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你和碼頭工人最大的區彆在於哪裡?”
在蓋裡斯的居所中,也就是那間格外乾淨樸實無華的房子裡,蓋裡斯一邊提筆記錄今日的見聞,一邊向亞倫進行詢問。
“至少他們不必像我一樣,在上工前要交錢。”
“這隻是表象。”
相當學徒要交錢,這件事實際上是一個結果。
而碼頭的搬運工與城市中的行會,已經在經濟成分上有所區分了。
行會這個概念,在中世紀城市中,本身就是非常封建的產物。
城市也好、市政議會也罷,在封建體係中,是作為封建義務的一環存在。
即城市作為類似法人的概念,成為了領主或君王的下級封建主,提供兵役、稅款等從而獲取自治權限。
在城市內部,市民生活的方方麵麵、工作生產,也都以同業行會為單位進行調節,進行計劃性質的生產。
確保市麵上的商品數量,處於一個相對稀缺的狀態,避免各生產者之間,陷入價格競爭。
“它使得行會內部的正式會員,也就是“師傅”們,能夠從生產這個環節裡獲取相對巨大的收益,但這卻是依靠著剝削學徒與壟斷市場所達成的。”
“在市場短期內出現波動的情況下,想要擴大產量,行會不需要去雇傭工人,而是招募更多的學徒,並同時增加學徒的工作時長。”
“在以前,學徒們一周能有一天到兩天的休息,而現在學徒們一個月才能休息一天。”
說話的同時,蓋裡斯就看著亞倫,對方垂下了頭,這就是他所經曆的。
他父親花了不少錢找了好些門路才將亞倫送去學門手藝,這是拿不到錢還要倒貼錢。
“在今年多招了那麼多的學徒後,你覺得你們當中有多少能夠擺脫學徒身份呢?”
不能擺脫學徒身份,其實就意味著,不能獨自營業,如果貿然從事該行業,會遭到行會的打擊。
在這個時代,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並非什麼謬言。
一個穩固的封建社會城市,其市場需求,在相當長時間裡都是穩固的。
每讓一個學徒出師,就意味著自己在零和遊戲中的占比更小。
對於師傅們來說,他們為了彌補自己失去的市場份額,必定要對學徒加倍的壓榨剝削,彌補自身損失。
既然每一個師傅都是從學徒過來的,那麼這就更加的是傳統、是每一代人都要經曆的過程。
今年的提爾需求暴漲,純屬意外。
既然是意外,那就要做好需求回落的準備,因此不論招了多少學徒,最後能出師的學徒數量,都會是固定的。
因此,學徒與師傅之間的關係,便更是一種人身依附。
“彆管是多了一百個學徒還是多了兩百個,最後能出師的就那麼點,而原本的師傅們,又有自己的兒子。”
“憑什麼你覺得能輪到你呢?”
亞倫的神色已經非常不好了,這種未來就仿佛是注定的。
蓋裡斯還有許多沒說。
大多數學徒是不需要支付工資的,這比之碼頭工人要更加淒慘。
前些天那個醉生夢死的年輕人,至少真的漲了薪水。
可亞倫呢……他在無償勞作。
因為十字軍運動也好、王國的降稅也罷,大量的貨幣衝入提爾城,這座城市的物價在飛漲。
可亞倫這樣的學徒,不僅沒有提高自己的收入,甚至於還要承擔更加沉重的勞動,並忍受更加昂貴的城市物價。
提爾這座城市,成了吞噬人的深淵。
亞倫的父親,好心好意,想要提亞倫謀一個出路,可那注定竹籃打水一場空。
扒手的兒子隻會是扒手,“妓女”的女兒也隻會是“妓女”。
這就是封建時代。
一個帶著溫情脈脈麵具,小口小口、細嚼慢咽來吃肉的時代。
“亞倫,我如果告訴你,我之所以做這個調查,之所以來到提爾城,就是為了打破這樣一個時代,你信嗎?”
“那打破之後呢?”
“打破之後?我們要再造一個新天新地。”
蓋裡斯看著亞倫,看著這個少年有些不知所措的表情,流露出一絲微笑。
在這個時代,在日後的時代,直至千年之後,每天都有無數人、無數窮人,在饑餓與疾病中倒下。
疾病、饑餓、戰爭、貧窮……這些便都是釘殺“人子”的十字架。
基督受難時的臉龐,一次又一次的浮現在亞倫這樣的人臉上,那被釘上十字架的痛苦,無數次在亞倫這樣的人身上重演。
這些被棄絕的人,在垃圾堆中與鳥獸爭食,本該失去希望的人,卻一次又一次為了活下去,而站起來,是在行“複活”的奇跡!
可以說每一個憑借“麵包”而活的人,都流淌著耶穌的血,是基督的一份子。
“人子”就行走在這流血的大地,一名“人子”倒下,無數“人子”站起來!
蓋裡斯,無意去論述耶和華是否全知全能,但他清楚,每一個人都是“人子”,也都會是“神子”。
或許,就如意大利人葛蘭西所寫的一樣。
【對教會來說,信仰上帝,應當是每個人最大安慰的源泉和道德生活不可動搖的基礎。
【但教會似乎並不特彆依賴這種平靜安慰的不可動搖性和牢固性,因為教會驅使信徒創辦民間機構,通過民間手段救助苦難者,從而避免信徒懷疑並動搖他們的信仰。】
【由此可見,教會本身不言自明地認為,上帝隻是組織起來的相互幫助的全人類的化身。】
這種話,蓋裡斯自然是不會直接說出口的,畢竟這有些太超前了。
但確實就是如此。
“我們必為天下萬民擺設豐盛的宴席,有陳年佳釀和精選的美食。”
“我們必除掉這山上遮蔽萬民的麵紗和籠罩萬國的幔子。”
“我們必永遠吞滅死亡。也必擦去各人臉上的眼淚,又除掉普天下百姓所受的羞辱。”
“到那日,人必說:“看哪,這便是我們;我們必因這救恩歡喜快樂。”
“來、讓我們去造一個新天新地。”
第一更,看看我今天能寫出幾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