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都重生了誰還當人 > 第167章 數芯戰略計劃

第167章 數芯戰略計劃(1 / 1)

推荐阅读:

許青山的聲音不重,但決心很重。

周其鳳在電話那頭的聲音靜了下來,他沉默良久,又深深地歎了口氣。

“既然你堅持的話,那我就往上申報了,這件事不適合放在院士會談裡說,應該會私下給你安排一場單獨的見麵會,你可以先把想法和材料準備好。”

既然勸不動,那就儘力幫忙。

這是周其鳳的態度。

同樣,他的心中也有一絲期許,或許許青山真的就做成了呢?

要知道現在的許青山可是要比當年的陳進,更有成果,更有份量,也更有潛力,如果是他的話,如果上麵能夠全力支持的話,說不定還真有可能能行。

“那就辛苦周校了。”

許青山恭敬地答道。

周其鳳對於自己於公於私都是仁至義儘,起碼在許青山看來,周其鳳已經是極為稱職的校長了。

許青山耐心地等待這件事的後續。

周其鳳也果然沒有讓他等待太久,不到一周的時間,就有人聯係上了許青山,並沒有帶上周其鳳一起,而是更為隱秘的約談。

許青山按照約定的時間,抵達了英才交流中心。

雖然這次秘密會談的地點安排在了京城大學內,可周其鳳並沒有參與這場會談,這場會談的參與者隻有五個人,許青山是會談的核心,另外四位,分彆來自科技部和工信部。

許青山進屋的時候,就看到這四位穿著打扮並不是很起眼的中年男人正站在一塊討論著什麼,自己敲門進門的時候,他們就迎了上來。

“許教授您好,請坐。”

其中一位兩鬢略白,發際線比較高的老帥哥扶著許青山的胳膊,熱情地請他入座,坐下來聽了他們的自我介紹,許青山這個時候才知道了這次會談的目的和參與方。

來自工信部的兩位分彆出自電子信息司和信息技術發展司,這兩位都姓張的領導,這次主要是過來做一個從旁輔助的工作,而那個老帥哥,則是新上任的科技部領導,姓龍,身後那個國字臉則是來自科技部一司的領導。

“周校長已經把大概的情況和我們溝通過了,萬部長的意思,是由科技部牽頭,工信部配合,來開一個小型方案報告會,深入了解一下許教授你的思路和路徑,如果能夠通過評估中心的可行性評估的話,我們會儘可能進行多方麵綜合支持。”

龍藤微笑著朝著許青山介紹了一下大概的情況。

許青山了然。

果然自己現在的名聲很大,能在上麵直接掛上號了,一向上申請訴求,都會積極地回應自己的想法,隻是周其鳳所說的漢芯一號事件確實會有影響,許青山聽了龍藤對於評估流程的介紹,大致也了解了官方內部的改變。

從幾年前那場事件結束之後,官方就重新整頓了項目評估流程,更加嚴格,更加複雜。

許青山的這次申請,確實也觸動了一些人的神經,但是好在許青山的聲望要好得多,又是土生土長的華夏人,這一點讓人放心很多。

“我的個人情況,在各位眼裡應該不算是什麼秘密,我也沒有隱瞞過。”

許青山開口就先把基調定下來,主打的就是一手坦誠。

“我個人對於未來幾年的芯片行業是比較重視的,我也知道我們國內一直都在努力,但實在是得不到關鍵性的突破。”

“如果說互聯網是未來的新世界載體,那芯片就是新世界的基石,這種類似於命脈的關鍵性技術,還是應該要牢牢地抓在我們自己手裡才好。”

“我在去年接觸到梁溪尚德的案子的時候,心裡就已經萌發了這方麵的想法,最近在數學和計算機方麵得到的突破,也有應用到芯片製作領域的可能。”

“從我在京大開辦的科研項目和團隊組建情況,以及創辦小米公司,以及在鷺島統合的半導體產業,不難看出我的目標就是模塊化拆分整個製作產業,降低歐美方麵的警惕後,逐步地移植技術,進行底層架構的破解再開發。”

許青山並沒有和往常那些專家們一樣,開口自研,閉口自研。

龍藤他們顯得有些意外,好奇地問道。

“許教授想走的隻是純粹的複刻生產路線麼?如果是那樣的話,如果國外對我們進行專利追責和新技術封鎖的話,我們可能會有不小的麻煩,這對於華夏芯片製造似乎不是一個好的思路。”

他有些為難地說著。

如果許青山隻是打著搞研究的想法,實際上是想為了他自己的手機集團服務的話,龍藤覺得這樣的提案大概率是沒有辦法通過評估中心的評估的。

畢竟,當初多的是打著為國的旗號,為自己謀求私利。

哪怕許青山此時的國民地位很高,他們作為政府工作人員,也不會因此網開一麵。

許青山搖了搖頭。

“對於我們華夏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先做出來,必須要先實現芯片製造流程的全國產化,完成初步的技術複刻,這樣我們才能利用統一性原理,完成全流程的本土化改造。”

許青山娓娓道來,談及自己對於芯片生產的見解。

“科技的進步不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我們在跟進的基礎上,能完成本土化移植,那就能更好地吃透底層邏輯和核心原理,再反過來開辟出屬於我們自己的道路,想要在短時間內追上並且超越,我們的路線就需要如此。”

許青山是能夠預見到未來的芯片發展情況的。

“在目前芯片市場尚且比較混亂的時候,我們還有借機抬頭的可能性,等到未來消費市場穩定後,歐美形成完全壟斷,到時候想要尋求突破,並且讓市場適應,所需要花費的就是幾千億甚至上萬億的代價了。”

許青山並無虛言。

未來華為每年要燒掉上千億的資金投入到研發之中,就為了能夠快速縮短與國際主流芯片性能差距。

起步得越早,方向越準確,未來能省下來的錢自然會更多。

“這是我對於芯片行業的情況整理出來的戰略計劃書,請過目。”

許青山從自己的公文包裡拿出來了兩份打印裝訂好的計劃書,遞給了龍藤他們,他隻準備了兩份,四人腦袋湊在一起慢慢地看許青山的計劃書。

既然能夠被派來和許青山初步接觸的,那就代表著部裡也認可龍藤他們幾人的水平,不說他們懂科技研發,但起碼的閱讀是沒有什麼障礙的。

心中也能對這份計劃有一個大概的評估。

許久過後,許青山在椅子上打盹,這四個家夥一個問題都沒有問他,就光顧著看了,直到龍藤輕輕喊他,他才緩緩轉醒。

“抱歉,最近工作比較忙,春天來了有點犯困。”

許青山揉了揉眼睛,看向了四位。

龍藤手裡拿著兩份計劃書,鄭重地對許青山說道。

“許教授,這計劃書我們已經看完了,我們打算帶回部裡去研究一下,希望你這邊能暫時對計劃進行保密,最後的討論結果,我們會在半個月後告知你。”

“可以,今天辛苦你們了。”

許青山不太意外。

如果這麼重要的事情能夠一次小會談就拍板下來,許青山反而覺得不現實。

但他有信心能夠得到科技部方麵的認可。

在計劃書裡,許青山就著部分技術提出了自己經過深思熟慮後,較為可行的先行想法,那完全是可以在國內作為一個專項課題開設實驗室的,但他毫不吝嗇的整理了思路和初步方案。

但凡是評估的專家團體水平到位,都能看得出這份計劃書潛在的價值。

哪怕最終計劃沒有成功,這份終極目標為“自產自研,達到全球領先水平”的計劃書,也還有緩衝落地的機會,起碼能夠緩解目前國內芯片行業人才、技術全方位短缺的局麵。

果不其然。

4月剛剛到來,許青山就收到了來自科技部的邀請,去參加一場並不對外公開的會議。

這場會議,到場的人不僅有官方高層,同樣也有來自華科院計算機所、華夏點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龍芯華科的人到場。

在參加會議之前,與會人員都簽署了保密協議。

而在會議結束之後,許青山的表情不見輕鬆,反而是愈發凝重,在走出會場的時候,長長地吐出一口氣,抬頭望著天空。

官方對於自己這次的計劃十分重視。

這一個被命名為“數芯戰略計劃”的計劃,已經被初步完成核高基項目的申報流程。

核高基,即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的簡稱,是2006年官方發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與載人航天、探月工程並列的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

這個預計投入千億的重大科技專項,承載著國家對於電子產業的信心和期盼。

同時,“數芯戰略計劃”也被列入了863計劃的考察名單之中,隻有初步完成計劃基礎,才能得到863計劃的持續性支撐和全局性支持。

這兩個項目計劃,對於許青山所規劃的未來而言,是極為重要的。

華夏對比國外其他國家的核心優勢之一,就是高度集成的社會製度,能夠為某一個項目計劃,集中整個社會的力量,助推其快速發展。

在過去的四十年裡,華夏工業的快速發展,就得益於這樣的優勢。

如果隻靠著許青山自己一個人單打獨鬥,許青山覺得自己就算手裡有再多的資金,都不一定能夠完成這個計劃。

但如果有國家的全局性統籌助力,他能多出三成信心來。

可這件事依舊不是那麼簡單。

數芯戰略並不是單純的芯片生產和設計,而是包含了結合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開發,旨在搭建起華夏在成熟製程領域的智能生態閉環。

用ai技術重構芯片設計範式,將深度學習算法應用在設計空間優化、驗證效率提升和模擬設計加速等方麵,強化學習後所搭建起來的ai模型,能夠更加準確地預判驗證路徑,探索最優布局,減少大量的重複步驟和多餘損耗。

並且在芯片製造的流程中,針對ai算力搭載做出更加合適的優化。

還能建立起ai芯片開源指令集的新型矩陣,降低生態設計的成本。

簡而言之。

許青山要做的事,就是用自己手裡的數學和計算機技術,狠狠地降低損耗,減少成本。

說人話。

用最少的錢,乾最多的事。

當然,這種話說出來容易,做起來難。

不過,有官方的政策支持,還有人員抽調支持,許青山倒是可以好好地行動起來。

在這段時間的準備過程中,許青山早就已經物色好了一些人選,他打算優先攻克的,都是華夏出身的年輕專家,他們有比較強烈的歸國欲望。

其中,今年剛剛入職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的孫楠,就是許青山頗為看好的人才之一。

這位02年入學華清,06年獲得學士學位,去年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的年輕學者,在高性能集成電路芯片設計領域擁有很獨到前衛的見解,他對於智能控製芯片功耗方麵很有興趣,許青山就著這一點,寫了一封小論文,提及了自己關於ai驅動芯片驗證係統的設想,並且邀請他到京城大學來進行短暫的訪問和交流。

除此之外,對於封裝測試環節擁有深度造詣,目前正在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就讀材料科學的何軍博士,也是許青山的目標之一。

但許青山在簡單的聯係後了解到,目前英特爾也在追逐這位年輕的博士。

不過。

最讓許青山頭疼的,是身在大洋彼岸的蘇媽蘇姿豐。

作為全球在半導體領域最有名氣的芯片專家,蘇姿豐此時正處於一個飛升期。

她在94年博士畢業後進入德州儀器,又在第二年進入ib擔任研發主管,07年成為飛思卡爾半導體首席技術官。

可以說,她一個人對於半導體行業的了解和掌握就能和華夏掰手腕了。

可問題是,在某種程度上,她不太認為華夏擁有芯片發展的空間。

明年就會加入ad,從而讓ad扭虧為盈,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半導體公司的蘇姿豐,此時同樣在虎視眈眈地搜羅著市麵上的半導體相關人才。

雖然許青山並沒有和她直接對話過。

可他在主動接觸了不少邊緣技術的學者時,都有從他們口中聽到了蘇姿豐的名頭。

這讓許青山的搶人拐人計劃,難上加難。

但他自然不可能那麼輕易地放棄。

成名專家拐不到,那就多找超級潛力股!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