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與德國的談判原本通過荷蘭傳遞信息,但荷蘭最近加入了夏爾的“國際聯盟”,英美隻能找丹麥做中間國。
丹麥也不太願意做這個中間國,她始終小心翼翼的誰也不想得罪,就擔心惹禍上身。
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海岸線長且極度依賴外貿的她更害怕英國,因此隻能替英美做起了信使。
(上圖為丹麥的位置,一戰時期英國為了封鎖德國的對外貿易一並封鎖了丹麥的港口,導致丹麥雖沒參戰但一戰後期依舊麵臨嚴重的物資短缺,不得不實行配給製)
……
柏林忘憂宮,月光如水輕風似柳。
威廉二世獨自一人在書房的台燈下看著總參謀部轉發來的電報。
說來諷刺,他這個皇帝得到的情報往往是滯後的,有些事登上了報紙才傳到他耳中。
不過,當他看興登堡失守薩爾布呂肯之後,心下卻有種莫名的快意。
興登堡一定覺得夏爾很容易對付吧?
這才隻是開始,他將來會發現夏爾有多恐怖,也會明白為什麼他在東線可以一往無前西線卻始終失敗。
威廉二世有些懷念法金漢擔任總參謀長的日子了,當初真不該因為西線的失敗追究他的責任。
這明顯非戰之過,法金漢的指揮已經很好了,問題在於夏爾領導的法軍太過強大。
現在,威廉二世隻希望興登堡能意識到繼續打下去沒有意義,然後選擇停戰並與夏爾談判。
這時,侍從武官長輕輕在外敲門,進來後給威廉二世遞上一封電報:“陛下,英國軍需大臣通過丹麥使館送來電報。”
威廉二世“嗯”了一聲,麵帶疑惑接過電報。
軍需大臣為什麼要聯係自己?在這時候!
一看電文,威廉二世瞬間愣住了:
“尊敬的皇帝陛下,我們知道您有意與夏爾達成停戰共識。”
“但不知您是否考慮過,夏爾與您是天生的敵人,他提倡的法蘭西精神使他不可能允許德國繼續使用帝製。”
“我們甚至得到情報,夏爾對外宣稱:法蘭西的敵人不是德國人軍民,而是德國政權,德國專製政權。”
接著就沒了下文,但電報的意思已很明顯,與英美合作對抗夏爾。
威廉二世猶豫了一會兒。
他第一反應是:英美是什麼東西?你們都是德國軍隊的手下敗將,真正讓德國忌憚的夏爾,始終是夏爾。
然而,下一秒他就回憶起侍從武官長說過的一些事:“陸軍中有些流言,夏爾真正要對抗的是德皇,他認為德國皇帝要為這次戰爭負責。”
之前,威廉二世認為這是法蘭西的一種策略:將矛頭指向自己,這樣可以分裂德國,並使軍民認為隻要打敗德皇就能獲得和平。
但現在,被軍需大臣這封電報提醒,再聯係夏爾說的法蘭西精神以及他這段時間在做的事。
威廉二世相信了,夏爾要的不是在軍事上打敗德國,而是改變德國的體製推翻他這個皇帝。
威廉二世輕輕一歎,他似乎沒有其它選擇的餘力,儘管萬般不願,還是不得不與夏爾成為敵人。
……
“英國似乎放寬了對德國的封鎖。”加利埃尼在電話裡說:
“當然我不能確定,因為誰也不知道是英國有意放過那些商船,還是他們的確沒發現。”
“但如果英國是有意的,你知道將會發生什麼事。”
“是的,我知道。”夏爾回答。
威廉二世手裡原本隻有對海軍的控製權,現在如果得到英國的支持獲得更多物資,那麼處於物資緊缺狀態下的興登堡也不得不考慮威廉二世的想法。
也就是說,威廉二世將重新擁有權力,至少是部分權力。
“你有什麼解決方法?”加利埃尼問。
繼續這樣下去,英美將繞過法蘭西與德國達成某種和解。
加利埃尼其它的可以不關心,但像這種損害法蘭西利益的事,是他絕不容許的。
所以,加利埃尼會全力支持夏爾,哪怕把英美軍隊趕出法蘭西。
加利埃尼馬上就提起這事:“我們早已不需要英、美這些所謂的盟友,我認為他們應該離開法蘭西。”
加利埃尼動了真怒。
《倫敦條約》說好不允許任何協約國私自與德國媾和,現在他們卻公然違背自己定下的條約。
既然這樣,協約國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
反正法蘭西以一國之力就足以對付德國,英美兩國在法蘭西的土地上不是拖後腿就是學習經驗和戰術,那就讓他們離開吧!
“將軍。”夏爾趕忙阻止加利埃尼過激的做法:“我們應該靜觀其變。”
“什麼意思?”加利埃尼問。
“我們什麼證據都沒有。”夏爾解釋:“這麼做很容易讓英美抓到話柄,反將我們一軍說我們試圖撕毀《倫敦條約》。”
加利埃尼一愣,他沒想到這一點。
然後加利埃尼就意識到自己衝動了。
之前夏爾提出停戰時英美就有這方麵的意思,如果這時再把英美遠征軍趕出去,他們肯定會“惡人先告狀”。
“你說得對。”加利埃尼讚同:“我們應該要拿到確切的證據,不過這個可不容易。”
“放心,將軍。”夏爾回答:“我會處理。”
掛上電話後夏爾暗鬆一口氣。
夏爾阻止加利埃尼並不是因為沒有證據。
國際上的東西很多時候不需要證據,已掌握“國際聯盟”的夏爾隻需要做個局,比如先在民間搞出點傳聞,再在“國聯”上提出,就能逼得英美漏洞百出。
夏爾之所以不願這時挑明,是因為他在下一盤大棋。
英美支持威廉二世甚至達成某種默契,對夏爾是有利的。
因為夏爾的目的不隻是德國,更是英美。
此時的德國大致分為三派:一派是以威廉二世皇帝和貴族為主,手裡抓著海軍軍權,另一派是抓著陸軍軍權的興登堡,最後一派是普通軍民。
夏爾站隊普通軍民,他知道德國將發生什麼。
而站隊皇帝的英美,就等著背上一個反對“自由”的黑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