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說完。
陳誠便帶著團隊回到了內地。
對於當天楊授成的電話。
陳誠自然知道,這個電話不是白打的。
楊授成給自己這個電話。
一方麵確實是做自己的好。
但另一方麵,也不是隻是給你一個人情這麼簡單。
這個世界沒有先天上來的愛。
這個人情,以後得還。
……
從香江回來。
陳誠立即投入到了劇組當中。
這部劇實在是太重了。
不光是劇本重,一係列明星也是恐怖。
所以開機當天。
整個劇組幾乎都是圍得水泄不通。
一些後麵才得到消息的一些記者,當看到這麼多明星演員,卻是一瞬間目瞪口呆。
他們還以為,這是演員協會舉辦什麼幾十周年歡慶活動呢。
後來一打聽才發現。
這一眾演員,都是來參加這部劇的開機儀式。
不隻是參加。
所有來這裡的演員,幾乎都有角色。
但你以為。
這部劇請了這一些頂級的演員,他們的鏡頭就會很多嗎?
並沒有。
這麼多知名明星,就算是要照顧,很多時候也隻是一兩句話,一兩個鏡頭。
至於你想多要一些鏡頭。
不好意思。
人家成龍李聯傑都沒這待遇。
“恭喜,恭喜……”
“祝開機大賣。”
“韓導,你們中影又一部經典之作要誕生了。”
在這裡麵。
除了圈子裡麵一係列媒體之外,還有國內一係列知名媒體。
連央視,人民網,新華網……也都紛紛來到。
甚至還有國外的一眾媒體。
陳誠也是無比的激動。
雖然他不是總導演。
但哪怕就是副導演,一眾媒體的閃光燈,亦是拍得陳誠有一些睜不開眼睛。
“不知道未來自己多久,才能達到這樣的待遇。”
陳誠想了想,又笑了起來。
想這些做什麼。
這種事情可遇不可求。
這部片子在圈子裡麵,也算是舉國之力,才創出來的神話。
真要個人來拍。
彆說是拍攝資金了。
光是這一些演員費用,恐怕都得5億以上。
這還是2008年的5億。
推後10年,演員片酬最少也是10億打底。
“來來來,拍照。”
與之前開機儀式一樣。
傳統的一些習俗還是會有。
最為關鍵的,自然是大合影。
雖然今天來到這裡的都是一些明星,甚至有的還是超級明星,頂尖巨星。
可哪怕是大明星,也得比咖位。
如像甄子丹這樣的演員,也隻能排到後麵。
至於陳誠。
他可不是一般的演員可以相比的。
陳誠的位置。
在第一排的左側一些。
挨著的,正是成龍。
……
開機儀式當天隻是象征性的拍了幾個鏡頭。
第一天,劇組便正式進入了拍攝。
不過雖然來這裡的個個都是大明星,知名演員。
論演技,一眾明星也是行業內的頂尖。
但哪怕如此。
真正拍攝起來,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這裡麵。
最為複雜的。
那就是一眾演員對於一眾角色的不理解。
這個不理解倒不是說一眾演員水平低。
這裡麵,主要是這一些角色都是曆史上有名有姓真實的角色。
不但真實,而且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他雖然可以進行一定的藝術加工,但卻又不能完全藝術化。
於是。
沒有熟透這一角色的演員,時不時ng。
這也讓整個進度非常緩慢。
陳誠有些頭痛。
按這樣下去。
恐怕半年都拍不完。
不過。
這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薑紋老師,明天拍你的戲,有時間嗎?”
陳誠特彆給薑紋提前打了一個電話。
薑紋一愣:“陳導,之前計劃,好像我的戲得十天後拍。”
“確實是這樣,不過現在計劃有了改變。你那邊要是沒有空,那下次。”
“沒事,沒事……我明天一早準時到達劇組。”
“今天晚上有時間嗎?”
“陳導,還有事?”
“晚上想和你討論一下劇本。”
“太好了,陳導,我也很想和你聊聊。”
薑紋沒有猶豫。
當天晚上就殺到了劇組。
並且。
在進入劇組的時候,薑紋還抱出了一米多厚的一疊資料。
“薑紋老師,這些資料是?”
“這些都是我飾演角色的資料,我把能找到的資料都找了。”
“嗬嗬,薑紋老師,我看今天晚上我們都不需要聊劇本。”
看著薑紋,陳誠很滿意。
之所以他今天叫薑紋前來。
那就是在開機那天。
陳誠就看到了薑紋拿著不少資料。
彆人還在和他人客套聊天,可薑紋不一樣,他一直都沉靜在資料文件當中。
沒想到。
開機當天,陳誠看到的隻是其中一小部分資料。
“陳導,我能不能建議給我這個角色帶上一幅黑色墨鏡。”
“好像與當時不搭吧。”
“陳導,我查了資料。當時軍統老大帶的,就是黑色的蛤蟆鏡。”
一邊說。
薑紋還拿出了他查到的資料。
陳誠伸了大拇指:“佩服。”
對於這一個細節,陳誠都不知道。
沒辦法。
陳誠身為導演,他不可能每一個角色都去細致的了解。
雖然他購買了一百多本書。
但一百多本書,也未必能很詳細的寫儘這一些角色。
正如薑紋飾演的軍統老大一樣,光是一個角色,他都找出了一米多的資料。
要讓陳誠學習。
那得學習到猴年馬月。
“太好了,薑紋老師,明天先這樣,你按著你的感覺來。另外,我多給你幾段台詞。”
“陳導,真的?”
“當然是真的。”
陳誠點頭。
身為副導演。
但其實陳誠就是導演。
要給一些演員多拍一些鏡頭,那可是分分鐘的事。
……
次日。
薑紋一大早就出現在片場。
並且。
他還提前化好了妝。
陳誠按著昨天與薑紋聊的,當天劇情讓薑紋隨意發揮。
你還彆說。
對於軍統老大這個角色,薑紋有著深厚的研究。
哪怕陳誠什麼也沒說。
但由他演來,卻是一下子表現深刻,讓人記憶猶新。
“好。”
“薑紋老師,剛才演得太好了,我們再演一段。”
陳誠故意在片場大聲的說道:“這裡有一段新的劇情,你來演一下。”
這般效果。
一下子刺激到了其他的演員。
“我草,陳導給薑紋加戲。”
“看到了。”
“我們怎麼辦?”
“趕緊多研究劇本吧,不對,不隻要研究劇本,更應該單獨研究這一些角色。”
其他演員不是笨人。
他們又怎麼會不知道陳誠這麼做的目的。
但哪怕知道。
這也足夠的吸引人了。
這個片子誰人都知道,無比之重。
哪怕就是一些大佬,鏡頭也沒有多少。
要是能在這部片子裡同多增加幾個鏡頭,可比什麼都來得值。
……
不得不說。
陳誠這一套還真管用。
大牌明星也是明星。
大牌演員也是演員。
是明星,是演員,他們就需要流量,需要鏡頭。
原本一些大牌明星,大牌演員來這裡,可能更多的隻想露個臉,向上頭表現一下自己的思想。
可是。
在薑紋這一邊的情況之後,不少演員開始了埋頭深入研究起了劇本中的人物角色。
而對於那些二三線的演員,他們則是更是拚了。
試想一下。
人家一線,包括頂尖的演員都這麼拚。
你要是不拚。
還真得把你給比下去了。
很意外的。
這般操作一下去。
後麵的拍攝,陳誠突然發現變得輕鬆了許多。
相對於之前一些演員對於人物角色還沒有太多拿捏的。
可後麵,陳誠卻是發現,他們簡直就是這一些先輩化身啊。
就如剛才拍的這一個鏡頭。
那位飾演劇中一位先輩的,他不但把人物動作神情表演的得惟妙惟肖。
甚至。
他還在這一段時間,學習了劇中一係列人物角色的口音與方言。
特彆是罵人之時的那幾句話,一開口,簡直是神來之筆。
“陳導,我這裡有些不明白。”
“我也不明白。”
“陳導,彆這樣,您指點一下唄。”
“你已經是一位成熟的演員了,要學會在沒有導演的情況之下,將人物角色演繹好。”
這是陳誠給胡鍕發的信息。
陳誠也算是發現了。
不逼自己一把,你永遠不知道你有多大的潛力。
如胡鍕。
陳誠什麼也沒說。
儘管胡鍕一晚上抓破了頭,可第二天,卻是爆發出了他的小宇宙。
連帶著。
陳誠突然發現,自己的導演屬性都開始增加了,變成了81點。
這難道叫無為而導?
……
“陳導,恭喜,恭喜啊。”
“今天你的《那些年》要在香江上映了,祝票房大賣。”
拍攝不知時日。
在這部片子進入拍攝正軌之後,陳誠的另一部片子《那些年》,登上了香江。
不過可惜。
陳誠沒時間。
首映陳誠都沒有參加,隻派了幾個主演和副導演吳井源去了。
“謝謝。”
陳誠向幾位演員表示感謝。
其他幾位演員隻是隨口說說,也沒有在意。
香江市場他們其實很少關注。
就算是有內地電影進入香江市場,也不會有太高的表現。
至目前為止。
內地電影在香江最高票房是多少來著?
好吧。
忘了。
或者說不是忘了。
是根本沒概念。
哪怕就是圈內人士,他們對這一塊都沒有什麼期待。
所以這個恭喜,也隻是他們與陳誠打個招呼,說幾句話而已。
就算是真的大賣,你也彆有什麼期待。
吃了早餐,他們便又投入到了拍攝當中。
當然。
陳誠也一樣。
雖然他很想看看第一日那些年在香江的表現。
不過在這一行混這麼久,職業精神還是有的。
還是很認真的拍完了當天的活。
晚上10點。
陳誠才抽空看了一下《那些年》在香江的票房。
“200萬。”
這個票房還可以。
對於香江市場來說,已經算不錯。
陳誠也不得不感歎,英皇在發行這一塊確實比之前的那家強。
按之前那家發行商預算。
他們認為,那些年首日可能隻有100萬。
“繼續努力。”
陳誠關掉香江那邊的票房數據。
雖然按現在的數據來說,那些年的綜合票房不會特彆高。
但電影這東西說不準的。
那些年是一部內地片。
陳誠也算是新人導演。
在香江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他們一不認識導演,二不認識演員。
當天能夠有200萬票房,已經很不錯。
……
“楊總,那些年首日票房破200萬。”
楊授成辦公室,助手激動的彙報說道。
“200萬?”
聽到這個數據,楊授成也是有些吃驚。
要知道。
對於本土發行商的他們來說,楊授成太清楚香江票房的規律了。
原本他幫陳誠發行,隻不過是做陳誠一個好。
他太清楚內地電影在香江的票房了,根本啥也不是。
但他仍然出麵。
可沒想到。
當天《那些年》創出的票房,卻是破了200萬。
200萬雖然在香江並不算高,但卻絕對不算低。
特彆是。
當你想到,這是一部你不認識的導演,你不認識的演員……的作品。
那麼。
200萬票房,就已經算很恐怖了。
“小芳,你預算一下,那些年完整周期上完,他會有多少票房?”
“可能會破2000萬。”
小芳想了想,說出了一個數字。並且接著又說道:“同時,2000萬票房還將打破,內地在香江最高票房記錄。”
“嗬嗬,小芳,保守了。”
“楊總,您認為是多少?”
“我啊……”
楊授成哈哈大笑:“暫時還不能預測,明天之後再說。”
……
那些年在香江當日200萬票房的數據,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影響。
陳誠繼續拍著他的片子。
不過。
《那些年》至昨日在香江上映之後,他的口碑卻是迅速蔓延了開來。
“各位大佬,我發現了一部很牛逼的片子。”
“什麼片子?”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什麼亂七八糟的,顏色片子?”
“顏色你妹,是一部青春校園片,看得我眼淚都流了出來。”
“淚點這麼低?”
“毛線,哥幾十年沒流過淚了。真的非常好看,強力推薦。”
相對於內地來說。
香江是一個很成熟的電影市場。
隻要是一部好片子。
在香江,他很難被埋沒。
至於原因。
那就是香江有一大批忠實看電影的觀眾。
雖然他們的人口基數並不大。
但隻要看了,無數的評價,口碑……討論,就會紛至遝來。
“昨天無聊去了電影院,沒有什麼片子那看,就選擇了一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至於原因,除了無聊之外,倒是內心稍稍觸動,這讓我想起年輕時候的一些事。故事很簡單,開頭講的就是那些懵懂的高中生,他們一群人都喜歡上了一位品學兼優的女孩沈佳宜……為了引起沈佳宜的注意,幾位同學用儘了各種辦法。”
“男主角一次偶然的機會,將書本借給了女孩。從此,在女孩的帶領下,男主角開始變得努力。自然而然,他也越來越喜歡上了女孩。但可惜,男主角很自卑,他一直都不敢真正的向女主角表白,因為他害怕拒絕。所以,他們就這樣曖昧的一直持續下去。直到大學,男主角做了一件很想吸引女主角注意的大事,不想受傷,最終兩人吵架,曖昧結束。”
“多年之後,兩人始終沒有忘記那段感情。可是,物是人非。他們哪怕彼此還喜歡著對方,但再也回不到過去。直到某一天,女孩邀請男孩與同班同學參加他的婚禮。雖然一眾同學在那裡有說有笑,可是,當看到女孩穿上婚沙,新郎卻不是我的那一刻……男孩隻是一邊鼓掌,一邊合影,說著祝你幸福等等言不由衷的話。但……最後那一驚天之吻,我才真正的明白,少年時期那一段感情該有多麼的洶湧澎湃。”
這是一位影迷看後的評價。
“怎麼說呢,那些年的整體質量,要我說,並不是那麼好。特彆是一些演員的演技,我甚至可以說他們沒有演技。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就是這一些沒有演技的演員,他們卻一次又一次感動了我。高中的籃球場,課堂裡擺得比頭還高的書本,被老師抓去訓話,罰站,為喜歡的女孩做出了許多無比幼稚的事。嗬嗬,還記得嗎?那些年說的,或許就是我們少年時候的自己……”
又一位影評的評價。
“最讓我感動的,還是男孩與女孩的接吻。事實上,這根本不可能。或許是兩人腦海中的畫麵,又或許是另一個平行時空。但在現實世界當中,這個世界,兩人不可能在一起。他們隻能期待,或許在另一個平行世界,兩人打破了隔閡,勇敢的踏出了那一步。兩人接吻之時,天上的那個月亮好圓啊,好美,好美。”
幾乎都是長評。
每一條長評論下,都有著幾百上千條的留言。
當然。
那些沒這麼有文采的朋友,他們則是回複:
“哭了,哭得一踏糊塗。”
“為什麼一部青澀的片子,我竟然覺得好看得不行?”
“完了,我現在腦海裡全都是高中時候。神啊,救救我吧。”
“救什麼救,我已經重回到高中時期,我要向當年我喜歡的女生表白。”
“好主意,重生方法是什麼,我也想回去。”
截止到第二天0點。
那些年在香江的票房,達到了500萬。
也就是說。
第二天那些年的票房,他不僅沒跌,反而比之第一天多了100萬。
……
另一邊。
創出當日300萬票房之後。
楊授成打開了他們英皇自己製作的票房預測軟件。
將一係列數據輸入。
點擊最終票房。
當看到最終票房上麵顯示著數字。
楊授成簡直有些不敢相信:“難道,這是要破香江票房記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