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從科舉開始宰執天下 > 第二百八十四章 城中告示貼!

第二百八十四章 城中告示貼!(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餘杭城。

這是一座清淨安寧的城邑。

此刻,城頭卻突然熱鬨了起來,幾張告示張貼在了城門口,也張貼在了城中人流最繁多的集市。

不少百姓踮著腳尖望著。

“這上麵寫的什麼啊?有誰認字,能念念嗎?”人群中有人高聲呼喊。

在一陣騷亂後,一個長相較為乾瘦的青年擠了進去,他用力的推了推四周的人,認真的看了幾眼,大聲的念道:“上麵沒寫什麼東西,主要是講那些鹽廠的。”

“說朝廷準備廢除灶戶製。”

“也計劃將各地的鹽廠合並成一個個大廠。”

“還說官府正在規劃妥善安置為機器淘汰下來的灶戶。”

“不過我看這上麵,最主要的還是幾天後,會召開一個灶戶大會,希望鄧木子等鬨事的灶戶能前去,跟官府一同商議,如何將灶戶妥善的安置好。”

青年的聲音傳了出去。

卻是沒引起太多的反響,灶戶人數雖多,但他們中大多數並不是。

他們關心的隻有一點。

有一名年歲較長的老者,不安道:“那鹽價說沒說?這廠搬了,那鹽價豈不是會漲?”

“對啊。”

“鹽價可不能漲。”

“官府不能這樣啊,好不容易降下來點,這漲回去,這算是什麼事?”

“.”

四周紛吵成一團。

青年尷尬的撓撓頭,又看了一遍告示。

上麵的確沒寫鹽價的事,但按照官府那奸詐的秉性,鹽廠一般,運費定然要漲,最終還是會攤到他們頭上,這弄來弄去,結果全肥了官府。

底下的百姓有些不樂意了。

鬨哄著,就想去官府討個說法,隻是都嘴上說說,並沒幾人真敢去。

畢竟之前帶頭鬨事的灶戶死了還沒多久呢。

就在一群人怨聲不斷,指責聲不斷時,又一名乾瘦的青年擠了進來,他不滿的瞪了剛才開口的青年一眼,高聲道:“你們彆聽那小子胡說,那小子知道些什麼?”

“官府那邊早說了。”

“就算搬廠也不會改變價格。”

“這次夏欽差是有備而來,也是真切的來解決問題的。”

“他帶來的還有不少工師,工師是乾嘛的?就是來幫著遷移鹽廠,同時改良那些製鹽機器的,我給你們這麼說,改良後的製鹽機器,產鹽效率會比以前更高,造價更低。”

“而且你們有件事不明白。”

“像製鹽機器這種,跟尋常人力不一樣。”

“人是活越重,越疲乏,但這機器呢,吃的是煤,它就是不能停,製的鹽越多,成本還越低,所以啊,就算將鹽廠搬了,大廠的製鹽成本,還有運費這些,都考慮進去了。”

“鹽價不會有任何變動的。”

“你們儘管放心。”

呂滄大聲的叫喊著,平複著四周百姓爭議。

隻是他的話,並沒有引起多少人在意,人們隻願意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而且這麼多年下來,他們對官府的這套,早就看明白了,做的時候什麼都好好好,等真的要兌現時,就各種理由借口,最終判若兩樣。

見自己說話沒人理,呂滄也有點惱火。

說個真話,怎就沒人信呢?

他踮了踮腳,四周的爭議聲依舊很大,最終呂滄猶豫了一下後,去到剛才那名青年身邊,道:“幫我搭個橋,我踩下你大腿。”

這乾瘦青年瞪大雙眼,見鬼似的退了兩步。

隻是四周人太多,又被擠了回來。

呂滄道:“有什麼好跑的,又不白踩你,大不了,等會我讓你踩回來。”

“快點。”

呂滄不滿的瞪了幾眼,隨後在青年不情不願的情況下,給他搭了個人工梯,呂滄麻溜的踩了上去,一下子就高出四周一頭,呂滄大聲道:“我是跟夏欽差一起來下的。”

“算是個隨從。”

“我說的話,你們可以信。”

“我前麵說的都是真的,為此,朝廷官員還跟地方官府以及鹽商爭執了兩次,也就昨天才定下,這一切都千真萬確,日後你們可以去看,南方的鹽價不會受到太多影響。”

“如今朝廷已說服了地方官府跟灶戶。”

“接下來就是勸說灶戶。”

“夏欽差有一句話一直掛在嘴邊。”

“讓人說話,天塌不下來。”

“夏欽差還說,地方百姓很多對蒸汽機相關的很抗拒甚至是排斥,認為這東西是不吉利的,是在跟百姓爭利,而夏欽差也說了,有的東西一出現,就注定是要改變天下現狀的。”

“等幾日,夏欽差會在城中辦一場機器展示,給餘杭縣還有外來的父老鄉親,展示蒸汽機這種東西真正的妙用,夏欽差相信隻要把道理說清楚了,說明白了,城中的百姓是會願意接受的。”

“也能夠接受的。”

“隻是夏欽差這次來,主要是解決灶戶生亂的問題。”

“但現在很多地方的灶戶都聯係不上,因而你們要是有門路,或者有聯係,可以給他們說一聲,朝廷願意跟他們溝通,也會既往不咎,不會因政策的一些問題,而加罪到他們。”

“也會為他們另謀出路。”

“希望四周的父老鄉親能幫忙傳下話。”

“他們的人身安全,是會得到朝廷保護的,若是真有人敢對他們下手,朝廷一定不會放過他們,這次跟著來的,可還有當初打下浙江的信國公,還有陛下最信任的錦衣衛。”

“你們信不過欽差,總該信當今陛下吧?!”

呂滄這高一頭的喊話,效果是立竿見影的,立馬就有人聽了。

原本擾亂的四周也安靜了下來。

“你說的是真的,你真是陛下派下來的欽差的人?”人群中有人質疑。

呂滄四下張望著,笑道:“這還能有假?”

“錦衣衛就在浙江,誰敢冒充欽差?”

“我千真萬確。”

“那鹽價真不會漲?”有人又問。

呂滄肯定的點頭道:“絕對不會,本就沒有漲的空間,當初蒸汽機製鹽出來的時候,誰敢相信,鹽價會降這麼多?但現在呢?誰還敢不信。”

“夏欽差是一心為民的。”

“也是真的一心在替百姓考慮。”

“如若不然,朝廷為什麼派他下來?”

“不就是知道,夏大人心好,見不得百姓受罪,想把南方的事,給妥善的解決,既不引起鹽價波動,也讓灶戶消停,還讓南方的鹽政重回正軌。”

“不過這種事,也就夏欽差能做。”

“朝廷真有辦法解決這麼多灶戶的生計?”有灶戶緊張的問道。

呂滄點頭,又搖了搖頭道:“這還沒確定的事,我也說不準,不過朝廷的確會儘最大努力,我前麵不是說了嗎,朝廷就是想跟灶戶的領事者談談,如何妥善的解決。”

“我相信經過雙方交談,一定能給天下一個滿意的回答。”

話音剛說完,底下青年就已支撐不住,撤開了腿,讓呂滄掉了下來,自己則在一旁痛苦的按著大腿。

呂滄一臉歉意的朝青年笑了笑。

在呂滄的一番言語下,四周的百姓徹底定下心來。

他們關心的不多。

隻要鹽價不漲,鹽廠搬不搬,還有灶戶怎樣,跟他們沒多少關係,他們又不在灶戶手裡買鹽,以前倒是私鹽挺泛濫的,但隨著機器製鹽的出現,官府對私下的打擊,可謂是嚴厲至極。

如今就算想買私鹽,也買不到了。

而且他們也知道了,機器製的鹽,不僅口感好,對身體也不會有其他影響,那些私鹽,據說吃了會損傷身體,因而如今除了實在窮的沒辦法,不然都很少有人去買私鹽了。

四周百姓沒有跟著起哄,一旁的灶戶卻心緒很多。

朝廷真要解決灶戶的問題?

也真會既往不咎?

隻是朝廷真有辦法解決?

南方的灶戶可不是個小數目,這可有十幾萬,甚至更多,畢竟天下除了山東那邊產鹽比較多,就屬南方跟巴蜀那幾地了,而南方人口多,因而灶戶的數量也出奇的多。

大明立國之初,為了滿足天下食鹽供應,更是直接大手一揮將不少平民百姓,直接劃到了灶戶,但誰能想到,也就十幾年時間,灶戶一下就沒了用武之地。

數以十萬計的灶戶直接沒了生計。

呂滄看了看四周,他要說的話都說完了。

隨後開始往外麵擠。

等他擠出來時,告示前已圍了一圈又一圈,呂滄心有餘悸的看了一眼,正準備抬腿離開,卻是發現那名乾瘦青年一直跟著自己,雙眼更是直勾勾的盯著,仿佛要將呂滄生吃了一樣。

呂滄也被他的眼神嚇了一跳。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