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老黃,我的眼睛是不是花了,你幫我看看?”
“什麼眼花?”
“你看,這裡是6200萬還是2600萬。”
“韓老頭,你就偷著樂吧。”
黃劍新白了韓三坪一眼。
雖然這麼說,但黃劍新也是激動的不能自己。
“之前我以為就是打破一個內地在香江上映票房記錄,沒想到,打破的竟然是香江百年票房記錄。”
“是啊,今天放假,必需的放假。”
“你不是給陳誠放了假嗎,還放假?”
“不,我要給劇組所有人,都放一天假,慶祝一下。”
“哈哈哈,必需的。”
這般破記錄,那可是驚天動地。
彆說是韓三坪和黃劍新。
得到這個消息,上頭也是激動的不能自己。
還派出了領導專門前來劇組。
不隻如此。
央視1套也來了。
並且,采訪了陳誠整整兩個多小時。
待央視離去之後,他們還表示,今天的采訪,最少要剪2分鐘采訪視頻到新聞連播。
這可比當時的《集結號》,牛逼多了。
集號號雖然是主旋律,但也隻是在內地市場表現不錯。
可人家陳誠。
直接拿下了香江市場。
香江對於國人來說,有著獨有的情緣。
香江電影一直領先於內地。
彆看香江電影衰退。
那隻是香江電影市場衰退。
香江那些製作人,那些電影人,那些演員……還個個活躍於一線。
國內一係列的片子,很多時候還是香江那些電影人在做。
可是。
現在的《那些年》,卻是打破了香江百年票房記錄。
真要說的的話。
其影響力可以和張藝某的《英雄》相比。
甚至。
打破香江百年票房記錄,這一點連張藝某也是羨慕。
畢竟張藝某在這一點上,也沒有做到過。
當然。
《那些年》在香江創出票房記錄之後,寶島那一邊一係列的發行商,他們亦是第一時間前往了內地。
他們要不須一切代價,一定要拿下《那些年》在寶島的發行權。
……
“陳導,《那些年》即將在寶島上映,您預測票房能有多少?”
“票房這東西很玄乎的,我哪知道。”
“陳導,有人說,要是《那些年》再破寶島票房記錄,那影響就恐怖了。”
陳誠隻是笑了笑:“要是記錄這麼容易破,那電影也太好拍了。”
目前寶島那邊最高票房是李姲去年上映的《色戒》。
第二名也是李姲的,2000年上映的臥虎藏龍。
兩者的票房都在2億多。
色戒稍稍高點,將近2億8000萬。
或許不少人認為。
這個2億8000萬也很是恐怖。
拿內地電影票房相比,最高也才2億多。
這還是張藝某的《滿城儘帶黃金甲》,票房隻有2.9億。
比之寶島那邊隻多1000萬。
人家寶島多大地方。
內地多大地方。
如果這樣相比,好像內地票房似乎遠遠不如寶島。
不過。
這得加上彙率。
一台幣在08年,大概隻能兌換0.22元人民幣。
也就是說,1元人民幣,大概是4元左右台幣。
這個時候。
你再來換算一下寶島票房的2.8億,換算成人民幣的話,大概隻有7000萬左右。
這個票房稍稍比香江那些強一些。
畢竟人更多一些。
聽到陳誠這麼說,邊上幾位演員卻是說道:“可不是,彆人一看您拍片子,個個都覺得電影很簡單。甚至,因為您的這部那些年,這些天裡,國內一下子猛增了幾百家影視公司。”
“我去,當拍電影是賭博啊。”
“哈哈哈哈,博一博,單車變摩托,您就是榜樣啊。”
“好,很好。”
陳誠哭笑不得。
相對於那些年在香江市場,陳誠對於那些年在寶島那一邊並不是特彆的在意。
雖然也有期待。
但這一份期待,絕對沒有第一次那麼期待。
這就像考試第一次考了100分。
第二次是不是再考100分,其實無所謂。
反正已經考過100分了。
這已經證明了陳誠的實力。
那些年雖然很有機會在寶島再破記錄,但破不破,也無所謂了。
破了是錦上添花。
要是沒破。
對於自己也沒有太大的影響。
他現在得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這部片子的拍攝當中。
上個星期,韓三坪給陳誠放了一個星期的假。
還有不少任務沒完成呢。
另外。
陳誠在這一部片子裡麵也客串了一個角色。
至於客串的什麼角色。
和陳誠名字一樣的,就是那位土木係大佬陳誠。
並且。
陳誠還給自己這個角色搞了點喜劇成份。
怎麼說自己也是導演。
為自己的角色增加點亮眼的鏡頭,無可厚非的嘛。
另一邊。
在陳誠拍戲的當中,《那些年》也很快在寶島上映。
之所以這麼快。
主要也是《那些年》打破了香江百年票房記錄。
趁熱打鐵。
寶島那邊的發行商,還真想看看那些年在寶島會有一個什麼樣的票房?
不需要怎麼個廣告。
隻需要打出,打破香江百年票房……這就是最好的廣告了。
隻要是影迷。
看到這樣的廣告,沒有不心動的。
至於心動之後,是否會覺得這部片子真的這麼好。
那就另說。
起碼。
在開局吸引觀眾方麵,《那些年》此時在寶島市場卻是做得夠夠的。
這也讓《那些年》的開畫第一場,也就是周六這一場。
那些年,創出了恐怖的5000萬票房。
這樣的一個數據,也創出寶島電影單日最高票房記錄。
……
“5000萬,5000萬票房。”
“一天時間5000萬,這個世界瘋了嗎?”
“寶島才多少人,當天就破了5000萬……難道,那些年真的要在打破香江記錄之後,再破寶島記錄嗎?”
看到這樣的一個票房數據。
一眾媒體刺激的不行。
他們還從來沒有看過如此牛逼的一部電影。
“彆懷疑了,當天破5000萬,這隻是第一天,上映周期是四個星期30天,破記錄是肯定的。”
“對,破記錄不需要任何質疑,現在就看,《那些年》在寶島能創出多少票房了。”
第一天的數據足已證明《那些年》的潛力。
哪怕《那些年》口碑並不怎麼樣。
以當天破5000萬的票房,他也足已刺激無數的粉絲。
在這樣的趨勢之下。
《那些年》第一周的票房,都會很恐怖。
更加不用說。
《那些年》在寶島上映之後,不但口碑沒有下降,反而比之香江那邊還更高。
“太有感覺了,看得眼淚一直往下掉。”
“喜歡沈佳宜,也許我心中早就有一個沈佳宜。”
“好想看到兩人在一起啊,但可惜,現實不是童話,女孩還是嫁給了他人。”
“我喜歡男主角最後不顧一切親吻新郎,也許,他腦海裡無數次都在幻想親吻女孩吧。”
“女孩笑了的眼淚都出來了,不知道她是否後悔。”
“沒有什麼後悔與不後悔,這就是我們的青春。”
“對,這就是我們的青春啊。”
緊接著第二天,也就是周日。
《那些年》票房再次破5000萬。
……
“陳導,您看了昨天《那些年》在寶島的票房嗎?”
“看了。”
“哦哦,又是5000萬啊,兩天加起來就是1億了,圈內人士預計,破寶島記錄是鐵定的。”
“不是還沒破嘛。”
陳誠聳了聳肩:“等破了再說。”
“陳導,您真是沉得住氣啊。”
眾人佩服的對陳誠說道。
也有人建議陳誠:“陳導,香江那一邊您沒去做活動。寶島那邊,您應該去一下吧。您這一去,我相信,票房絕對還能再上一層。”
“嗬嗬,你要韓導再給我放假嗎?”
陳誠笑著說道。
前不久放了7天假。
又因為破了香江記錄,又放了整個劇組一天假。
再放假。
這部片子不要拍了。
“也是,還是我們這部片子重要。”
眾人點點頭。
不過陳誠不去香江,也不去寶島。
香江與寶島這一邊的人士,卻是主動往內地跑了。
最先來內地的,是陳可新。
陳誠和陳可新比較熟,兩人合作過兩部片子。
一部是投名狀,另一部是十月圍城。
不過陳可新來是來,但陳誠是導演。
在劇組也不是隨便就能探班的。
陳可新也有耐心,都是等陳誠處理完全一切之後再找陳誠。
此時已經是晚上10點。
看著在接待室一直等自己的陳可新,陳誠有一些不好意思:“可新導演,抱歉,抱歉,實在是太忙。”
陳可新微笑說道:“理解,這麼大的片子,換我,我也是。怎麼樣,最近感覺如何,我的陳大導。”
“嗬嗬,可新導演,你在香江這麼老遠過來,是來誇我的吧。”
“誇是要誇,請教也要請教。”
“可新導演,請教不敢當,你是我的前輩,是我請教你才對。”
“不,陳誠,這一次前來真是想向你請教的。你知道,我們還有一部片子《十月圍城》還沒有上映。上一部《投名狀》儘管口碑不錯,但還是虧了。”
陳可新的意思,陳誠知道。
哪怕再大的導演。
要是一部片子虧了,他同樣有很大的壓力。
更加不用說。
投名狀的投資這麼大。
另外。
十月圍城同樣投資很大,甚至還超過投名狀。
一部投名狀虧了。
對於像陳可新這樣的金牌導演來說,或許隻是有點壓力。
要是兩部這麼大投資的片子都虧了,那絕對是元氣大傷。
要是第三部。
好吧。
陳可新不會把機會放到第3部。
“可新導演,請教真的不用說,大家相互交流。以前在劇組,您也幫了我不少。要是我有什麼能夠解答你的疑惑,你儘管開口就是。”
說起來。
陳誠能成為十月圍城的聯合導演,陳可新在這裡麵占據著重大的作用。
後麵陳可新也是全力放手,讓陳誠主導這一部片子。
“那我就不客氣了。”
得到陳誠的回複,陳可新內心一喜。說道:“陳誠,你知道,我們《十月圍城》拍完之後,就一直沒有在內地上映。我們也在挑選合適的檔期,你覺得,我們在內地什麼時候上映最好。”
“春節。”
“春節?”
陳可新一愣:“春節檔?”
“對。”
陳可新說道:“據我所知,春節檔有馮曉剛的《非誠勿擾》,我們也挑春節檔的話。”
上次投名狀與集結號pk。
投名狀就輸了。
不過陳誠卻看得真切。
其實兩部片子都很不錯。
說集結號強於投名狀,那也沒有。
甚至很多人在兩部片子上映之後,還為投名狀感到可惜。
顯然。
輸給馮曉剛的陳可新,也是心有餘悸。
這可是國內三大導演之一。
哪怕不少人並不喜歡他,但你卻不得不重視他。
“可新導演,馮曉剛也沒有這麼恐怖。”
“我倒沒覺得他恐怖,就是,沒必要都在一起爭春節檔。”
“說是這麼說。”
陳誠內心一樂。
陳可新明顯還是有一些擔心馮曉剛的,但到底麵子還是要的。
不過陳誠也不點破,繼續說道:“春節檔雖然是競爭最大的檔期,但也是最好的檔期。可新導演,我們來回顧一下之前我們的投名狀和集結號。投名狀其實在開始之初,和集結號打得難解難分。但後來,集結號上了央視1套,這才異軍突起。如果當時央視1套沒有進入,誰勝誰負不一定。”
“可能還是會輸,畢竟,集結號是主旋律。”
“沒錯,這是關鍵。”
陳誠說道:“就是因為集結號是主旋律,所以他才稍稍勝投名狀。可是,集結號是主旋律,我們這部《十月圍城》,難道不是主旋律嗎?”
“我們的《十月圍城》也是主旋律嗎?”
要說主旋律這個詞並不陌生。
可在08年時期。
眾人對於主旋律還是沒有太多的認識。
在很多人以為。
主旋律就是歌頌上頭一類的作品。
比如像拍這部片,拍王進喜,拍焦裕祿……一類的這些片子。
這些固然也是主旋律。
可真正的主旋律,他的範圍實在是太廣太廣了。
十月圍城雖然看起來與傳統的主旋律沒有關係,但十月圍城卻是一部救國圖強的片子。
這樣的救國圖強放在哪裡,都是主旋律的主旋律。
一番與陳可新解釋。
陳可新如醍醐灌頂,激動的跳了起來。
“陳誠,你是說,我們的十月圍城也是主旋律?”
“對。”
“你的意思是,內地也有可能會支持我們的十月圍城?”
“不是一直在支持嗎,香江與內地,都不分彼此,何來的香江與內地分開之說。”
“我明白了,我真的明白了。”
陳可新與陳誠擁抱:“陳誠,我就知道,這一次來找你是找對了。”
當天晚上。
陳可新激動的回到了香江。
陳誠則是繼續拍著戲。
兩個星期之後。
寶島那邊發來了消息,《那些年》累積3億票房。
香江之後。
這一次。
那些年,破了寶島100年票房記錄。
==
ps:兄弟們,今天拉肚子,暫時隻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