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模擬成真,我曾俯視萬古歲月? > 530、天帝寶庫、紫金天角蟻法相!

530、天帝寶庫、紫金天角蟻法相!(1 / 1)

推荐阅读:

來人正是齊雲峰與龍首峰的首座弟子,由齊雲峰長老親自帶隊,更有三位龍庭修士隨行。

方寸山擺出如此陣仗,在福地外相迎,對這兩位九門後輩而言,已是極重的禮遇。

“瑤台仙子,堯夏劍子,有失遠迎。”

“見過方寸山諸位前輩。”

莊秀胤與堯夏執禮甚恭,絲毫沒有托大。

這二人乃是西昆侖與龍泉劍宗千年來最傑出的弟子,尤其是莊秀胤,更被推為“命星”轉世,乃應劫而生之人。

莊秀胤卻不著痕跡地環視四周,目光在眾弟子間流轉,似在尋人。

然而,終究未見那抹期待的身影,卻也不失望。

以這位井道友之才,隻有六七歲的年紀,便能鎮壓天門境界的旱魃。

出身分寸山必定是真正的祖師堂關門弟子。

必定不是籍籍無名之人。

隻要在方寸山,必定會見的。

眾人將兩位貴客迎入方寸山福地。

在齊雲峰眾弟子隊列的後方,一個身形圓潤的年輕修士正低頭翻閱著一冊道藏,對前方熱鬨的迎客場麵恍若未聞。

此人正是齊雲峰的楊塵,身旁站著麵色清冷的沈子墨。

自從上次從陳國試煉歸來,二人便晉升為齊雲峰的真傳弟子。

此刻沈子墨雖仍是一副冷淡神色,目光卻不自覺地打量著對麵的瑤台仙子與堯夏劍子。

唯獨楊塵始終埋首書卷,連頭都未曾抬起。

沈子墨問道,“楊師兄,這位瑤台仙子可是九門公認的絕世仙子,你當真不看一眼?”

她深知這位師兄的性情,絕非故作姿態引人注目。

若非要整日泡在藏書閣,以楊塵的資質,恐怕早已突破至道胎境後期。

楊塵聞言合上手中書冊,笑道:“仙子雖好,終究不及書中之仙子。”

周圍齊雲峰弟子聞言紛紛打趣:“書裡的仙子能抱嗎?能看嗎?”

楊塵見此,輕歎一聲:“知我者,唯小青峰周景師弟也。”

沈子墨聽後,倒是對於上次試煉的周景,印象不深。

四周各脈弟子紛紛駐足觀望,人群中不時傳來低聲議論。

瑤台仙子與堯夏劍子的盛名,在方寸山內早有耳聞,今日得見真人,不少弟子都想一睹風采,看看是否真如傳聞中那般超凡脫俗。

眾人目光灼灼地望向場中央那兩道身影,眼中既有豔羨,又暗含幾分較量的意味。

方寸山作為道門正宗,門下弟子哪個不是心高氣傲之輩?

此刻見到彆派天驕,兩人已經走入分寸山內。

自然免不了要在心中暗自比較一番,議論四起。

“依我看,這堯夏劍子也不過如此,並未看出有何特彆之處。”

“不過如此?”

“堯夏四歲便入先天,十一歲突破道胎境,十四歲時就已打遍龍泉劍宗同輩無敵手。這等天資,你說不過如此?”

“聽說過正道九門'正道十曜'的榜單”

有人玩味開口道,“可是,方寸山沒有一人能進正道十曜。”

“說來也是可笑!”

楊塵聞言終於抬起頭,眉宇間閃過一絲詫異:“那位孫師兄竟未入十曜之列?他可是被譽為'天府星'轉世的人物。”

沈子墨微微搖頭,聲音清冷:“孫師兄在正道龍虎榜上位列第十一。”

“堯夏劍子排名第七。”

“瑤台仙子更高居第五。”

楊塵有些驚訝,““孫師兄竟未入前十?這龍虎榜當真有些分量?”

要知道,宗主代師收徒的孫邈是何等驚才絕豔。

他十四歲才開始修行,本是漁村一介平凡少年,幸得宗主雲遊時慧眼識珠。

入方寸山後,三個月連破三境直入先天,震動十八脈上下。

後麵修行更是一日千裡,同屆弟子,甚至往上數代弟子都被他甩在身後。

旁邊有弟子解釋道:“這十曜排名由中土禹洲的天機閣評定,不屬正魔兩道,在九門中頗具公信力,曆來少有紕漏。”

“堯夏有一人擊殺魔門天門境界的長老的戰績,更是三次斬殺天門中期境界的妖魔。”

眾人聞言,神色間不由多了幾分肅然。

這些年來方寸山在九門中威望日衰,在外遊曆的弟子沒少受些閒氣。

究其根本,還是這幾代弟子中,始終未能出一位真正能扛鼎之人。

至於比較,也就是一甲子之內的人物。

過了一甲子,便不在其中。

楊塵若有所思地打量著西昆侖與龍泉劍宗的來人。

那二十名弟子個個神色倨傲,目光中帶著審視的意味掃視著方寸山眾人。

這兩位位列“十曜”的天驕突然造訪方寸山,恐怕並非簡單的禮節性拜訪。

“他們來方寸山所謂何事?”

沈子墨若有所思道:“聽聞近日魔門異動頻繁,似乎在東極青州發現了一座上古大墓的蹤跡。”

“上古大墓?”

楊塵眼中精光一閃,頓時來了興致。在修行界,每一次上古遺跡現世都會掀起軒然大波。

他不由想起方寸山來曆和發跡,當年正是一對兄弟從上古洞府中獲得了功法與寶物,依照遺跡記載尋得這斜月三星洞福地,曆經千年經營才有了今日的根基。

正道九門,魔門、甚至於外道,其實的起家都是大差不差,得上古遺留的道統,然後一飛衝天。

沈子墨繼續說道:“此次大墓本是由外道最先發現,卻不巧位於東海,龍族的領地。”

“那些外道修士力有不逮,這才不得不傳信給中土禹洲的正道各派,連南疆魔門也收到了風聲。”

楊塵眉頭微蹙:“此事我竟未曾聽聞”

沈子墨難得流露出一絲調侃之意,“楊師兄終日埋首藏書閣,又豈能儘知天下事?”

楊塵不以為忤,反而若有所思地摩挲著手中書卷:“東海龍族上古大墓和今日又和關係?”

他目光不自覺地投向遠處被眾星拱月般圍住的瑤台仙子與堯夏劍子。

沈子墨沉聲道,“據說這古墓藏在深海之下,有大道金丹的修士勘探之後,隻見上麵寫著四個大字——天帝寶庫!”

“天帝寶庫?”

楊塵大吃一驚,他熟讀藏書閣經典,這類上古典籍,大多都會記載描述了一個地方。

據《知北遊大荒東經》載,“東海之外有大壑,名曰歸墟,乃眾水彙聚之所。其下有神宮,名曰天帝寶庫,相傳為上古天帝藏珍納寶之地,內蘊先天靈物、太古遺篇。”

當然也有凡人史料記載,

“大慶元狩三年,東海郡奏:“有漁者夜見海上浮光如列星,近視之,則玉闕淩波,匾額篆'天帝藏真'四字,瞬而沒。”帝使方士欒大往查,竟失其所蹤。後史家考據,此即古所謂“天帝寶庫”,非人主所能輕窺。

甚至,形形色色的玉簡道藏,都有記載這個地方。

“混元天地一方,萬法之道也,謂之天帝寶庫。”

正道之中記載,天帝寶庫之中的“帝”音節通“地”,其實名字是“天地寶庫。

魔道則認為,在他們代代相傳的《九幽錄》中記載:“帝星墜於東海,化歸墟為塚”。

正因是天帝葬身之所,才被稱為“寶庫”,內藏天帝畢生修為與傳承,所以稱謂為寶庫。

外道,則認為在遂古之初,沒有天帝,天帝乃是指代一個修行門派。

天帝寶庫,也就是天帝這個門派的遺跡。

這也是正道、魔門、外道常常爭論不休,便是其根底來源不同。

正道,解釋道來自於天地,效法天地,道至高無上,俯視萬物。

魔道,乃是上古有大修者無敵者,建立道統,道趨於人。

外道,則認為,萬物起源於一,又從一變換成萬物,道在屎尿之間之間,道在螻蟻之間,道在稅稗之間,道在瓦甓之間,眾生皆是道。

三家對大道本源的認知南轅北轍,正如《修真辯難》所言:“道不同,不相為謀。”

這也注定他們永遠無法真正共存。

三家之爭,表麵是爭奪靈脈福地,實則乃是道統之爭。

如今天帝寶庫現世,四大部洲必將再起波瀾。

楊塵忽然警醒:“這天帝寶庫,與瑤台仙子、堯夏劍子來訪有何乾係?”

沈子墨難得能為這位博學的師兄解惑,嘴角微揚:“隻因那天帝寶庫設有'天地限',隻準一甲子年歲以下的修士進入。”

楊塵頓時了然,方寸山雖日漸式微,但麵對天帝寶庫這等機緣,九門天驕也不得不來尋求助力。

很多上古遺跡,洞府都有禁製,古籍之中記載,叫“天地限”。

當年那座方寸山的上古洞府,也有限製,便是不能有修為的人進去,隻允許凡人進入。

這才有方寸山的開山祖師,兄弟兩隻是山中的普通樵夫,得了這般潑天機緣。

修真界對應這等“天地限”不是沒有推敲過,修真界眾說紛紜。

有修士根據出土的上古玉簡推測,這限製乃是墓主人生前推演天機,為挑選合適繼承者而設下的考驗。

另一些陣法師則認為,這不過是上古時期常見的防護陣法,目的隻是防止墓穴遭人盜掘。

近年來更興起一種驚世駭俗的說法——所謂“天地限”,實則是墓主人為轉世重修後能順利取回自身寶物而設下的限製。

楊塵思緒萬千,若天帝寶庫真現世,方寸山勢必也要派遣年輕弟子前往東海。

他忽然想到,若是將此消息告知周師弟,那位同樣癡迷古籍的同道中人,定會有興致。

念及此處,楊塵當即向沈子墨告辭:“沈師妹,我突然想起一事,先行告退。”

話音未落,便已禦使法寶朝藏書閣方向走去,臉色透著幾分迫不及待。

【你雖從聶雲竹那裡領了接待瑤台仙子與堯夏劍子遊覽小青峰的差事,但呂青魚師姐卻告訴你。】

【“這事未必能成。”】

【之前不是沒有這種例子,正道九門來訪方寸山,隻是遊覽了齊雲峰、龍首峰,這幾個主脈,上三峰。】

【十八脈之中還有少數山頭,沒有拜訪。】

【尤其,你們小青峰還是十八脈之中的墊底,恐怕最後也不會來此。】

【你明白了,又是一個閒差。】

【呂青魚還怕你失望,畢竟能接待九門天驕,在各脈弟子麵前可是長臉的好差事。】

【你卻渾不在意:“正好落個清閒。”】

【七日後,西昆侖的仙鶴與龍泉劍宗的劍光果然降落在齊雲峰。】

【每日晨鐘響起時,你都能望見那邊仙鶴盤旋、霞光繚繞的熱鬨景象。】

【十五之後,小青峰這邊依舊沒有傳來消息。】

【你已然確信,瑤台仙子兩行不會踏足小青峰了。】

【呂青魚倒是有些失望,畢竟這位瑤池仙子,她一直想一見,至於去其餘峰去看,以上次小青峰後山各脈合力來了十位龍庭修士硬闖後山之事,呂青魚絕對不會去的湊這個熱鬨。】

【你倒未受此事影響,依舊按部就班地修行。】

【這半月來,你幫沈輕雪成功孵化了那隻紫金天角蟻。初生的幼蟲果然如《萬蟲錄》所載,與尋常飛蟻彆無二致,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甚至還要弱小幾分。】

【隻有,那對薄翼有時會泛起紫金色澤,你才確實是上古異種。】

【隨著發育成熟,才會開始顯出不同。】

【這紫金天角蟻,沒廢多少周折,很順利成了沈輕雪的禦獸。】

【你也順帶采集了幾滴紫金天角蟻的精血,融煉《七寶妙相書》之中記載的“紫金天角蟻”的法相。】

【三日之後,夜裡。】

【你在所在的院落之內。】

【十五日內熔煉精血,又提取了一整隻紫金天角的幼卵精氣,重新塑造了一副骨骼,這是最耗心力的環節,每一道骨節都要與觀想圖中記載的分毫不差。】

【最後,參悟“紫金天角蟻”的搬山觀想圖,達到“形神合一”的境界。】

【識海中那隻擎天撼地的巨蟻虛影,漸漸與眼前重塑的骨骼重合。】

【今日,終於全部完成。】

【你緩緩睜開眼,瞳孔深處驟然迸射出璀璨的紫金霞光,周身肌膚流轉的異彩如潮水般奔湧,將整間靜室映照得恍若神宮。】

【你微微一笑,周身衣物便“嗤”地化作碎片——】

【院中青磚發出不堪重負的呻吟。】

【原本你站立的地方,身形消失不見,取而代之是趴伏著一頭通體玄紫的巨蟻,六足如青銅柱般深深陷入地麵,額前金色觸角微微擺動。】

【你隻感四肢百骸間奔湧著偉力,仿佛隨手一握便能捏碎半座小青峰,稍一吐納便可引動山河震蕩。】

【這具紫金天角蟻的法身仍在饑渴地吞噬天地靈氣,若催動本源妖力,巍峨身軀尚可暴漲如山嶽。】

【但你並未急於展露法相真形,而是心念微動,額前那對鎏金觸角驟然迸發出刺目神輝——】

【天賦神通·三山紫金光。】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