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主播不需要朝九晚五去公司打卡,但大家還是不約而同地,在點金傳媒再次相聚。
新年新氣象,開年後的點金傳媒,不知不覺間已然有了很大改變。
這是個周六,加班的員工也不少。
相比入駐南湖產業園的其他公司,一些細節會明示來訪者,此處是家互聯網公司。
比如隨處可見的會議室門上,貼著標語:【說好今天發布,就絕不會晚於明天太陽升起的時候】。
再比如門口的玻璃牆上貼著一堆字母,其中有5個單詞被單獨用紅色標注出來:result、judnt、foc、trt和leadshi。
辦公室的各個屏幕裡,播放著五花八門的數據分析圖。
不過點金傳媒與傳統互聯網公司不一樣的是,即便是工作日,也很少會看見格子衫、衝鋒衣或雙肩包這類具有刻板印象的穿著。
這裡從簽約達人到工作人員,男男女女穿著都很新潮。
如果有零星的幾個人西裝革履四處打望,那不用說,絕對是來麵試的萌新。
點金傳媒自打搬遷到南湖產業園後,不知不覺間成為了一道亮麗風景。
這裡不光是批量製造網紅的應許之地,更是小紅書裡的打卡點。
當江城的大小網紅們,還在糾結周末要不要去核心商圈逛街時,點金傳媒總部位於南湖產業園d區的寫字樓附近,卻悄然開了一家來自對岸的知名買手店。
店員會體貼地告訴你,某雙擺在貨架中間的鞋子沒複刻好,鞋底中部會斷開。
不過,大多數情況甚至無需進店。
店員早就打進了網紅們最愛的購物群,為她們整理好了介紹。
——這裡有鄉紳地痞氣息濃厚的 wacko aria、美國潮牌鼻祖stsy、東京型男最愛的ywood,以及wtas、visvi等等。
大家也會積極在群裡分享自己的今日穿搭,發到社交媒體上斬獲大量點讚。
羅馬不光一天建不成,一個人也建不成。
建設這樣的風景需要合力:用戶、博主、商家、,以及聞名而來的線下空間。
每個人都在給周邊添上新的櫥窗。
很少有一家公司,可以如此深入的影響周邊的線下生活甚至物理空間。
但點金傳媒做到了。
商家把公司的員工們當作最重要的推廣陣地,線下的店麵會特意為拍照打卡發貼設置擺設。
甚至全新的風潮都會從這裡起步。
比如桌遊、劇本殺和捧著新品咖啡拍照。
玩什麼其實對於點金傳媒的員工來說,不是重點。
重點是夠漂亮。
就像附近某家桌遊店工業風的配套建築,讓它一度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熱門打卡地。
大家的評價高度一致:好適合打卡!拍照也好出片!
不能說華麗的裝修是為了網紅而建,但其中的邏輯多少受到了網紅的影響。
因為適合打卡,所以吸引更多人來,因為更多來打卡的人,造就了更多適合拍照的店麵。
一種循環。
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出一小塊自己需要的地方,將它變成圖文或者視頻,供人端詳。
出片不僅僅是拍照,更類似一次迷你版的產品發布。
根據是想帶貨還是漲粉,流程也各有差異。
點金傳媒的背書,正是這套循環的一個樞紐。
踏進2015年,很多人已經意識到,網紅並不是隻需要有粉絲就行。
網紅已經成為一個需要專業技巧,高質量、高效率地全職輸出內容的職業。
“昕昕麵對鏡頭還是有點僵硬,來來來,我們身高差不多,你學一學我的角度。”
“嘉莉還在選衣服?快點,時間來不及了!”
《女神101》的節目還在繼續。
今天,繆可言等人的第一項任務,是在一小時內換上合適的衣服、尋找拍攝場地然後為某產品拍攝一組照片。
另一個任務是測試租來的相機和鏡頭,決定要不要添置設備。
繆可言看了一圈,十幾秒內就確定了今天該用什麼穿搭風格,迅速帶攝影師上了人更少的樓頂,指導拍攝角度。
之後她不斷切換場景,讓攝影師嘗試相機的不同設置,再拍一組live圖,作為硬照的補充,這樣更隨意真實。
“妙妙好厲害啊”
“沒錯,沒有妙妙,我們任務不會這麼快完成,也不可能拿到這麼高分。”
“是你們天賦比較好啦。”
在大家的吹捧聲中,繆可言依然保持著客客氣氣,心如止水。
她的入鏡狀態,幾乎是獨一檔的嫻熟。
並不是說她做好了隨時麵對鏡頭的準備,而是讓自己幾乎每刻都足夠完美,可以大大方方拍攝。
任務在30分鐘內完成,隨後女孩子們再換衣服,去參加下一個活動。
一路上,繆可言和夥伴們都呆在大巴車裡,梳理接下來一段時間打算發布的內容。
“妙妙,你看我這麼發微博行不行?”
憑借實力嶄露頭角的繆可言,隱隱已然成為寢室裡公認的話事人。
之前對她一無所知的孫昕,短短幾天內就成了繆可言的頭號迷妹。
“效果一般。”
繆可言抿著嘴,看著孫昕遞過來的手機,搖了搖頭。
“現在這種妝容和風格不太流行了,而且單純的穿搭在微博上想吸粉,現在難了好多。”
說到這裡,她不禁幽幽歎了口氣。
“最近流行的很多都是短視頻內容,你要學習從圖文到視頻風格的新趨勢,建議你去妙音裡麵找個最火的模版再試試看。”
“你看我最近發的,喏,明白了吧?”
“彆看這個月馬上到月底,我還有至少3條視頻要發。”
“而且要學會蹭熱度,比如前段時間我去了時裝周,拍了很好的視頻但沒空剪輯發出來,現在熱度過了發也意義不大”
大巴車最後排,隱隱傳來繆可言清脆的聲音。
四周的女孩子們一臉向往,好多雙亮晶晶的眸子盯著她,連眼睛都不眨一下。
這個階段的繆可言,說出來的很多觀點不僅超前,某種程度上幾乎是金科玉律。
她有理論,有實際,還有成果,代表了時代的版本答案。
大家佩服得五體投地。
“妙妙,再教教我們唄?”
“對呀,其實我這幾天看明白一件事,有時候出道真不一定比當網紅好。”
“肯定啊!妙妙賺的不比十八線小明星少吧。”
後排的女孩子嘰嘰喳喳,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表露出羨慕之情。
在一起朝夕相處了幾天,大家互相了解起來的速度是很快的。
誰是什麼行業出身,素人明星還是小網紅,實力如何,人精恐怕三言兩語間就能摸個透。
界限分明的圈子裡,繆可言發現自己意外地受歡迎。
素人女孩想要靠近她,是因為網紅的生活看起來並非遙不可及。
自帶粉絲和後援團的女孩想要和她搞好關係,是因為繆可言實力的確過硬。
“妙妙,你昨天那條視頻是怎麼拍出來的啊?”
這不,又有人過來請教了。
“昨天全程直播,你好像也沒怎麼用手機”
“是這樣的。”
繆可言莞爾一笑,耳畔的秀發也跟著大巴車顛簸成波浪。
“分享日常呢,需要大量拍攝生活作為素材,而不能僅僅是為了發動態,每天抽出點時間再去拍攝。”
“正確的做法是反過來:拍攝一天,然後抽出時間發動態。”
“原來如此真學到了。”
對方恍然大悟。
這就是呂總嚴選點金傳媒科班出身,和普通小美女之間的巨大區彆。
任何一個點金傳媒的網紅,都會在短時間內培養出一種意識。
持續拍攝的意識,像是視覺版【起居注】。
開會、吃飯、出門遛彎、化妝,都可以變成分享生活的素材。
就像紀舒,她的房間裡有4個不同背景的角落。
要連麥直播,還是護膚美妝,決定了她會選擇堆著幾本心理學書的一角,還是坐在梳妝台和鏡子之間。
這就是點金傳媒建立起的護城河。
作為鬥魚知名的大主播,繆可言麵對全程直播的鏡頭,起初不免有些緊張。
可一旦習慣了這個環境,回憶起公司和老板教過的點點滴滴,一種利落且自信的神態就會自然浮現在她臉上。
“妙妙,你們公司關於這些東西,會不會手把手教的?”
聊著聊著,女孩子們又聊起如何接廣告。
玩微博的第二年,有人私信孫昕說很喜歡她發的內容,自己是她的老鄉,創業做的是打底褲,想送她一條。
簽收了打底褲,那人又說,能不能幫忙發一條微博。
她不知道該怎麼拒絕,隻好硬著頭皮發了。
那是她做博主以來的第一次接廣告。
“當然了。”
繆可言笑著點點頭。
“公司會告訴大家該如何定價,要去接觸什麼樣的品牌,不同的平台有什麼規則。”
“事無巨細。”
“有時候談價格沒底,心理上有老板在你後麵支撐著,就沒有那麼害怕了。”
“哇真好。”
不隻是孫昕,其他女孩也有人明顯提起了更多興趣。
《女神101》入圍的女孩子們,其實更像是一個理想的紡錘形社會。
沒有頂流會來參加,但腰尾部的網紅美少女和受歡迎的素人占據了絕大多數。
基本在社交媒體上,參賽選手都有著不少的粉絲。
如何把手上的流量變現,是大家的共性問題。
“像是在我們點金傳媒,一些努力的姐妹,可以做到每個月接將近十條推廣。”
“因為有公司背書,更小一些的博主也會雨露均沾,幾千粉絲就能改善夥食,接到幾百元一條的推廣。”
提到收益,繆可言笑眯眯地說道。
在大小博主,品牌和平台之間,起到潤滑劑作用的隻能是。
“那你呢?”
“你一條能賺多少?”
回響著噪音的大巴車裡,後排的女孩子們注視著眾星捧月般的繆可言,異口同聲。
“我啊”
“秘密。”
繆可言雙臂交疊,眉眼彎彎,嘴角綻放著若隱若現的笑意。
“呂總,妙音下載量又突破新高了!”
“節目播出之後效果特彆好,不管是安卓區還是蘋果商店,我們已經殺進了日裝機量的前十名!”
“下一步計劃加大投放,聚焦在以下幾條戰線”
點金傳媒頂層,會議室的背景屏幕上,寫著二月雙周例會的藍色字樣。
妙音團隊的黃明遠正在彙報工作,坐鎮中心的呂錦程托著下頜,不時點頭表示肯定。
碩大的投影區域,正輪番播放著頭部達人的視頻。
櫃子裡擺著當家花旦繆可言的十萬粉銀色紀念牌,上麵已經落了灰,意味著百萬粉隻是時間問題。
踏入2015年,點金傳媒合作的達人早就突破了三位數。
一小半內部孵化,另一半來自簽約。
對於任何主動思考,想嘗試做內容的達人,她們很容易會在公司裡嗅到風向的改變。
比如風靡整個點金傳媒的“妙音”短視頻。
同樣是視頻內容,紀錄片和電影拍的是【破綻】。
不是光鮮亮麗的一麵,也不是疲憊、淩亂、不知所措的另一麵,它們都太過直接。
【破綻】,也就是那些光鮮亮麗時刻的線頭。
順著線頭,也許會牽引出另一幅麵貌。
但短視頻卻不一樣。
大家起初想當然地以為,絕大部份內容生產者,都是有台前幕後的。
可短視頻博主的狀態不一樣,似乎可以永遠在台前。
比如餘清月拍攝視頻的場地,主要圍繞著寢室、操場和實驗室,三點一線。
她不光把那些布景當作背景,而是那些地方正是她生活的角落。
紀舒也不是為了拍照擺出姿勢,而是她的生活,已經變得隨時可被拍攝。
變化正在發生,頭部博主往往最先感受到這一點。
短視頻時代,一條存在多年的,屏幕前和屏幕後的分界線正在被融化。
它仿佛剝去了一切繁瑣的外殼,把生活本身作為的內容來源。
再往後退一步,就是讓人皺眉的真實世界。
不需要通過電影,舞台,表演來那麼拙劣地模仿生活,短視頻恰好處於生活的水麵。
你無法日複一日地表演一種生活,於是隻能把自己活成值得被表演的樣子,然後展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