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地港口黑煙繚繞。
哪怕今日遼王到來,港口已經刻意控製了。
可一百二十艘鐵甲戰艦就守在港口邊上,所有蒸汽機都在啟動著,整個空氣中飄蕩著淡淡的的煤味。
工業對自然的破壞,是相當恐怖的。
但相比於貧窮,遼人更喜歡煤的味道。
因為整個遼地,都是靠著煤炭與鋼鐵,才發的家。
當然最重要的,是有著願意讓他們變得更富裕的王爺。
紅毯直撲到鐵甲艦邊上,秦風乘坐的這艘,是遼地最新的型號,鋼鐵艦身有著銀白色的塗裝。
這艘戰艦百分之八十的地方,都由鋼鐵製成。
隻不過甲板等處,依舊用的木頭。
四個煙筒聳立在戰艦的最中央。
“燃氣輪機進度如何了?”
遼地最近的技術進展喜人,秦風不免想到了戰艦的新一代動力係統。
燃氣輪機。
是遼地需要重點突破的新一代技術。
也是車用內燃機的升級款。
毫無疑問這複雜了更多。
但一旦能成功,燃氣輪機不單單能裝載在船舶上。
甚至能用於飛機。
總之,這是一種相當理想的發動機架構。
紅鸞有些為難。
“那個項目依舊停滯不前,在諸多項目中,處於落後階段。”
秦風點了點頭。
簡單的東西,相對要好製造一些。
可一旦涉及到複雜了,那麼就需要足夠的時間以及足夠的人手去堆這項技術了。
在大慶,基本沒有現成的模版,即便擁有完善的理論方向,可仍需要不斷的試錯,才能在不斷的錯誤中,尋找正確的道路。
興許一萬次的實驗,才能獲取一次一次成功。
但你不能說,那九千九百九十九次的實驗,都是毫無意義的。
若放在大慶,這種空耗的項目,早就被叫停了。
這叫浪費。
唯有物產極大豐富,才能讓人有時間,去研究這些東西。
“慢慢來,不著急。”
也就是讓艦船變得更快一些罷了。
然而若是列裝了,那將不具備遠洋條件,恐怕也就隻能在大慶近海走走。
關鍵就在於燃料。
煤炭這東西,去天下各地,基本都能探索到,方便遼人就地修建港口,可以進行補給。
可燃氣輪機,用的是石油提煉技術。
在遠洋途上開采石油,進行提煉,這難度太高了。
不利於遠洋航行。
雖然快一點,但相比於蒸汽機,也並沒有快上太多。
“小型漁船倒是可以采用內燃機為動力,遼地一批漁船,以及一些快艇都已應用,目前主要還是用於港口管理上。”
相比於燃氣輪機,現有的,重點開發出來的內燃機,毫無疑問可以放在小型的船舶上。
這大大提升了小型船隻的速度。
唯一的問題,還是在補給上。
但這個問題,涉及到大的基礎建設,得慢慢的來。
若急功冒進,那麼就算製造出來了,怕也是粗製濫造,會有無數種問題。
得花費大量的時間,才能將這些問題全部優化掉。
“登船吧。”
紅毯兩側,一群背著火槍的水兵站的筆直。
他們穿著白色的水手服。
實際上,這就是一種大慶漁夫們最喜歡穿的服飾,從而改良過來的一種服飾。
但隻要批量化生產了,看起來感覺就很好。
“敬禮!”
隨著秦風抵達,高亢悠長的聲音響起。
兩側水兵,以及戰艦前足足幾排水兵方陣,甚至連艦船上站著的水兵,紛紛向秦風敬禮。
他們大多都是大慶近海的漁夫,遼地海軍的建設,可以說搜刮了全大慶能下海的人才。
他們望向秦風的目光,激動又狂熱。
以往打魚,架一葉扁舟在海浪間翻湧,要麵臨海麵上的諸多風險。
可如今給遼王乾活後,堅固的大船幾乎沒有任何風險!
而且就算在海麵上捕魚,王爺也給俸祿!
毫無疑問的是,若他們休沐時回到鄉間,所攜帶的錢財以及遼地來的緊俏貨,都羨慕了那一群同鄉。
就連鄉裡的秀才,與遼水兵相比,都遠遠的不如。
在遼地當兵,地位素來高得很。
可以說。
他們認為是王爺,將他們從海邊的沙灘上撈起,給了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一切。
為了王爺。
如何能不來效死!
他們恨不得祖祖輩輩,都追隨著王爺效死!
水兵的數量很多,就是因為所有水兵,都想趁著這個機會,見他們的王爺一麵!
他們來自大慶各地,如今都有了共同的名字,共同的效忠對象,共同的信仰。
秦風自然不會寒了這些水兵的意,笑著衝這些水兵揮手。
秦樉與秦棣看到這一幕,彼此眼中都露出了深深的羨慕。
“感覺跟老六,生活的根本不是一個世界一樣。”
“你看那龐大的鐵甲戰艦,簡直跟行駛在海麵上的小鎮一樣。”
秦樉恨不得拋棄掉秦王的架子,跑到船上跟沒見過世麵的一樣,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仔仔細細的瞧著,摸著,感受著遼人創造出的奇跡。
好在。
被慶皇打磨出來的養氣功夫,終究讓他遏製住了這種衝動。
他是大慶的秦王。
不能給大慶,給老六丟了顏麵。
派頭得擺起來!
況且……
要在船上待兩三天,他有得是的時間去看,去摸,去感受。
不差這一會兒的工夫。
就連秦棣,望著那龐大的遼戰艦,都失神了良久良久。
單一艘蒸汽鐵甲艦,就已經稱得上海麵上的霸主,龐然大物。
而這一百二十艘鐵甲艦,全在這海麵上,甚至組成了編隊,這是何等壯觀的景象?
秦棣想都不敢想!
他甚至覺得,自己若有這一百二十艘……
不!
哪怕六十艘!
等父皇跟大哥沒了之後,他都能直接到京都,省著那些臣子去欺負他年幼的大侄子!
那個皇位,雄英大侄子把握不住。
隻可惜。
有這些的是老六。
而且,老六所擁有的鐵甲戰艦,遠遠不止這一百二十艘。
同時。
秦棣也突然明白,南洋諸王為何那麼怕遼人了,為何要將遼兵稱之為天兵。
試問如此龐大的戰艦,突然停靠在南洋人的港口處,那將會是何等令人震驚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