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都重生了誰還當人 > 第67章 校企地三方合作之路

第67章 校企地三方合作之路(1 / 1)

推荐阅读:

這兩個家夥在電話裡聊得起勁。

很難想象正在商量著如何把一家巨大的企業瓜分成許多個碎片的家夥,竟然會是華夏學術各自領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如果讓人聽到了,或許能打破一些想象。

“我也覺得這樣的方案更可行一些。”

許青山說道。

“如果我們真的能夠在中間給他們牽上線了,本身梁溪在江南省的經濟實力就不弱,鷺島市目前在整個東南沿海都是知名的經濟城市、旅遊城市,這一次可以算得上是強強聯手,而且鷺島劉市這次跟我見麵聊了很多,其實鷺島也很希望能夠完成轉型,往科技城市的方向前進,尚德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最好的引子和機會。”

許青山的話引起了邱湧的深思,而且許青山還用更明顯的例子來舉證。

“去年還是前年,廬城拿了一百多億,那個時候已經是廬城整個市三分之一的財政收入了,可以說如果這筆投資失敗了,那廬城的發展將會出現很大的阻滯。”

許青山說到廬城,邱湧一下就有印象了。

因為說起廬城的投資行為,其實最出名的反而不是這些,而是把華夏科技大學給拉了過去。

“廬城從世紀初就已經開始在執行這種方案了,邱院,你接觸的各個城市的政企合作比較多,肯定也清楚,我們華夏國內正常的招商引資環節,都是政府給地、給貸款、給稅收優惠,就比如說梁溪對尚德的情況,不就是最經典最傳統的招商引資嗎?或者說是扶持創業也合理。”

“但是廬城不一樣,廬城這是屬於資本化招商,他們現在是在成立市場化運作的產業投資基金,去大膽地投資自己規劃的戰略性產業,用城市的強大資本來吸引這些需要資金、需要政策、需要管理的潛力企業到廬城來落戶,發展以後再出售股份獲利,隨後再根據已經成型的城市產業主線,去市麵上繼續撒網撈魚,尋找值得投資、富有潛力的產業上下遊企業,這讓廬城能夠更加輕鬆地形成完整的科技產業鏈,最後能夠完成循環。”

“和前者相比,廬城對於企業的掌控力度更強,但是又脫離了原本國企的定位和風格,還更容易得到市場回報。”

許青山說得很有激情,因為他其實極為推崇廬城的發展方略,廬城能夠從一個爺爺不疼姥姥不愛的無名省會一路飛速發展,廬城的發展方陣功不可沒。

“廬城卻是厲害啊”

邱湧感慨地說道。

今天許青山突然提到了廬城,這就讓邱湧不得不回憶起了當年的事情。

“你年紀還小,沒有經曆過那些時光。”

邱湧的語氣突然充滿了悲傷和回憶的氣息。

“就算是我,其實當時也剛出生沒多久,我對於那段歲月其實並沒有太深太深的記憶,但是我卻能夠記得當時的那種社會氛圍,我們這種人放到那個時候,日子咋樣可不好說。”

邱湧的話讓許青山頓了頓,停下了自己繼續講解廬城模式移植到鷺島的調整方陣。

人在開始上了年紀以後,總是會開始回憶往事。

“不過我印象最深的,其實是我上了大學的時候,嗯,那個時候年齡跟你其實差不多,大概是83年吧,我到華清來讀書,後來你也知道,我一直留在華清。當時我就對科大的事情略有耳聞。”

“其實科大南遷的因素太多了,但當時廬城真的是力排眾議,當時那麼窮的一個地方,選擇頂住了所有壓力,勒緊褲腰帶接收了落魄得無處可去的科大師生。”

邱湧說到這一點,突然嗤笑了一聲。

“廬城當時有一分錢都要掰成兩半分一半給科大,但京城的資源實在是太好了,科大也就一直想要回京城來,我上大學的時候,導師就在說,科大那邊又在給部裡打申請了,還先建了研究生院,明明廬城費了那麼多心力接收了他們,投資了他們,扶持了十幾年,他們的心也還是在京城。”

“當時華清就有不少人在討論,也不知道是為廬城感覺不值呢,還是純粹不喜歡科大的做派,當時就在說,廬城這是好心喂了驢肝肺,會因此拖累了城市的發展。”

“可誰知道呢?87年確定了無法回遷以後,廬城還是給科大批了西區的地,然後科大就真的在廬城紮根了下來,一年兩年的看不到成果,可十年二十年,這幾年,科大的成果可出了不少,而且幾乎全都在廬城派上了用場。”

“我當年也會在想,廬城這麼對待科大,是不是有些不值,是不是過於冒險,是不是一點都不穩定。”

“但現在看來,這座城市從當年就已經展現出了絕佳的投資天賦。”

“現在華清想要和廬城談合作,廬城都不怎麼愛搭理我們。”

邱湧說到最後,自嘲又無奈地笑了笑。

“廬城不搭理,那是廬城的損失,投資這種事向來都是風險和機遇並存的。”

許青山突然接口道。

“華清也談不上錯過,畢竟也隻有在京城,京大和華清才是永遠不可撼動的0。”

“嗯?哈哈哈,也是。”

邱湧的莫名惆悵被許青山一句話驅散,爽朗地笑了起來。

“而且,沒有廬城,這不是還有鷺島麼?”

許青山不遺餘力地推銷道。

“邱院你要是信我,咱回去就去找兩個校長商量商量,咱們京大華清怎麼說都是兄弟院校,要是我們能一起和鷺島達成戰略合作夥伴協議,然後把鷺島這邊作為我們京大華清的實踐基地、應用基地,不管是做技術轉化,還是城市投資,那都是有優勢的。”

許青山心中打著自己的算盤,賣力地忽悠著邱湧道。

“校企政三方穩定合作,而且鷺島這邊環境多好啊,到時候過來這邊做項目的導師,還能順便療養療養,這環境,這氣候,不比北戴河的好多了?”

“你小子是想著到時候自己過來鷺島這邊常駐是吧?”

邱湧毫不留情地一句話揭穿了許青山的算盤。

“瞧你這話說的。”

許青山嘿嘿一笑。

“你想想啊,華清和京大都有交情,學術嘛,也小有成果,這工業嘛,也略懂一二,還是閩南本地人,我這裡裡外外多少都懂一些的,不讓我勞累勞累,麻煩彆人多不好啊?”

“你啊你,我是沒什麼意見,看你們周校同不同意了。”

“哦?你沒意見,你不用去問校長的?”

許青山好奇地問道。

“等尚德的事情處理完,我今年應該就要評副校了,到時候分管這方麵的內容沒有什麼問題,老校長也會支持的,畢竟這種校企合作、地方合作,比起你們沒啥工科實力的京大來說,對華清的好處實在太多了。”

邱湧蔫壞蔫壞地冒出來一句。

“你要不要考慮京大那邊畢業以後就直接過來華清,鷺島這邊也不用京大摻和了,你來了,華清就直接在鷺島著手組件研究所,到時候你來負責?咋樣?到時候你就校內兼職一下,平時就在研究所”

“誒,老邱,我們現在可不是聊這個的時候啊,我這邊去完善一下三方合作的方案,你那邊自己安排去吧,尚德的事有消息了就通知我,我好馬上去找劉市,不說了,我要回去打比賽了。”

許青山可不想被邱湧洗腦,而且還是長篇大論地洗腦。

他找了個借口想掛斷電話,卻又被邱湧的“誒誒誒”給攔了下來。

“比賽?你參加啥比賽啊?”

“建模美賽啊?”

“啊?你多大的人了你參加建模美賽?你這不是去欺負小孩嗎?”

“老邱,你要不要聽聽你在說什麼?”

“你還跑去跟人家玩數學建模,你這不是欺負小孩是什麼?”

“可我不也是小孩麼?我才19!”

“哦,也是。”

邱湧自言自語道。

“就是有時候總覺得你這小子一點都不像是19的,說是39的都有人信,嗯,對,顯老,像個小老頭。”

“我這臉上滿滿的膠原蛋白怎麼就39了?!”

“嘖,你小子有時候說起事來,成熟得不像是個好人,行了,不說了,掛了啊。”

邱湧主動先把電話掛了。

他手裡還拿著手機,站在自家書房裡,臉上是得意的笑,還自顧自地說道。

“讓你有事邱院,沒事老邱。”

許青山又些許鬱悶地看了看手機上掛斷的界麵。

他打開相機,反轉鏡頭,照了照自己的臉。

“氣質這玩意真會顯老?”

許青山嘀咕了一句,收起手機,回到屋裡。

建模美賽的難度擺在那。

並不隻是簡單地考驗參賽人員的數學能力、或者是書寫能力,而是綜合能力。

建模比賽要求參賽人員組隊,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想要完成一個完整可行的方案,需要涉及的知識麵太廣,知識體係太龐大。

如果隻是一個人的話,且不說很難掌握那麼多的知識,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快速地調用那麼多知識體係。

但許青山不一樣。

他都出去打了一個那麼長電話的功夫了,江浣溪她們的完成進度,甚至都還沒有達到他的三分之一。

不過好在起碼她們捋清楚了邏輯關係和核心問題,並且已經開始融洽地討論起了解決問題的思路。

隻不過。

許青山也就是在門外看到她們兩交頭接耳的這一幕。

他剛推開門進來,江浣溪她們又佯裝無事地各自高冷。

“都研究得怎麼樣了?需不需要我幫忙?”

許青山坐回沙發上,看著江浣溪她們,出聲問道。

“不用的,很順利,放心吧,相信我,我肯定沒問題的。”

江浣溪看了眼旁邊的佟童,稍稍揚起小下巴,認真地說道。

“論文寫作確實太簡單了,完全沒壓力。”

佟童也看了過去,伸了伸攔腰,努力地挺了挺胸。

“行吧,那你們先做著。”

許青山見這兩姑娘似乎非要在自己麵前較勁爭輸贏,就覺得自己不該自討沒趣。

他拿起了自己的筆記本,到了旁邊另一台電腦桌前,開機,準備開始忙活自己的事情。

坐在支撐很足的人體工學椅上,許青山看著桌上這一大台服務器,雖然算不上什麼頂級計算機,可他估計整個龍江都很難找出來一台比這配置更好、算力更高地個人計算機了。

電腦的速度果然很快。

許青山覺得自己開機以後稍微試一試專業軟件,屋裡的溫度就已經上升了些許。

冬天就喜歡這種暖和。

他縮了縮脖子,靠著椅子,就這麼把自己設計的科學計算軟件轉移到了這台服務器上,進行程序優化和算法完善。

之前在梁溪那邊給出來的還是相對粗糙的雛形。

現在手裡有算力還不錯的電腦,倒是可以好好地做一做,到時候等回了京城再去申請一下超算來進行全部程序的驗證和多重運算。

許青山像是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癱子一樣,整個身子軟在椅子上,雙手時不時地快速敲打鍵盤,時不時的拿點東西吃。

今天的狀態隻能說是一般般,但卻並不會影響許青山的工作進度。

有些更多是考驗推演能力的部分,根本不需要他找靈感。

靠著強大的邏輯能力和知識統合能力,許青山已經能夠在算法上對某些難題進行硬解了。

這種操作就像是什麼。

例如在學小學奧賽的時候,我們往往會遇到一些用“笨方法”直接算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但是想要快速解決問題就必須要找到特殊的思維方式的題目。

而許青山現在在麵臨這樣的題目的時候。

他可以選擇去尋找特殊思維方式,但是他也同樣可以選擇直接用笨方法硬解。

因為以他目前的實力來看,就算是硬解,速度也不見得比找新方法慢。

甚至他可以先硬解,再回頭看看結果,總結一下規律,再給出新思路。

在這種情況下。

你很難說,許青山到底是用了腦,還是沒用腦。

說他用了腦吧,他解開問題純靠偷懶的不需要動腦的運算。

說他沒用腦吧,就那計算不知道能為難死多少人的腦細胞。

隻能說,他的方法沒有任何參考價值,不適用於其他人。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