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惡龍,為了賺錢選擇文化勝利 > 第189章 送戲劇公會上路

第189章 送戲劇公會上路(1 / 1)

推荐阅读:

圖爾特爵士很快意識到兩件事,一好一壞。

好的那件事是,戲劇行業應該能發展下去。

《控方證人》的優秀舞台效果,以及觀眾看完後長達近十分鐘的掌聲反饋,都能表明舞台表演的獨特性和接受度。

在魔影的市場衝擊下,戲劇並不是完全失去競爭力,還會保留一部分忠實的觀眾群體。

雖然受歡迎程度多半會不如以前,但總比被完全淘汰了好。

而且現在所有娛樂市場都在增長,根本原因是人們手裡開始有閒錢了。

說不定戲劇的未來會比現在更強。

他身為戲劇公會會長,儘管一直以來隻是把戲劇當做他實現階級跨越的工具,本身並不熱愛戲劇。

可工具用多了也有感情。

戲劇的出路找到了他還是很欣慰的。

不過壞的那件事是,屬於他的戲劇行業應該是發展不下去了。

戲劇公會並不是團結一體的,在公會內部,很多人都盯著他的位置。

會長又不是終身製的,以他今天丟人現眼的表現,給競爭者們提供了不少攻擊自己的素材。

一個不屬於自己的繁榮戲劇行業,比一個在他手裡逐漸走向沒落的行業更難接受。

周圍的觀眾紛紛起立,毫不吝嗇地給出讚揚。

隻有圖爾特扶著額頭坐在椅子上,他在想還有什麼辦法能讓戲劇公會好起來,並且保住自己的職位。

帶領全公會向著新戲劇公會的演出方式改革?

說起來容易。

那個定理叫什麼來著?慣性,是物體保持其原本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

質量越大的物體慣性越大,也就越難改變。

戲劇公會肯定是一個“質量”巨大的組織。

改變對於這樣的組織可太難了。

《控方證人》劇組全體人員登台謝幕,享受全場的歡呼。

一年之前,他們還是戲劇行業裡無戲可演遭受排擠的邊角料。

後來雖然出演《構裝勇士》,賺到不少錢,但在藝術界內名聲仍舊不好。

大家普遍的看法是,這種穿著奇怪造型構裝打怪物的故事,和吟遊詩人為了賺賞錢瞎編的傳說沒什麼區彆。

離奇曲折吸引人,不過並沒有多少深度和內涵,對表演能力的要求也不高。

純粹的商業化作品,儘管人人都羨慕它帶來的收益,但在討論劇團的成就和地位的時候,這樣的作品不會加分,甚至可能因為太賺錢而減分。

主流觀點還是推崇為了藝術表達餓死都行的那種人物。

當然,藝術表達和賺錢並不是完全對立的兩個追求,隻是一起做到太難了。

也許時隔許多年才會冒出一部這樣的佳作。

而《控方證人》顯然就是其中之一。

謝幕的順序是幕後人員,配角,主演,最後是主創。

當嘉琳娜爺爺走上舞台時,這位見過無數大場麵的老劇團長,也是忍不住被淚水模糊了視線。

他沒想到自己這個歲數,還能有再次受到觀眾認可的一天。

觀眾的喜愛才是對表演者最好的褒獎,至於那些評論家,不過是依附於行業的寄生蟲。

明明沒有獨立生存能力,卻叫的最響。

已經登台的劇團人員分為兩隊,向舞台兩側的方向拉開,為敬愛的老團長讓出一條通道。

嘉琳娜爺爺迎著觀眾的歡呼和同事們的掌聲,一路走到舞台最前方。

他高高舉起雙臂,在劇場內的聲浪到達頂峰時,深深鞠了一躬。

感謝能來捧場並支持劇團的觀眾。

儘管這一禮,讓他患病已久的腰椎又開始隱隱作痛,但是激動愉悅的心情,是最好的止痛藥。

他要對觀眾展示出足夠的尊重,畢竟他們的支持,才是劇團能夠生存的原因。

無論是名聲不顯的新人,還是地位極高的名家,都應該對觀眾保持這樣的態度。

嘉琳娜爺爺一直以來也是這樣做的。

他很看不慣那些稍微有點成績,就認為自己高觀眾一檔的同行。

態度就像是“我能給你們表演,是你們的榮幸,算我賞你們的”。

這和吃飽飯就瞧不起農民的那幫人有什麼區彆。

隨後,嘉琳娜爺爺與全體劇團成員共同行禮,揮手告彆觀眾,等待大幕拉上。

多好的氛圍啊。

如果觀眾席裡沒有火焰拚成的“超絕爺爺,戲劇大師,無敵榜樣,陪您登頂”字樣就更好了。

在黑暗的觀眾席裡要多紮眼有多紮眼。

幸虧嘉琳娜隻寫了爺爺,沒寫她爺爺名字,不然他都想不出該怎麼出來麵對觀眾。

也不知道嘉琳娜那孩子從哪學來的這一套。

她好像管這叫應援。

嘉琳娜爺爺不是很想要這樣的應援。

年輕人的玩意兒他真是越來越難以理解了。

大幕緩緩拉上,將劇團與喧囂的劇院隔離開。

一切美好都會迎來結局。

過度的興奮後會陷入空虛,沉重的幕布後,嘉琳娜爺爺突然就覺得空落落的,好像什麼事都沒太大意義。

反倒是想到以後的一場又一場巡演,既麻煩又累。

首演是藝術表達,首演之後的每一場都算是上班。

上班就會很沒意思。

好吧,他承認他是個喜新厭舊的老頭,隻想不停地排新劇本。

他拿出幾片茶葉放進嘴裡嚼起來,給自己提提神。

比喝好使。

往常這種時候他都是點煙鬥的。

不過就像《控方證人》裡的律師一樣,他的醫生也禁止他再抽煙鬥。

待會還要去見卓戈,可不能在投資龍麵前睡著了。

根據卓戈發來的消息,還有更多這樣水平的劇本等著劇團。

嘉琳娜爺爺對此持懷疑態度。

《控方證人》的劇本,哪怕與他這輩子見過的所有劇本放在一起比,也能算是第一梯隊。

哪有那麼多同一水平的。

他認為是卓戈又在畫大餅了,現在全集團都知道老板嘴裡逮不著幾句實話。

除非是那個叫阿加莎克裡斯蒂的作者出現。

可卓戈說她已經死了。

嘉琳娜爺爺非常可惜沒能見到這位幫助新戲劇公會渡過難關的作家。

作為一名劇作家,他更能認識到阿加莎的實力。

所以除了未能見麵,更令他惋惜的是這位作家沒有留下更多作品。

不然憑她的才華,一定能在文學史上留下名字。

嘉琳娜爺爺離開舞台,劇團的其他成員還在肆意慶祝,老團長需要去規劃新戲劇公會更遠的未來了。

來到劇院中的一間會客室,卓戈已經在裡麵等候。

還有一個陌生的麵孔。

“卓戈先生。”

“恭喜你首演成功,”卓戈說,“效果真不錯,感覺新戲劇公會頂替戲劇公會的位置指日可待。”

“主要是劇本的功勞。”嘉琳娜爺爺謙虛地回答。

“《控方證人》演出個幾場後,你們就不要再演了吧。”卓戈突然說道。

“什麼?”嘉琳娜爺爺沒弄明白卓戈這突如其來的轉折是哪一出。上一句還在恭喜演出成功,下一句就是不要再演了。

“不是要撤資,是有更重要的任務安排給你們。”

卓戈趕緊解釋。

他看著老頭剛才瞳孔都放大了,大起大落的再讓老頭撅這。

“就像我剛才說的,新戲劇公會該把那個守舊的老組織淘汰了,所以你們要準備開始擴大規模,不能再是隻有一個劇團。”

“那可能不太容易。”嘉琳娜爺爺回答道。

作為戲劇公會的前名譽會長,雖然沒有實權,不過戲劇公會的運營模式還是了解不少。

在版權製度實行後,戲劇公會可以說是最大的受益者。

他們將幾乎所有戲劇的版權都注冊到組織名下。

其他劇團想要表演那些經典劇目,就必須加入公會,並支付高額的授權費。

這才是戲劇公會現在最大的收入來源。

一個劇團不可能不停地推出新作品,就算能創作出來,也沒辦法保證質量。

所以必須要排演過去的經典作品。

新劇團也都要從演經典劇目開始,演出點名聲來,自己的作品才能有觀眾看。

戲劇公會借此完成了對戲劇市場的事實壟斷。

幾乎所有劇團都是公會成員,而公會成員創作出的作品,版權也要歸公會。

就這樣越做越大。

行業內的許多人對此積怨已久,但敢怒不敢言,畢竟生存下去還是比尊嚴更要緊。

如果有劇團敢於不加入公會,直接排演自己的作品,還意外獲得成功,戲劇公會也有應對方案。

使用那套輿論攻勢,讓小劇團的風評跌入低穀,到沒有觀眾看,馬上活不下去的地步,再低價收購。

這一套流程已經非常熟練。

如果有膽敢反抗的劇團,想和公會對簿公堂,也沒有關係。

公會可以展示一下什麼叫有錢能使律師天團推磨。

因此,嘉琳娜爺爺唯一能想到,有可能扳倒戲劇公會的方式,就是突然拿出一大堆水平極高的新劇本。

這些劇本可以提供給有意脫離公會掌控的劇團表演,讓他們能活下去。

聽起來很簡單,但問題也顯而易見,上哪弄那麼多高水平劇本。

還沒等嘉琳娜爺爺把這個問題問出口,卓戈就用行動給出答案。

他搬出一個寶箱怪。

寶箱怪大嘴一張,吐出好幾摞劇本。

“這是?”嘉琳娜爺爺不確定地問。

“劇本啊,還能是什麼?”

嘉琳娜爺爺的第一反應,是卓戈從那些不知名作家手裡收購來的尋常劇本。

甚至可能是戲劇學院學生們的習作,勉強能算得上個劇本,實際上相當不成熟,很難排成劇目。

然後他就注意到第一個劇本的作者。

是他心心念念的阿加莎克裡斯蒂。

“她,她不是死了嗎?”

“是死了啊,但我又沒說她活著的時候就留下一部作品啊?”卓戈說道。

隨後指向桌子上的劇本,“這一摞都是阿加莎的作品,旁邊那摞是奎因的,還有卡爾的。

“這些都是懸疑類型的,不是懸疑類型的也有,這是易卜生,那是蕭伯納,那邊那些是契科夫。”

卓戈把一堆劇本指出了賣白菜的氣勢。

“這些人都是死去的天才作家?”

之前介紹阿加莎的時候,卓戈就是這樣和他介紹的。

“額,你可以這麼理解。”

嘉琳娜爺爺想不通,這些作家的名字從來沒有聽說過。

如果他們都和阿加莎一樣好,為什麼一點名聲沒有。

有阿加莎一個被埋沒的天才,還算有點道理,總會有些天才蒙塵,一直到死去後才被發現。

但這麼多天才都被埋沒,那就有些太奇怪了。

他看著卓戈,突然有了個可怕的猜想。

難不成卓戈集團其實監禁了一大堆天才作家,關在巨龍禁地之類的地方。

然後逼著他們天天寫劇本,寫得不夠好還會被吃掉之類的。

所以外界才一直沒聽過這些作者。

嘉琳娜爺爺被自己這個想法嚇得直冒冷汗。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卓戈集團可比戲劇公會狠多了。

他已經七十歲了,死了就死了,可那些跟著他一同建立新戲劇公會的人怎麼辦?

他們不少還很年輕。自己為了追求理想不會是害了這幫年輕人吧。

“你抖啥?”卓戈疑惑地問,“你不會以為我抓了一堆作家吧?”

“是,不是!”嘉琳娜爺爺緊張失言。

“如果都是我抓來的,我為什麼要給他們署名呢?”卓戈說。

誒,對啊。

嘉琳娜爺爺突然覺得好有道理。

“那這些人是?”

“你聽說過沉沒的帝國嗎?”卓戈神秘兮兮地說。

“知道。”

這是個很著名的傳說,有一片群島上曾經誕生了輝煌的文明,但因為觸怒神明,招來神罰。

地震與海嘯摧毀了這些島嶼,毀滅了帝國,並將一切沉入海底。

“我們發現了帝國的遺跡,這些作品就是從遺跡裡發現的,破譯後進行了符合我們時代的改編。”

卓戈煞有其事地說。

有神明的世界就是好,所有解釋不通的東西,都能打著神的旗號強行解釋。

為什麼海底能保存下文學作品。

彆問,問就是神跡。

而且嘉琳娜爺爺真沒問,也許是文藝工作者特有的浪漫主義,讓他真的相信了卓戈的說辭。

“那也就是說,這些劇本都可以由我們來排演?”他語氣中滿是激動。

卓戈這時說:“計劃是這樣的,這些劇本,是給加入新戲劇公會的劇團用的,你看完後,給不同劇團分配適合他們的劇本。

“加入公會的劇團,隻要不在第二年退出,那麼第一年就能享受免授權費待遇。

“而且我們的授權費是票房百分比,不像戲劇公會那樣一口價定死,小劇團生存壓力能更小些。”

這一招算是狠狠打在戲劇公會腰子上。

“那我的劇團呢?也能來排演這些劇本嗎?”嘉琳娜爺爺認為卓戈的計劃很好,就是他的團隊被忽略了。

“你們,負責與這位合作。”

卓戈指向房間裡那個陌生麵孔。

“這位是銀白城邦的城主,你們作為公會目前最優秀的劇團,來呈現一部由他為原型創作的劇。”

這話是說給城主聽的,因為公會現在就一個劇團,無論啥樣都是最優秀的。

“這部劇目前並不完善,還需要您來進行填充,相信以您的寫作能力,加上城主的豐富經驗,一定能完善好這個劇本。”

卓戈拿出劇本大綱。

沒辦法,原作裡實在有太多地球政治段子,卓戈對銀白城邦政治又不太了解,本地化自己完不成,隻能給個大綱。

大綱的名字十分簡短。

《是,城主》。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