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我父劉玄德 > 第541章 納征使團

第541章 納征使團(1 / 1)

推荐阅读:

“可也!”

諸葛亮竟斬釘截鐵的回答道:“主公,天若予之,不取反受其害。”

劉封有些吃驚,沒想到諸葛亮竟如此果決。

諸葛亮的話還沒有結束,他繼續說道:“如今中路軍也已經準備有八成之數,且按照原定計劃,本就是交州先行,荊州後動。且長江之上多有險阻,需一一拔除,主公可先令蒯將軍發動,中路荊州戰區則可跟隨其後,自由決斷。”

劉封微微點頭,其實這些事情劉封也早就已經拿定主意了,但他莫名的就是想聽聽諸葛亮的意見。如果對方的意見和自己一致,那自己的信心無形中就會提升很大一截。

如今江陵已經集結了大量艦隊,包括董襲、蔣欽、周泰、甘寧、陳武、朱桓、黃蓋、淩操、蘇飛整整九支艦隊,兵力五萬餘人,悉數全是精銳,其中一萬八千名精銳士卒具有野戰能力,不遜於一線主力的精銳部曲,剩下三萬六千人中的半數也有一定野戰能力,可以伴隨精銳登陸作戰。全軍配備皮胴,少數精銳更是備有全套配件,長短兵器,以備陸戰所需。

與水軍相對,陸軍則以周瑜軍為主力,先前東調至豫州的部隊已經悉數調回,原有防區則由摧鋒、挽瀾兩軍分兵駐紮。同時,這兩軍也從進攻態勢轉入防守。

如今的周瑜所部轄製周道、周賓、祖斌、徐逸、袁雄、孫靜六大校尉,總兵力為兩萬四千人。

其中周道是周瑜的庶兄,周賓是吳縣陽羨豪強,主動投效劉封,作戰勇猛,悍不畏死,為劉封安排至周瑜麾下,現在擔任校尉之職。

祖斌則是祖郎的弟弟,在丹陽、豫章交界處為周瑜所敗,隨後被擒。後跟隨兄長一起投降,被安排在周瑜麾下作戰。

如今祖郎被調去了襄陽賈逵麾下,祖斌接替了兄長的校尉之職。

徐逸、袁雄兩人皆是孫策麾下悍將,身經百戰,頗有軍略,被劉封安排至周瑜麾下聽用。

孫靜則是孫堅的弟弟,孫策、孫權的叔叔,在第一次錢塘江之戰時,壓注孫策,幫助其走查瀆古道,偷襲高遷屯,成功大敗王朗,一舉奪得會稽。

可在緊隨而來的第二次錢塘江之戰時,為劉封所聚殲,其長子當場戰死,本人也被俘虜。

孫策投降之後,孫靜也被釋放,前年被劉封安排,帶著富春孫家子弟至周瑜麾下聽用。

不得不說,孫家自孫堅這一代開始,人才當真是井噴式的爆發。可惜孫家心不齊,否則孫家在曆史上顯然能走的更遠,更高一些。

不過劉封倒是無所謂,讓孫家人去替自己打仗就好,反正死了也不心疼。

至於高級軍事崗位?

這怎麼可能,不是所有功勞都會有相應報償的,更何況孫家本身就有政治汙點,不但是降將,而且還是被劉封徹底擊敗後才投降認輸的。

因此,孫家眼下對劉家的威脅是愈來愈小,幾近於無了。

這兩年整個大漢帝國都進入了和平期,尤其是連年征戰的劉封軍,更是整整小兩年沒有大動乾戈了。

劉封大刀闊斧,對軍隊中校尉、司馬這一中層骨乾進行了調整,拆分,合並以及對調,務求麾下將領不得長期掌控同一支軍隊。

如此一來,再搭配上監察委製度,劉封自可高枕無憂。

目前的兵力已經足夠,光是水路兩軍的戰兵就高達三萬以上,總兵力更是超過了八萬,這還僅僅隻是長江戰區荊州軍這一路。

若是算上交州軍的話,那總兵力妥妥的超過十五萬了。

劉璋的兵力不會超過十萬人,其中具有野戰能力的精銳就更少了,而且必然還要分出部分兵力駐紮涪城,以防禦來自漢中方向的威脅。

這是妥妥的優勢在握。

劉封點點頭,斟酌了下後,以詢問的語氣說道:“此番入蜀,孔明可有意建立功業?”

諸葛亮神色鎮定,但眼中依舊閃過一絲喜悅:“固所願爾,不敢請也。”

“善!”

劉封當即應允:“既如此,那中路軍發動之時,我以淩統為主將,輔以傅彤和霍家兄弟,領精兵四千,設置一彆部,交由你全權負責,隨周瑜所部行動。”

以諸葛亮和陸遜的資曆,等打完入蜀這一仗後,也就具備獨立領軍能力了。有了他們二人為自己執掌部分精銳新軍,再以二人為下一梯隊的統帥備選,自己的位置無疑就更穩固了。

諸葛亮壓下心中的喜意,躬身應命道:“喏!”

“不必如此。”

劉封笑了起來,想起一事道:“如今我即將成親,這次回去之後,就要動身北上迎親。之後孔明汝與吾妹之事,也可提升日程了。”

之前劉封定下年中迎娶糜氏和曹氏,因為入蜀攻伐的事情,顯然又推遲了。

畢竟這樣的大事,很容易將各方的注意力都集中過來,以劉封的政治手腕,不難看到其中的好處,自然也就順理成章的推遲到了年底。

劉封作為嫡長子,他成親了之後,下麵成年的妹妹們即可開始談婚論嫁了。其中大妹妹劉琬已經及笄,也到了可以許人的年紀,劉封就力勸劉備將其許配給諸葛亮。

如今諸葛亮也已經和劉琬定親,隻等劉封婚後便可成親。

聽到劉封提起婚事,諸葛亮白皙的臉上浮起了紅暈,顯然也是有些羞赧,反倒是年紀較小的劉封哈哈大笑起來。

跟諸葛亮商議一番之後,劉封做出了決斷,回信蒯越,應允其奏疏所請,全力支持其展開行動。

隨後,劉封又找來周瑜、諸葛亮以及荊州地頭蛇龐統,將整個中路軍事務交由他們三人負責,又以董襲、周泰、甘寧三人為水軍都督,周泰為大都督,董襲、甘寧二人為副都督,都統水軍,聽候周瑜、諸葛亮的調遣。

至於中路軍何時發動,劉封將權柄下放給周瑜、諸葛亮、龐統三人,他另有要事在身,不得不離開荊州。

長江數千裡之遙,劉封又擔心突發情況之下,他們來不及奏報,故此將權柄暫時下放。可這並不意味著三人什麼時候都可以先斬後奏,隻要不是突發情況,且得到兩人以上的支持,該奏報還是得奏報的。

安排完畢之後,劉封再度啟程,一路東歸。

這一次,他回到揚州之後,就要準備成親的事宜了。

東漢權貴婚姻,遵循的是漢代婚嫁製度的六禮製。

其中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乃是議婚階段,主要分為兩個步驟,先是匹配門第,後是媒妁之言。

這個階段已經過去了,劉封和曹家、糜家早就已經定下姻親,隻差婚禮了。

第二個階段便是正式婚禮的流程,第一步是納彩,第二步是問名,第三步是納吉(定親),這些步驟如今俱已完成。

如今要進行的乃是第四步——納征(送彩禮)。

以劉封如今的地位和權勢,這一步必然會極為麻煩。

普通權貴一般會派出自家兄弟,晚輩,如果當時還出任顯宦,也會派出自己的下屬,比如郡丞、長史等等官吏出馬。

劉封如今位拜左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持節,都督揚、荊、交三州諸軍事,更是受封吳侯,可謂是權勢顯赫,烈火烹油。而且他還沒有成年的兄弟、晚輩,所以理論上劉封隻能派出自己的屬下前去納征。

此外,劉封還不能僅僅隻派一人,以東漢末年窮奢極欲,紙醉金迷的風氣,劉封如今的地位,必須得派出一個使團才夠,而且還是每一邊都得這個規格。

雖然劉封有心節儉,但卻為眾人所勸說。

畢竟劉封的婚姻並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還代表了整個東南集團的臉麵和威信,即便是劉備,也不支持劉封簡樸的想法。這倒不是劉備等人好大喜功,驕奢淫逸,而是必要的氣派和豪闊,是能起到凝聚人心,增強自信的效果的。

不得已,劉封也隻能接受劉備等人的意見,初步擬定了兩個使團。

第一個使團乃是以豫州名士許劭許子將為主使,荊州名士黃承彥、揚州名士顧雍,弓馬老師太史慈為副使,以荊州後起之秀馬良為禮官(讚者),以周峻、周承、孫脩等人為伍伯,前往海東朐縣糜家納征。

第二個使團則是以徐州名士王朗為主使,荊州名士龐德公,揚州名士盛憲,第一心腹愛將潘璋為副使,以揚州後起之秀張溫為禮官,以周舫、孫翊、孫皎等人為伍伯前往下邳國下邳曹家納征。

伍伯乃是一種重要的前導護衛,常見於高官(如兩千石)出行、婚喪儀仗或軍事隊列中。在漢代官員儀仗隊中的擔任開路先鋒的位置,負責、清道、護衛、示威,象征官員的威儀。

伍伯不僅僅是東漢官僚威儀的重要體現,形式上是禮法規定的儀仗;實質上是權力展示的工具。其存在還很深刻的反映了漢代“以武彰禮”的社會特征,也是後世官儀製度的雛形。

當然了,伍伯也不是隨便誰都能使用的,隻有兩千石以上的官員才配使用,通常也隻能配備 48名伍伯。而到了三公九卿的級彆,則可達812人,甚至更多(外戚、權臣常僭越,設置更多人數的伍伯)。

劉封沒有僭越,隻為自己設置了十二人,領頭的便是身邊的這些侍從武官。

隻是因為自家老爹和自己的嫡係親信們的子女都太年輕,總不能讓一個個校尉、中郎將們來給自己的納征使團當伍伯吧?

再加上新得的年輕俊彥,如魏延、文聘、傅彤、霍氏兄弟等等也都悉數有要任在身,而且以劉封對他們的器重,即便他們自己願意,劉封也不想讓他們如此屈就。

考慮到這些情況,即便自己納征使團中的這些伍伯非周即孫,劉封暫時也隻能一笑置之了。

除了禮儀規格外,兩個使團還將為女方奉上彩禮。

東漢時代的彩禮基本是四個字——玄纁束帛。但隻要有些家底的,必然還會加上玉器和黃金。

不過這兩個東西並非是越珍貴越好,也不是多多益善,而是有著嚴格的標準的。

檔次太高,數量太多,那也是僭越。

畢竟皇帝娶皇後才給了兩萬斤黃金,你給的更多,不是僭越是什麼。

劉封準備的彩禮一式兩份,相當公平。

其中基本盤玄纁束帛,玄解釋為黑色(象征“天”,代表陽、尊貴);纁解釋為淺紅色或黃赤色(象征“地”,代表陰、柔順)。

二者結合,寓意“天地相合,陰陽協調”,是漢代儒家宇宙觀在婚禮中的體現。

劉封既然要展示彩禮,自然不可能這麼循規蹈矩。

他準備了“五色帛”,除了包括青、赤、白、黑、黃五種顏色的絲綢外,還額外準備了十對“儷皮”——成對完整的鹿皮,象征著陰陽相合。

除此以外,還有象征德潤的玉璧五對。

玉璧分彆為青玉和白玉璧,直徑都在八寸以上,當時兩千石常規不過五寸,可見劉封準備的玉器之珍貴。而黑玉禮器的玄圭則是一整套,共計八件,也俱是珍奇異寶。

再然後,就是時下的財貨了。

劉封準備了霜糖二十石、雪鹽兩百石,香油五十石,紙張兩萬張,鐵鍋五十口,珍珠兩升,玳瑁、硨磲各兩枚,象牙、犀角各兩雕,琉璃兩對,乳香、沒藥、蘇合香各二十斤,琥珀十枚,五色葛布、蕉布各二十匹,其他絹帛絲縷各兩百匹,名刀寶劍各五對,名馬兩匹,寶鎧一對,棉布衣十件。

另還有黃金五百斤,銀一百斤,錢一千萬。

為了保障使節團隊的安全,劉封還從親兵之中抽調出一千六百人,分成兩部,每部八百人,專司負責一個使團的安全。

本來打算讓太史慈和潘璋兼任一下扈從將領,可張遼、徐晃、程普、黃蓋聽說了之後,第一時間就請求加入使團,出任使團護衛首領,負責保護使節。

雖然若是答應了張遼等人,恐有些薄待,可既然麾下眾將如此踴躍,他也不好拒之門外。

況且如今天下太平,而且也沒有任何情報顯示曹軍會有企圖突襲劉封軍,曹軍的精銳主力甚至還遠在雒陽、關中和河內,並沒有任何可疑調動。

因此,劉封考慮之後,決定答應眾將的請求。以張遼、徐晃、程普、黃蓋四人為使團正副護衛首領,專司保護使團安全和順利。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