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知否:從截胡華蘭開始 > 第二百五十八章 流寇蹤跡、中秋

第二百五十八章 流寇蹤跡、中秋(1 / 1)

推荐阅读:

宥陽。

盛府。

雖說與汴京相比,宥陽是個十足的鄉下地方,但正如盛老太太說的,鄉下地方也有鄉下地方的好處,那便是沒有眾多規矩桎梏。

華蘭倒還好,畢竟年齡比幾個妹妹大上許多,還已經嫁了人,沒有什麼太大的玩性,多是陪著盛老太太、盛大老太太和盛維夫人李氏說話。

不光說話,同時正好湊到了四個人,於是又把解悶的神器麻將拿了出來。

不得不說,麻將對於久居宅院,多時苦悶的婦人來說,著實是個大殺器,一經拿出,便引起了盛大老太太和李氏的興趣,樂嗬的不行。

而明蘭、如蘭那邊,趁著盛老太太和華蘭少有看管,便直接放開了性子。

她倆在汴京一直要顧慮周邊人的眼光,維持著規矩不好隨意出門,但是如今在宥陽,卻是沒有什麼太大限製。

又有品蘭這個宥陽坐地戶領著,自然是滿山遍野的跑。

一日。

華蘭正陪著長輩們在屋內說話。

“過幾天便是長梧婚事,賀家妹妹怎麼還沒到?莫非是家中雜事太耽擱,抽不開身?”盛老太太的話在廳堂內響起。

“快了快了。”

盛大老太太回道:

“昨夜剛收的信,她已經攜著大房長孫上了船,能趕上婚禮。”

說著,語氣中帶著調侃:

“到時候,少不了給你免費看診一次。”

“哈哈,那我便安心等著了……”盛老太太也附和笑了聲。

不過就在此時。

卻是見外麵庭院裡突然傳來一陣匆忙的腳步聲,隨後便是長梧領著幾個妹妹魚貫而入。

“你們不是去城外打獵了嗎?怎麼今天這麼早就回了,還一臉著急忙慌的。可是出了什麼事?”盛大老太太看著四個氣喘籲籲的孫輩,當即便朝著最年長的長梧問道。

“祖母,我們方才在城外山上打獵時,正覺著口渴,想要尋一戶莊戶討水喝,結果卻是遇到了一股流寇了!”長梧氣都來不及喘氣,連聲稟告道。

“流寇?”

盛大老太太聞言心裡登時咯噔一下。

自家即將舉辦婚事,現在附近山上卻是陡然出現流寇的身影,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不過當下她也不顧上這有什麼影響,隻擔心長梧幾個是否安全無恙,於是問道:

“你們遇見了流寇,可是都沒傷著吧?”

“沒呢,祖母大祖母。”

下麵幾人皆是連連搖頭。

“那便好。”

盛大老太太這才安了心,讓幾人先喝下茶水壓驚,旋即轉頭看向盛老太太和華蘭道:

“前幾日官府在城牆邊貼了告示,說是附近縣城有流寇的蹤跡,我念想著宥陽這地方偏僻,又從未鬨出什麼兵亂,起初還不信呢,誰曾想真鬨大了跟前來。”

其實盛府作為宥陽的大戶,背後還有官方背景,又添上最近即將舉辦聲勢頗大的婚事,宥陽縣令之前還特意派了皂隸來上門提醒,不過盛大老太太不怎麼信,也不願意孫兒長梧的喜事添上些許陰霾,所以不曾和盛老太太說。

現下出了事,更不能直說了。

見盛老太太和華蘭含笑點頭,盛大老太太這才又朝稍微平複下來的長梧問道:

“可看清有多少流寇作亂?”

長梧想了想,肯定道:

“流寇人數不多,連雙數都沒有,隻不過我們擔心那些不過是先行部隊,後頭還有流寇,所以便連忙跑回來了。”

盛大老太太點頭又搖頭: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你先回返的想法是好的,但流寇數量應當不多,不然官府早就開始封了城門,或是往金陵求援,怎麼可能才張貼幾張告示。”

言畢,盛大老太太又道:

“不過既然發現了,長梧你便去衙門通稟一聲,給他們提個醒,防患於未然。”

等長梧領命去衙門通知的背影消失,盛大老太太這才轉頭看向盛老太太,帶著歉意道:

“先前出了水匪,現在周遭又有賊寇,讓妹妹受驚了。”

“老嫂嫂這是什麼話,這事又不是因你而出,再說,說不得這水匪和這些流寇也有些什麼聯係呢。”說著話,盛老太太轉頭看向華蘭。

“哦?”盛大老太太知道盛老太太這話的意思是華蘭知道的更清楚,於是也把目光投向華蘭。

“華兒曉得些消息?”

華蘭矜持一笑,也不拘謹,當即出聲道:

“前幾日府裡來了消息,說是南方鬨了個大賊,還立了個什麼昭德的名號,想必這些流寇水匪也是跟著鬨騰起來的。”

見盛大老太太的臉上露出擔憂,華蘭又補了句:

“不過那地方離宥陽遠,鬨得再歡騰,也波及不到這兒來,最多也是如長梧弟弟說的那般,有幾個流兵罷了,而且朝廷很快便會派兵平叛,出不了亂子。”

屋內人都知道華蘭的消息來源可靠,因而聽她這麼一說,都安下了心。

“不過雖然流寇成不了什麼氣候,但既然已經鬨到這兒來了,你們也要小心謹慎些才行。”

盛大老太太這個主人家不好勸說明蘭、如蘭不要輕易出去,不過盛老太太一看老嫂嫂為難的神色,便心領神會了,隨後對明蘭、如蘭說道:

“沒幾日便是你們長梧哥哥的婚事了,你們兩個這些日子都安分些,彆出去野了。”

“是,祖母!”如蘭和明蘭點頭應下。

盛老太太也迎來了盛大老太太感激的目光。

三日後。

賀老太太的船靠了岸。

此時時值中秋。

夜晚。

天上皎潔如一輪圓月,遍撒光輝。

盛府庭院內。

如蘭、品蘭、明蘭幾個在一起拜月,同時手裡拎著兔子燈取樂。

這時。

李氏的貼身女使前來喚人。

“幾位姑娘,大娘子說偏廳裡來了客人,讓幾位前去見見。”

品蘭的臉色登時一頓,隨後臉上原本的歡喜雀躍瞬間低沉下去。

“可是淑蘭姐姐來了?”

一旁如蘭的腦袋瓜難得機靈,此刻就想到了自己等人剛到時,盛大老太太說的中秋時節,淑蘭會回來的事。

“是的,姑娘。”

“好呀好呀。”

如蘭臉上當即擺滿了開心的笑容:

“自從淑蘭姐姐嫁人後,我就再也沒見過她的麵了,這次可算是要見上了。”

說著,如蘭還摟住了明蘭的肩膀:

“六妹妹,等下你見了淑蘭姐姐不用怕,她為人最是和善親和的,性子要比我姐姐還順遂些。”

明蘭聞言輕輕點頭,不過轉過頭時,卻見品蘭的臉上有些暗淡,似乎沒有即將看到姐姐的喜悅,於是不由出聲道:

“品蘭姐姐,你怎麼瞧起來有些不高興?”

品蘭無奈的撇了撇嘴,一邊跟著女使往偏廳走,一邊甩著手裡的兔子燈,嘴上腹誹道:

“姐姐能在中秋時回來,自是極好的,又能耍燈,又能見姐姐,實在是再好不過。”

“那你怎麼有些悶悶不樂?”如蘭插嘴問道。    她的小腦袋瓜有些不理解。

就算自己姐姐時常回家,但是自己根本沒有半點不樂意。

就算有時嘴上不說高興,但心裡卻是怎麼想都覺得再歡喜不過了。

‘難道是淑蘭姐姐回來沒帶禮物?’

如蘭想到自己每次從姐姐華蘭手裡接過禮物的喜悅,覺得自己猜到了真相。

‘要是姐姐回家不帶禮物,我肯定也不怎麼高興地起來。’如蘭暗暗點頭道。

品蘭不知道如蘭心裡是怎麼想的,不然肯定要罰如蘭掏好幾窩兔子才能解氣。

品蘭歎了口氣:

“可我姐姐每次回家,她家的家婆都非要跟來,我是半點都不願意見她,心裡自然是不高興的。”

“對哦!”

如蘭此刻有些恍然大悟,連聲道:

“我依稀記得淑蘭姐姐就是嫁在宥陽的,隻不過是剛來,有些忘了。”

其實是自個兒玩的開心,如蘭也就記不起來了。

“怎麼這段時間,也不見你和長梧哥哥領著我們去她家見上一麵?”

品蘭癟了癟嘴,語氣帶著濃濃怨氣道:

“她家可是秀才,我家可高攀不上她家門檻,更彆說領著你們一起去了。

還有,在你們來之前,祖母都已經千叮嚀萬囑咐,讓我和長梧哥哥千萬彆在你們麵前提淑蘭姐姐,就怕你們起了心思。”

“什麼秀才,我哥哥和姐夫還是進士呢……”

聽出品蘭對於淑蘭姐姐夫家的不滿,如蘭立馬接了句。

“對呀,他們家當年可窮著呢……”

品蘭對如蘭的吐槽產生了共鳴,剛要訴說一番,便見偏廳已經到了,隻得止住了話頭:

“我也不好在後麵,反正等下進了屋,你們倆個便知道我為何討厭了。”

偏廳內。

明蘭、如蘭、品蘭剛到門口,還未進入屋內,便聽到了裡麵傳來的婦人粗啞,又帶著得意洋洋的聲音。

“我兒子是秀才,秀才,知道是什麼嗎?”

“那是宰相根苗!”

聽著裡麵的聲響,門口的三位少女當即麵麵相覷。

明蘭和如蘭的臉色頗為不可思議,似乎聽到了什麼不得了的事。

秀才?宰相根苗?

品蘭見此,麵露無奈道:

“你看,我說什麼來著,正在裡麵不消停著呢。”

三人進了屋。

便看見燈火映照之下,坐了一屋子人。

盛老太太和盛大老太太坐在上首。

左側依次是賀老太太和華蘭。

右手處,第一位則是一個不認識相貌的中年婦人,顴骨高聳,兩頰消瘦,臉上就吐露出幾分刻薄。

此時依舊話語不停,音浪幾乎繞梁三日。

方才在屋內喋喋不休的人便是她了。

那婦人旁邊的是李氏。

後邊則侍立著一個麵目柔和,氣質嫻靜的柔麗婦人。

橘黃色燈火映照下,再一對比前麵絮叨個不停的中年婦人,更是凸顯出楚楚可憐來。

此刻屋內就那中年婦人一個人在說話,其他人皆是默默不語。

盛大老太太和李氏已是看慣了這種場麵,顯現出波瀾不驚的定色。

胸有激雷而麵如平湖者,可拜上將!

而盛老太太、賀老太太和華蘭那邊,顯然是第一次見識這種場麵,初時就被驚呆了當場。

隨後偶爾視線交彙,嘴角都不由得彎了起來。

隻是維持著體麵,強壓著不肯發出聲響。

無論多麼好笑,我都不會笑!

而聽見明蘭幾人進屋的動靜,那原本麵色為難的少婦似乎是鬆了一口氣,連忙上前一步道:

“婆婆,您先喝一口茶吧!”

不過這孫母很顯然是聽不出淑蘭的勸說,亦或是根本不在意,理也不理上前的淑蘭,反而朝進屋的三位姑娘張望起來。

品蘭孫母自是認識,不過一商賈家的鄉下野丫頭,入不了她的眼。

反倒是旁邊貼在一起的兩位姑娘,登時讓孫母看直了眼。

她雖是鄉野村婦,但也是有些識彆容貌的能力的。

隻見這剛進來的兩位姑娘年紀相仿,皆是生養的嬌俏可人。

一個嬌憨可愛。

一個姿容豔麗。

都是宥陽不曾有過的好模樣。

‘這般相貌,才配得上我孫家的兒郎!’

這般想著,孫母不由得一步並作兩步,快步上前想要看清楚些。

而看著突然衝到自己麵前,行為舉止粗鄙不堪的中年婦人,明蘭倒還好,而如蘭則是第一時間擰緊了黛眉。

‘這人誰啊?還有這樣的人,年紀比我大,行為也比我出格?’

不過旋即,如蘭便意識到了眼前婦人是誰,想來這就是品蘭姐姐方才說的淑蘭姐姐的家婆了,難怪品蘭姐姐不喜歡。

如蘭心裡這樣想著,但真當孫母走進的那一刻,如蘭便不由自主的緊緊閉上了自己的雙眸。

不是因為孫母相貌醜陋到如蘭不忍直視,而是如蘭實在是被孫母身上穿金戴銀的裝飾閃花了眼。

一身穿金戴銀,反而首飾裡沒有半點真正珍貴的瓊玉珍珠。

彆人是珠光寶氣。

這人是豔俗庸氣。

為了避免自己誤會了人,如蘭偷偷眯睜了眼睛,小心翼翼的又掃視了孫母一眼。

嗯,自己還真是有些錯怪她了。

並非沒有珍珠,那頭簪確實是珍珠樣式,不過珠色暗沉,也不圓潤,使得在一陣‘金光’裡,如蘭一時間倒沒看出來這是珍珠,隻以為是什麼木墜子呢。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