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大主教先生,您說的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在完成【共融】之後,再來進行商討,大可不必這麼態度堅決……”
阿爾諾德開始打起了哈哈,不想在這個《巴拿巴行傳》這個問題上,太過深入。
雖然說,他年紀輕輕,就已經成為紅衣主教,在天主教體係中,可謂平步青雲。
但涉及到《聖經》內容到底包含哪些書籍這件事,他還是沒有插話的資格。
可以說,作為一個使者,他沒法在這個問題上,給予塞浦路斯教會一個明確答複。
他給出的任何許諾,都可能被羅馬那邊推翻。
《聖經》這個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說大不大,那是因為這年頭,聖經的存世數量,其實是非常少的。
就連大多數的教士、神父,都不能收集齊全套。
由於這年頭的《聖經》,大多都是羊皮紙手抄本,因此存在錯漏、或者各種不一致其實很正常。
反正對於天主教來說,維係組織存在,要比教義的絕對正確其實更加重要。
說小不小,則是在於這是個政治問題。
彆管大家夥手抄聖經的時候是不是抄錯了,萬一因為羅馬教廷這邊自作主張,真給多了一卷聖經。
然後某些看羅馬教廷不順眼的地方教會,以此為借口,說你羅馬教廷當了異端,教宗是偽教宗怎麼辦?!
雖然說,這個事不太可能出現,但萬一呢?萬一呢?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出點什麼事。
教廷那邊百分百要把他阿爾諾德推出去當替罪羊。
“咳咳……”
阿爾諾德咳嗽了兩下,不想在這個問題上繼續討論了。
安東尼則打算乘勝追擊:“不知道,您現在可否有空,我用一段時間,來和您介紹一下,我們偉大的使徒巴拿巴先生,以及他書信與思想吧!”
阿爾諾德看到安東尼那有些滔滔不絕的趨勢,覺得自己今天過來找安東尼純屬自討沒趣。
《巴拿巴行傳》裡的內容,在基督教體係中,其實是比較有一定顛覆性的。
比如說其核心思想是,構成希伯來聖經的著作,也就是後來成為基督教聖經的舊約。從其創作時代開始,就是為基督徒而不是以色列人(進而是猶太人)而寫的。
其闡述了猶太人到底是怎麼曲解了自己的經書,又如何被魔鬼所引誘。
差不多意思就是說,猶太人打一開始就違背了自己與神的約定。
這其中的神學思想,對於基督教而言,也算是格外彆出心裁的。
如果教廷承認這《巴拿巴行傳》是《聖經》的一部分,那麼塞浦路斯教會,即便完成了【共融】也會在天主教體係裡,有著極其特殊的地位與話語權。
因為安東尼這邊試圖向天主教使者進行傳教,這個舉動的緣故。
阿爾諾德也顧不上自己的來意,就隨便找了個理由離開了。
屬實是有些惹不起。
當然,阿爾諾德不清楚的一點,如果他不知好歹,真在《巴拿巴行傳》這個問題上進行了深入探討。
那麼安東尼,可就要打出更絕殺的牌了。
也就是《巴拿巴福音》。
一想到《巴拿巴福音》那玩意,安東尼都不由得咧開了嘴。
《巴拿巴福音》是蓋裡斯給的,和《巴拿巴行傳》具備一定權威性不同。
《巴拿巴福音》如果這本書不是出自蓋裡斯的話,幾乎可以認定,就是徹頭徹尾的偽經……
畢竟,蓋裡斯拿出來的《巴拿巴福音》這本書裡,是直接宣稱耶穌之後的先知叫穆罕默德。
有一說一,安東尼看到《巴拿巴福音》的時候,他得承認自己有點破防了。
當然,安東尼不清楚的一點在於,後世曆史上,也確實是誕生了《巴拿巴福音》,蓋裡斯是借鑒了那本書,才匆忙寫了一本偽經,讓安東尼來攻擊羅馬教廷,從而拖延【共融】進度的。
在那本書卷裡是明文提及穆聖的來臨,並且還說耶穌並非彌賽亞,不過是一位“拯救的先知”。
而他的救贖也隻限於以色列人,並不包括外邦人。
在《巴拿巴福音》第42章有一段內容是:
【耶穌招認了,並講出真相:我不是彌賽亞】
又在第97章有這樣的內容:
【有祭師問:那將要來的彌賽亞叫甚麼名字?耶穌答:他的聖名叫穆罕默德。】
相當多伊斯蘭教徒,對於這本書的發現,是相當開心表示有樂子的。
當然,在蓋裡斯寫的的《巴拿巴福音》裡,耶穌還是被承認為彌賽亞的,但也確實說穆聖是先知。
這是蓋裡斯大計劃中的一環,是去謀求宗教統一的重要環節之一。
……
1188年12月25日,塞浦路斯島,帕福斯港口。
在經過了2500千米的海上旅途後。
德意誌十字軍終於踏上了黎凡特的土地。
這一路上,可謂是慘不忍睹。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十字軍曆史上,第一次有多達上萬人的大軍,經由海路前往聖地。
而其中的主力,又基本上都是德意誌人。
屬於是一輩子都沒乘坐過船,走過海路的家夥。
便是“紅胡子”腓特烈自己,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一路吐過來的。
在下船的時候,整個人搖搖欲墜,一步一晃,在踏上碼頭的時候,感覺大地都在晃動。
他在轉過頭,看了一眼自己乘坐的那條槳帆船後,都不由得有些惡寒。
而一旁威尼斯人,流露出的那些善意的笑容,在他眼裡都不由得夾雜著譏諷的意味。
12月的東地中海,一個難得的晴朗天氣,天很藍、海風很是清新。
但他“紅胡子”腓特烈,確確實實是不想再乘船了。
當然腓特烈並不知道,當他活著踏上塞浦路斯這座島時,他其實就已經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起碼他沒被水給淹死。
年輕的時候,腓特烈曾經加入了他叔叔組織過的一支軍隊,參與過第二次十字軍東征,故而這其實是他第二次踏上黎凡特的土地。
這一次,迎接他的是鮮花與歡呼。
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