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處罰(1 / 1)

推荐阅读:

李元景麵色不佳,思考了沈薇的話後,便揮揮袖子對李承珣說:“你先回去。朕會留你母妃一條命。”

李承珣大喜過望,連連磕頭謝恩,拜謝離去。

側殿安靜下來。

沈薇也準備告辭:“皇上您先忙,妾身回宮處理宮務——”

李元景抓住沈薇的胳膊,翻開做工精細的蜀錦袖子,從裡麵摸出六顆被沈薇偷走的白棋子。

沈薇俏臉劃過窘迫。

李元景勾勾唇:“繼續陪朕下棋,不許再悔棋偷棋。”

沈薇:

這人,簡直沒完沒了!

沈薇強忍著掀棋盤的衝動,耐心陪李元景下了一下午的棋。天黑後,沈薇和李元景用過晚膳,在水榭涼亭裡納涼。

水榭挨著一方水池,夏日裡荷花盛開,清香撲鼻。荷花凋謝後,沈薇讓宮人把蓮蓬采集起來,她還挺喜歡吃蓮子。

尤其是自己親手剝的蓮子。

李元景看沈薇吃了一顆又一顆的蓮子,沒有絲毫停下來的跡象。李元景摁住沈薇:“蓮子性寒,吃多了不利脾胃。”

沈薇眉眼彎彎:“皇上不必擔憂,妾身身強體壯,區區蓮子傷不了胃。”

李元景幽幽質問:“昨夜求朕輕些慢些的時候,也不見你‘身強體壯’。”

沈薇差點被一顆蓮子噎住。

彆看李元景年過四十,這家夥常年騎馬射箭,腰勁兒很強,體力不遜當年。

要不是沈薇保持健身的好習慣,還真承受不住。

好在德順的到來,打破了水榭窘迫尷尬的氛圍。德順恭敬稟報:“皇上,皇後娘娘,八皇子來了。”

李元景揚眉:“讓他過來。”

沒一會兒,穿黑金錦袍的李承泰走進永寧宮。他步伐沉穩,頭戴玉冠,少年麵容還略顯得稚嫩,眉眼和李元景頗為相似。

宮燈照亮水榭,李承泰給父皇母後請安。

沈薇笑著問:“可用過晚膳?”

李承泰點頭:“回母後,孩兒已經用過晚膳。”李承泰瞧見沈薇案桌前的白玉瓷盤,盤子裡有三個剝開的蓮蓬。

還有祛除的蓮子芯兒。

李承泰板著小俊臉,有理有據地勸:“母後,太醫說蓮子性寒,不宜多食。去年夏天您食用太多蓮子,引發胃疾,樂遊姐姐都嚇哭了。難道此事您忘了嗎?”

沈薇無語。

小小年紀,說話像老成的教導主任。

李元景忍俊不禁,將那幾個沒剝完的蓮蓬拿走:“聽孩子的話。”

沈薇心裡五味雜陳,隻得拾起旁邊沒看完的話本子,準備看會兒民間小說。

李承泰說:“水榭風大,燭光搖晃,母後您在此處看書容易傷眼。”

沈薇話本子扔:“采蓮采蘋!倒茶!本宮要喝安神茶!”

采蓮將茶水端來。

李元景差點笑出聲。沈薇性子倔,有時候李元景都拿她沒轍。好在一物降一物,李承泰能稍微管住沈薇。

李承泰見沈薇安心喝茶,這才轉過身,對李元景說:“父皇,今日孩兒翻看刑部送來的《大慶新律》。孩兒覺得幾項律法不嚴謹,想同父皇商議。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國法不嚴,百姓不寧。”

李元景指指旁邊的空椅子,心情很好:“坐,說給朕聽聽。”

茶水氤氳,李承泰和李元景開始討論。

沈薇在旁邊喝安神茶,視線偶爾瞥向在交談的父子。

永寧宮的水榭成了朝堂,父子倆你一言我一語,像父子,像君臣,像狼王和狼群的小狼。

沈薇暗暗稱奇,李承泰不愧是她兒子,小小年紀已經有了卷王的潛質,生來的工作狂。

當然,也保持了“勞逸結合”的好習慣,並未過度辛勞。

父子倆聊完,李承泰起身告辭:“執法不避權貴,黜陟不分親疏。孩兒明日與刑部官員商議,再完善《慶律》,孩兒告辭,父皇母後早些歇息。”

李承泰欲要離去。

李元景忽然叫住他:“明年,你主持春闈科考。”

夏日夜晚的風起來了,李承泰的衣袖飄飄搖搖。他腳步頓住,小眉毛微皺:“春闈?”

沈薇也感到詫異。

主持春闈,那這一屆中舉的進士們,都是“天子門生”,都成了李承泰的“門生”。

沈薇隱隱察覺,李元景似乎在為李承泰的未來鋪路。

李元景喝了一口安神茶,淡然道:“古有甘羅十二為丞相,你明年十三,主持春闈也不是難事。”

李承泰接受能力很快,他從容回答:“孩兒領旨。”

夜風吹拂,李承泰轉身離去。他個子已經長高,背影在月光下顯得格外沉穩。

水榭裡,沈薇麵露擔憂:“皇上,主持春闈不是小事。”

李元景淡定回答:“朕看他小小年紀,整日裡老氣橫秋的,讓他主持春闈也不是難事——薇薇,你說這孩子到底像誰?朕年輕時,也不曾這般老氣橫秋。”

沈薇攤開手心:“妾身也不知。”

夜色已深,沈薇和李元景回屋歇息。

寢殿的四方冰鑒裡,冰塊緩緩融化,帶來舒暢的涼意。

沈薇換了一身緋紅色的絲綢寢衣,衣料涼爽。她靠在床邊繼續看話本子,這是燕京城書鋪發行的新書,暢銷燕京城,劇情很精彩。

國富民強,百姓們物質得到滿足,開始有了精神需求。暢銷的話本子,城裡的樂坊鼓樓,梨園裡的新戲,都成了百姓茶餘飯後的精神需求。

沈薇敏銳抓住這個點,讓葉掌櫃開設“文娛產業”,狠狠賺了一大筆錢。

李元景進屋後,眼神在沈薇的新寢衣上滾了幾圈。

李元景微咳一聲,捉住沈薇纖細的手:“薇薇,你不守承諾。”

沈薇不明所以,納悶道:“皇上在說什麼?”

李元景把沈薇手裡的話本子取走,語氣不滿:“朕已經派人把承佑送去涼州。薇薇,你向朕許諾過,要讓樂遊遠離梁家小子。”

可昨日樂遊又偷偷溜出宮,去落月湖泛舟采蓮蓬。

樂遊水性不佳,梁家小子怕她掉進水裡,竟扮作侍衛護在樂遊身邊。

李元景得知此事,生了好大的悶氣。

沈薇眨眨眼,一臉無辜:“妾身信守承諾,並未欺瞞。”

李元景手指輕搓了搓沈薇的眼角:“睜眼說瞎話。”

沈薇把話本子放到案桌上:“皇上仔細想想,那天晚上,妾身答應皇上——【讓樂遊以後不許和梁家小子去南山狩獵】。樂遊並未和梁家小子去南山狩獵呀,而是去落月湖遊湖。”

李元景噎住。

一時間竟無法反駁。

沈薇一本正經:“妾身信守承諾,並未食言。天色已晚,妾身要歇息了。”

說罷,沈薇倒回涼爽的白玉席子上。

李元景握住沈薇的手腕:“薇薇,你這是在鑽牛角尖!梁家小子少言寡語,悶葫蘆似,豈能當樂遊的駙馬!樂遊是金枝玉葉的公主,她的夫婿必須是人中龍鳳”

沈薇看李元景還在嘰嘰喳喳,完全沒有停嘴的想法。沈薇歎口氣,纖纖玉手一勾,揪住李元景的衣領,殷紅的唇湊了上去。

如墨黑發散落肩頭。

沈薇眨著眼,鴉羽睫毛宛如小扇子,曖昧的風吹向李元景。

常年精心保養,堅持鍛煉,沈薇容顏不減當年,眉眼更添了幾分難得的風情。隻需輕輕一點,李元景便燃了。

明知是美人計,李元景卻也無法抵抗。

他用力扣住沈薇的腰,隻想把眼前的人吃乾抹淨。

翌日,巧嬪居住的祥雲殿。

劉巧兒坐在梧桐樹下縫衣裳,腦海裡思考著如何鬥倒沈薇。

屋外傳來窸窸窣窣的腳步聲,劉巧兒抬頭,看見德順公公領著幾個小太監前來。

劉巧兒放下手裡的針線,起身道:“德順公公,什麼風把你給吹來了?”

劉巧兒看不起太監。

但德順是宮裡的太監總管,皇上跟前的紅人,深得沈薇的看重。劉巧兒一個無寵的嬪妃,不敢得罪禦前的紅人,麵上的態度還算溫和。

德順道:“奴才來傳皇上口諭。”

劉巧兒忽然有種不好的預感。

德順道:“皇上有旨,巧嬪劉氏妄議朝政,圖謀不軌,動搖國本,擾亂宮闈。即日起降為貴人,禁足一年,隻留一個宮人伺候。三皇子李承珣移住皇子所。”

劉巧兒臉色慘白,如木偶似僵在原地。

德順傳完皇上的口諭,轉身離去。劉巧兒這才回過神來,她忙迅速追上德順:“德順公公!其中肯定有誤會!本宮要見皇上,必定有人陷害本宮!”

德順麵無表情告訴她:“還請劉貴人止步,皇上不會見你。”

德順帶著一幫小太監離去。

此刻,劉巧兒腦子一片空白。她隱忍蟄伏多年,隻為了有朝一日能登上高位。可她還沒有從泥潭裡爬出來,又被慘烈的現實摁進深淵,連翻身的機會也沒有。

到底哪裡出問題了?

這時,劉巧兒的貼身宮女慌忙走進來,告訴她:“主子,出事了!奴婢聽說今兒早朝,皇上罷免了您父親的官職,還將好幾個官員貶至苦寒之地。”

劉巧兒隻覺得腦子嗡嗡作響。

她踉踉蹌蹌坐下,手下意識摸著剛縫補到一半的衣裳,自言自語:“父親被罷官我父親四品大官,皇上竟直接罷免”

難道皇上知道她密謀皇位的事?

降為貴人,是皇上對她的警告。

劉巧兒通體生寒。

“我與父親私下聯係,此事隱秘,皇上怎麼會知道?”劉巧兒喃喃。

宮女想了想,忍不住告訴劉巧兒:“主子,奴婢昨日瞧見三皇子去長安宮見了皇上興許,是三皇子告訴皇上的。”

劉巧兒怒火中燒,撕爛了剛縫補的衣裳:“去把承珣叫來!”

約莫一盞茶的時間,李承珣耷拉著腦袋,來到劉巧兒宮裡。

劉巧兒坐在屋簷下,她冷冷質問:“是你向皇上告發的?”

李承珣深深低頭,不敢看母妃的眼睛:“是是孩兒”

話音剛落,劉巧兒瘋一樣地扯住李承珣的手腕,她失控道:“你抬頭看看本宮!你抬頭看看本宮!”

李承珣心驚膽戰地抬頭,劉巧兒那張猙獰老態的臉映入眼簾。

劉巧兒指著自己的臉,撕心裂肺道:“當年在燕王府,本宮是數一數二的美人!若非為了你,本宮怎會隱忍多年,把自己熬成蒼老醜陋的老女人!”

“你再看看這荒涼破敗的院子,看看本宮身上的粗布衣裳!本宮多年的努力,全白費了!”

李承珣知道劉巧兒吃了很多苦。

可他忍不住說:“母妃!當皇帝哪有這般容易!天下百姓需要一個明君,我無能無德,我當不了好皇帝。”

劉巧兒罵道:“你管天下百姓做什麼,你是劉家人,你身上流淌著劉家的血!”

李承珣不讚同母親的話。

他退後兩步,朝劉巧兒行禮:“母妃,父皇留著您一條命已經仁慈。孩兒得皇後引薦,即日去工部,與官員研究南方水利工程。孩兒將來必將時常在外奔走,母妃保重。”

李承珣沒有當皇帝的誌向,他隻想做喜歡的事兒。

劉巧兒聽到這話,仿佛聽到天方夜譚,她怒斥:“皇後引薦?傻孩子,你以為她是真心引薦你?她巴不得把你送走,皇城之內便沒人和她兒子爭奪皇位!”

李承珣沉默不語。

不管沈皇後是否真心,至少他能保住自己脆弱的小命,還能做他喜愛的工程。

身在皇家,能保住一條命已經很不容易了。

劉巧兒還在篤定地說:“沈氏她遲早會失寵。她隻是運氣好,她哥哥大嫂手握兵權,她弟弟是權臣,皇上才裝作寵她。承珣,母妃了解皇上,皇上他將來必定會鏟除沈家!到時候你的機會就來了!”

劉巧兒絮絮叨叨個不停。

李承珣一個字也沒聽進去。

他轉身離開。

哪怕最後摔得粉身碎骨,至少他離開了壓抑逼仄的房屋,看到了外麵的天空。

李承珣懦弱了十幾年,他也想勇敢一次。

永寧宮。

采蓮走進書房,把劉巧兒降位的事告訴沈薇。

沈薇放下手裡的毛筆,活動酸痛的手腕:“巧嬪——哦不,她如今是劉貴人了。劉貴人是何種反應?”

采蓮回答:“劉貴人和三皇子大吵一架,三皇子決絕離去。劉貴人哭了一會兒,莫名其妙開始鎮定下來,又繼續在屋簷下縫補衣裳。”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