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碩,很多人很討厭他,覺得他是個刺頭。
但也有很多人喜歡他,覺得他是難得的明白人,活通透了。
張辰對他不討厭,但也不喜歡。
他覺得王碩就是個行為藝術家。
行為藝術家很多時候都像個孩子。
馬未都曾經說過一個事,九幾年的時候,王碩家門口有個修自行車的,經常吆喝,影響王碩睡覺。
王碩就找到他,問他,給你三萬塊錢,你去其他地方擺攤行不行?
對方說行。
王碩就真給了他三萬。
那可是九幾年啊。
馬未都說那三萬是王碩全部的身家。
事情大概率是真的,也能說明王碩這個人特立獨行。
特立獨行的人很多時候不考慮其他人的感受,就比如現在,好好的,王碩突然評論起張辰來。
“你不追求獎項這點我覺得挺好的,那些狗屁獎項,有什麼好這在乎的,人活著活自己就好了,沒必要在乎彆人的肯定……”
“你在電影上的那一套其實說白了也是師夷長技以製夷,用的也是好萊塢的那套……”
“電影本來就是西方傳過來的,本土化這條路已經有那麼多人在探索了,不差我一個,我推崇的是工業電影,這叫用魔法打敗魔法……”
“你已經貴為國內第一導演了……”
“我不是,張一謀應該才是吧,奧運會後,他被稱為‘國師’,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他不是,他就一搞裝修的……”
“錯了,他是國內少數幾個能講好故事的導演,隻不過他對色彩的把控能力更好,所以掩蓋了講故事的能力……”
眼見兩人要嗆嗆起來,導演有些急,不斷的在耳機裡催促主持人把控現場氣氛。
竇文濤腦子裡念頭飛轉,突然打斷:“你剛才提到了奧運會,說起奧運會,你們知道外國運動員對奧運會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嗎?”
這個話題成功轉移兩人的注意力。
“開幕式?”梁文道捧哏。
“開幕式當然是,但還有一點,就是美食,鄧乒乓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過,奧運村每天提供400多道菜肴,其中光是北京烤鴨每天就要消耗600隻……”
“為什麼是鄧乒乓?”
“人家不僅是火炬手,還是奧運村副主任,提供餐飲這塊就是他的工作之一~”
“你要說起吃,這個我可太有發言權了~”
聽到是說這個,張辰一下來勁了。
“前不久,我剛剛從國外回來,而且最近這兩年,因為拍戲,我經常要出國,一出就是一兩個月。在國外生活,彆的方麵都還好,最不適應的就是吃飯……”
“怎麼說?”
“在國內吃飯,那肯定是要正兒八經的開灶,買菜,做飯,花幾個小時就為一頓飯很正常吧,就算是下館子,那肯定是也是挑好的吃,要豐盛,這才叫吃飯……
但是在國外,吃飯那就是填飽肚子,很多人中午就吃一塊三明治,那真是不餓就行,對我們來說,連隨便對付一口都算不上。”
附近的幾人也都有出國經曆,聽到張辰如此說,紛紛點頭。
竇文濤:“國外不是有個很出名的恩格爾係數嗎?”
王碩不懂,竇文濤就給他解釋了一遍什麼叫恩格爾係數。
張辰:“誤會最深的就是這個恩格爾係數,按照恩格爾係數的算法,國內那簡直就是水深火熱啊。”
看王碩還是不懂,張辰繼續解釋:
“恩格爾的理想模型是月入五千吃一千,等月入過萬的時候還是吃一千,然後係數就能變為之前的一半。
這個係數越低,說明你用於基本生活支出外的錢越多,生活水平越高。
但這套放在我們國內完全不適用啊。
我月入五千吃一千,月入過萬了,我還吃一千,我豈不是白過萬了?”
梁文道:“對對對,外國人是理解不了我們的,你告他把雞鴨,火腿,肘子搞一起熬湯,前前後後忙活十幾個小時,最後就為了吃那一碗白菜,那他大概率要當場破防。”
哈哈哈~
眾人開懷大笑。
“白人飯實在是太難吃了,它存在的唯一意義就是維持生命體征。老外不會理解,在我大華夏,吃喝是和嫖賭抽並列的,是休閒娛樂活動。”
“你還真說對了,中國的恩格爾係數沒法統計,就是因為沒法把吃飯和休閒娛樂,社交支出區分出來,凡是飲食發達的國家都這樣,意大利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估計老恩很難理解,有個國家會把食物作為精神文明的消費品……”
“主要是咱國家的人太愛吃了,在吃飯這件事上也舍得花。七八十的衣服摳摳索索,一百多的火鍋說吃就吃,眼睛都不帶眨的……”
“我也是,手機月租選十塊的還是二十的我都要考慮好久,夜市小吃四五十酷酷炫,明天還要再來。”
“對對對,今天心情好,吃頓好的慶祝一下。
心情不好,吃頓好的安慰一下自己。
看見一種食物
他憑什麼賣這麼貴,得買個嘗嘗。
為何這麼多人排隊,得買個嘗嘗。
都說難吃,我不信,得買個嘗嘗。
主打一個虧了什麼也不能虧了這張嘴。”
一說到吃,大家的感觸都非常深,都是吃貨。
剛才的劍拔弩張再也不見,隻有吃貨間的惺惺相惜。
“老外那都是看著火鍋端上來都是第一口喝湯的主,懂個嘚兒的幸福生活指數~”
“我跟你說,我知道一地,做宮保雞丁特彆好,那飯店彆的都不賣,就宮保雞丁一個特色菜,但做的是真好吃……”
(這個店是聽我朋友說的,有京城的朋友知道嗎,透露一下店名)
節目最後在友好的氛圍中結束,張辰和王碩更是說好了回京城後一起恰飯。
嗯,王碩也是個吃…不,性情中人。
……
上節目的目的是為了宣傳電影,效果貌似不錯。
《十月圍城》截止目前,票房已經接近兩億。
《風聲》更猛,上映三天破億,五天一點五億。
和十一假期有關,大家都休息,有時間看電影。
也和奧運會有關,前半年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奧運會上,沒怎麼看電影。
下半年,積攢的熱情得到釋放,上映的幾部電影票房都不錯。
張辰接到陳小薇的回複,貓眼電影網已經開發完成,正在進行最後一輪的測試。
測試沒問題後就要開始推廣,張辰肯定要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幫助產品打開局麵的。
這個簡單,他準備賀歲檔的電影交給貓眼來預熱。
到時候大概率還得發篇博客。
誒,博客還是太不方便了,要是有微博就簡單了,不管撕逼還是推廣產品,或者推廣電影,一條微博就搞定了。
嗯,是不是有必要找新浪提前把微博搞出來。
自己搞是不現實的。
貓眼可以自己搞是因為它是垂直領域,跟電影息息相關,又沒什麼技術難度,星辰娛樂自己搞天然有優勢。
但微博,涉及方方麵麵,還得要流量導入,可不是自己一個做電影的能搞定的。
不過張辰也不會白給新浪做嫁衣,他已經想好了怎麼和新浪合作。
微博這種大殺器肯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的,哪怕沒有主導權至少也要有股份,不能讓他成為自己的敵人,否則很容易身敗名裂的。
篤篤篤~
辦公室的門被敲響,然後楊小蜜的小腦袋冒了出來。
“你怎麼來了?”
“我來給你送請柬~”
“什麼請柬?”
“《隻有你》的開機發布會,薛曉路導演想邀請你出席,我就自告奮勇過來了~”
“行,放那裡吧,我到時候如果沒事就過去一趟~”
張辰說著,卻發現楊小蜜眼神幽怨的看著他。
“我怎麼你了,這麼看著我?”
“我都反思好幾天了,你說周三聯係我,今天都周五了~”
“呃~”
原來是特意來通知我大姨媽走了。
“走,我帶你去吃火鍋~”
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說帶你吃火鍋,就帶你吃火鍋。
楊小蜜的笑臉立馬多雲轉晴,一雙手就纏了上來。
“放手放手,在公司裡呢,像什麼樣子?”
張辰帶著楊小蜜下樓,司機已經提前備好車。
“張導,去哪裡?”
“東來順吧。”
吩咐司機一聲,張辰就拉著楊小蜜鑽進了後座。
他不愛吃四川火鍋,鐘愛老北京銅鍋,尤其是手切肉,那叫一個筋道。
車子啟動,開了沒多長時間,楊小蜜就開始動手動腳。
張辰瞪了她一眼,也不看看什麼地方。
楊小蜜卻變本加厲,直接按下了隔板按鈕。
隔板升起,後排變成了封閉空間。
彆驚訝,彆看不是加長版,但影視公司老總的座駕都有這功能。
張辰:我二弟天下無敵!
楊小蜜:這叫一個筋道~
京城堵車嚴重,走走停停,半小時終於抵達東來順。
司機很識趣,提前按下通話鍵:“張導,東來順再過一個路口就到了~”
隨即,喇叭裡傳來張辰的回複:“先彆停車,繞著飯店轉兩圈,哦不,轉三圈~”
……
十五分鐘後,張辰和楊小蜜坐在東來順一件包廂中吃火鍋。
司機在外麵單開了一桌,包廂裡就兩個人,但兩個人一點其他的想法都沒有。
傳道授液在半路上就完成了。
楊小蜜夾了一筷子羊肉:“呼,那叫一個筋道~”
張辰翻了一個白眼,關二爺渾身上下傷痕累累,都是堵車惹的禍。
房間門被敲響,薛曉路到了。
“薛老師,坐~”
招呼薛曉路坐下,上碗筷,三人邊吃邊聊。
“今天把您請過來是想聊一聊電影,首先我得問您一句,您相信愛情嗎?”
薛曉路愕然,然後點點頭:“相信。”
“那就好。我始終認為,如果一個導演自己都不相信愛情,是根本沒可能拍出好的愛情片的。
你自己都不相信愛情,拍出來的愛情電影讓大家信服,可能嗎?”
薛曉路點點頭,這個觀點她也認同。
“看來我沒選錯人,現在相信愛情的導演沒幾個了,圈子裡紙醉金迷,各種潛規則,導演每天處在這種環境,怎麼還可能相信愛情,所以國內一直拍不出好的愛情電影……
至於拍攝,我就一個要求,拍出那種朦朧的感覺就行了。
初識,曖昧,相互猜測,朋友調侃,捅破窗戶紙,確認關係,誤會,磨合……
相愛的過程相信每一個人都經曆過,隻要把這種感覺拍出來,電影就是成功的。”
為什麼愛情片這種簡單的類型在全世界一直都有市場?
因為任何時代都有年輕人,年輕人就一定會經曆愛情。
愛情的過程都是大同小異的,初識,曖昧,相互猜測,朋友調侃,捅破窗戶紙,確認關係,誤會,磨合……
所以愛情最容易引起共鳴。
沒經曆過愛情的會憧憬愛情,所以會去看愛情電影。
經曆過愛情的會感同身受,所以也會去看愛情電影。
但隻有年輕人會看,等有了小孩後大概率就不會看了,因為愛情已經變成了親情,生活也變成了柴米油鹽醬醋茶~
愛情片的拍攝其實隻要抓住一個點就夠了,突出愛情的美好。
就是造夢~
可以適當的脫離現實,不切實際。
所以才會有哪些窮小子和富家女,王子愛上灰姑娘~
愛情片如果拿給張辰拍,他是拍不出來的。
因為不相信。
張辰愛情觀是:
(愛上)一個人;
愛(上)一個人;
愛(上一個人);
愛上(一個人);
所以他大概率會孤獨終老。
“來,吃吃吃,彆停下,咱們邊吃邊聊~”
見大家停下了筷子,張辰趕忙招呼,他喜歡隨意的聊天,不喜歡太正式。
“其實,拍攝愛情電影,是有公式的,比如設計一些小驚喜。
愛情嘛,肯定是甜蜜的,甜蜜就是一個個的記憶點;
一部成功的愛情電影,裡麵一定有某個情節是讓人眼前一亮的,某次邂逅,某次遊戲,某個擁抱……
其中最容易出彩的部分是確定關係前,試探,曖昧,朝思暮想……
杜琪峰的愛情電影就很喜歡設計成女追男,因為男人普遍比較好追。男追女也可以,不過就要默默付出了,咱們這部《隻有你》走的就是這個路子……”
俗話說,女追男,隔層紗,男追女,隔重山。
真的是這樣。
女的,隻要不是太醜,想要拿下男的,很容易。
男人太好追了。
當然,渣男除外。
反過來,男追女,結局往往不好說。
因為驅動力不一樣。
俞敏洪說過:
如果中國所有女生找男人的標準,都是這個男人會背唐詩宋詞,那全中國所有的男人都會把唐詩宋詞背得滾瓜爛熟;
如果中國所有的女生說中國男人就是要他賺錢,至於他良心好不好我不管,那所有的中國男人都會變成良心不好但賺錢很多的男人。
但中國女生要的是人品又好,又會賺錢,又有責任心,還要長得帥,那結局如何就不好說了。
張辰說了很多,主要是他想要一本兩拍。
《隻有你》不僅要有中國版,還要有韓國版。
而韓國的愛情片一向很厲害,總不能最後,中國原版還不如韓國的翻拍版吧。
至於為什麼這麼做,當然是為了利益最大化。
愛情片這種類型,想要出海是不大可能的,一本兩拍就是利益最大化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