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朕真乃開天辟地亙古以來的千古第一帝啊!
“什麼李明少年英雄,不過是一個逼父篡位、眾叛親離,老天稍微下個大雨就亂了方寸的乳臭兒罷了!
“至於那所謂‘貞觀治世’的李世民,被那麼一個乳臭兒奪了權,讓唐朝社稷和暴秦暴隋一樣二世而亡,看來也就那樣,言過其實。
“至於唐高祖李治……那更是重量級,朕都不屑談他了,真是掉份兒……嗝!”
孝德天皇打著酒嗝,對大陸上的曆代帝皇發表銳評。
琵琶湖畔,夕陽西下。
結束了一整天盛大而冗長的占卜儀式,天皇和他的仆從們照例在湖邊神社舉行盛大的宴會。
肉如林,酒如水。
神社本就是供奉神明的地方,而天皇作為現人神,在神社接受天下人的供養,很合理。
酒足飯飽之餘,天皇陛下借著酒勁,開始吹逼了。
孝德天皇的人設是謙謙君子,所以他雖然拳打家臣、腳踢下屬,但他平時還是儘量保持克製的。
而在醉酒以後,他連這一點微薄的克製也不要了,開始大放厥詞。
什麼秦皇漢武,都是暴君。
周文漢文,又過於文弱,不過爾爾。
天下之英雄,在世之堯舜,惟他孝德天皇耳!
藤原鐮足等一眾家臣無腦附和。
“陛下強甚,堯舜何能及君也!”
孝德天皇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了。
而天皇陛下的新歡,鑒政和尚,隻是在一旁喝著清水,憑欄倚靠望向落日的方向,輕鬆寫意地喃喃道:
“快哉,快哉。”
西南方向,天空一片赤紅,就像著火了一樣。
“高僧也會感到快感嗎?”
鑒政一回頭,孝德天皇就在他身後,朝他噴吐一口酒氣。
“是因為朕的軍隊勝利挺進大陸,讓高僧也通感產生了男女交合的快意嗎?”
倭人就是這樣,平時看起來規規矩矩的,一上酒桌就沒了正形,對僧人也能開起黃腔。
鑒政並沒有感到冒犯,也沒有像以前那樣舌燦蓮花。
隻是淡淡地微笑,輕呼一口氣:
“快結束了,馬上就要結束了。”
孝德天皇深有同感地點點頭:
“是的,在克服平壤以後,朕就要讓前線的部隊停一停,把屬於朕的嫡係武士秘密調回來。
“唉,朕也想禦駕親征啊。奈何國內這些蟲豸作妖,仍然不服朕的統治。
“朕打算親率百戰之兵,長驅直入彼等的領地,與彼等痛陳利害。反正他們的兵都在半島上,若是不聽,就……
“嗬嗬,哈哈哈!”
他半醉半醒,囂張地與外人和尚分享著自己的火並計劃。
對這場醞釀之中的茶壺風暴,鑒政和尚隻是報以禮貌的微笑,並不言語。
…………
當然,這場歡樂的宴會並沒有持續到很晚。
天皇陛下也並沒有選擇在風景優美的琵琶湖過夜。
表麵理由是軍國事務繁忙,陛下脫不開身。
當然,實際上的理由比這個更簡單——
琵琶湖邊上,根本沒有可以供天皇陛下下榻的官邸。
因為窮酸,這裡隻有一座神社。
招待天皇一行看個風景、吃個晚飯還可以。
至於接待陛下住宿……
在戰爭以前也可以,無非是比宮裡樸素一點而已。
但是在這場劃時代的大勝之後,孝德天皇覺得,這裡寒酸的配置,配不上自己這位世界一流棋手的身份。
當然,這隻是其一。
其二,也有更深層次的理由。
那就是,世界一流棋手陛下,其實仍然難以鞏固自己的統治,無法讓政令走出難波城太遠。
他是在大陸上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沒錯。
問題是這則消息還沒有傳遍全倭島,成為他鞏固統治的政治基礎。
所以,堂堂天皇陛下也不敢輕易在外麵過夜。
擔心在自己離宮的時候,老家被人偷了。
“哈欠~”
孝德天皇坐在餃子裡,用手撐著宿醉沉重的腦袋,不滿地嘀咕著。
“逼得朕夜裡也不得安生,地方上的那些部落酋長是該好好整一下了。
“快了快了,等新羅百濟的部隊撤回來,朕得好好地教訓他們一下。
“讓他們知道,誰讓朕一時不痛快,朕就讓誰一世不痛快。
“哼哼,嘿嘿嘿!”
一想到天兵天降、讓國內一眾宵小蠻酋“震驚”的景象,孝德天皇就心忍不住輕哼起來。
暗爽許久,他便開始喜滋滋地籌劃著在琵琶湖邊建一座行宮了。
漫長的儀仗隊行走在管道上,守衛點著火把,一邊打著哈欠,一邊勉強撐起疲倦的眼皮。
努力警惕著剪徑的劫匪,千萬彆驚動了半島的太陽。
畢竟劫匪才不管你這的那的,窮極了就算是太陽也能射下來。
這樣窮凶極惡的歹徒,就算在國都周圍也有不少。
就在這種想睡就不敢睡的彆扭氛圍之中,整支部隊終於摸到了難波城的近郊。
在隊伍行進的方向上,路邊草叢窸窸窣窣。
“是誰?!”
前哨打起精神,大聲喝問。
嗖!
破空聲響,就像夜梟的啼鳴。
接下來,是一個重物摔落的沉悶聲響,一切便又歸於安靜。
士兵們看了看發出異響的方向。
是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的樹林,地上覆蓋著皚皚白雪。
漆黑的入口,就像怪獸張開著的嘴,呼呼冷風向外吹出,讓人不寒而栗。
“那是什麼東西?”
“要不你去看看?”
“憑什麼是我,怎麼你不去?”
這麼一耽擱,後方的宮人便大聲罵了起來:
“前麵怎麼回事?敢耽誤陛下回宮休息嗎?”
士兵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一致決定:
“那是什麼動物吧?”
“對,一定是狸貓在鬼鬼祟祟呢!不必搭理它!”
隊伍果斷無視了這起異常,繼續向前行。
而在路旁樹林的黑暗之中。
一個倭人匍匐在地,背上插著一根挺拔的羽箭。
他拚命向前爬著,絕望地試圖爬到官道上,將他所知道的消息傳遞出去。
然而鋼爬沒幾步,一個漆黑的人影輕而易舉地追上了他,乾脆利落地將這名倭人的腦袋削去。
雪地反射了微弱的星光,映照在那個人影身上,反射著微弱的金屬光澤。
那個人影透過樹林的枝椏,觀察了一會兒大路上舉著火把的儀仗隊,立即向後奔走,隱入了黑暗。
…………
“我手執鋼鞭將他打,哈哈……”
孝德天皇一手撐著轎廂的窗沿,香甜地打著盹。
在半夢半醒之中,一聲嚎叫打破了他的美夢,讓他虎軀一震。
他發現車隊忽然停止了前行,外麵不斷傳來宮人們驚慌失措的叫喊聲。
“嗯?誰?發生了什麼?”
他猛地坐直,便伸手去開窗。
然而窗子被從外麵打開了。
藤原鐮足的臉一下子闖了進來。
“放肆!”
孝德天皇下意識地就要對那張大臉重拳出擊。
然而,在轟出重拳之前,他發現藤原鐮足的情緒相當不穩定。
在旺盛的火光下,座下第一權臣的麵容,因為恐懼和驚訝而變得扭曲。
“怎麼……回事兒?”
天皇悶著聲音問道,因為喝酒宿醉而有些大舌頭。
“出……出事了!”藤原鐮足因為恐懼而有些口齒不清。
“朕當然知道出事了!”
孝德天皇終究是沒忍住自己的暴脾氣,一拳毆在藤原的大臉上,把他轟開了窗口,自己爬了出去。
剛離開促狹的轎廂,他就感覺到了不對勁。
外麵已經大亮了,周圍的景色都染上了一層火紅的光芒。
難道隻是打了個盹,已經天亮了?
可是太陽並沒有升起來,天色仍然是漆黑的。
所有人,包括轎夫、宮人和士兵,都目瞪口呆地看著一個方向。
南方,難波都城的方向。
孝德天皇心裡咯噔,把視線緩緩移過去。
火。
那是熊熊的火焰。
站在山上向下望去,他根本看不見自己國家都城的建築。
能看見的,隻有無限蔓延燃燒的烈火。
火光之熱烈,甚至把他所在的地方都映照得一片血紅。
“朕的城市呢?朕那麼大一個都城呢?”
孝德天皇的嘴唇微微翕動著,一臉呆滯,腦海一片空白。
手足無措的狼狽模樣,和旁邊的宮人相差無幾。
“這是……怎麼一回事啊?
“難道是失火了?不可能吧,意外火災怎麼可能燒得這麼大……”
相比之下,倒是藤原鐮足還更冷靜一些,得出了相對靠譜的結論:
“該不會——
“是蘇我氏趁陛下不在,在都城放火奪權吧!”
靠譜了點,但沒有完全靠譜。
“不論如何,難波城是回不去了。
“先往琵琶湖後撤!”
說著,他便又鑽回到了轎子裡去。
雖然被嚇得魂不守舍的,但是在涉及自己生命安全的問題上,孝德天皇還是很快做出了抉擇。
事到如今,在不知道前方有什麼危險潛伏的時候,向後回到安全屋便是理智的選擇。
而除了難波城以外,京畿附近、琵琶湖所在的近江國等令國,也是他的勢力範圍。
可以作為暫時避難之用。
“是……是!向後,向後!”
藤原鐮足立答。
整支隊伍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效率。
轎夫們扛起天皇所在的禦轎,在衛兵的開道之下,瘋狂向後奔。
“對了!”
在稍稍平靜心神以後,孝德天皇總算想起了一個人,拉開車窗大聲問:
“對了,鑒政高僧呢?!”
“不……知道!”藤原鐮足一邊狂奔,一邊上氣不接下氣地回答。
因為火燒難波城的景象過於震撼,這支陪天皇出去玩的儀仗隊已經亂成了一團。
不少官奴侍從、乃至士兵都擅自脫隊,逃進了山裡。
在這攪和成一團麻線球的混亂局麵之中,華夏來的高僧不知道被裹挾到了哪個角落。
而對於生死未卜的老友,孝德天皇隻是簡短地“哦”了一聲表示知道了,便繼續自己逃命。
作為倭島的千古一帝,唯有他自己的生命才是重要的。
至於其他人,那不過是過眼雲煙而已。
“可惡的蘇我一族,竟然賊心不死,把朕逼到這種地步……
“複仇!等我大和國的武士秘密撤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把蘇我氏族斬草除根!”
就當他正籌劃著怎麼報複的時候。
嗖!
淒厲的呼嘯聲,就如同夜梟的啼叫。
緊接著,在他能有所反應以前。
噗嗤!
好似鈍刀割肉的聲音。
在他的麵前,藤原鐮足忽然渾身一震。
接著就像斷了線的木偶一樣,臉朝地噗通摔倒。
“咦?”
孝德天皇怔住了,下意識地把腦袋伸出去。
他忠心耿耿的重臣已經趴在了地上,一動不動。
脖頸後麵隱約插著一根羽箭。
“……”
天皇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眼前所見,拚了命伸出腦袋,想要看個真切。
嗖嗖嗖!
一連串犀利的聲音。
幾乎與此同時,天皇所乘坐的禦轎猛地失去了平衡。
哐當!
一聲巨響,轎子摔在了堅硬的地麵上,仰麵朝天。
裡頭坐著的天皇陛下也被狠狠地甩在地板上,跟著咕嚕咕嚕轉了好幾圈才停下。
“呃……”
孝德天皇被甩得渾渾噩噩,下意識地摸了摸額頭。
濕漉漉黏糊糊的,像是血的觸感,好疼。
混蛋!朕的家臣呢,仆從呢,奴婢呢!
一貫養尊處優的輕,在心中把能罵的都罵了一個遍。
但在“生”的本能下,他還是一邊罵罵咧咧的,一邊狼狽地從轎窗裡爬了出來。
當他看見外麵的景象,不禁瞳孔一縮。
遠方的都城仍在熊熊燃燒著,將世界染成一片血紅。
在血紅的背景下,在他的眼前。
他的家臣、仆從和奴婢,全部橫七豎八地倒在了地上,已經沒有了氣息。
他們的身體上,無不插著密密麻麻的羽箭。
“這是,怎麼的……
“是誰?!”
他顫顫巍巍地站起身,神經質地豎起耳朵傾聽。
哢噠,哢噠。
好似打雷一般的聲音,由遠及近,仿佛死神的腳步。
他是見過世麵的人。
他隱約能分辨出來,那好像是馬蹄聲。
可是,這麼密集的馬蹄……
蘇我氏能湊出這麼厚的家底嗎?
彆說蘇我部族。
試問整個倭島。
有誰能飼養出這麼多的馬匹?
也就是一晃神的功夫。
一支玄甲騎兵出現在了他麵前。
全員身穿漆黑的鎧甲,仿佛一座不可逾越的山脈,橫亙在倭酋的麵前。
隊伍之中,一麵高大的旌旗迎風飄揚。
在火焰的映照下,旗麵上的“明”字格外耀眼。
隊伍最前,是一位頭皮鋥亮、身穿袈裟的僧人。
“你是……是你!”
孝德天皇看清楚了那名為大明騎兵引路的僧人,頓時驚駭莫名。
那人,他認識。
是鑒政大師。
此時的大師完全沒有了往日裡的慈悲和平和,臉上滿是仇恨。
他指著倭酋,咬牙切齒地對騎兵們說:
“就是那逼崽子,恁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