驚無險的運走了所有物資。
趙韙入城之後,就派了文書去查封府庫,清點物資,結果發現城中倉儲早已經被悉數搬空,隻留下了一個個空蕩蕩的倉庫。
同時,趙韙軍中消耗甚大,雖然一路勢如破竹,可時間也在不經意間流逝了。距離趙韙年中六月舉兵,已經過去了整整三個多月的時間,消耗的物資宛如流水一般。
饒是趙韙當初積蓄下許多糧食軍資,如今也已經消耗了個七七八八。若不是劉封在後麵給他狠狠奶上了兩口,趙韙早就已經糧草不濟了。
片刻後,趙韙抬起頭緩緩開口道:“隻是如今糧草有些不濟,軍械也庫存不多,諸位有何建議?”
說著,趙韙的目光又落到了龔揚身上,顯然是吃大戶吃上了癮頭,又想著找劉封求援了。
龔揚此時雖神色冷淡,但內心卻是十分糾結。
一邊是昔日恩主,另一邊又是殊遇之恩。
不論哪一邊,都讓龔揚放之不下。
龔揚作為謀士,雖然不過中人之才,獻不出曠世奇謀,可作為明眼人,趙韙如今膨脹到何等地步,他可是看的一清二楚。
遲疑了片刻後,龔揚心裡歎息了一聲,開口道:“主公放心,揚明日啟程,前往江州,遊說左將軍再調撥一批援助。”
趙韙一聽,登時大喜,連聲誇讚了龔揚好一番,並許諾對方若是事成,必定其為首功。
龔揚心中越發無奈,可偏偏李異、龐樂、杜彠等人居然還投來了嫉妒的目光,實在是讓他憂憤不已。
果然,龐樂沒能壓住內心的嫉妒,忍不住開口道:“主公,左將軍即便願意再給援助,那也不過是沅水,如今軍中糧草不足,隻夠一月之用,墊江糧庫之中,也已用的七七八八了。此番入城,又沒得繳獲,末將擔心……”
“龐將軍所言不錯。”
李異也開口支持道:“糧乃軍膽,軍無糧則心不穩。主公,當務之急,是先行籌措糧草,軍糧這等物資,總還是多多益善。”
趙韙一聽,讚同的點了點頭,反問道:“汝二人可有什麼籌糧之策?”
李異和龐樂海沒來得及開口,倒是賨王杜彠先開口了。
“將軍,要籌糧可還不簡單?”
“哦?”
趙韙看向杜彠:“杜王有何高見?”
“我等一路過來,德陽、廣漢、涪城、綿竹,哪一個不是蜀中名邑。”
杜彠嘿然一笑:“尤其是涪城、綿竹和我等腳下的雒城,可都是蜀中一等一的大城,還用擔心籌措不到足夠的糧食?”
愕然之下,趙韙一時之間還沒聽懂,倒是李異、龐樂,甚至是一旁一直沒有說話的程畿和龔揚卻都聽明白了。
這廝哪裡是想要籌糧,這分明是想要洗城啊。
“萬萬不可!”
龔揚被杜彠的話給嚇到了,當即就跳了起來:“主公,您可是以為民請命,濯清州治的名義舉兵的,若是強搶民糧,那蜀中上至士紳,下至百姓,還有何人會支持主公?”
趙韙臉色沉了下來。
平心而論,趙韙最初舉兵,還真就是劉璋逼的。
劉璋懷疑龐羲要造反,趙韙用性命為對方擔保不會,結果趙韙造反了之後,龐羲居然還成了劉璋一方的中流砥柱。
劉璋拜趙韙坐鎮巴郡,趙韙認為巴郡太大了,應該拆分成三個郡國,也有利於給本地士人上升的渠道。
結果劉璋認為這會坐大本地勢力,堅決不從。可等到趙韙之亂被平定後,劉璋又把巴郡拆成了巴西,巴東和巴中三個郡國。
趙韙信用王商,劉璋又釜底抽薪,以治中之名將王商從趙韙的身邊調走。
即便如此,趙韙最初舉兵時,想的依舊是清君側,認為劉璋隻是被身邊的小人們給蠱惑了,蒙蔽了劉璋的視聽,導致他政策失誤。
趙韙最初的念頭就是想要撥亂反正,進入成都後好好教訓劉璋一番,然後再親自主持政務,輔佐並教導對方。
隻不過隨著舉兵之後的所向披靡,勝利又來的太過容易。
龐羲雖然節節抵抗,可卻一直都在敗退,也沒給趙韙所部造成過多大的傷亡。雖然在時間上是浪費了不少,可偏偏趙韙以及他麾下的諸多將佐隻是沉浸在勝利之中,對時間並不敏感。
在這樣的情況下,趙韙的心態自然發生了轉變。
如今,趙韙已經開始覺得劉璋太過暗弱無能,扶不起來了。
既然劉璋扶不起來,那為了整個益州百姓,也為了先主劉焉的身後名,他趙韙不把擔子挑起來還能怎麼辦?
有了這想法之後,趙韙的心思自然就變了不少,前陣子甚至在龔揚、程畿的勸諫下主動整肅起軍紀來了。
連戰連勝的勢頭也讓趙韙的聲望膨脹了起來,不斷的有士族豪強前來投靠,同時麾下眾將也變得更加恭順了起來,就連杜彠這個編製外的賨人王都開始聽宣了。
也正是如此,趙韙大軍也就在涪城搶了一把,後來的綿竹以及眼下的雒城都隻是額外強征了一大筆財貨而已,並沒有發生洗城這等惡事。
因此,趙韙現在也的確想要積攢自己的聲望。
彆看趙韙在巴郡聲望極高,深受巴郡人愛戴,可到了蜀中三郡裡可就不怎麼吃香了。這些日子前來投奔的基本都是底層士族和豪強,想要借著趙韙的勝利來翻身的。
真正蜀中三郡那十來家頂級大族,張、秦、李、楊、翟、趙(蜀郡)、董這些家族,可沒一個看好趙韙的,彆說主枝嫡脈了,就連旁支子弟都沒幾個來押寶的。
本身就是大士族出身的名士,趙韙再清楚不過士族的思維方式和處事方法了。
這顯然是蜀中絕大部分的士族豪強都不看好自己,就連分頭下注的事情都懶得去做。畢竟哪怕是分頭下注,也是要下注的。
這可不就意味著趙韙在這些士族豪強們的心裡就連這點成本都不值得嗎?
自意識到這一點後,趙韙心中一直有著難以言喻的憂愁和惱恨。
看著趙韙沉默不說話,程畿猶豫了一下後,最終還是站在龔揚一邊開口勸說道:“主公,如今我軍已兵臨成都城下,正該廣施仁義,瓦解成都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