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之時,王心如心裡其實還有著濃濃的辛酸。
楊家的其他人哪一個沒有保姆伺候?
唯有她的女兒楊海藍為了節約成本,事事都得親力親為
就連做飯也是如此。
也幸得隨著她一家來到港城的韓忠武和雷華英兩口子一直都對女兒忠誠無比。
他倆不但是女兒廠子裡的重要管理人員,工作之餘還幫女兒承擔了絕大部分雜務。
這種情況下,本該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錦衣玉食生活的念念,被迫去學著自己動手做飯。
這可都是被逼出來的啊。
本來楊海藍隨時都可以放棄經營廠子,帶上念念跟著她兩口子回去過上啥都不用操心的優越生活,但經營這座小破廠卻是楊海藍心中最大的執念。
無論是誰來勸都不好使。
就因為‘那個人’當年隨口給她說了一句‘重點發展微電子’。
可是楊海藍辛苦經營多年,彆說成功進軍真正的集成電路工業,就連做點小電子元件都時常麵臨倒閉危境。
雖然這與楊元章的放話有很大的關係,但是其它因素也不是沒有
“外婆,念念不辛苦的。這個做法念念學了好幾天,終於學會了。今天是星期天不上學,恰好外公外婆也過來了,我就做給你們吃。”
王心如心潮起伏之時,渾然不覺的念念很是高興地說道。
“好,好。咱們念念真是出息了。家裡那麼多孫子孫女,卻從來沒有哪個想到給我們老兩口親手做吃的。還是咱們念念好啊走,上樓去。”
楊元亮開心地大笑幾聲,揮手說道。
“楊伯父,王伯母,你們來看藍姐和念念了?”
這時候雷華英從辦公室下來,韓忠武從車間走出,來到近前問候楊元亮和王心如。
“嗯,一是過來看看她們母女倆,二是告訴她一些事情對了,我要說的事情應該與你倆也能扯上關係。一起上去談說吧。”
楊元亮非常滿意地看了看韓忠武和雷華英,想了想說道。
這些年要是沒有這兩人忠心輔佐,女兒的情況至少要艱辛上好幾倍。
“什麼事情能與我倆都有關係?”
雷華英兩口子疑惑地對視了一眼,點點頭跟著一起上樓。
“外公外婆,韓伯伯你們聊著,我去給你們準備材料做飯。”
眾人在四樓大客廳裡坐定之後,念念交代了一句,歡快地跑向了廚房方向。
“念念,一定要注意安全。”
楊海藍連忙衝著念念的背影喊了一聲。
“知道了媽媽。放心吧,一定不會出問題的。”念念向後擺手說道。
“念念真是懂事得讓人心疼爸,你要說的事是什麼?”
楊海藍滿臉心疼地低語了一句,然後問楊元亮道。
雷華英兩人立即認真地看著楊元亮。
“藍藍,近一兩年來國內的形勢變化,你了不了解?”
楊元亮略微沉吟了一下,出聲說道。
“當然了解但都是道聽途說或許隻是表麵”
楊海藍一句話衝口而出,隨即臉色微微一紅,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道。
出於對念念的生父陳國泰的迫切思念,自從去年電子表訂單開始大增,楊海藍就敏銳地察覺到了機會,當即就吩咐韓忠武加強收集相關方麵的信息。
隻可惜以韓忠武自身所處的層麵和他所能施展出的調查手段,得來的所有消息都不夠準確和明朗,讓楊海藍頗有霧裡看花的感覺,根本把握不到國內真正的情況。
她隻能通過報紙分析出,國門好像真的要正大光明地打開了。
“爸,你是有了真正明確的消息?”
下一刻,楊海藍反應過來,立即滿眼期待地看著楊元亮說道。
“嗯,的確是得到了明確消息。”
楊元亮對女兒的心思了若指掌,沉穩地頷首說道。
“那就快說。”楊海藍馬上開始催促。
雷華英兩人的呼吸也瞬間變得急促。
“我從頭開始說起。其實早在去年那場全會召開之前,華銀公司就在港城一定高度的圈層內放出了風聲,說國內擬在佘口開設‘出口特區’,歡迎港城資本去那裡興業。當時並沒有多少人響應。大家都在觀望雖然其中的利潤必定無比豐厚,但大家都怕當年那一幕重演‘全會’開過之後,政策變得明朗了一些。大家的信心雖然充足了一點,卻還是沒多少人立即行動”
楊元亮點了點頭,娓娓講述起來。
楊海藍和雷華英夫婦倆都屏住呼吸認真傾聽。
楊元亮現在所說的情況都是他們之前不知道的。
華銀公司的真正根底他們倒是隱約知道一點。但以他們現在的分量,他們百分百不在華銀公司的關注名單之上。
人家自然不會找他們談事。
“但就在前幾天,華銀公司放出了特大重磅消息。國內在靠近港城或是靠海的地方專門劃出來了幾塊區域,明確定義為‘出口特區’並初步規定了運作條例。華銀公司的解釋是這是在搞試點如果試點運作能夠切實地利國利民,很快就會由國家最上層明文確認資本都是逐利的。現在港城很多家族都已經動心,打算投入一點資本去試試水有的家族甚至都已經開始采取實際行動。”
楊元亮講完之後,若有意味地看著楊海藍。
女兒心裡最大的願望就是早日重見陳國泰。不管陳國泰現在結婚與否。
這一點他非常清楚。
“這麼說來,國門真的打開了?”楊海藍立即顫聲說道。
“沒錯,打開了。個彆家族已經派代言人進去了。劃定的‘特區’範圍內,官方已經修好了一座座廠房。他們提供土地和勞動力資源,港城這邊出資金技術和管理,雙方合資經營產品主要運到港城來進行外銷。如果要內銷,那又有規程如果不願合資,獨資也行。獨資就得自建廠房,或是把他們的廠房買下來初期肯定沒人想獨資,以便隨時可以抽身退出。”
楊元亮微微一笑,說得更明確了一些。
港城楊家主營鋼鐵和外貿,在港城經濟界的分量相當不輕。
華銀公司為此專門派了人與楊家時常聯絡並互相溝通。
所以楊元亮才能知道得如此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