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三國:我不是曹睿 > 第105章 遷居洛陽

第105章 遷居洛陽(1 / 1)

推荐阅读:

事死如事生,惟有以誠相待。

至於武宣皇後是否滿意,隻有天知道,這就並非曹睿所能影響的了。

曹睿默默在鼎前立了片刻,也終於明白了武帝曹操當年、經過其忘年交舊友橋玄之墓時的心境。

祭拜一事,與其說是在與亡者交流,不如說是和自己腦海中的那個人溝通,其實就是自己在與自己溝通。

四年來所經曆的種種,一幕一幕飛快的從眼前掠過。直到麻紙灰燼上的最後一絲紅光冷卻,這才轉過身來。

“去朝陽陵吧。”曹睿微微頷首。

“遵旨。”司馬懿低頭應下,而後快步向前走去,朝著後麵立著的一眾隨員吩咐了起來。

辰時出發,祭拜了高陵、朝陽陵後,返回鄴城西側的時候,時間就已接近傍晚。

曹睿的皇帝車駕還未到西門的時候,夏侯玄騎馬來到馬車右邊,輕聲呼喚著。

“太初何事?”曹睿正在馬車裡眯著眼半躺著,這種略有些顛簸的行程,最容易讓人昏昏欲睡。

夏侯玄在馬車右側車窗外麵壓低聲音說道:“稟陛下,有一喚作曹準的宗親,在後麵隨行的隊伍中請見陛下,說有事相求。”

曹準?

曹睿定神想了幾瞬,還是想起了此人。若細細論起來,曹準此人大約能算是曹操的族弟,現年也已六旬左右的年紀。

祭拜高陵,按照禮製來論,居於鄴城的曹氏宗族之人都要隨行參與祭拜,是以居在鄴城的曹姓之人儘皆參加,大約有六百人之多。

豫州譙郡譙縣曹氏,在曹操本人尚未起兵發跡之時,曹氏就是譙郡頭號的世家大族,無論近支還是遠支的曹姓之人,加起來已有數百之數。

在曹操起兵,局勢安穩之後,至今也有三十餘年的時間。三十多年的安穩日子,曹氏之人的數量也增了數倍。

曹睿記得,這個曹準曾有三個兒子都在大魏軍中為將,最高的一人做到了千石司馬,隨故征西將軍夏侯淵死在了漢中,另外兩個兒子都在騎軍之中為任,一人死在了河北、一人死在荊州。曹準也隻守著唯一一名孫輩在鄴城過活。

實打實的滿門英烈。

曹氏起兵四十年,不僅有曹仁、曹洪、兩夏侯這般的重將,更多的就是這樣尋常、卻又構成了軍中中堅力量的族中支持者。

“停車。”

曹睿輕輕吩咐一聲,負責駕車的虎衛聽到後立即向外喊話,整個隊伍也快速的停了下來。

曹睿從馬車中走出,站在了車門邊木欄杆旁,看向夏侯玄:“曹準有何事相請?”

夏侯玄搖頭:“臣不知,傳訊之人也沒說。”

“那就召他一人來朕駕前吧。”曹睿道。

“遵旨。”夏侯玄領命離去。

不多時,曹準獨自一人來到曹睿身前,當即叩首行禮道:“臣曹準拜見陛下!”

曹準身上也有著關內侯的爵位,稱臣並不過分。

由於明日就要離開鄴城回返洛陽,曹睿此時並不願意與曹準多廢話,直截了當的問道:“平身吧,卿有何事欲見朕?”

頭發斑白的曹準起身肅立,小心說道:“稟陛下,臣家裡在建安十八年就來到鄴城居住了,算起來在鄴城住了十餘年,鄴城……”

曹睿叫停了他:“卿有話直接說,不用繞彎子。”

“是,是。”曹準像是猶豫了幾下,開口說道:“陛下,不知能不能讓臣等搬到洛陽去住?”

搬到洛陽?

曹睿一時有些不解,開口問道:“卿若想搬到洛陽去,那就搬家好了。莫非是要朕資助你們一番?”

曹準一時苦笑,拱手道:“朝廷此前有旨意,並不許搬到洛陽。臣官小職卑,平時並無機會得見天顏,隻能選擇今日來向陛下求情。”

“什麼時候的事情?隻禁了你一家遷移?”曹睿又問。

曹準看了看左右,似乎有些猶豫,又摸不準皇帝脾性,隻得試探性的說道:“稟陛下,是黃初二年的旨意,凡是鄴城曹氏之人,均不許移居洛陽。”

看了曹準幾瞬後,曹睿心下若有所悟,伸手朝著不遠處的辛毗招了招手,辛毗發現後當即上前。

“辛卿,朝廷可有不許鄴城曹氏移居洛陽的旨意?”

辛毗愣了一下,而後湊到皇帝身前小聲說了片刻。

曹睿微微點頭,示意清楚。

說白了,這還是先帝曹丕當年禁錮宗室之時,順帶著將曹氏宗親管轄起來的手段。

先前曹操以鄴城為魏國王都之後,將譙縣曹氏之人遷了一部分近支的前往鄴城。而在大魏立國之後,這些近支曹氏之人繼續留在鄴城,並不準前往洛陽。

然後就形成了一個怪異的局麵。

曹丕在洛陽做自己的大魏皇帝,也有不少在統兵的曹氏之人在洛陽中軍任職。

而除了曹真、曹休、曹洪這些曹氏重將的家人外之外,其餘曹氏之人要麼居在鄴城、要麼居在譙縣,並不許遷居彆處。就好似大魏外軍的家眷居在河南和魏郡被管束一般。

曹睿歎了一聲:“辛卿,你在黃初年間就是侍中了,先帝當時是怎麼考慮的?”

辛毗想了一想,答道:“先帝當年是想防止宗親借著曹氏之名,在各處行不法之事、而各地官員難以管束,是以都禁止遷居。”

曹睿微微搖頭:“朕看現在遍地是劉姓之人,數也數不儘。劉備姓劉、劉表姓劉、劉曄姓劉、劉放也姓劉。曹氏既然出了天子,如何能隻如尋常姓氏居於一處,而不得遷居?”

辛毗小聲提醒道:“陛下,漢朝給劉氏子弟封建國家,故而才能遍布各地。我朝立國不久,如何能與漢朝一般比較?”

曹睿道:“朕知道辛卿的意思。朕不想大肆封建,卻也不想將曹氏禁錮在鄴城一地。辛卿可有計策?”

辛毗咬牙想了片刻,拱手道:“既然陛下想要開恩,不如就開一次大的。”

“還是辛卿有計策。”曹睿露出了一絲笑意:“辛卿怎麼說?”

辛毗道:“臣明白陛下是想如漢時一般,讓曹氏之人在各地生根發芽。既然如此,將禁錮直接解除就好,但這樣並不能顯出陛下恩典。如若陛下此番給曹氏開恩,並許他們在天下自選地方居住,豈不更好?”

“若是選洛陽、許昌、長安這些大城,就由他們去。若是選擇秦州的祁山城、或者涼州的武威城、幽州薊縣、營州襄平這些偏僻之地,陛下可以用少府之財資助一番。”

曹睿笑道:“還是辛卿懂事,知道替朕著想。”

與辛毗溝通了一番後,曹睿看向不遠處的曹準:“卿想去洛陽,看來卿家中資財不少吧?”

曹準微微有些緊張:“稟陛下,臣家中確有些錢財,不過都是經營而來,以及多次賞賜攢下的,都是守法之財。”

“朕的族人,有錢是好事。”曹睿繼續問道:“可鄴城曹氏族人,並非人人都如你一般富裕吧?”

曹準這才放下心來:“陛下說笑了,雖然是同族,可各家的錢財又不互通,自然有貧有富,如何能一樣?”

曹睿看向辛毗:“辛卿看到了麼?朕記得武帝當年家中就不如衛將軍豪富,現在族中也免不得有這種情況。”

辛毗應道:“各家各姓都是這樣,世事如此。”

曹睿點頭,朝著曹準說道:“卿方才所請,朕悉數準了。以後曹氏族人遷居,朝廷並不限製。”

曹準還沒見識過當今皇帝雷厲風行的處事風格,不免有些驚訝:“陛下,陛下這就準了?”

曹睿啞然失笑:“朕金口玉言,難道還能騙卿不成?”

“卿且回去吧。”

“遵旨,臣謝陛下厚恩!”曹準叩首恭敬的行了一禮,而後小跑著朝著自己隊伍所在的後方行去。

此人倒也知趣,知道整個兩千餘人的隊伍都在為他之事停駐,竟也越跑越快了起來。

曹睿瞥了眼曹準離去的背影,下令重新啟程,同時又將辛毗叫到了自己的馬車之內同乘。

辛毗猜想皇帝或許還是有話要問,因而並未扭捏,將坐騎交給了旁邊一名虎衛引著,而後快步上了馬車。

曹睿說道:“曆來士族大族遷居,除了都是靠著外出做官的契機,少有直接搬家的。朕是大魏皇帝,也是曹氏族長,因而有意想讓曹氏之人在各處繁衍。”

辛毗道:“人離鄉賤,若是離了祖地祖宅到一處新的地方居住,置辦屋宅田土都是一筆不少的費用,許多官員辭官後告老還鄉,而不居於洛陽,也多是出於錢財上的原因。”

買房難嘛,誰不知道?

曹睿點頭:“所以朕才說辛卿的法子不錯。朕讚助他們宅院和立業的財物,立業就沒那麼困難了。若是北至襄平,西至武威,各處都有曹氏之人移居,開枝散葉之後,朕也不會拒絕他們之中有本事的人來做官。”

辛毗應道:“陛下聖明。”

曹睿感慨道:“既然朕與辛卿今日說到這個話題了,朕也想好好為宗室定個規矩。”

辛毗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黃初年間抑製宗室,太和年間又將宗室開釋。若不立下製度,臣恐後世還會再行反複,該選個能為萬世的法子。”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