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夏爾選擇跟德約卡一起去工廠上班。
說是上班其實是關注各方麵的發展進度。
“夏爾b1”坦克順利進入量產,此時已生產了20多輛並初步通過測試。
夏爾把這種坦克當作秘密武器,等存到一定量後再突然投入到戰場上,這樣才能給德軍以震撼。
這階段,夏爾將前線的坦克兵調一批回來在工廠內秘密訓練。
“夏爾b1”跟“夏爾a1”坦克不同之處,在於後者是兩人駕駛。
人數越少越容易協同,對於“夏爾a1”這種小坦克,炮手兼車長用腳踢一踢前方駕駛員,他就明白該往哪個方向開了。
它基本不需要協同訓練,隻要知道如何操作就能輕易開上戰場。
但“夏爾b1”不同,它的坦克乘員有4人,分彆是車長,炮手、裝填手和駕駛員。
這需要幾人互相配合緊密協同才能發揮威力,有時甚至還要考慮步坦以及各坦克間的協同,否則有可能還不如“夏爾a1”。
夏爾認為在這方麵保持足夠的謹慎是必要的,再加上目前“夏爾 a1”還能對付,因此沒急著讓它服役。
斯托克斯那坦克炮的研發也進行得很順利,他將法國75炮與英國6英寸榴彈炮相結合,又從火炮生產線那挖了一批有經驗的老師傅,此時已生產出坦克炮的原型正在測試。
夏爾聽到這消息有些小激動。
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到隻裝備一門75炮的坦克了。
“夏爾b1”坦克上的兩門炮:一門37炮再加車體內的一門75炮,這種布局是對戰場的需求做出的妥協,它實際存在很大的缺陷。
比如當這種坦克被敵人步兵正麵接近時。
旋轉炮塔的37炮俯角有限,對付敵人坦克的同時很難兼顧近身的步兵。
車體內的75炮口徑大、威力大,用它打近身步兵不僅是浪費,彈片和衝擊波還會威脅到友軍甚至是自己。
因此,最合理的做法應該是像現代一樣把兩款炮合而為一,用改短的75口徑專用坦克炮取代,然後再在車體內增設一挺航向機槍。
如果可以,還可以在炮塔上增設一挺同軸機槍。
用機槍對付近身步兵會比射速慢、威力大的火炮要有效得多。
夏爾想了想,覺得能做到,因為到時車身內的75炮就移除了,會增加許多空間。
大致走一遍後就已經是下午了,夏爾這才回到德約卡的辦公室。
“一切順利嗎?”德約卡一邊簽著文件一邊問夏爾,臉上掛著微笑。
“一切順利。”夏爾回答。
“所以,你這次又包圍了30幾萬德國人?”德約卡抬頭瞄了夏爾一眼。
相比起工廠裡的東西,德約卡對夏爾戰場上的事更感興趣。
德約卡多少有點遺憾。
他有時忍不住想,夏爾有如此驚人的軍事天才,是不是意味著自己至少也有點?
那麼,他如果走上戰場是不是也能獲得成功?
不過當然,這隻是德約卡偶爾的幻想,已進入不惑之年的他知道戰場的可怕不是身處和平世界的人能想像的。
因此,他時常對卡米爾說:“我們應該感謝夏爾,是他讓我們遠離了炮火和苦難。”
“是的。”夏爾的回答很簡單。
他不想在這方麵過度討論,報紙上已經登載了,大致是對的,除了一些機密和細節。
德約卡察覺到了這一點,他馬上轉移了話題,從抽屜裡取出了報表給夏爾遞上:“我們在英法比的生意進行得很順利,目前,一個月的盈利已突破1500萬美元了。”
軍火、保險,還有航運以及礦產,這些都是一本萬利的東西,全讓夏爾抓在手裡。
夏爾聽出了德約卡的弦外之音,他隨手翻著報表,漫不經心的問:“這麼說,美國的生意不順利?”
德約卡起身衝了杯咖啡給夏爾遞上:“這麼說吧,你在戰場上的成功給我們在其它國家帶來巨大的財富,但在美國卻是相反的。”
“什麼?”夏爾抬頭望向德約卡,一時沒聽明白。
“很簡單。”德約卡揚了揚自己的咖啡坐回椅子上:“你越是成功,美國就越認為沒有加入這場戰爭的風險和必要。所以,是的,美國軍方縮減了我們的訂單,他們現在全心全意應對國內的情況。”
這回夏爾聽明白了。
在此之前局勢不明朗,同盟國與協約國打得有來有回,雖然夏爾取得了勝利,但俄國和英國卻處於令人沮喪的失敗中。
美國認為他們將來很可能會被拖進戰爭,因此才增加訂單。
但現在。
夏爾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俄國也有突破,再加上意大利和羅馬尼亞的加入,同盟國瞬間四麵楚歌。
在這情況下,所有人都以為同盟國要完蛋了,美國軍方也不例外。
那麼,美國還要增加訂單為戰爭做準備嗎?
“他們似乎找到了新的解決辦法。”德約卡說:“我認為是美國軍方不願被我們拖著鼻子走,因此打算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打擊黑幫?”夏爾問。
德約卡點了點頭:“他們對黑幫展開了幾次大規模的圍剿,看起來頗有成效。”
夏爾笑了笑,黑幫可不是“圍剿”就有用的,這隻是治表不治裡,根源在於美國的法律製度沒跟上,給黑幫留下了很大的運作空間。
“我們需要收縮美國的產能嗎?”德約卡問:“現在已有大批商品積壓在倉庫裡,尤其是頭盔,約瑟夫認為它沒有生產的必要,或者運到法蘭西出售……”
“不。”夏爾堅持自己的想法:“會有轉機的,父親。”
俄國的情況很快就會出現變化了,夏爾想。
布魯西洛夫的攻勢原本可以一舉將東線的德軍打垮,畢竟整個奧匈軍隊都處在崩潰中,德軍側翼也遭到威脅。
但遺憾的是,這時總是會有人跳出來拖後腿。
(上圖為俄國西方軍事集團指揮官阿列克謝埃弗特上將,他在布魯西洛夫取得勝利時沒有給予配合,使俄國在一戰時錯失了唯一有可能翻盤取勝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