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三國:我不是曹睿 > 第64章 兵臨遼隧

第64章 兵臨遼隧(1 / 1)

推荐阅读:

無聊的行軍過程中,大軍北側的遼澤始終是一個躲不開的話題。

曹睿也親自騎馬到遼澤邊上探訪,肉眼可見之處全是大片的湖泊、沼澤和蘆葦蕩,數不清的蚊蟲近乎猖獗,還有水鳥野鴨蕩漾其間。

比後世最野生的濕地保護區還要野生得多。

當曹睿欲要親自抵近查看的時候,卻被臣子們連忙攔住了。

神情最為激動的乃是裴潛:“遼澤素為險阻之地,陛下萬金之軀豈能親自涉險?”

“臣願替陛下探查!”

曹睿騎在馬上略顯無奈的攤了攤手:“朕也沒說要進沼澤,內裡狀況不明朕也知道。隻說到邊上細看一看,這也不行?”

裴潛認真說道:“若沼澤內有些蛟龍蛇蟲驚擾了陛下,又該如何是好?”

“好好好,朕不去了還不成嗎?”

曹睿苦笑一聲,引著身邊隨行的眾臣子們又回到了破敗的大路上。

“不過朕也有些好奇,這遼澤在遼水西岸橫亙數百裡,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司馬懿在一旁說道:“遼澤位於遼東,中原之人夙來知之甚少。不過臣大略推測,理應與古時的黃河、淮水流域相差不多。”

“此話怎講?司空還懂水利?”曹睿看向司馬懿,並不知他有如此才能。

司馬懿笑道:“臣不懂水利,隻不過讀過史書而已。陛下可知王景王仲通?”

“王仲通?”曹睿微微皺眉想了幾瞬,開口問道:“可是那個後漢明帝年間治理黃河的那個王仲通?”

“正是。”司馬懿點頭:“天下河流皆有相似之處,此處遼水不過小一些的黃河罷了。”

“遼水發自更北之地,水中自有泥沙順流而下,並且沉積在河道之中。河道淤積而又提升,水流又會尋著低處造出一條新的河道來。”

“長此以往,百年千年,遼水中遊下遊皆為泄洪之地。各處皆水,故而遼澤生成。”

曹睿頷首:“中原之地治理水患已有千年之久,故而能將河水束在堤壩之間,取水為利而不至為害。而遼水素來無人治理,漢時屯墾也不過找些水流無法生害的地方,遼澤也就剩了下來。”

“是也不是?”

司馬懿拱手:“陛下所言極是。若河、淮等水不經治理,恐兗州、豫州、徐州、青州等處早就成了地上澤國。”

曹睿感慨道:“人力有窮,世代之功卻非虛妄。朕看遼東孤遠難治,有大半原因要落在這個遼澤上。遼澤不僅在地理上隔絕遼東和遼西,還讓遼水兩岸平曠之地遭受水害,田土不豐,民眾稀少。”

“如若朕想要治理遼水遼澤,就如昔日後漢明帝讓王仲通治理黃河、汴渠一般,該如何去做?”

此前皇帝在鄴城責令尚書台、樞密院做好洪水預案之時,司馬懿也命人將王仲通治水的記載找了出來,細細看過了數遍,且都記在了心中。

卻沒想到在伐遼東時派上了用場。

司馬懿從容不迫的拱手說道:“臣雖不懂水利,可王仲通昔日治黃河‘築堤、理渠、絕水、立門’四法,臣以為也可用於遼澤。”

司馬懿講了一通之後,曹睿讚賞道:“朕也不懂水利,可司空說的法子,朕以為確實可用。”

“在主河道上裁彎取直、疏浚淺灘、修築堤壩,再從沼澤中修建溝渠將水排乾。選擇幾處地勢低窪之處作為蓄水之地,且廣築堤壩、設立水門。若洪水勢大、則可以用以蓄水防災,支流之間還能互補。”

“不過朕大略聽下來,這耗費顯然也會不少。”

司馬懿笑意收攏了些:“王仲通在後漢明帝時治水,史書中明白寫明了耗費多達一百多億錢。”

“一百多億錢?”曹睿有些咋舌:“這麼多嗎?朕記得漢和帝時羌亂十餘年,軍費了二百四十億,就已經讓數州消耗一空、財政枯竭。”

後麵的裴潛插話道:“自古修河都是盛世之君的功績。百姓仰仗河水平定,修河乃是大功一件。可因其耗費巨大,非盛世、聖君而不能完成。”

“陛下乃是大魏聖君,遼澤也到了該治理的時候了。”曹睿感慨道:“遼澤不治、則遼東必不能興。可遼東又豈是錢多錢少的問題?兗州、豫州有多少民力可以征調?遼東又有多少?”

“平定遼東之後,治理遼水、遼澤也要排上日程了。以遼東的民力、物力,兩年三年肯定不能完成。那二十年、三十年呢?”

“朕今年不到三旬,慢慢做,總會完成的。”

裴潛拱手說道:“若此事能做成,陛下堪比堯舜!”

“算了吧。”曹睿揮手笑道:“朕可沒有這般自大。”

“在雁門之時,朕不是下令置了一個屯所嗎?諸卿可還記得?”

滿寵道:“臣記得此事。以兩千成年百姓為一屯所,以一名五百石屯長為首領,在草原上屯墾放牧,以求恢複漢時雲中、五原等郡。”

曹睿應道:“以朕來看,邊地應該廣設屯所,將這種製度推廣開來。到時治河也好,拓展邊界也罷,都是一項國家利器。”

司馬懿拱手道:“陛下聖明。待平定遼東之後,編戶齊民、在遠地設置屯所,可以同時進行了。”

曹睿頷首。

……

遼澤以南的通路,乃是經無慮、險瀆二城,渡過遼水方至遼隧。

無慮城丟得痛快,險瀆城的守軍早就聞風棄城而逃,躲到遼隧城的圍塹後麵去了。

五月二十五日,大軍到達遼隧以西,隔遼水與遼隧城對望。

軍士們正按照指揮尋找平曠、居高之地修建營寨,曹睿與眾臣子策馬來到遼水西岸。

曹睿指著幾處火燒過的地方說道:“看來險瀆城的守軍過河之時,將渡口、小寨也一並焚毀了。”

“朕今日到了遼水岸邊,方知遼水廣闊不比河、淮稍差。你們看這河水寬度,大約能有百丈了吧?”

滿寵也眺望著遼水對岸的軍事布置,應聲說道:“如今尚未到六月,河水就有超一百丈的寬度了。看這河岸砂石痕跡,恐怕水勢最豐之時能有兩百丈。”

“遼水東岸又有三十裡圍塹。”滿寵神色也凝重了起來:“方便渡河之處,公孫賊子都用圍塹擋住了。”

曹睿笑道:“怎麼,朕與眾卿前幾日還在笑那公孫淵,莫非今日就要犯難了嗎?”

滿寵轉頭看向皇帝:“是會麻煩些,但是繞過了就好。臣記得武帝當年就打過這樣的戰役。”

“等等,滿將軍先彆說,讓朕想一想。”

曹睿伸手攔住了滿寵,也攔住了欲要開口的其他臣子。

這般渡河的戰例……

天下大河隻有黃河、淮水、大江等水,若說到渡河……

曹睿恍然笑道:“朕知道了,是潼關!”

司馬懿拱手應和道:“陛下明鑒萬裡!與今日場景相合故事,正是武帝破馬超的潼關之戰。”

滿寵站在一旁從容說道:“當年武帝征馬超之時,受製於西麵潼關、北麵黃河兩處險要地理。彼處黃河轉了個大彎,乃是如折角一般。”

“北渡黃河之時,靠著許褚忠心勇猛方才轉危為安。而武帝到了黃河北岸欲要再西渡黃河之時,乃命徐晃率四千精兵向北至蒲阪渡河,繞道占據西岸陣地。”

曹睿點頭:“若如此說來,當下則是要繞過遼隧圍塹,要找出這條路來了?”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