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我父劉玄德 > 第582章 漢中異變

第582章 漢中異變(1 / 1)

推荐阅读:

楊鬆心中一定,原先他隻有五成把握,可看了張魯現下的反應,把握登時提升到了七成。

於是,楊鬆挺直身體,衝著張魯遙遙拱手,建言道:“主公,葭萌乃是天險之地,又是蜀中出入門戶,非十萬之眾,恐難破其關。誰料如今趙韙作亂,劉璋束手,此時此刻,葭萌虛實儘入主公掌握,可謂天授葭萌於主公,若是不趁此良機將其納入囊中,恐反受其咎也。”

原來這帛書中所記之事,乃是葭萌本地豪強,葭萌關副將茶憲所書。

茶憲不但把趙韙舉兵,蜀中大亂,劉璋連戰連敗,並且抽調北部諸關卡、縣邑兵力回援成都的情況事無巨細的奏報給了張魯,同時更將葭萌關中的虛實悉數托出。

在茶憲的回報中,葭萌關此時已經隻有五百守軍,其中兩百還是茶家的私兵,另外兩百乃是葭萌本地豪族聯軍,可謂虛弱到了極點。而且不僅僅是葭萌關如此空虛,北邊的白水關,南麵的天雄關,西麵的劍門關皆是如此,各處守備兵馬多不過百,少的更是隻有一二百人。更重要的是,白水關守將也是茶憲族人,正帶著兩百兵馬拱衛關卡。

從漢中白馬塞出發,沿著漢水一路走金牛道南下,首當其衝的就是白水關。日後劉備入蜀,也是在白水關這裡與張魯大打出手的。而過了白水關之後,便可直麵葭萌關。

白水關、葭萌關、劍門關、天雄關,這四個關卡是一個整體聯動的防禦體係。

如今四關之中,已有兩關心向張魯。

葭萌關已有反正之意,白水關又幾乎已經掌握在自己人的手裡。隻要張魯出兵接收二關,不但立時將會扭轉局勢,將防禦蜀中的戰線推至葭萌關,若是有機會拿下劍門,甚至可以長驅直入蜀中三郡,趁亂逆襲一把也尚未可知。

如此局麵,彆說張衛心急如焚,摩拳擦掌了,就是張魯本人也隻是故作鎮定,其實內裡也是心潮澎湃不已。

在茶憲的口中,這簡直是上天贈與師君的厚禮,機不可失,恐失不再來。

故此,楊鬆、閻圃二人最先確認的就是茶憲此人可不可靠。

在確認了茶憲確實是自己人後,楊鬆毫不猶豫的勸諫張魯出兵。

張魯張開嘴巴,當即就準備下令,可緊接著又把目光轉向了閻圃。想到自己這位足智多謀的心腹謀臣卻還未有發言,於是主動發問道:“續伯以為主簿之言如何?”

閻圃回過神來,趕忙為自己的失神拱手致歉,隨後回答道:“主簿之言,圃實讚之,隻是有一事主公當需慎之。”

張魯先喜後憂,追問道:“續伯所言何事?”

閻圃這才問道:“不知主公所欲,葭萌乎,成都乎。”

張魯臉色一變,遲疑了下後不答反問道:“葭萌如何,成都如何?”

閻圃心中一定,這才回答道:“若是葭萌,以圃之見,可以一偏將統軍,將二、三千之眾取之。”

張魯先是點點頭以示讚同,隨即又有些迫不及待的開口道:“那……若是成都,又當如何?”

閻圃聲勢如虹道:“當以郡尉這等重將統兵,將上萬之眾,先取葭萌,再下劍閣,窺探三蜀之地。”

“好!”

張衛一下子跳了起來,衝著張魯道:“大兄,功曹所言,實乃正論。”

楊鬆細思片刻後,也捋須讚道:“功曹足智多謀,心思周慮,蜀北四關,確需上萬之眾方能滴水不漏。”

張魯這時候也反應過來了,閻圃這哪裡是不同意,分明是想要堅定自己的決心。

張魯麾下真正的精銳也隻有三萬五千人,其中已經有五千南鄭兵調往東線入駐黃金戍防禦來自上庸方向的威脅,南鄭加上白馬塞、陽平關(此時的陽平關隻是一個建立在走馬嶺上的簡陋營寨)尚有三萬精銳可以調動。

張衛和閻圃兩人分彆代表了激進派和保守派,前者希望擴張,而後者則希望保全漢中。

如果是換了之前,閻圃恐怕並不會支持張衛攻拔葭萌的意見。

因為在閻圃看來,葭萌雖好,但家門口就有白馬塞和陽平關互為犄角的防禦體係,從白馬塞到葭萌關,雖然沿途俱是險要,可卻著實沒有多少人口和田地。

拿下了葭萌關,的確能將戰線推至蜀中,可自己一方的補給線也無疑拉長了兩百多裡地。即便可以利用嘉陵江輔助一部分的運力,但依然要動員不少人力輸送糧食、軍械等物資。

這些人力、物力省下來建設陽平關不好嗎?

可現在時過境遷,今非昔比了。

張魯向曹操代表的漢朝中央俯首陳臣了,漢中不再是孤零零的地方割據政權了,而是朝廷親封的鎮民中郎將,領漢寧太守,是根正苗紅的中央屬官。其身後更有代表東漢朝廷中央的曹操為援,閻圃的想法自然也就變了。

若是能夠趁著蜀中大亂,真的深入川中平原,乃至於染指三蜀和巴郡的話,閻圃自然不敢有什麼不臣之心,非分之想,但他日北麵朝君,不論張魯還是他閻圃的地位、封賞也都會因此而水漲船高吧?

正是因此,閻圃才轉變了態度,與張衛一般力勸張魯投入重兵,尋找機會。

眼看自家弟弟以及左右心腹謀臣居然萬眾一心,悉數讚同出兵入蜀,張魯本身也早已經心動不已,自然沒有什麼可猶豫的了。

張魯長身而起:“公則。”

張衛立刻起身,拱手彎腰:“臣弟在此。”

閻圃、楊鬆二人也紛紛起身,垂首待命。

張魯鄭聲下令:“汝帶本部親兵兩千,我再給你增三千親兵,另給一萬南鄭兵,自白馬塞出兵,沿漢水一路南下,先取白水,再奪葭萌,奔襲劍閣,若有機會,拔取梓潼。”

“喏!”

張衛大喜過望,當即垂首領命。

張魯隨即又望向閻圃道:“續伯,你素來深謀遠慮,智計百出,我欲令你出任參軍,輔佐公則,不知汝意下如何?”

張魯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閻圃於情於理都不可能拒絕。

“主公但有所命,圃安敢推脫?”

閻圃當即大禮下拜,領受此令:“圃雖智拙計短,卻必竭儘全力,輔佐郡尉,為主公開疆拓土,深入蜀中。”

“善!”

張魯露出鼓勵之色,緊接著又望向楊鬆:“主簿,公則大軍征伐,需糧草財貨,軍械輜重,需要勞煩汝為之操勞了。”

楊鬆作為漢中的地方派,其政見其實是和閻圃大略相同的,就連心態也是如出一轍。

如今聽到張魯的吩咐,楊鬆自然滿口應命:“明公且寬心,如今南鄭府庫充實,盈車累萬,必讓前線將士飽餐足賞。”

“善,此事就辛勞主簿了,功成之日,當一並封賞。”

張魯大喜,給楊鬆畫了個大餅後,隨即又在三人麵前取下腰間配劍,雙手橫托,走下台階,來到張衛身前:“公則,此劍乃我親佩之物,今賜予汝,大軍在外,聯絡不變,我授汝臨機決斷之權,違令者可持此劍斬之!”

“喏!”

張衛喜出望外,趕忙叩謝張魯恩典,同時小心翼翼的將張魯手中寶劍接過。

張魯最後叮囑道:“此番南征入蜀,切切小心謹慎,凡事多問詢功曹之見,切不可獨斷專行。”

張衛連連點頭,對張魯所言悉數應下,至於有多少是真上心了,那就隻有張衛自己和蒼天知道了。

次日一早,張衛領五千道兵以及一萬南鄭兵自南鄭城西門而出,至白馬塞分兵水道,然後水路並進,沿著漢水朝白水關一路馳去。

自白馬塞至白水關相距兩百餘裡地,道路崎嶇,山道難行,行走起來要比平地慢上許多。

哪怕有嘉陵江水運之便,張衛軍的行軍速度也不過日行三、四十餘裡地。

不過這並非是張衛不賣力,相反他已經極為冒進了,這可是走的山地棧道,可不比平原地帶。

以張衛軍的奔襲程度,要放在中原地區,一日能走出六七十裡地來,代價自然是士卒日益疲勞,以及幾乎完全放棄行軍時的禦敵防備。

要不是有足夠的內應和情報證明劉璋已經抽空了蜀北兵力,張衛、閻圃也不敢如此行事。要知道此時此地但凡有一支兩三千人的蜀軍沿途設下伏擊,當能輕而易舉的擊破張衛所部,甚至上演斬將奪旗的戲碼。

好在事實正如情報中所記載的那樣,蜀北防線空虛之極,彆說守軍了,連斥候都不曾見過。

直到張衛長驅直入,於七天之後抵達白水關外時,蜀軍都沒有半點反應。

張衛當即按照張魯所給的方法成功聯係上了關內守將茶茂,隨即兵不血刃的攻下了白水關。

白水關乃是抵禦漢中的第一線,也是蜀軍北上進攻漢中的前進據點,之前最少駐兵也在兩三千人,而且地勢極為險要,對北防禦力還在葭萌關之上。

張衛入城時,城下尚有大量的滾石檑木,城中倉儲之中,也存有許多生油,看的張衛心中生寒。心中暗自咋舌,要不是有茶氏內應獻城,恐怕就是把自己這萬把人給拚光了,都未必能進得了白水關的關城之內。

張衛卻是不知,在原時空中,因為趙韙並沒有得到劉表的全力支持,舉兵隻有本部人馬,故此帶給劉璋的壓力遠沒有如今這般巨大。

因此,劉璋由始至終都沒有抽調蜀北四關中的兵馬回援,漢中張魯對於白水關一線毫無辦法可想,隻能轉而走米倉道入巴郡,在巴中地區擴大了部分地盤。

巴郡中本就生活著大量的賨人以及巴蠻,張魯所擴張出來的地區主要也是賨人和巴蠻活躍的地區。再加上經過趙韙之亂後,劉璋的實力也是遭受重創,大為削弱,哪怕依舊視張魯為眼中釘,肉中刺,卻也無力派兵前往巴中反擊。

後來曹操機緣巧合攻破陽平關,進入南鄭,張魯一路逃跑就是逃去了巴中。

劉備收到消息後,趕忙派黃權去迎接張魯,結果反而被張魯歧視,寧可降曹,也不降劉,又跑回南鄭向曹操乞降了。

這個時空中,因為劉封大力援助趙韙,不但出糧食,出軍械,更是親自率領數萬大軍進入蜀地,雖尚未加入戰鬥,卻也攻城略地,奪取了多處蜀中要地,給劉璋以極其巨大的壓力。

這無疑是劉璋最終決定抽空北部防線,從而給張魯、張衛兄弟倆創造了入蜀機會的根本原因。

此時此刻,張衛自然不知道這些,隻是聽到閻圃在一旁獻策道:“郡尉,白水關已下,當揀選精銳,儘早趕到葭萌,彙合茶憲才是正理。”

張衛這一路行來,雖隻是七日功夫,但大軍已是疲憊不堪。

前麵因為士氣新銳,再加上張衛、閻圃從中鼓勁,又懸以恩賞,這才堅持了下來。現下入了白水關,一口氣就鬆了下來,不好好休整個二三日是很難讓他們重新上路的。

可葭萌關那邊也拖延不得,張衛、閻圃等人雖然不知道周泰也在一路北上,目標直指葭萌,可他們卻也明白兵貴神速,遲則生變的道理。

張衛眉頭緊皺,苦惱道:“功曹所言,我亦是極為讚同。隻是如今士卒疲乏,若強硬逼迫,恐會生變。功曹可有良策?”

閻圃也明白這個情況,繼續說道:“以圃愚見,不如以道兵先行,南鄭兵隨後跟進,葭萌如今空虛,又有茶家為內應,取之易如反掌。隻要我大軍抵達葭萌,就不怕局勢有變了。”

道兵是張衛和張魯的親兵,是精挑細選的精銳所成,如今不過萬人之數。

張氏兄弟精挑細選出來,又厚遇重薪恩養起來的道兵自然要遠比南鄭郡兵精銳敢戰,也更能吃苦。

張衛本身就有兩千親衛道兵,此番出征,張魯又給對方補了三千道兵,合計五千之數。

此時道兵的狀態雖然比其南鄭兵來要強上了不少,但也是相當疲乏了。

可若是張衛堅持調動的話,道兵還是能動的起來,不像南鄭兵,不下狠手,殺上一批士卒是根本動不起來了。

閻圃這個法子的確是個好法子,但張衛卻有些遲疑。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