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惡龍,為了賺錢選擇文化勝利 > 第190章 評分該不該信媒體

第190章 評分該不該信媒體(1 / 1)

推荐阅读:

戲劇公會總部。

最大的會議室裡,一大幫人愁眉苦臉。

整個公會的重要人物,會長,副會長,各位理事,全都在場。

現在要是有個咒術法師在這間會議室裡開個焚雲術,費林戲劇行業能少走二十年彎路。

這些戲劇行業裡名聲顯赫的大人物今天齊聚一堂,是為了討論如何應對如今風頭正盛的新戲劇公會。

之前魔影出現的時候,他們也討論過,最終得出的結論是玩不過。

不被魔影擠兌死算他們運氣好。

當然,他們將玩不過這件事解釋為尋找差異化競爭賽道。

但對於新戲劇公會,這個理由就行不太通了。

大家都是搞戲劇的,完全沒有差異化,就是一條賽道。

幾周前《控方證人》橫空出世的時候,他們大多人沒有太在意,對於這種新作品打算按老思路處理。

各大劇團上同類作品搶市場,然後輿論瘋狂打壓,安排假觀眾鬨事,最後等演不下去了,再低價收購。

然而老打法顯然匹配不上這個新對手。

公會旗下劇團上的同類型作品,上一個賠一個,反倒是把《控方證人》襯托得不得不看了。

現在全王城的戲劇觀眾隻有一個討論熱點,薩頓國王劇院的票已經被炒到翻了好幾番。

新戲劇公會的演員已經加場加到不想再演了,眼看著開一場爆滿一場的票房錢懶得掙。

城裡的觀眾寧願加價搶票,也不願意看打骨折的戲劇公會演出。

輿論攻勢效果也不顯著,他們把大量負麵評價投稿到報紙上。

為了找缺點,可費了很大心力。

公會合作的所有評論家一同研討,搭進去不少票錢,才總結出些聽起來似乎有理有據的缺點。

“邏輯混亂的廉價庭審鬨劇,隻有最後幾分鐘的轉折勉強稱得上有趣,然而這短暫的好體驗並不匹配如此高昂的票價,也彌補不了前幾幕帶來的折磨。”

“除了演技勉強算得上精湛,推理劇情簡直可有可無,節奏拖遝,結尾的反轉突兀又生硬,沒有出乎意料,隻有強行刻意。”

“街頭藝人般的粗糙笑話段子不配走進劇院界的最高殿堂,一點也不好笑的尷尬喜劇風格,視舞台為兒戲。”

“人物形象單薄得像沒有美感的機械,經驗匱乏的演技讓這種感覺更強烈,最後的反轉簡直是為了反轉而反轉,一拍腦門強加的,讓精明的罪犯夫婦顯得像傻子。”

“法庭戲份值得讚揚,張力十足,也具有幽默感,但結局毀了這一切,讓前麵的鋪墊顯得毫無意義!”

諸如這樣的文案出現在各大報紙上。

不得不說這些評論家還有點本事,能看出結尾的反轉是最容易引起爭議的部分。

阿加莎的原著中,結尾隻到委托人妻子說出真相,並沒有後麵委托人出軌,又被殺死的情節。

這些都是影版編劇加上的,也引起過一些原著粉不滿,認為是強行好結局,人物降智。

這種觀點也勉強說得通。

儘管阿加莎本人很喜歡這個改編,但作者就是個寫的,她懂什麼原著!

可惜這裡並沒有原著粉,不然一定會給戲劇公會幫幫場子。

如果有人仔細看過這些差評的話,不難發現它們之間其實是互相矛盾的。

但這種效果,正是戲劇公會需要的。

人們不會意識到這些差評是有組織有預謀的,而且更重要的是,會讓人誤以為到處都有問題。

把水攪渾!

之後關於這部作品的非議就會像被攪起來的池塘底的陳年汙泥,一股又一股地翻湧個不停。

然而想法很美好。

實際執行的效果與預想中有些小偏差。

就是在砸了不少錢把劇評送上各大報紙主要版麵後,在輿論場上好像一點水花都沒濺起來。

根本沒多少人在意這些發表在傳統紙媒上的文章。

報紙,在魔視和社交圈誕生後的短短一年多時間裡,迅速失去其作為主流媒體渠道的地位。

尤其是在那個專門用來刷社交圈的手機誕生後。

在此之前紙媒影響力還能叫下滑,手機一出來,那就是下墜。

能用得起手機的人,基本都不離手,一有什麼新聞,社交圈裡的反饋可比報紙上寫文章快多了。

至於用不起手機的那些人,他們也不怎麼看報紙。

圖爾特爵士作為會長,早就有帶領評論家進軍網絡的想法。

但因為網絡是由卓戈集團開發的,這是個公會裡不太願意提的組織,進軍網絡計劃在理事會投票環節被否決。

大家的想法是,讓評論家們去網絡上寫內容,豈不是給敵人做貢獻。

這就是所謂的大組織的“慣性”。

一切新事物都很難被推行下去。

安排去鬨事的假觀眾則更慘,基本都是哭著回來退錢的。

更有不少直接被對方收編了,轉頭到戲劇公會旗下的劇院鬨事。

在慣用的手段都失效後,戲劇公會僵住了,沒見過這種情況。

此時一位理事提出一個方案,要不先宣稱什麼事都沒發生。

就一部懸疑劇而已,再火能有多大影響力,隻有一個劇團在演罷了。

大陸巡演都要好幾年,到時候熱度早已過去,對戲劇公會產生不了威脅。

他們還能一直拿出那樣的劇作?

騙誰呢!

最後還是戲劇公會一家獨大。

這個冷處理計劃獲得理事會成員的一致好評。

直到今天。

“都看到偽戲劇公會的公告了嗎?”圖爾特爵士嗓音沙啞地問。

在戲劇公會的地盤,嘉琳娜爺爺的組織肯定不能帶個“新”的前綴。

“看到了。”眾人紛紛回答。

這則公告可以說是近期文藝界最大的新聞。

新戲劇公會公開招募,歡迎所有劇團加入。

任何加入的劇團,都可以在首年內免授權費排演公會提供的劇本。

現在他們的影響力就遠不止局限於一個劇團了。

而且在首年之後劇本授權也隻用分成,不用仔細計算也能看出比戲劇公會的授權費低很多。

對比之下,讓戲劇公會顯得很像一家黑心工廠。

“說說吧,該怎麼辦。”圖爾特爵士問在場的各位。

“我有一個拙見,”還是那位提出過冷處理計劃的理事,“他們現在隻有《控方證人》一個劇本,不能保證後續劇本的創作水平,畢竟知名劇作家都站在我們一方。

“所以偽戲劇公會現在很張揚,不代表我們應該采取行動。”

如果這位理事能見到漢弗萊爵士,他們一定很聊得來。

他發言結束,不少人點頭附和。

什麼都不做,就是什麼都不會錯,萬一做錯,誰來承擔責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在座的大多數年齡不低,戲劇公會帶來的收益能撐到他們退場那天就行,至於以後怎麼樣,就不由他們操心了。

“已經有很多小劇團退會了。”圖爾特爵士手指撥動鋼筆,筆身在桌麵上旋轉。

金屬劃過大理石,發出冷冷的聲響。

“小劇團本來帶不來多少收益。”副會長這時說。

“他們代表了退會的趨勢。”

“規模更大的劇團和我們的利益是一體的。”“他們隻是在觀望,隻要另一方能帶給他們更多利益,就會毫不猶豫地退會。”

“大劇團想退會要支付巨額賠償。”

“如果利益高於賠償呢?”

“那他們得拿出劇本來,幾乎所有劇目的版權都在我們手裡。”

“他們拿出來了。”

圖爾特爵士一下拍停鋼筆。

“他們已經拿出來了,那個叫阿加莎克裡斯蒂的作者,給他們提供了更多劇本。”

副會長沉默了。

阿加莎克裡斯蒂。

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作家,查不到背景來曆人際關係。

簡直就像是卓戈集團編造出來的。

如果她有穩定產出的話,足夠養活不少劇團。

“而且他們還有更多創作者,”圖爾特爵士說道,“未來還會有更多劇作家跳槽到那裡,他們給的待遇比我們好得多。”

戲劇公會向來是把創作者當牛馬用的。

不對,牛馬還得照顧。

公會的創作者隻配和機械坐一桌,隻要還能動,就往死裡用。

“你們想看到公會快速解體嗎?”

眾人相互看看,心裡都有了答案,解體可以,快速解體不成。

“我們可以派臥底去那個公會,記下劇本後複述出來,我們再抓緊改編提前演。”副會長提議。

這也是戲劇公會的拿手好戲。

麵對有點水平的新劇本,他們可以迅速完成抄襲,並憑借渠道優勢,把原作市場搶光。

難點在於如何抄襲,又不至於被法律定性為抄襲。

他們對此頗有研究。

“你簽過他們的保密契約,應該清楚根本複述不出來。”

“讓他們買不到舞台道具。”

“卓戈集團能生產。”

“買通各地治安隊,他們的劇團到哪個劇院演出,就查哪個劇院。”

“你要把全大陸都買通嗎?”

“那你說怎麼辦嘛!”

“你吼那麼大聲乾什麼嘛!”

會議室裡的諸位七嘴八舌地提出建議,又被一一否決。

不過從始至終都沒人提過要提高公會創作者與劇團的待遇。

在他們的意識裡,這從來就不是個可選項。

給工具人漲錢?

那和要了他們的命有什麼區彆!

半小時後,會議室裡的爭執逐漸平息。

大家都把目光放到圖爾特爵士身上,畢竟他才是會長。

享受了最好的待遇,就要在最關鍵的時刻承擔最大的責任。

圖爾特爵士見時機差不多,終於起身,清了清嗓子。

說道:“我的想法是,發揮我們擁有大量職業評論家的優勢,在網絡上建立由我們操控的評價體係。”

“那不還是給卓戈集團提供內容嗎?”有人質疑地問。

“是的,因為我們要利用網絡的資源,將來能賺回來的,一定比投入更多,隻要能掌控評價的話語權。”

圖爾特爵士眼神裡滿是貪婪。

這是他近些日子裡反複研究影視資料庫得出的結論。

那裡開辟了一個戲劇相關的新版塊。

可以預見的趨勢,資料庫將會成為觀眾判斷一部作品值不值得看的重要標準。

而現在裡麵隻有觀眾打分,缺少專業性強的評價。

這正是他們擅長的。

圖爾特爵士向理事會成員們詳細介紹了他的計劃。

讓評論家們集體在網絡上發布內容,通過他們的專業優勢,建立一個與資料庫中觀眾評分不同的評價體係。

要讓以後的人們在討論一部作品是否優秀時,一定把觀眾評分和專業評分作為兩個重要指標。

如此一來,創作者們為了獲得好評,就必須與戲劇公會打好關係。

再把原來的戲劇公會年度作品獎,擴展成年度作品獎,為一年內的所有影視戲劇評獎。

這個獎項將會是大眾最認可,從業者們都追求的最高榮譽。

有評獎,就又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戲劇公會從此由一個運營劇團的組織,轉型成評價劇團的組織。

至於苦哈哈地創作,排練,巡演,這些吃力不討好的活,就送給新公會吧。

他們要賺更容易的錢。

而實現這個計劃的前提就是話語權,一定要掌握評價的話語權。

聽完他的描述,副會長不太確定地問:“那我們現在要讚揚《控方證人》?”

“當然不是!”圖爾特爵士激動地說。

“我們要更強烈,更徹底地抨擊這部作品,我們的評論家要在網絡上駁倒那些讚揚這部作品的人。

“我們要馴化觀眾!”

他神態有些魔怔地說出如果被觀眾聽到能保證他身敗名裂的狂言。

“普通人是沒有分辨能力的,他們需要精英的領導,我們來做那個精英,要讓他們追求我們的審美,認可我們的標準。

“隻有這樣,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徹底掌握評價戲劇的話語權,不!不隻是戲劇,是對所有類型文藝作品的話語權。”

在圖爾特爵士的構想裡,戲劇公會已經轉型成文藝評價的絕對霸權帝國。

就像在紙媒上實現的那樣。

不過更權威,更有影響力。

他將作為這個帝國的統領,手握分發獎項,引導審美,控製作品風評的至高權力。

從來沒有想過,也許觀眾們會產生自己的判斷,而與觀眾喜好對立的過程,就是公信力逐漸消磨的過程,直至徹底崩塌。

同時一頭好事的紅龍,一定會給這個崩塌的過程,小小地加個速。

自負讓他忽視了風險。

“這麼做,真的能行嗎?我擔心會激起大眾的反抗情緒。”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秘書,負責地說出他的擔憂。

不過心裡已經開始謀劃下家了。

“當然能行,也必須能行。”

彆人恐懼他貪婪,圖爾特爵士語氣肯定地說。

“如果沒有更好的方案的話,現在就開始行動吧,時間不等人,朋友們。”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