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從大明王朝開始橫推諸天 > 第四十九章 一條燦金色的大道,一個燦金色的人影(萬字章節)

第四十九章 一條燦金色的大道,一個燦金色的人影(萬字章節)(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剛剛那一次相逢時,因情況太過緊急,諸葛的心弦亦有些緊繃。

所以他都未曾來得及仔細觀察徐行,和這個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後輩交流,徐行就已衝霄而去,迎戰“元”。

而現在,大局已然定鼎,諸葛也終於能長出一口氣,放下心來,看向徐行。

此時戰場上,蔡京一方的高手徹底落入重重圍困中,除去與他們交手的強者外,還有眾多高手正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諸葛正我這輩子,哪怕是在老“四大名捕”聯手出擊那段日子裡,都不曾打過這麼富裕的仗。

哪怕是謹慎如他,此時也找不出任何被翻盤的理由,一想到此處,諸葛正我看向徐行的目光就不由得越發感慨。

因為他知道,這一切改變究竟是源自於誰。

從頭到腳、仔仔細細地將徐行打量過一番後,諸葛正我長出一口氣,歎道:

“踏法,好久不見。”

雖隻分彆了月餘時光,但徐行展現出來的變化實在太大,是以諸葛這一聲好久不見,實在是誠心實意。

徐行信手一拋,將“元”扔到諸葛麵前,才朝他抱拳一禮,微笑道:

“先生,好久不見。”

自從出了神侯府,第一次在大理聽到諸葛為了他的事,持槍打上太師府開始,徐行就已明白了諸葛此舉的深意,也感受到這位老前輩的殷切期望。

這番拳拳之意,如今想來,仍是令徐行動容。

自降臨這個世界以來,他所做的一切,都不過是為了一個情字、一個義字。

在這個世界,對徐行恩情最重者,便是了傳授他“北冥神功”,又給予一身淳厚功力,甘願為此赴死的無崖子。

為了報答無崖子的恩情,徐行在殺了丁春秋這個師門叛逆後,又打上朝天山莊,將背後支持丁春秋的淩落石也一並擊殺,用“驚怖大將軍”的血,擦亮了逍遙派的金字招牌。

除此之外,他還殺了李秋水,“渡化”了巫行雲,徹底終結了上一代弟子的恩怨,肅清逍遙派的門風。

——這都是無崖子想做而沒能做到的事。

除了無崖子外,對徐行恩情最重者便是諸葛正我。

這位神侯不僅收留了他,還毫無保留地向他開放了神侯府的全部秘籍、藥材,讓他有一片立足之地可以研習此界武學。

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諸葛正我的相助,徐行絕不可能在短短一月內便打下“真形法體”的底子,並且於無崖子傳道後完成蛻變,一躍而成天下間的絕頂人物。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足以讓徐行為其赴湯蹈火。

何況,他們兩人本就是誌同道合、意氣相投,更肝膽相照的戰友。

這個世界的混亂凶險,徐行剛到那幾天,就已領略得淋漓儘致,以他的性格,既然來到這樣的世界,那無論如何都要改一改、變一變。

這種想法並非出於任何利益考量,隻是一種最簡單最直接的“義所當為”、“當仁不讓”之念。

畢竟,徐行在此界本就全無牽掛,更無任何顧慮,憑著心意做事便是。

至於這條路究竟有多難,以及最後究竟成還是不成,都是很次要的事。

——無論如何,隻要有改變,往好的方向改變,也不枉他來此一遭。

更何況,經曆了大明王朝世界後,徐行對這種事不說是得心應手,也算頗有經驗,心中更有此界之人難以想象的信心。

畢竟,他是真的想過做過,也成功過。

而諸葛正我作為與蔡京等奸佞鬥爭了數十年的正道領袖,重整乾坤、掃除積病之心,甚至比徐行還要強烈得多。

因為徐行隻是有一腔單純的義憤之心,而諸葛正我則是有過無數次切膚之痛,更經曆過無數次生離死彆。

這也是為何,徐行會選擇相助諸葛正我。

比起元限這個一味的反對者,最起碼諸葛正我當真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麼,也有為此付出一切代價、不惜粉身碎骨的決絕覺悟。

這樣一個人,無論為情為義,徐行都絕沒有不幫的理由。

所以,一解決了喬峰之事,他便馬不停蹄地趕往京城,就是要兌現當初的諾言,與諸葛正我並肩作戰,助這位神侯掃平天下、重整乾坤。

此時再見,兩人對視一眼,想起昔日的保證與承諾,都不禁笑了一笑。

徐行那句“幸不辱使命”,也不隻是說擒拿回了“元”,更是指他沒有辜負諸葛的期待,成功修成“真形法體”,並且籠絡了一批高手,前來相助。

就在此際,被徐行打碎詛咒,又塞回魂魄,始終昏迷不醒的“元”,終於悠悠醒轉過來。

他一睜開眼,就看到了一張自己印象深刻到簡直可稱刻骨銘心的麵容。

那是一張和自己截然不同的麵容,“元”的麵容冷絕而傲絕,滿是淩厲果決的殺伐之氣,鋒芒畢露,令人望而生畏。

任誰都知道,這是一把出鞘神鋒,動輒飲血。

而這個人不一樣,他麵容清臒,氣質清雅,隻一看,就能感到一種淡淡風、溶溶月的閒淡之氣,自在自足,不為外物所動。

隻是一見這張臉,“元”心中就湧現出一種濃烈的反感、厭惡。

他本能地繃緊身子,想提起一口內元,卻忽地感到一種無力和虛弱,隻嘔出一口血來,麵色越發慘白。

不過,這反感、厭惡之情僅出現了一刹,就被“元”壓了下去。

隻因那並非是真正從他心中生出的情感,而是“元十三限”的殘留,也算是他曾經活過證明。

即便這是一份無比可悲的證明。

“元”也緩緩開口,歎了一聲:

“真是可悲。”

意識到這一點後,“元”看待諸葛正我的眼神又有不同。

他更注意到,這位老人的麵容雖是清臒、清雅如故,卻已不再年輕,也遍布皺紋。

這些皺紋裡,每一條像是風刀霜劍留下的刻痕,更代表了諸葛正我生命中並非沒有憂愁和悲痛,隻是被他以一種樂觀豁達的心態,硬生生地承載。

在“元限”看來,諸葛正我這一生是走得順風順水,好似時來天地皆同力,不廢什麼功夫,就能夠暴得大名、身居高位,掌天下權柄。

而他自己卻是處處碰壁,所遇非人,才會落得個功敗垂成,壯誌難酬,歲月蹉跎,這也是他仇恨諸葛的一個重要原因。

可“元”隻是一看諸葛的麵相就知道,這個“大仇人”絕非是元限想象中那般輕鬆自在,更很難稱得上愉悅快樂。

——最多也不過是苦中作樂、自娛自樂。

“元”甚至覺得,從某種角度來說,若是元限能夠拋去執念,很快就會意識到,自己能夠比諸葛活得快樂太多。

最起碼,他不用再妒恨這位表麵風光的神侯。

其實,這也是很容易就能發現的事,自在門中人自韋青青青以下,都極其擅長看相望氣之術,元十三限更是其中佼佼者。

可他卻偏偏為執念所困,隻用一腔臆想去揣測諸葛,連這貨真價實擺在麵上的信息都給忽略。

不過,“元”也隱約明白,或許元十三限自己也隱約意識到這一切,更明白自己的執著本就是一場空。

但他就是這樣的人,既然錯了,就要一錯到底,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極致。

所以,他才會歎一聲可悲。

說完後,“元”好整以暇地站了起來,轉頭望向徐行,又感慨道:

“現在看來,你說的不錯,元限的執念,實在是一件很無謂的事……”

聽到這句話,諸葛正我也驚了一驚,他低下頭,從這個自己曾無比熟悉的師弟身上,竟然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陌生。

徐行看了眼“元”點點頭,又望向諸葛正我,將方才之事的始末原委,儘數道來:

“元限為了殺你,已將一切情緒都煉製成對付你的‘傷心小箭’,而他徹底化成了個無心無魂的空殼,隻留殺你的執念。

我則是用他的手段,將這些情緒儘數返還給他,再把這股執念打散,以此為基礎,又為他重構了人格,找回了初衷。

現在這個‘元限’,你可以稱之為‘元’,也可以稱之為少年元限。”

諸葛正我聽到“空殼”二字時,已不禁深深一歎。

其實在剛剛那一望中,他就隱約感覺到元限的手段,隻是得到證實後,還是不免為之傷心。

不過,聽到徐行接下來的手段後,諸葛正我的神情卻變得越來越古怪,他看了看徐行,屢次欲言又止。

——在諸葛正我看來,這種肆意操縱人格、修改認知的手段,已然近乎魔道。

其實,如鳩摩智等有誌光大密宗的有識之士,亦是這般認為,所以才會廢除“灌頂洗禮”之法。

忍了又忍後,諸葛還是不禁開口,神情慎重,語氣嚴肅。

“踏法,這種手段,日後還是莫要再用了……”

諸葛正我的言語中,還有一股深藏的擔憂。

在他看來,徐行一旦將這般手段用成了習慣,很容易就會跨越道德的底線,乃至最終墮入魔道。

這也是為何,自古天才尤其容易行偏踏錯的緣由,隻因對他們來說,那些在尋常人看來難以逾越的限製和規則,實在是太過脆弱,隻要稍不注意,就會越過那條線。

諸葛正我的師尊韋青青青,對他也有相同的擔憂,才會傳下“六合青龍乾坤大陣”。

好在諸葛始終將師尊的教誨銘記於心,也始終用一種審慎的態度對待自己,才不至於淪落那般境地。

徐行當然明白諸葛正我的擔憂,,不過他自己運用這種手段時,也相當克製,是以並未覺得有何不自然之處,隻是點點頭,示意明白。

見徐行這般應對,諸葛正我也沒再說什麼。

他一向是個不懷疑身邊人的人,並且,他也相信以徐行的性情,不至於借此手段,真正乾出傷天害理的事。

如此作為,隻是想給徐行一個提醒罷了。

諸葛正我也知道,如徐行這般人,若沒有特殊理由,是寧願拚殺一場,麵對麵地擊潰強敵,也絕不願用這種手段取勝。

因為他自己就是一個極其注重自我,極不願受束縛,也深知何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人。

規勸完徐行後,諸葛正我又看向“元”,麵皮抽了抽,不知該如何開口。

“元”在沉吟一會兒後,反倒是笑了笑:

“元者,始也,這個名字好,元限無限,從此以後,我就叫元了。”

徐行坦然道:

“我雖是將之擊敗,但這終究是你和他的事,按照約定,如何處置,還是看先生你自己。”

以徐行一慣的作風,若是讓他來決定,必然會留“元”一命。

因為在徐行眼中,“元”乃是獨立於元限的全新個體,不至於因元限而獲罪,而且他所展現出來的性情和武學天資,也頗合徐行的胃口。

至於“元”知道了他的來曆和身世這件事,徐行根本考都沒考慮過。

不過,他既然答應了諸葛正我,就不會食言。

諸葛正我愣了愣,正思考見,“元”又轉過頭,看向諸葛,歎道:

“戰勝你,是元限一輩子的執念和願望,我雖是不屑於此人的經曆,但終究是由其人而生。

今日你若不殺我,終有一日,我會再來找你挑戰。”

聽到這番話,諸葛反倒是笑了笑。

這一刻,他終於確認,“元”的確是因元限而生的人格,他也終於明白,為何徐行稱其為“少年元限”。

諸葛點點頭,有些欣慰地道:

“你來,我等著。”

其實,在元限追來之時,諸葛就已有決心,要不再忍讓、退避,對這位關心愛護的師弟下殺手。

因為諸葛知道,在神侯府和蔡京已完全撕破臉皮,進行全麵戰爭的危機局勢下,若不趁機殺了元限,以他之能,定然會讓神侯府眾人損傷慘重。

對諸葛來說,這是絕無法容忍的事。

隻不過,麵對這樣一個少年意氣、神采飛揚的“元”,諸葛正我心中的殺氣卻漸漸淡去,轉為一種對往事的感慨和懷念。

他清楚地知道,元限已經死了,死在了對自己的仇恨中,他們兩人的恩怨糾葛,也可算由此劃下句號。

“元”點點頭,忽然開始念起一段經文。

“大指空,頭指風,中指火,無名水,小指地。禪慧輪智識,情定蓋力行,忍念光願想,戒進高方受……”

這經文之中都是一些古怪比喻,深奧詞彙,常人聽了,不知所雲,習武之人聽了不明所以,大德高僧聽了也要不以為意。

可諸葛正我卻聽得頗為出神,隻覺此經實是字字珠璣,與自在門武功又增益互補之能,對周身念頭的把握也更上一層樓。

他不由得問道:

“這是山字經?”

“元”搖了搖頭:

“這是元限逆練山字經而成的新經,又結合我與這位徐掌門的部分體悟。”

諸葛一怔:

“你既要挑戰我,為何又傳此經?”

“元”負手而立,軒眉一揚,淡然道:

“我說過,我是要勝你。

你的武功,我已悉知,我的武功,你卻一無所知,我就算勝了你,也不算堂堂正正。”

言畢,他拂袖一掃,又道:

“元限不知,我卻明白,這些年來,他受了你很多恩惠,這些東西,我都會一一還給你。

為此,我願入你麾下,替你奔走十年,十年之後,你我恩怨兩清,公平一戰。”

“元”這段話說得痛痛快快,毫無滯礙,顯然已經思考過多時,眸光也閃閃發亮,令諸葛一時失語。

徐行在一旁,則鼓起掌來,頷首笑道:

“好,真正的大人物、大手段、大功夫,無不是正道直行地出手,你要大成大就,就得有這樣的大氣、大氣度,當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徐行這番話實乃有感而發,此言既是他一生經曆之所凝,也是他這一身武道的根底之所在。

“元”轉過身來,朝徐行拱手一禮,正色道:

“受教,受教。”

就在三人交流間,喬峰等人也已徹底奠定勝局。

“劍”羅左右這些年來,雖是以元十三限為目標,刻苦修行不綴,最終成就了劍道至境,可他的對手,畢竟是蕭遠山。

三十年前,蕭遠山甫出雁門關時,其實武功、內力還不足稱絕頂,卻已能憑著一股悍勇凶戾之氣,硬生生搏殺數十位中原高手,可謂是真正的實戰派人物。

而這三十年間,他雖是被天絕囚禁,卻也在這老和尚的指點下,補足了武學底蘊上的欠缺。

三十年後,蕭遠山不僅武學招式、內功修為大有精進,甚至還被天絕激活了“狼印”,身具天狼神力,比起雁門關之戰時,何止強了十倍?

其實,真要說,他才是第一個現世的“超級契丹人”,隻不過無人所知罷了。

蕭遠山這寂寞三十年的第一戰,自然是打得無比暢快、無比肆意,將自己身為天狼的凶性儘數展露。

對上這樣一個蕭遠山,饒是羅左右的“夢中劍”再如何神妙,終究是難以招架。

他也想不到,即便坐擁數倍於己方的兵力,蕭遠山竟然一上來,就選擇了以命搏命的打法。

絕頂高手之爭,一旦失了氣勢,結果便是不言自明。

不過五十合交手,蕭遠山已將這位劍道大宗師的長劍擊碎,更將他整個人從中撕開成兩片。

老人高舉兩片殘屍,渾身浴血,仰天長嘯,如此殘酷且凶蠻的血腥一幕,勢必將烙印在每個參戰的高手心中,難以磨滅。

嘯聲激蕩四野,無遠弗屆地傳開,更令蔡京一方的高手心頭驚駭,原本還能勉力周旋、力保周身不失的戰局,立時呈現出一邊倒的趨勢。

正與“老張飛”激戰的喬峰聽到這長嘯,心知老父取得戰果,也不再留手。

他左手運天狼神力,右手聚降龍雄勁,毫無保留地朝“老張飛”湧去。

兩人原本就是這場戰鬥中,交戰聲勢最大也最恐怖的一雙對手,每次對掌,掌力四溢,動蕩氣流,都會激起數丈高的風暴,周遭更是飛沙走石。

氣勁在他們周身盤旋環繞,形成肉眼可見的波紋、接著是波動,最後積攢為千濤萬浪,此起彼伏,翻湧卷掃。

這是最純粹的內力對抗,他們沒有換氣的時間,亦沒有停歇的餘地,隻能不斷對掌,但看是誰屹立不倒,誰會堅持不住。

哪怕是武功與兩人相當的強者,都無法深入到戰場最中央,乾擾此處戰局。

可當喬峰運起自己這式自悟而出的“龍狼變”之時,圍繞兩人周身那座厚重而恐怖的“氣場”,竟然被硬生生撕裂。

長龍行天,蒼狼嘯月。

兩股本不相容,甚至是相克的力量,在喬峰那無比剛強之意誌的控製下,竟然纏繞、交織,彙成一股沛莫能禦、所向披靡的渾厚大力,將“老張飛”的雄軀硬生生貫穿!

兩大絕世強者一死,其餘劍神亦是難以抵抗,紛紛授首。

“唐老奶奶”心知抵抗無望,隻是用一種怨憤的眼神,看了眼葉哀禪,索性不再出手,任由喬峰等人將自己團團圍住。

“一線王”則是在鐵手等人的合力下,有力使不出,無比憋屈地被耗儘內力,又遭鳩摩智的“火焰刀”、蘇夢枕的“紅袖刀”、沈虎禪的“阿難刀”立劈當場,成為三片殘屍,死得不能再死。

見取得完全勝利,諸葛正我也和徐行一起,來到了戰場正中,看著諸葛正我,唐老奶奶雙臂抱胸,冷哼一聲,沒有說話。

她雖是名為老奶奶,實則卻是一個看似雙十年華的妙齡少女,麵容嬌豔、目光淩厲,眉宇間鎖著煞氣,氣質與巫行雲頗為相似。

隻不過,巫行雲是冷豔中挾著冷煞,唐老奶奶的豔和煞卻絲毫不冷,反倒是有一種怒放式的“烈”!

其實,唐老奶奶雖是名為“奶奶”,其實這隻不過是唐家掌門的一個代號,唐門門主若是為女,便稱為“唐老奶奶”,為男則是“唐老太爺”。

這一代“唐老奶奶”並非是昔年困鎖蕭秋水那一位,而是她的女兒,名為唐乃子。

葉哀禪、諸葛正我見得她的麵容,都有些慚愧,無情更是不敢直視她的目光,隻是低下頭,來到徐行身旁,為他解釋原委。

當初蔡京曾以無情之出身為由,聯合林靈素、淒涼王等人,進攻一點堂,要取無情性命之時,正是唐老奶奶出手,攔住林靈素,才讓諸葛正我能夠放開手腳與淒涼王激戰,最終保住了無情的性命。

——因為無情和唐老奶奶的女兒,仇烈香之間頗有一番糾葛。

不過,唐老奶奶也因昔年經曆之故,與葉哀禪結了仇怨,故而哪怕出手一次,仍是鳳隱蔡府。

天絕則是眉頭挑動,忽然道:

“老衲這次下山,就是為了對付玄澄,清理門戶,你若想重掌唐門,何不與老衲等合作?”

其實,唐老奶奶之所以會鳳隱蔡府,不隻是為了借助蔡京的力量,搜尋葉哀禪蹤跡,更是因為她這個前掌門乃是被左武王驅逐出門。

聽到天絕這番請求,唐乃子麵色沉凝如水,渾身更釋放出一股無比濃烈的肅殺之氣。

巫行雲美目一亮,躍躍欲試。

唐老奶奶如此作態,隻因天絕實在是戳中了她的傷心事。

當日,她遣人潛入少林,聯係玄澄,既是看中了他的天資稟賦,也是因為他的宗室身份對唐家“天下一唐”的夢想頗有幫助。

玄澄在得知自己的身世後,果如唐老奶奶所料,要破門還俗,加入唐門。

隻不過,她算錯了兩件事。

其一:

天絕出於對玄澄的愧疚,竟然沒有收走這位“二十三絕僧”的武功。

其二:

趙烈此人,實不是她“唐老奶奶”可以掌握的人物。

身懷“屏風四扇門大法”、“懷抱天下”等傳承的趙烈剛進唐門,就大肆展現自己的實力,為唐門做下好幾件大事,除了幾個實力強勁的對頭。

趙烈此舉引來一眾唐門年輕弟子的崇拜,更以熱情大方的胸懷,結交了一批頗有實力的唐門中生代。

這般舉動,立時讓唐老奶奶意識到,她做了一個很錯誤的決定。

她更沒想到,這位“二十三絕僧”竟然如此有領袖氣度,一進唐門,就有反客為主之勢。

奈何請神容易送神難,唐門本就是崇尚凝聚力的宗族,趙烈有血緣有實力有功績,已然站穩了腳跟。

就算是“唐老奶奶”,無緣無故想將之驅逐也並非易事。

又過數年,鐵板一塊的唐門,竟然真被趙烈鑽出了空子,他更聯合一眾早已對唐老奶奶之高壓統治不滿的中生代高手,以及大口孫家“神槍會”的高手對其展開圍殺。

若非唐老奶奶極為熟悉唐門地形,又有一身高絕武功,怕是早已死在蜀中,饒是如此,她也身負重傷。

自擊潰“唐老奶奶”之後,趙烈又培養起一個日後被稱為“唐十五”的年輕人,做了門主。

這番舉動正是為了向唐老奶奶宣告,從此以後,唐門不再是你們這些老家夥的天下,什麼老奶奶老太爺,都要給年輕人讓位。

因此事,“唐老奶奶”和趙烈可謂有不共戴天之仇。

所以在日後,等趙烈闖蕩出左武王的名頭後,她才會找到蔡京,與之合作。

冷哼一聲後,唐老奶奶既不同意也不拒絕,隻是一跺腳,便施展身法,消失在原地。

諸葛正我等人與之有舊,並未出手,天絕和“元”本想將之攔下,卻見徐行搖了搖頭,兩人才把手收回袖袍。

他們幾人都不出手,其他人自也沒有出手的理由,便也任由唐老奶奶離去。

徐行轉過頭,看了無情一眼,笑道:

“看在你的麵子上,就先放她一馬。

這老東西若是還敢作妖,等你和仇姑娘大婚之時,我就拿她的命,為你們兩人做賀禮。”

無情本來極為感謝徐行的援手之恩,聽到後麵這番話後,又忍不住緊張了起來,那張清俊而文秀的麵容都有些發白。

見他這副模樣,徐行不禁哈哈大笑,諸葛正我也笑出聲來。

喬峰等人更是不遺餘力地嘲笑,就連蘇夢枕、蕭劍僧這等性情冷峻之輩,都流露出明顯笑意。

等無情臉上泛起羞怒之色後,徐行才止住笑聲,諸葛正我環視一番在場的眾多高手後,臉上浮現出無限感慨。

除去自在門中人,以及早有傳聞的逍遙派護法鳩摩智外,諸葛還發現了諸如巫行雲、天元、天鬥、燕趙這種本不該出現於此的身影。

很顯然,他們都是為了徐行而來。

此時此刻,正道一方的勢力,已經是諸葛正我未曾預想過的強盛。

以他和趙烈的默契,今日之戰最好的戰果,也就是他用皇帝趙佶的命,交換蔡京一黨的高手性命,等到日後再圖決戰。

可誰能想到,決戰時刻竟然會來得如此之快?

諸葛更想不到,徐行不僅將自己的武功練到了登峰造極、舉世無雙的地步,還團結了如此之多的高手。

可以說這位逍遙派掌門完全是以一己之力,為這場本要付出無數犧牲和鮮血的決戰,平添了七八成的勝算。

諸葛心中更不禁浮現出一句話:

吾道不孤!

諸葛正我的感觸,徐行自然也能體會,他轉過頭,看向闊彆已久的京城,負手卓立,悠然道:

“今日之後,天下事可定矣。”

在他們身後,金光正不可遏製地從東方升起,將天幕邊沿染成一片輝煌燦爛的金紅。

金光驅散黑夜、逐退星月,落在山河大地上,令一切顏色都明亮起來。

——

汴京宮城中,皇帝趙佶眉宇緊鎖,神情淒然。

他雖是高坐皇位,卻實在不像一位睥睨天下、手掌江山的九五至尊,倒像是被困在這座金鑾殿中,等候發落的囚徒。

事實也的確如此,隻因這位皇帝從本心裡,或許隻想做個寄情山水書畫的富貴王爺,隻可惜,他實在是醒悟得太晚。

還未登基之前,趙佶也自詡英明睿智,願為千古明君,隻是當他真正做到這個位置後,才知道要做到這個“明”字,究竟有多難。

書、畫皆是靜態的藝術,最後一筆落定,這件作品便算是完成。

可家國大事卻從來都是一個複雜混亂,且不斷運轉的係統,永遠沒有“完成”可言。

並且,這些事還要分為兵策、民生、賦稅、政事、朝堂鬥爭……等一係列複雜領域,這更令趙佶不厭其煩。

所以他寵幸能不給自己找麻煩的蔡京,也啟用能幫自己解決麻煩的諸葛正我。

並且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趙佶都由衷認為,讓自己看不見麻煩,比徹底解決麻煩更重要。

畢竟,天下間那麼多麻煩事,誰能全部解決,還不是過一天算一天,既然如此,倒不如來個眼不見為淨。

不過,趙佶今天才知道,不是什麼事他都逃得了、避得開。

——就比如說現在。

一個輕輕的腳步聲,從大殿門口響起,那腳步的主人並不急於攫取勝利的果實,隻是悠悠遊遊,仿佛是饒有興趣地打量著這座宮殿。

過了一會兒,趙烈才孤身進入大殿,抬眼望向兀自端坐高處的趙佶,鼓掌讚許道:

“敢在這裡等我,你到底也算是有幾分膽氣,就憑此舉,朕定然會給你取個過得去的諡號。”

趙佶心知必死,看著這位宗室長輩,麵容和語氣都變得無比平靜,隻緩緩道:

“趙烈,直到今天我才明白一件事,其實真正和你對弈的從來都不是我,而是諸葛太傅。

隻要他還活著,你就算殺了我,奪了大位,也不算贏,永遠不算贏。”

趙烈這次是真有些詫異了,他看了趙佶幾眼後,又忍不住搖頭道:

“這算不算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以你之才學、智識,又有哪點配做我的對手?

若非諸葛小花不願見我上位,憑一個蔡元長,也能幫你坐穩龍椅?

你若是早點有這份自知之明,諸葛小花今夜又何至於丟盔棄甲、狼狽逃竄?”

聽到這番話,趙佶身子一震,神情淒然,長歎一聲:

“是我有負太傅……”

趙烈聽到這話,忍不住哈哈大笑,笑聲渾厚,回蕩大殿,充滿嘲弄和譏諷。

“你豈止有負諸葛小花?”

他搖了搖頭,朝趙佶丟出去一件圓滾滾的東西,那東西在殿中劃出一條弧線,最後落到趙佶腳下,正是一顆人頭。

蔡京蔡元長的人頭。

趙烈悠然道:

“你唯一對得起的人,怕是隻有蔡元長了,我先殺他,再殺你,也算全了你們這一番昏君佞臣的情意。”

趙佶雙拳錘在扶手上,勉力撐起身子,厲聲喝道:

“趙烈,你這是要謀反篡位!”

此時此刻,這位昏聵天子的麵容上,才真正顯出幾分駭人的龍威。

趙烈聞言一笑,反問道:

“篡位?你們這些趙二的後輩子孫,也配跟我談篡位?”

趙佶聞言一愕。

趙烈見他這般模樣,長袖一掃,袖中亮起一道光芒,凝聚成一根龍頭拐杖的模樣。

他摩挲著這根拐杖,語帶懷念:

“這根九龍監國錫杖,乃是當年太祖所賜,也可用來打虐殺臣民的昏君。

我亦為太祖後裔,又有王位在身,以此殺你,不算壞了宋室規矩。”

趙烈手中長杖一掃,無比惋惜地道:

“太祖他老人家的心腸太軟,沒能先殺了趙二這個畜生,以至於讓你們這幫狼心狗肺之輩,壞了我宋室的聲名。”

見趙佶這般模樣,趙烈又冷笑道:

“任你這等人物再坐龍椅,我宋室江山不是叫諸葛小花徹底把持,就是給蔡京這等豬狗敗壞!”

說到這裡,趙烈話鋒一轉,微笑道:

“不過,有我在,定不叫太祖他老人家在天之靈,因你們這些不肖後輩而蒙羞!”

一語落定,趙烈手腕一抖,龍頭拐杖破空而去,直將趙佶身體帶得斜飛而起,直刺進宮殿後牆,懸掛如畫。

他袖子又是一拂,其餘四柄神兵依次現世,化作四道流光,穿梭而去,直接將趙佶四肢打斷,隻留一顆頭顱,兀自怒目圓睜,直視殿外。

趙烈眯起眼,看著那個自己渴求數十年的皇位,心中噴薄出濃烈的欲望,充盈全身,有種前所未有的滿足感。

此處雖是沒有旁人,但趙烈可以想見,如今正有無數人從京城各處,充滿忌憚地打量著這裡。

他的每一個動作,都會讓這些人在內心中反複揣摩,誠惶誠恐地猜測。

若是如趙佶那樣的廢物,麵對這樣的目光和猜測,隻會感到無比地厭惡、惶恐,因為他害怕被人猜出心事。

在趙佶看來,一個好的皇帝理應喜怒不形於色,並且永遠保持神秘感,才能成為令人恐懼的存在。

趙烈不一樣。

他是極自信的人,也絕不怕被人窺出心思。

或許是韜光養晦、隱姓埋名太久,趙烈極為享受這樣的注視,更喜歡這種成為中心、焦點的感覺。

趙烈輕輕呼吸,他感覺就連周遭那些,遍布細密塵埃,還帶著一股血腥氣的空氣,都是那麼好聞,那麼美妙。

這是他數十年人生中,最美妙的一個瞬間。

似乎就連上天也知道,今天究竟是誰的日子,是以太陽出得格外早,霞光萬丈,旭輝火熱而熾烈,在大殿中鋪成一條燦金大道。

趙烈正走在這條大道中央。

可就在趙烈此生最得意、最美妙之時。

異變突生!

他聽到了一個由遠及近的聲音,好像是什麼無比巨大、難以想象的恐怖存在,正在用快絕無倫的神速,激蕩起天鼓雷鳴,朝此處宮殿飛撞而來。

趙烈隻覺日光一黯,背後更泛起涼意,他用此生最快的速度轉過頭、抬起眼。

隻見一個無比巨大的陰影,如傾塌山嶽,以不可一世的猛烈氣勢,背倚烈日,將太陽的光輝也給遮蔽,更把整座宮殿也給籠罩其中。

趙烈的麵色變得極為難看。

難看中,更是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憤怒。

平日裡,趙烈的胸懷一向是頗為寬廣,也很少對某個特定人物升起殺意,他殺人,一向隻是出於“必要”。

如無必要,趙烈非但不殺人,也不會輕易結仇,但現在,他心底卻升起出一股濃烈至極、甚至是此生前所未有的殺氣、殺意、殺念!

——這個人,一定要死!

在剛剛那一刹那,趙烈已經完成了人生中最大的願望和執念,走在那條通往至高權力的燦金大道上,就連至高無上、光明無量的太陽,也成了他的陪襯,隻能為其增添光彩。

可這一刻,陽光被這個人遮蔽,趙烈周身的明亮色彩也淡了下去,一個比他站得更高、氣勢更足的人,出現在他眼前。

這個人雖然背倚太陽,卻不需要任何襯托,隻是存在,就足以令天地眾生仰視。

——正是徐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