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片結束,進入采訪環節,巴拉巴拉~
主要介紹了取景地,天津和大連~
許多人以為這部戲大部分都是室內戲,肯定是在棚內拍的。
其實不是。
天津的解放北路金融街,乾部俱樂部,意式風情街,慶王府都是取景地,片中“裘莊”則是在大連石槽風景區自己搭建的。
原版《風聲》,宣傳中說道具陳設都是用的古玩珍品,一聽就是吹牛逼。
華誼就是喜歡嘩眾取寵。
電影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折磨人的刑具,堪稱‘滿清十大酷刑’。
其中的‘繩刑’真的是殘忍至極,隔著屏幕看著都疼。
李蓮花也算貢獻了史上尺度最大表演。
媒體對這方麵提問頗多,付東來順勢宣傳:“電影裡所有的刑罰方式都是真實的,劇組經過嚴格的考據,我們的先輩當年承受的痛苦遠不是一部電影能夠表達的……”
然後提問輪到了張辰這邊:
“您如何評價這部電影?”
“不可多得的佳作~”
“如此高的評價,其中是不是有感情因素?”
“完全沒有,主旋律電影很難拍,主旋律的商業片更難拍,群像戲的主旋律商業片就更是難上加難,但《風聲》做到了,商業性,故事節奏,演員的表演都無可挑剔,這是一部可以拿獎的片子……”
張辰對《風聲》不吝讚賞,而且基本沒有誇張的成分。
《風聲》的賣點,除了那些酷刑外,宣傳最多的就是演員的演技。
全明星陣容,並且全員演技在線。
周迅飾演的顧曉夢;
李蓮花飾演的李寧玉;
張涵予飾演的吳誌國;
黃曉明飾演的日本大佐;
佟大為飾演的白小年;
王誌文飾演的王田香;
英大飾演的金生火;
清一色的實力派,隻有黃曉明和佟大為可能會拉胯。
然而並沒有。
黃教主出了名的遇強則強,遇弱則弱。
被一幫老戲骨帶著,被迫燃燒了小宇宙。
他飾演的日本大佐一點也不像演的。
佟大為的白小年表現的也很不錯。
小生本來就是佟大為擅長的類型,加上‘煉獄’級彆的難度,也是演技大爆發,一點沒有拉胯。
劇組拍攝期間,飆戲變成了拍攝日常。
付東來拍的這叫一個過癮~
導演隻需要把自己想要的效果講出來,演員能用好幾種方式表現出來,你自己隨便挑自己喜歡的那一種。
就好像超市選商品一樣,太省心了。
顯得他這個導演好像都沒什麼用了。
一部電影將這麼一大票實力派演員聚在一起,恐怕是每個導演的夢想吧。
如果一定要類比,那麼《風聲》有點類似《人民的名義》,清一色的老戲骨,表演渾然天成,而且裡麵沒有侯亮平那種拉胯角色。
“今天有很多北電的老師在場,但我仍舊敢說,《風聲》裡的表演,是可以進入表演課教科書的……”
首映禮嘛,就是要語不驚人死不休。
《風聲》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全內地陣容。
這片子甚至連合拍片都不是。
不過這點並不適合大肆宣揚,在合拍片當道的當下,有點破壞團結的意思。
所以能放大的隻有演技好這個點。
隻是,接下來,媒體的提問突然話鋒一轉:“張辰導演,關於您和陸釧導演的論戰約定,能否透露一下什麼時候進行?”
這個問題問出來,所有記者的眼睛都亮起了光。
如果這時候關掉燈,就會看到無數個小燈泡。
張辰嗤之以鼻:“我發出了邀請,但陸公知似乎並不打算回應,正好今天有這個機會,大家也幫我轉達一下,讓陸公知彆裝死,他那會上躥下跳的勁哪去了……”
陸釧,現在的綽號就叫路公知,張辰給他起的。
陸釧大導演,連疫情都敢跳出來嗶嗶的主,不是公知是什麼?
可惜,轉達也沒用,陸公知乾脆裝起了殘障人士,聽不見,根本聽不見。
其實陸釧也很鬱悶。
之前張辰隔空喊話,可以帶幫手,他很是動了一番心思。
滿以為可以群毆張辰,沒想到根本沒人願意幫他。
不是,你們之前那股橫掃天下的氣勢哪去了,我替你們站台,你們怎麼轉頭把我賣了?
陸釧被架在火上烤,但確實沒有公知願意站出來幫他。
網絡上,大家誰也不懼,亂拳打死老師傅。
但真要讓他們當麵鑼對麵鼓的和張辰k,一個個又縮了。
張辰的戰績太輝煌了,至今未有一敗~
他們混出點名聲不容易,和張辰對上,很可能身敗名裂。
而且,張辰的原話是‘你可以帶著你的哼哈二將一起來’。
聽聽,哼哈二將,多難聽,誰也不願意背上這樣的汙名,那一輩子就完了。
嘴仗嘴仗,一定要兩個人互動才能打起來。
現在其中一方裝起了鵪鶉,事情自然不了了之。
媒體們煽風點火沒用,陸釧閉門謝客,根本不接受任何采訪。
網友們憤怒了,你個慫蛋,你還我們的瓜~
罵歸罵,陸釧就是不回應,你還能拿槍頂他腦袋上,逼著他來嗎?
《鏘鏘三人行》節目組傻眼了,之前一直在炒作這期節目,現在陸釧突然不來了,節目看點直接少了一半,隻能臨時更改方案。
竇文濤拿著手裡的新策劃案臉上滿是驚愕:“你們要邀請王碩?”
節目導演點點頭。
“王碩和張辰兩個刺頭同時上一檔節目,你們確定你們能hold的住?”
導演不說話,節目策劃也不說話,竇文濤摸摸自己的鼻子:“反正我是hold不住,我也想不到有任何人能hold的住的,這兩個人都是刺頭,他們要是和平相處還好,如果他倆嗆嗆起來,這節目還怎麼播?”
導演和節目策劃對視一眼,很光棍的表示:“那就看你的水平了,儘量不要讓他倆嗆嗆起來,如果有嗆嗆的征兆,就給他們找一個共同的敵人……”
沒多久,張辰就接到了竇文濤的電話。
“你們邀請了王碩?”
“嗯,這期的關注度太高了,陸釧不來了,我們隻能找王碩救場~”
“你們不會是希望我和王碩掀起罵戰吧?”
張辰不介意用最大的惡意去揣測。
竇文濤立馬道:“不不不,恰恰相反,我們最不希望出現的就是這種情況,我們隻是希望你們表達犀利的觀點……”
“好吧,我同意了。”
竇文濤還以為要做做工作,沒想到張辰直接就答應了。
張辰倒沒什麼特彆的原因,單純就是好奇。
彆看他在京城混了這麼長時間,但和王碩並不認識。
兩人距離最近的一次,大概是張辰和陸釧罵戰那次,王碩突然跳出來,說陸釧是臭狗屎。
在此之前,兩人從無交集。
在此之後,兩人也沒有交集。
王碩也不是為了落人情,單純的就是看不慣。
張辰對王碩這人說不上惡感,但也肯定沒什麼好感。
刺頭與刺頭並不會惺惺相惜~
《鏘鏘三人行》節目現場,王碩和張辰依次進入,落座。
這節目就是閒聊,一般開始主持人會選擇一些輕鬆的話題,讓嘉賓儘快進入狀態,你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攝像就偷偷摸摸的開機了。
竇文濤:“前兩天我和朋友聊天,談起一個話題,所有男人都說過的一句話是什麼?”
王碩:“我沒去,我在外麵等他們了~”
張辰:“他們都點了,我沒點,我嫌臟~”
哈哈哈~
這種話題,很容易拉進男人之間的關係。
誰也沒想到,娛樂圈兩大刺頭的第一次見麵,場麵並不火爆。
導演瞧瞧的開機,聊天還在繼續。
“兩位之前認識嗎?”
“不認識。”王碩搖頭。
張辰也道:“生活中沒有交集,唯一的一次是上次我和陸釧在網上罵戰的時候,他在網上聲援我來著,感謝感謝~”
張辰說著雙手合十,人家幫了忙,肯定要有個態度的。
王碩也擺擺手:“誒,沒什麼,我那就是單純的看不慣那小子裝逼……”
竇文濤覺得今天的開頭不錯。
“前一陣,關於《木乃伊3》被禁這事,你們怎麼看?”
王碩很健談:“這點上,我倒是覺得禁的對,教員都說過,對待秦始皇,要一分為二的看,結果到了他們的電影裡,直接就成了大反派……”
張辰:“好萊塢文化是這樣的,他們自己沒有曆史,所以也缺乏對曆史的尊重,好萊塢甚至拍過一部電影叫《吸血鬼獵人林肯》,這在我們這裡是完全無法想象的,林肯,相當於是美利堅的祖龍了,照樣被調侃……”
梁文道:“祖龍這個說法,是張辰最先提出來的嗎?”
張辰搖頭:“不是我,是教員。”
王碩也在旁邊補充:“是教員給郭老寫的信中最先提到的——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
“那麼陸釧的那些言論會不會是一種炒作?”
這次回答的是張辰:“他要是真的為了炒作,我都敬他是條漢子。但答案是不是,他的《南京南京》明年4月才上映呢,現在炒作根本沒有任何熱度,這個人,單純的就是愛出風頭而已,你看他說的那些言論,包括之前和我的那次罵戰,出發點都是為了裝逼……”
“對,那家夥就是愛裝逼。”
在這件事上,兩大刺頭的看法出奇的一致。
“那好萊塢為什麼要這樣做,他們是故意的嗎?”
“故意的倒也說不上,白人拯救世界就是他們拍電影的通用模板,他們隻會這麼拍~
但發生在美國的故事,你這麼拍沒問題。
發生在中國的故事,你也這麼拍,國人就不認賬了。
不過反過來想,這其實是一件好事,說明他們還沒有找到適合華夏的流量密碼。
如果好萊塢懂得因地製宜,那以他們強調的電影工業,我們的電影產業很快就會被摧毀。”
梁文道:“你這麼說我突然有些後怕~”
張辰:“其實他們已經找到了流量密碼,不過是個例外~”
眾人:“?”
“《功夫熊貓》。
這是一部純外國團隊製作的動畫電影,但其實已經摸到了華夏文化的脈搏,裡麵的無字天書和不爭的觀念,說明編劇是很懂華夏文化的,不過之所以說他是個例外是因為這是部動畫片,主人公是各種動物,如果把他們換成白種人,黑種人,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說到對電影的理解,隻要張辰開口了,誰都插不上嘴。
竇文濤意識到這點,開始轉移話題:
“前兩天我看了《十月圍城》,你們都看了嗎?”
梁文道:“看了,一部群像戲,看的我胸口悶的慌,以往的武打片,打中的是腎上腺,《十月圍城》,打中的是心口。”
竇文濤也讚同:“是啊,以往的武打戲,隻會讓人感覺打的好痛快,但《十月圍城》的武打戲,隻會讓人覺得胸口發悶,那些人太慘了……”
王碩:“情緒渲染的很到位,但劇情設計的太垃圾了,一個一個上去送死……”
竇文濤生怕起了衝突,趕忙轉移話題:“說起群像戲,還有一部,最近剛剛上映的《風聲》,你們看過嗎?”
王碩:“看過。”
梁文道:“首映禮?”
王碩搖頭:“不是,也沒邀請我啊,我自己買票看的~”
張辰苦笑,誰敢邀請你啊。
首映禮是為了宣傳電影,王碩這種刺頭萬一看的不爽,直接發表負麵言論,電影口碑還不被直接摁死。
不過王碩接下來倒是說了一句公道話:“《風聲》挺不錯的,同樣是群像戲,《赤壁》就不行~”
眾人看向張辰,都想起了當初張辰噴赤壁的那些話,卻發現後者不說話。
“你怎麼不說話?”
張辰苦笑:“我答應了某人,不再評價《赤壁》~”
“哈哈,肯定是中影~”
“這段必須剪掉~”
眾人哈哈大笑。
“那我替你說,《赤壁》就是臭狗屎~”
王碩:“我不喜歡《十月圍城》,但這部戲有一點做的特彆好,就是整部戲裡,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反派~”
“的確,所有人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救中國~”
“你為什麼不喜歡《十月圍城》?”
“因為劇情太弱智了,那些人一個一個上,完全就是為了送死而送死~”
張辰也開口道:“《十月圍城》在人物塑造上很成功,但在劇情上確實是軟肋……”
“我也覺得人物塑造的特彆好,明明每個角色的戲份都不多,但每個角色都很有記憶點……”
“甄子丹扮演的爛賭鬼最後硬撞閻孝國的馬,我覺得好壯烈~”
“最出彩的應該是黎明和胡君~”
王碩:“這部戲唯一的貢獻是讓人們知道了古代武狀元的含金量有多高~”
竇文濤:“怎麼說?”
“一個吸d,荒廢幾年的武狀元都能打成這樣,巔峰時期還不秒天秒地,他那時候已經重傷了,還能割了對方的辮子,如果雙方公平交手,閻孝國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是這樣嗎?”眾人看向張辰。
“當然了,閻孝國隻是一個武人,但武狀元是什麼,是那一年全中國最能打的那一個,根本沒得比。舉個例子,霍元甲夠出名了吧,號稱‘津門第一’,全天津最能打的,碰上當年的武狀元,兩招被乾趴下……”
《十月圍城》雖然是群像戲,但最終火了的其實是胡君和黎天王。
甄子丹在裡麵也有高光時刻,也隻是轉瞬即逝。
胡軍的演技是真的牛逼,壓迫感特彆強,不虧是天下第一大幫的幫主。
哼哼,你還敢說你不會武功,隻是個挺不錯的文戲演員嗎?
同時,這部戲也誕生了一個很出名的梗:瞧瞧,葉問在喬峰麵前也不敢說我要打十個~
王碩吐槽的劇情漏洞的確存在,包括最後,你他麼的明明有槍,早乾什麼去了?
但對於電影表達的那種為了信仰前仆後繼的精神,是沒有人質疑的。
外國人或許不信,但中國人都懂。
人一旦有了信仰,生死都可以置之度外。
中國人常說‘生死之外無大事’,但也有‘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的覺悟。
這玩意是根植在在中國人的血脈中的。
這麼說吧,隻要吹響衝鋒號,中國人血液裡的dna就會被喚醒,各個變成悍不畏死的勇士。
衝鋒號下無懦夫!
外國人總是想不通中國人為什麼會這樣,其實很簡單。
中國人腦子裡的兩種顏色都在國旗上了,紅色和黃色。
黃色是什麼就不說了~
紅色,就是中國紅!
……
最近賊迷年代文,五幾年開局的,有沒有好看的,推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