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好被子,聽風去跟李素素請辭。
既然李父到了,他無須留下保家護宅,得回去複命。
李素素把早就寫好的回信遞給他,依依不舍道:“聽風啊,早去早回啊,大管家一職,我會給你留著的!”
多好用的小夥子啊,指哪打哪,簡直是她的左臂右膀!
聽風腳下一個踉蹌,錯愕地看向她。
他是世子的人吧?
她是在明目張膽的挖世子牆角嗎?
她慈祥地望向他,嗔怪道:“怎的這般不小心?回去記得跟林策說,下次回信還派你來,然後留下給我當大主管啊!”
聽風苦著臉應是,一溜煙跑了。
他怎麼覺得,李姑娘是在作弄他?
聽風走後,她苦惱地扣手,葉無雙交給誰來管?
這人硬是住下了,趕都趕不走。
讓他跟著哥哥讀書?
是了,他與哥哥年紀相當,就這麼愉快的決定啦!
李素素愉快,彆人就不覺愉快。
葉無雙得知自己都離家出走了,還要念書,簡直是晴天霹靂!
李父也皺了眉頭,還是給女兒麵子,答應一隻羊是放,兩隻羊也是放,讓他跟著兒子一起讀書。
李明倒是很開心,妹妹給他找的小夥伴,書念得比他差!
哈哈哈!
如此過了幾天,李明高興不起來了,新來的小夥伴他過目不忘,很懂得後來者居上,須臾間課業就趕上了他!
李父也很心塞,女兒隨手撿的孩子,天資遠超他親兒!
李父扼腕歎息,這孩子,是他家的多好啊!
有出息的,都是彆人家的孩子。
他火大地瞪了李明一眼,不爭氣的破孩子!
葉無雙為了給李父留個好印象,難得靜下心來,專注讀書,恨不得頭懸梁錐刺股,挑燈夜讀,追趕李明的進度。
得知葉無雙竟然還是個念書天才,李素素驚訝萬分,她還以為他是個不學無術的世家公子呢!
她有一種,發現了蒙塵明珠的滿足感!
她吩咐張嬤嬤,燉了兩盅腦花,親自給葉無雙送去。
另一盅,讓張婆子送去了給哥哥。
她來到葉無雙的書房,敲門。
“誰啊?”
葉無雙昏昏沉沉,拖著沉重的步伐來開門。
他近日用腦過度,感覺腦子快要壞掉了呢。
開門一看,穿著鵝黃色交領對襟長裙的少女,單手捧著一個小托盤,眉目含笑,用另一隻手拍了拍他肩膀。
“好兄弟!書念得不錯哦,來日考個狀元,苟富貴勿相忘呀!”
葉無雙眼眸閃過驚豔之色,少女青絲如瀑,披散身後,於兩肩垂下兩縷,頭頂挽了個飛仙髻。
她明眸皓齒,鼻梁高挺小巧,彎彎柳葉眉,唇若櫻珠。
不說話的時候,傾國傾城。
他雙頰飛上一層薄紅,推開門讓她進去,心中後悔當初鬨著結拜一事。
又見她來見他,竟換回了女裝,心中泛起淡淡的喜悅。
他不知道的是,她之所以會換回女裝,是李父說,花一樣的年紀,為何整日著男裝?
青春年少,要多打扮才不浪費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她覺得父親說得有道理,便找出鏢局押送來的舊衣換上。
篤定她是為了他打扮的葉無雙玩笑道:“我若考上狀元,定把簪花送你。”
心中卻是又是歡喜又是糾結,她怎麼這樣?
不是說有了未婚夫嗎?
為何還來向他示好?
她把小托盤放到書桌上,大大咧咧地坐下,笑道,“不愧是我的好兄弟,有心了!”
又道:“張嬤嬤特意給你們做的夜宵,讀書消耗大,快吃了吧,涼了不好吃。”
葉無雙亂了心緒,蹙眉接過小托盤,打開燉盅的蓋子,嘗了一口。
李素素見他吃了,也不多留,跟他說吃好留著等張嬤嬤來收拾,讓他注意勞逸結合,讀書重要,身體也重要!
她向來對天資聰穎的讀書人很是崇拜,今日看葉無雙也順眼了幾分。
她哼著小曲兒走了,他卻是怎麼看書也看不進去了,又想到她和她的父親,都是在他展露了讀書天賦,才對他另眼相看。
這才逼著自己靜下心來,拿起書本,溫故知新。
李家在石城縣,有條不絮地開始了新生活。
李父初來咋到,一應公務,讓縣丞和主簿照舊,讓他們商量著來就好。
他自己則帶著兩個孩子,窩在縣衙後院裡溫書。
一起流放的眾人,李父花錢打點,留在了新的李宅。
是的,如今昔日的凶宅,掛上了李府的匾額。
當地人忌憚當年凶宅的餘威,不敢上門做客,連看家護院都省了呢。
聽風走後,沒幾天,鏢局的鏢師們也押著滿滿的土產回程。
一縣之主,收幾十車土產,毫不費勁。
有了長安來的眾人幫忙,宅院很快翻修好,斑駁的院牆刷白,殘破的瓦片換新。
院中的雜草也清理乾淨,過道的青苔也洗刷掉,府裡府外煥然一新。
年關將至,李素素開始備年貨。
集市兩邊擺滿了賣桃符,布匹,針頭線腦,頭繩珠花,還有賣吃食的攤位。
她站在一個賣炒貨的攤位前,聽攤主介紹,“姑娘嘗嘗!這邊的是鹹乾花生,用鹽水煮熟,曬乾而成。那邊的是原味的,沒加鹽,便宜點。”
她取了一個剝開殼嘗了,覺得味道不錯,買了十斤。
喜得攤主一直誇她人美心善還大方!
張嬤嬤跟在後頭提著她買的雜七雜八的東西,苦著臉勸道:“小姐,我們回去歇歇吧,老奴提不下啦!”
李素素興致勃勃,還不想回去,“張嬤嬤,你先把東西提回去吧!我自己再逛逛。”
是的,張嬤嬤來了後,她師傅又變回了宅女,非必要不出門。
無論她怎麼勸,師傅也不願意出門,她得去布莊,挑幾匹新料子,送給師傅裁過年的新衣。
今時不同往日,府中沒有負責裁衣的針線娘子,她們得親自動手。
想起裁衣她就苦了臉,她女紅課就沒有好好上,她心道,要不今年省了,不穿新衣。
當然,該發下去的料子還是要發的,家中如今需要按例發放衣料的就兩人,師傅和張嬤嬤。
至於父兄,等她請到繡娘,再給他們裁新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