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過去十年裡,耶路撒冷王國內的人身依附關係,已經被強有力的解除了。
1187年,蓋裡斯在卡拉克城頒布的《反農奴宣言》,為此奠定了一個理論上的基礎。
即任何人,都是有資格上天堂的,並不因其財富、民族、信仰而做區彆。
任何人在耶和華麵前,也都是平等的。
既然如此,那麼奴役他人便是不可接受的,是對耶和華的不尊重,也是對人的否決。
卡拉克城自那之後,周圍的莊園機製,便開始解體,轉而向農場或者自耕農村社進行轉變。
被解除了人身依附關係的耶路撒冷王國原住民,也漸漸的在政治上有了發聲的權利,開始具備一定的國家認同。
當初蓋裡斯說的一句戲言:巴勒斯坦及敘利亞聯合王國,也成了不少人私下裡對這個國家的稱呼。
基於地域性的認同開始被構架出來。
在此基礎上,有關跨信仰婚姻的限製,也因為蓋裡斯親自主持了當時一對小情侶,也就是洛瑞安還有阿米娜之間的婚姻而被解除。
大量的法蘭克人與阿拉伯人聯姻,因此過去這十三年裡,混血兒群體,也越來越多。
可以說一個新民族的種子正在誕生,這些混血兒雖然年齡都尚小,但他們已經被稱為“梅斯蒂索”也就是梅蒂人了。
梅斯蒂索(stizo),源自拉丁語 ixtici意為混合。
但同後世美洲的梅斯蒂索不同,在耶路撒冷,即便民間依舊保有偏見,但在政府、宗教層麵上,卻被推崇與鼓勵。
後世合眾國中的墨西哥裔,其實便是大多數梅斯蒂索生活處境的基本寫照。
21世紀的合眾國至少7個州都曾是墨西哥領土的一部分,但合眾國在19世紀40年代便兼並了那些土地。
那些州的墨西哥人,也就成了美國人,但在文化層麵上,這些“美國人”並沒有被作為美國人對待。
“真正”的美國人應該是說英語的、白皮膚的、昂撒後裔的新教徒。
但這些墨西哥裔,既不說英語、也不足夠白皮更不是新教徒。
雖然在美國的統治下,他們學會了英語,但那西班牙語的腔調卻怎麼也甩不掉。
這些人時常會得到那些最“正統”美國人的稱讚,說他們英語不錯。
也會在墨西哥人那邊得到一個答複是:作為美國人,你們西班牙語不錯。
他們成了“自己國土上的外國人,從沒有離開家園的流亡者”。
這就是梅斯蒂索,絕大多數情況下,產生梅蒂人的雙方,都不會認同他們。
這個問題,在耶路撒冷其實還有些為時尚早,畢竟蓋裡斯可還活著,而大多數梅蒂人尚且並未脫離父母家庭,耶路撒冷王國也並無明確的法律歧視。
但要說真沒影響吧,那也不會。
阿爾哈迪鎮,已經成為商道上興起的一座小城,與其他的城市不同,這座有著三千多人的小城,並沒有城牆。
這固然讓人心生疑慮,但看著那些往來不息不分日夜的巡邏軍隊,也能夠安撫大夥,讓這裡的居民們相信自己正被保護著。
阿爾哈迪鎮,作為當初蓋裡斯聖經傳教的最初幾塊地區,現如今已經鳥槍換炮,不再是當初那副落魄模樣。
甚至於,這座小鎮還得到了係統的規劃,大體上分為居民區、行政區、商業區、生產區。
這些區劃種類除了行政區外,其他三種往往是相互結合而成的。
是的、行政區。
阿爾哈迪鎮,說是阿爾哈迪市其實也行了,亞嫩郡的郡議會與政府,便坐落在這裡。
如今,阿爾哈迪鎮成了耶路撒冷王國的一處真實寫照,法蘭克人、穆斯林雜居在一起,但具體到單獨居住區上,又會顯得比較涇渭分明。
他們通常來說,會圍繞著清真寺或教堂,各自有一個居民區,以及相配套的商業區。
以減少因為生活傳統與生活習慣上的矛盾發生衝突。
但有一點,是蓋裡斯從未退讓過的,不論是法蘭克人還是撒拉遜人,不論他們說著什麼樣的母語,他們的孩子都必須在同一所學校裡就讀。
阿爾哈迪鎮隨著自己對周邊勞動人口的吸收,加上來自耶路撒冷城的難民,已經不再是最初的單純穆斯林們居住的小鎮了,穆斯林們的孩子需要教育,法蘭克人們的孩子也需要教育。
早在當初,蓋裡斯就在這邊創立了阿爾哈迪學校。
但阿爾哈迪學校,並非專門提供兒童教育的學校,隨著這些年的發展,在五年前耶路撒冷王國,正式在王國內確立了四所大學。
這四所,便分彆是安條克大學、提爾大學、耶路撒冷大學,以及阿爾哈迪大學。
作為已經已經確立自己大學身份的阿爾哈迪大學,繼續對全年齡段進行教育,就多少有些不方便了。
於是相應的針對兒童和少年階段的教育,便被拆分出來,又重新建立了新的學校。
雷蒙丁,便是這所學校的學生。
雷蒙丁是一名典型的法蘭克與阿拉伯混血兒,他的外貌融合了父係法蘭克血統的高大身材與母係阿拉伯血統的精致五官,使他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當然,他的名字本身就很奇特。
一方麵雷蒙是法蘭克傳統名字,一方麵丁的發音,在阿拉伯語裡其實就是信仰。
換句話說,雷蒙丁從他名字來說,便是是一個“雜種”一個梅蒂人。
這使得他在學生團體中,混得有些不太行,每次學生之間打群架的時候,都沒人叫他。
當然,對此雷蒙丁倒也自在,並無尋常人那種被團體拋棄的孤獨感,又或者說他早已習慣了才對。
但,這並不代表他就是一個好欺負的對象。
作為梅蒂人,他有個長處便是,能熟練的運用兩種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意願。
“淦你娘!”
“你這沒爹沒娘的王八蛋,老子是你爹!”
“是我爹是吧,我還是你祖宗!”
“你媽不得好死,活該下地獄!”
這種層次的口腔體操,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們而言,其實就是日常。
不過,偶爾有些時候,也會發展到動手動腳。
就拿這次來說,雷蒙丁被人侮辱了母親,於是他二話不說就朝著對方招呼起了拳頭,把對方打出了鼻血。
為此,他也喜提一次被叫家長的待遇。
第二天,學校老師的辦公室裡,洛瑞安貼著笑臉陪著老師說了很多好話,也才算讓原本臉色鐵青的老師,麵色好看些。
“這樣不行啊,雷蒙丁這孩子,雖然說學習成績不算差,但始終融入不進大家中,這對孩子的成長相當不利。”
麵對老師說的這些屁話,雷蒙丁自然是撇著臉假裝無視。
至於雷蒙丁他父親洛瑞安,也沒什麼好說,但肯定是不服氣的。
雷蒙丁不好融入學生團體,真是雷蒙丁的問題?
你這是眼睛不行,還是耳朵不行,看不出來雷蒙丁的血統?聽不出來雷蒙丁的名字?又或者乾脆懶得去了解其中的本質?
不去處理團體文化,反倒是怪雷蒙丁不能融入團體。
講實話,在洛瑞安看來,這學校老師的水準,真不太行,但那有什麼辦法呢?
他又沒空專門照看著自己孩子,隻能說交給學校,至少比讓孩子一天天野在那裡要好點。
“還有就是,每次都是你過來,他母親呢?教育孩子,這是要父母雙方的責任,更彆說,好幾次讓他叫家長,他都說你在外工作,來不了,你這邊在忙什麼?”
聽到這裡的時候,洛瑞安其實已經有些在心裡罵人了。
“他母親前些年離世了。”
聽到這裡的時候,老師麵色有了一點變化,顯然這是一個不該提的話題。
“至於我,一直以來都在敕令騎士團服役,前些日子,才因為埃及那邊局勢輕鬆些,所以被安排了比較長的假期。”
提到敕令騎士團的時候,老師的麵色又有一些變化了。
耶路撒冷王國有三大騎士團的說法,分彆是聖殿騎士團、醫院騎士團、敕令騎士團。
前麵兩個團因為一些曆史遺留問題,現在的處境其實非常尷尬,他們需要在耶路撒冷和歐洲本土之間進行抉擇。
已經有大量的騎士決定離開耶路撒冷,前往埃及或者返回歐洲,成立新的騎士團總部。
但也有騎士團成員,選擇加入耶路撒冷宗,信奉蓋裡斯神學,他們保留下了醫院團和騎士團的名號,並開始從黎凡特本地招募新兵。
但顯然,失去了歐洲分團的騎士團,名望與實力大不如前,敕令騎士團則後來居上。
這也使得敕令騎士的身份水漲船高,被譽為僅次於帕拉丁的“真正騎士”。
帕拉丁是教團,不參與競爭。
“哎呀,工作再怎麼重要,這孩子的事也不能不管啊,回過頭我想想辦法,多照顧下你家孩子吧。”
聽著對方從原本不鹹不淡的話,轉變的有些熱情,洛瑞安也隻是微笑著應對。
等著這宛若酷刑的時間結束後,他終於帶著雷蒙丁離開了學校。
剛離開學校沒幾步。
雷蒙丁就開口了:“我覺得那老師很可笑,前倨後恭,他要是知道你已經是敕令騎士團大師的話,又會表現的什麼樣?”
就如同帕拉丁們會有不同的銜級,騎士團也有自己的稱號,大致上是相仿的,隻不過有資格被稱為冠軍的人數,要比帕拉丁們少上許多。
因此,一名大師在騎士團裡,也已經是開會能坐在第一排的人物了,便是丟在國家層麵,也有機會同內閣大臣們談笑生風。
對此,洛瑞安給了自己十二歲兒子一記板栗敲頭,然後嘀咕了一句,怎麼一點不像自己,也不像孩他娘之類的話。
緊接著,他又開口說:“這學校確實是不行,根本比不過阿爾哈迪學校,當初我讀書的時候……”
話未說完,雷蒙丁便插嘴道:“阿爾哈迪學校,現在已經是大學了。”
“行吧……”
被嗆了一下的洛瑞安接著說道:“回頭我想辦法幫你換個學校吧,正好我這邊也要換防離開外約旦了。”
“這回去哪裡?”
洛瑞安猶豫了片刻,但還是給了個答案:“安條克。”
“哦。”
雷蒙丁頗為冷淡的回了一聲。
麵對自己兒子如此平淡的回複,洛瑞安抓了抓自己後腦勺,想說什麼又說不出來。
雷蒙丁確實不像他,不是說不聰明,而是性格上時常下意識的隱藏自己真實看法,對外界的許多東西,不會做出回饋。
他想要揪著自己兒子的耳朵,詢問對方真正的想法,以及對自己換防是關心還是不在乎,可又覺得這樣不合適。
“你想過去哪裡讀書嗎?”
“你不是去安條克嗎?”
“不一定就是在安條克……”
洛瑞安是心知肚明的,騎士團說是換防到安條克,但顯然是因為埃及方麵的局勢,因為第四次十字軍的結束有所緩和,有機會能向安納托利亞地區用兵了。
換句話說,到時候真不曉得他洛瑞安,又要同自己兒子分離多久。
“隨你安排……”
就這樣,處理不好自己兒子的洛瑞安,帶著雷蒙丁在夕陽下,走過阿爾哈迪愈發繁華的街道。
世界就是這樣的,不會完美無瑕,總是存在許多缺憾。
曾經許諾過的白頭偕老,即便有著先知的祝福,阿米娜也早早的魂歸了天堂,留下他洛瑞安,獨自帶著自己的孩子。
又因為他洛瑞安時常在外,自己的孩子也隻能交由學校、親屬帶著,最後養成了這樣。
時代其實也是如此,國家變的好了,生活變得不錯了,但也會產生新的問題。
而刻意的忽視問題,本身就是最大的問題。
當初的時候要去處理法蘭克人與阿拉伯人之間的隔閡,而如今兩者交織起來後,又不得不麵對“梅斯蒂索”的誕生。
當然,在耶路撒冷王國,這都還算好的。
至少在這裡,梅蒂人依舊被承認為公民,而不是如後世西班牙統治下的殖民地美洲,硬要按照血統區分個三六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