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世子穩重點 > 第五百九十三章 世子大喜

第五百九十三章 世子大喜(1 / 1)

推荐阅读:

消息來得太突然,趙孝騫事先沒有任何心理準備。

不確定地輕輕撫著嫋嫋的小腹,明明什麼都感覺不到,可腦海裡卻仿佛出現了一個小生命的跳動頻率,漸漸與他的心跳節奏重合。

來自血脈的玄妙呼應,趙孝騫激動得紅了眼眶。

“真……真的懷上了?確定了嗎?”趙孝騫語聲帶了幾分顫抖。

嫋嫋淚流滿麵地笑,點頭又搖頭。

“妾身是女人,能感應得到,但還沒找大夫把過脈,大致是沒錯的。”

趙孝騫抿了抿唇,突然大聲道:“陳守!”

陳守閃現。

“快,快去找城裡最有名的大夫,快去!”趙孝騫喝道。

陳守詫異地看了看神情激動的趙孝騫和嫋嫋,不敢多問,轉身就跑。

半個時辰後,大夫被請來,坐在嫋嫋的對麵。

三根手指搭上嫋嫋的手腕,大夫僅僅隻是把了片刻的脈,便收回了手,捋須微笑。

“脈如滑珠,生生不息,夫人的月信約莫倆月未至了吧?”

嫋嫋羞怯點頭。

大夫起身朝趙孝騫長揖:“恭喜郡王殿下,尊夫人有喜了。”

大夫的一錘定音,仿若一道驚雷,震撼了整座郡王府。

站在堂外的陳守和一乾郡王府下人驚呆了,反應過來後,眾人大喜過望,陳守帶頭向二人躬身行禮。

“恭喜世子,恭喜夫人!”陳守驚喜地道:“世子,汴京的老殿下期盼世子有後久矣,這件喜事一定要飛馬傳報汴京,向老殿下報喜。”

趙孝騫大笑道:“必須的,陳守,馬上派人傳信,向我父王報喜,還有芳林園的我娘親。”

“是!”陳守興衝衝地跑了出去。

“官人……”嫋嫋緊緊拽著趙孝騫的胳膊喜極而泣。

大夫給嫋嫋開了一副養胎安神的藥方後,趙孝騫出手大方,賞了大夫十兩銀子,大夫千恩萬謝告辭。

來到這個世界好幾年了,終於有了後代,趙孝騫此刻激動的心情無以複加,當初殲滅八萬遼軍都沒這麼高興過。

“嫋嫋好生安胎,時刻保持心情愉快,千萬不可輕易動怒,更不可劇烈運動,聽說著床不到三個月的胎是最脆弱的,你的肚子可承載了我楚王一脈的希望,千萬要小心啊。”趙孝騫喋喋不休地叮囑道。

雙手攙著嫋嫋,趙孝騫的神情難得地緊張,仿佛手裡捧著一塊絕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將嫋嫋送回臥房床榻上躺下。

倆日本姐妹也聽說嫋嫋懷了身孕,站在床榻前一臉豔羨地看著嫋嫋。

“官人放心,我們姐妹會好好伺候姐姐的。”姐妹倆表態道。

趙孝騫點頭,寵溺地揉了揉她們的頭發,笑道:“你們莫急,遲早會有的,我也希望你們能懷上我的孩子。”

倆姐妹頓時露出奮發圖強的表情,趙孝騫後背一涼,驚覺不太對勁。

“你倆也不必太執著,殺雞取卵的方法不可取,累死了牛,你倆這塊地也就荒了。”趙孝騫語重心長地勸道。

躺在床榻上的嫋嫋噗嗤一笑,白了他一眼,然後拉過姐妹的小手,笑道:“這段日子妾身不能侍候官人,也莫冷落了她們,爭取在姐姐來之前,也讓她們姐妹懷上身孕……”

趙孝騫愕然:“什麼姐姐?”

嫋嫋掩嘴笑道:“妾身懷上身孕的消息傳到汴京,咱家的郡王妃姐姐難道還坐得住?”

“你是說,狄瑩會趕來真定城?”

“那是必然的,官人六個女人,如果大家都沒懷上身孕倒也罷了,但凡有一個懷上身孕,郡王妃姐姐一定急壞了,聽到消息的第二天就會收拾行李啟程出發。”

趙孝騫將信將疑:“有這麼嚴重嗎?”

嫋嫋笑道:“妾身是女人,女人才了解女人,官人不信就等著看吧,十天半月後,姐姐定會趕到真定城。”

說著嫋嫋壞壞地打量他一眼,道:“趁著這幾日清閒,官人不妨多補一補身子,姐姐到了真定城,官人可就要受累了,官人約莫會被榨成人乾兒,妾身心疼你,也隻能眼睜睜看著官人受苦……”

趙孝騫呆怔半晌,接著氣急敗壞道:“她敢!真把我當成配種的牲口了?官府告她去!”

安頓了嫋嫋後,趙孝騫又命人從城裡請了幾名經驗豐富的中年婦人侍候,這才出了房門,獨自走在後院的桃林裡。

片刻後,桃林裡傳來一道壓抑許久後儘情宣泄的嘶吼聲。

“列祖列宗在上,兒孫今日大喜,娶了六個婆娘,終於有一個能下蛋了!”

…………

郡王府的喜事傳得很快。

大夫是上午把的脈,消息是中午傳到府衙,人儘皆知。

下午時分,趙孝騫一臉喜氣地出現在府衙,迎麵遇到無論官吏還是差役,都紛紛朝他道喜。

趙孝騫的笑聲沒斷過,一路哈哈哈。

入了正堂,趁著李清臣等人都在,趙孝騫大手一揮。

今日郡王殿下包下城裡最貴的酒樓,請府衙所有官吏差役大吃一頓,全場趙公子買單。

當晚真定城的酒樓內張燈結彩,府衙官吏們痛快吃喝,趙孝騫接受四麵八方的道喜,眼角都笑出了褶子。

席間李清臣帶著幾分醉意,以過來人的經驗告訴趙孝騫,雖然夫人有後是喜事,但這位夫人終歸不是正室,有些事情要提前安排。

富貴人家,高門大戶,都是非常講究嫡出與庶出的,為了將來子孫兄弟和睦,趙孝騫還是趁早立下規矩,定好嫡子與庶子的待遇差彆,一個富貴家族若無規矩,很容易出亂子。

尤其是楚王一脈,趙孝騫既是皇室宗親,又是手握大權的臣子,家中的規矩更須早立,無規矩不成方圓,未來恐將埋下隱患。

過來人的話是一定要聽的,但聽歸聽,趙孝騫對這些規矩卻不以為然。

一個來自千年後的現代人,他的價值觀裡根本不存在什麼嫡出庶出,妻子生的和侍妾生的並無區彆,都是自己的骨肉,除了在子女中必須選出一個作為自己的繼承人外,其他的子女一視同仁。

…………

遼國上京。

耶律洪基流年不利,衝犯太歲。

最近一兩年,壞消息一個接一個,幾乎沒斷過,而且壞消息一個比一個要命,都是極傷國本。

上次三路進犯大宋再次兵敗後,耶律洪基終於老實了。

他已經明白,遼國如今的國勢已是日薄西山,一個國家走下坡路的趨勢,是人力無法挽回的,除非統治者有極大的毅力和決心革除積弊,變法圖強。

統治者有決心還不夠,他的手下還必須有一大批能乾且忠心的臣子,忠實地執行他的命令,以個人的犧牲和奉獻為代價,來挽大廈之將傾。

這樣的代價是十分巨大的,從古至今王朝更迭,無數君臣都想過挽回頹勢,中興王朝,然而成功的卻是極少數。

如今的耶律洪基就已處在這樣的困境裡。

他很清楚遼國漸漸走向頹勢,他也想過革除積弊,學著大宋的模版,對遼國也來一次變法。

可惜大宋的變法本身都是磕磕絆絆,問題極多,遼國再去模仿複製,最終的結果隻能比大宋更失敗。

更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就算耶律洪基想模仿大宋變法,也根本毫無頭緒,國情不同,遼國本身就是遊牧民族發展而來,變法觸及太多人的利益後,遼人可不像宋人那麼溫順,一個不小心就會逼反了。

兵敗之後,耶律洪基接連召蕭兀納進宮,君臣二人試著擬定變法章程,最終發現,就連變法的章程都極為繁雜,君臣既想讓遼國恢複當年的強盛,又不敢觸碰既得者的利益。

左右躊躇,進退兩難,耶律洪基與蕭兀納討論多日後,終於心灰意冷。

他發現,這個國,他已救不了了。

遼軍兵敗的半個月後,耶律洪基當著滿朝文武的麵,下了一道旨意。

令皇太孫耶律延禧監國,國事朝政一並交付,賦監國太孫有決斷之權。

自此而始,遼國已開始進入新舊君主政權交棒過渡階段。

耶律洪基不得不交棒。

他已六十多歲,已經很老了,老得失去了膽識和魄力,改變遼國漸入頹勢的現狀。

與其如此,不如把權力交給下一代,讓年輕的君主嘗試一下新的辦法,或許能讓遼國的國祚能多延長幾年。

就在新舊過渡的階段,耶律洪基剛準備卸下肩頭的責任,他又聽到了一個壞消息。

遼國宗族之女,剛剛冊封的成安公主耶律南仙,在送往西夏和親的路上,被宋國的龍衛營劫下了。

整支送親的隊伍和耶律南仙本人,都落入了宋軍的手中,耶律南仙被押入宋營,不知處境。

聽到這個消息,耶律洪基氣得幾乎要吐血,牙齒咬得格格響,眼神裡布滿了極度的憤恨。

與西夏和親,是遼國在兵敗之後做出的決定,宋強遼弱的格局已經形成,遼國隻能尋找盟友抱團取暖,和親隻是兩國聯盟的形式之一。

然而聯盟的念頭剛剛成型,就被趙孝騫截斷摧毀了。

這個趙孝騫,仿佛天生就是遼國的克星,遼國國勢之頹,皆因此人而起。

“遣使入宋!朕要譴責宋國的無恥行徑!朕的公主都敢劫,趙孝騫這狗賊無法無天了!”耶律洪基暴怒嘶吼。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