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都重生了誰還當人 > 第101章 天下英雄如過江之鯽

第101章 天下英雄如過江之鯽(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我做的主要是求基波二次和三次諧波公式的算法分析,針對周期性非正弦交流量進行傅裡葉級數分解”

李廣直原本躬著的背直了起來,整個人就像是枯木逢春一樣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他手指在空中比比劃劃,就好像黑板就在他的麵前一樣。

許青山愣了一下。

一個人能夠在短時間內出現這麼大的反差,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是裝的。

可如果李廣直在講課的時候是這種狀態的話,那他不應該不適應教學崗啊?

“我在做堆壘數論的時候,主要還是延續了華羅庚先生的路線,主要研究的還是素變量問題”

李廣直整個人似乎已經開始進入了一種比較沉浸的狀態,神神叨叨的,甚至人都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手舞足蹈。

說到了自己擅長的地方,氣質完全不一樣了。

許青山沒有打斷他的表演。

李廣直的狀態許青山很能理解,其實很多熱愛學術研究的科學研究人員,在真正沉浸地進入了自己的專屬領域的時候,就會有一種忘我的境界。

有人說這不就是正常的心流狀態嗎?

其實還真不是。

他們隨時能夠從這種狀態裡抽離出來,也能快速地進入,和本質上是專注度的心流狀態不同,這種狀態更多的是激情。

所以如果隻是單看搞科研的人,一天乾活十幾個小時都不喊累,實際上並不是真的不累,而是他們失去了對疲憊的知覺。

激情的物質表現是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等各種信息素。

可以大幅度地降低人對於其他情緒的感知。

“可以再觀察看看。”

劉若川側過頭來小聲地和許青山說道

李廣直現在說得起勁,完全沒有注意到兩位主麵試官正在竊竊私語,他甚至在講自己研究要點的時候,還用上了慷慨激昂的聲調。

“他似乎還挺適合做學術工作的,這要是換個狠一點的導師,豈不是能把他壓榨到死?”

許青山說道。

“我估計在前兩家也都是這樣的,放進候選吧。”

三言兩語,許青山和劉若川就如此定下來了李廣直的定位。

“嗯,還不錯,可以去隔壁的辦公室休息一下,晚點進行第二輪麵試。”

劉若川把簡曆收起來。

李廣直在聽到了劉若川的話以後,愣了一下,原本激情澎湃的狀態又瞬間收斂了起來,恢複到了那種畏畏縮縮的狀態,脖子又縮回去,像是一隻怯懦的老烏龜。

“誒,好好,謝謝許導,謝謝劉導,謝謝,謝謝.”

李廣直嘴裡不停地念叨著。

這種形象的理工男,放到誰眼裡可能都很難被看的慣,可他也有自己的閃光點。

“自信一點,剛剛表現得不錯。”

許青山有些看不慣李廣直這個模樣,在他要出門的時候,開口說了一句。

李廣直原本躬著的背霎時間頓住了。

他緩緩地回頭,看向了許青山,莫名的,眼睛裡竟然閃爍著淚光。

許青山溫和地朝著他點了點頭。

他對於這些熱愛自己事業,熱愛自己工作的人,其實心中還是懷揣著一分敬意的。

“謝謝。”

李廣直再度開口說道,隻不過這一次他卻是回退了兩步,朝著許青山鞠躬,才匆匆地退了出去。

“他這是?”

許青山感覺李廣直的反應有些大了,自己隻不過是簡單認可了一下他,有些疑惑地看向了劉若川。

劉若川臉上倒是有些憐憫。

“看這樣子,倒是不難理解他的狀態了。這明顯就是讀博和做研究的時候,被大老板打壓久了,心態完全變質了,就算畢業了以後,自己去當了教授,也還調整不過來,簡單來說,就是缺乏認可。”

劉若川看向了許青山,有些感慨又羨慕地說道。

“我說這話可不是在泛酸或者是陰陽怪氣,但是青山你的路真的是無數做學術研究的人夢寐以求的道路,在做學術研究這條道路上,不知道有多少人日夜兼程著在前進,但他們並不能拿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成果。更不用說還能像你這樣一路過來都能得到學校和導師的支持,甚至能夠獲得很多特權,打破很多先例。”

“像李廣直這樣的科研研究者並不在少數,有些人或許在博士階段就已經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也有人自此就選擇遠離院校,不再踏入所謂的學術圈。”

“其實像是國內學術圈每年畢業那麼多碩士,那麼多博士,真正的想專心的做研究的十不存一。更多的人在拿到學曆的那一刻起,就想脫離這個讓他們深陷其中的泥潭。”

許青山了然地點了點頭。

這樣的經曆是他兩世為人,也不甚了解的。

而且在他重生之後,就從高中到大學一路過來都順順利利的,滿路都是貴人。

儘管這很大原因是他的個人實力和潛力強的太難讓人忽視了,可說句實在話,就算是真正的天才,人生也不一定不坎坷。

從這個角度來看,許青山是極度幸運的。

“讓下一個人進來吧,我們動作快一點,彆讓他們等太久了。”

許青山歎了口氣,說道。

研究團隊的招聘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雖然許青山他們團隊人不多,可每個人分工明確而且行動效率很高,再加上前來麵試的這些候選人一個個都是高級知識分子,每個人的綜合素質也都很高,理解能力也很強,所以這場麵試會的速度極快。

僅僅用了一個上午的時間,許青山和劉若川就完成了初步的篩選。

除了原定的8位候選人之外,還有17位聞訊趕來的自我推薦的研究人員。

能夠在這個時候趕過來自薦的科研人員,那都是有自己過硬的底氣,人均國內外頂校背景,甚至人手都有高影響因子的論文。

甚至有一個手中還握著二十四項專利,認為自己能夠在應用方麵為許青山提供一定的即戰力。

不得不說,本身這幫人在學習的時候就是頂級卷王,而他們能夠走到今天這樣的高度,那更是卷王中的卷王。

他們的視野、判斷能力都要比常人強上許多。

甚至有人能夠給出自己認為的許青山研究團隊最佳的發展路線,這一看就是一個小劉若川型的人物,主要是他說的點還真的說中了,正是許青山和劉若川之前討論過的內容。

這一次麵試會算是讓許青山見識到了天下豪傑的冰山一角。

難怪會有人說,天下英雄如過江之鯽,隻有能夠抓住機會,揚名天下的才是真正的大英雄。

“完蛋了呀,那這樣有點難選,這幫人怎麼都這麼厲害?”

許青山有些犯難的看著麵前定下來的候選名錄,這個名單上的人數要比他們之前預想的要多得多。

“畢竟都是衝著你的名頭來的,沒點本事都不好意思來你麵前亮相。看看吧,實在沒辦法就要多組織幾輪麵試或者筆試,把他們的真金白銀都試出來。”

劉若川也有些犯難,隻不過這是幸福的犯難,他就算是在法國巴黎高師的時候,都很少見到有哪個教授的課題組能這麼受年輕的優秀研究人才的歡迎。

畢竟正常來說,一位老教授的研究方向基本上都定死了,而這就是已經完成了一輪大的篩選。

特彆像是數學這種涵蓋極廣的超大類領域本身,學數學的人就不能算多,要學這個方向的就更少了,再細分到小的領域裡,那就是少之又少。

像這種招研究員的招聘,一年能來麵試個四五個人都已經算不少的了。

畢竟有潛力的年輕才俊,所有研究所都搶著要,而資質和實力都很普通的人,就連實驗室的門檻都過不了。

也就是許先生這種擁有無限可能研究方向也很廣,甚至還跟其他學科有很大的交叉比例的實驗室,才能這麼受歡迎。

要知道許青山研究團隊的招聘公告才發出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能組織起這麼二十幾位能過標準線的人才來,那是極其誇張的。

當然這並不代表著這些人才都是代職的,其實其中蠻多人,接近三分之二的人,都是目前有教職或者是研究崗的。

就是不知道他們現在就職的學校,在知道他們偷跑來參加許青山團隊麵試的時候,會做何感想。

雖然人才這麼多,很難定下來可畢竟名額有限,在糾結了一下午之後,又經過了兩輪比較深入細致的麵試,許青山才敲定了最後的四個人選。

而在這四個人中,李廣直的名字儼然排在第一位。

或許是因為長期被否定,然後在第一輪麵試離開的時候,被許青山的肯定所鼓勵,李廣直在之後三輪麵試的表現要好上很多。

他說話都不磕罷了,在講到自己專業領域的東西時,還能積極地申請跟許青山互動。

而但凡許青山現場讓他做的事情跟嘗試延展講述的課題,他也沒有第2句話說辦就辦,主打的就是一個任勞任怨的好用牛馬。

就李廣直的這種性格,難怪他的前領導會pua他,這種老好人看著就讓彆人想欺負。

“小王,明天你帶著我們這四位研究員去辦理一下手續,有什麼不懂的,你直接問你們劉導就好了。”

許青山打個哈欠。

他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從自己開始專注的做研究之後,慢慢的就不太喜歡把時間花費在跟大量的人短時間社交上。

雖然這種麵試會根本就算不了社交,而算是工作。

“你呀,你就隻會把事情丟給我。去吧,人都定好了,我來處理就行了。”

劉若川笑著指著許青山整理著桌上的各種文件,現在團隊的框架已經定了下來。

招收的四個人裡,有像李廣直這種就是專精於研究的科研人員;還有另外一位就是那個工科出身表示自己能夠在應用數學上給許青山提供基站力的青年工程師;另一位是女學者,其貌不揚,為人低調,可是她的風格大有一種plus版王隗的感覺,不管是談吐還是他的論文風格都很踏實很能乾,許青山敏銳的察覺到這是一個隱藏的超級卷王。

最後一個則是那個小劉若川,這個名額是劉若川定下來的,也是劉若川打算留著自己培養的人才,他在研究團隊管理上似乎挺有經驗,年紀不大,今年也才28歲,算是和劉若川相仿的年紀,兩個人氣質也有些接近,交流起來應該也不是問題。

其實許青山也有些不理解。

他們這4個人現在其實都有自己的教研崗,其中那位叫做金晶的女學者,甚至今年都評上副教授了,可是他們還是毅然決然的選擇來到自己的研究團隊。

在麵試的時候,許青山也有特地就這個問題問過金晶。

金晶是這麼說的。

“我認為國內現在的科研氛圍有些過於追求成果論和數量論,這對於科研環境來說是不好的。雖然許研究員的成果確實很好看,短時間內的數量也很多,看起來像是這種成果論和數量論的優勝者,但實際上我在深入的研究了您的論文之後,我覺得不是這樣的,因為您的每一步推導,每一步計算,都沉穩得像是經曆過了成千上萬次嘗試。起碼在我看來,論文的證明過程無懈可擊,並沒有任何虛浮的為了證明而證明的倉促感。”

“這就是我希望達到的境界。”

“所以,我希望能夠腳踏實地的和你一塊做最前沿、最有活力的科研。”

這可不是在拍許青山的馬屁,當時金晶說這話的時候,眼神堅定得像是要當場入黨,她是真的這麼認為的。

對於她這樣放棄了自身在985院校副教授的位置,自願賠付,來到自己團隊的,許青山自然也不能吝嗇,同等的副研究員的位置肯定是跑不了的。

而那位叫張珂的工科學者、工程師,本身也是通信方麵的專家,雖然本身不在院校,但以他的能力和資曆,一個副研究員也跑不了。

反倒是李廣直這個許青山打算親自帶的,和劉若川帶的方雲海,隻能先安排成助理研究員。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