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地自然麵前,人是如此的渺小。
哪怕是皇權,麵對那翻騰的黃色怒龍,也是這般的無能為力。
黃河泛濫,已不是一日兩日,也不是一年兩年。
而是持續無數個皇朝,是所有皇朝的心病。
胡人末年,百姓造反,很大原因就是因為胡人根本不管黃河,任由泛濫。
最後黃河兩岸的百姓忍無可忍,最終反了。
這也就是為何最先反叛的,是黃河兩岸。
秦風等人直接住在了宮中,那黃河一覽圖就掛在謹身殿內。
水部的高官正聚集於此。
而且還有許多治水之人,也都彙聚在這。
麵對著長達數百裡的潰口,秦風哪怕是遼王,也覺得此時無能為力。
慶皇與秦標,也是同樣的想法。
哪怕秦風將遼兵全都派到黃河兩岸,也堵不住這條怒龍。
更不用說。
朝廷根本不可能讓遼兵去黃河救災。
“黃河決堤,是兒臣疏忽所致,兒臣一生,必束縛住這條怒龍。”
秦風覺得胸口裡有什麼東西在堵著。
管理黃河的是水部。
或者說天下水利,都在水部管轄。
水部又歸工部管理。
這一年來,工部的奏疏基本秦風批奏,卻發生了黃河決堤這樣的大事兒,秦風覺得自己難逃這個責任。
秦風甚至有種想法。
想一鼓作氣,發動人手,將黃河上下全部清理一遍!
讓它百年,千年,休想再來興風作浪。
慶皇搖了搖頭。
“黃河之事,實屬積弊,工部隻管修繕水利,每年的監察卻在各地方主官那裡。”
“況且,誰也沒有料到河南會下這麼久這麼大的雨兒,並且河堤垮塌的如此之快。”
慶皇望著蒼天,也深感無力。
甚至。
還有那麼一抹憤怒。
好不容易天下要太平了,結果來了這場天災人禍。
“下令讓淮南百姓,全部南下遷移避難。”
“另令決口處百姓,儘數遷移,全力救災。”
“將洛陽倉、開封倉、鳳陽倉等地糧倉,全部開放。”
“人在這個世道活著本就不易,天災不可避免,人禍萬萬不可再出。”
“誰若出了差池,朕要他全家腦袋。”
一道道命令,快速從皇宮中下達。
這個時候,除了慶皇之外,沒有人能統攬大局。
至少。
沒有人能彙聚全大慶的力量,全力救災。
秦標更是在沉默著。
與慶皇一樣,麵對黃河決堤,同樣有著沉重的無力感。
此時更是雙眼無神的望著謹身殿上梁柱,似乎在望向那個蒼天。
兄弟幾人也都沉默。
“父皇,北岸百姓可去範陽避災。”
“兒臣立刻下令,遼地立即支援糧食、衣物、帳篷、藥物等物,朝廷但有所需,遼地必定傾儘全力。”
慶皇點了點頭。
“山東是黃河的下遊,老六管好山東之地,那裡的黃河堤壩萬萬不可再潰了。”
黃河途經北方四省,也是中原最為重要的四省之地。
如今河南、河北都已經泛濫。(準確說是北蘋行省,但不敢寫,隻能寫河北。)
而最下遊的山東行省,反而好些,目前還沒有傳來潰堤的消息。
“山東的黃河下遊河道,修繕了內外兩道大堤,加上黃河北路入海本就水少,應該不至於出問題。”
秦風雖然不太管理山東事務。
但山東的大事兒,秦風還是記得的。
自從洪武二年海水倒灌,如今山東的水利設施,基本都是遼地主持修建的。
目前遼人的施工質量,放眼天下,那也是一頂一的。
再加上二十多年前,黃河就已經不怎麼走北河道入海了,就連梁山泊都已有所乾枯。
黃河入海,如今多奪泗水,彙入淮河入海。
這也就導致了淮河極度容易泛濫。
而淮南區域,已經屬於直隸範圍。
也就是朝廷直接管轄的地方。
相對而言,黃河泛濫之後,淮南一帶最為嚴重,但因為直接隸屬於朝廷,淮南百姓應該不會出現什麼太大的問題。
最難得。
還在河南兩岸。
暴雨也是在河南之地下的,秦風雖說在朝廷也問政了。
但手還很難完全插到河南去。
一道道命令下達,直到入夜,眾人都已疲憊,禦膳房準備了一些寡淡的飯菜,畢竟所有人都為了黃河泛濫的事兒,操心了許久。
而且遠在京都,沒有在河南一帶,也隻能儘力去做。
就在父子六人準備吃飯之時,秦標卻是直接跪在了地上。
“父皇,千錯萬錯,都是兒臣的錯。”
“兒臣早知黃河應當疏理,也一直都在著手準備,可千不該萬不該,兒臣不該停了洛陽的工事,為此連帶著黃河治理也都跟著停了。”
“本想著這麼多年都過來了,這兩年應該也不當出事兒,都是兒臣心懷僥幸,才致使了這般錯誤。”
秦標跪在地上,涕淚橫流,痛哭不已。
新都若建,黃河必然被治理。
因為洛陽就在黃河邊上。
而新都一停,黃河治理也就跟著停了。
秦標覺得,若是自己早些治理了,如今潰堤便不會這般嚴重,釀成這般大禍。
“老大起來。”
“此為天災,就算你我,也終究始料不及。”
慶皇從台階上下來,親自將秦標從地麵上扶起。
“老大你也不至於太過自責,全力救災即可。”
“等這場大災扛過去了,朕必征求天下懂得治理水患的人,徹底束縛住這條大河!”
慶皇對此也很惱怒。
好好的安生日子,偏偏就被這黃河給攪亂了。
兄弟幾人更是湊到秦標身邊安慰。
“黃河泛濫決堤,每過幾年總會出現幾次,隻不過今年特彆大,大哥不必這般自責。”
秦樉對於黃河還是有些了解的。
畢竟隔幾年就能聽到黃河泛濫的事兒。
這已經不算新鮮事兒了。
隻不過今年決口有些多,朝廷都始料未及。
要賴。
也當賴到河南地方的頭上,沒有好好治理,否則也不會崩壞到這般地步。
秦博也跟著點頭。
“朝廷已經全力救災了,臣弟保證不會出現什麼亂子的,大哥儘管安心。”
隻是兄弟幾人的安慰,卻讓秦標更加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