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處不勝寒!
越是身處高位,越是有這種感覺,也越對自己要求嚴格,對親屬要求嚴格。
自從走上重要工作崗位,李富國就再也沒有回過老家了。
不是勢利眼,也不是不想回老家。
而是為了保護老家,免得有勢力去滲透,讓老家之人犯錯誤。同樣也為了老家之人,不會因為出了他這麼一個人,而膽大妄為。
越是在上麵,下麵盯的人就越多。
他們都在等你犯錯,隻有你犯錯了,才能將你拉上來。
位置就那麼多,一個蘿卜一個坑,隻有有人退下來,才會有人上去。
很殘酷,但是現實就是這樣。
李富國在工作上,一直以來都是大公無私,不以權謀私,以身作則,既不給彆人把柄,同時也起到榜樣作用。
作為當年經曆‘赤龍之吼’行動,經曆多場戰爭,在合成化部隊探索中屬於先驅者、引領者,李富國早早地脫穎而出,特彆是從盤山集團武裝部徹底劃歸軍隊後,更是不斷往上走。
到了現在,李富國可謂是達到了人生的巔峰,屬於進無可進的。
李富國很謹慎,也不敢有私心,他不敢愧對提拔他的人,更不敢愧對組織。
親自經曆著過往三十多年的激蕩歲月,深度參與其中,李富國很清楚,現在的華夏來得有多麼不容易。
那是無數人的努力,才有現在的華夏。
很多人都以為自己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其實他們並不知道,那隻是他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度,有著無數人為他們負重前行。
在西邊、在北邊,每天都會有邊防戰士進行巡邏著,打擊違反犯罪,保護著祖國的國土安全與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每一年,都會有戰士犧牲!
對於這些老兵們,退伍之後退役不退心,保持著本色,李富國也是很高興的。
像這些企業,都在親民融合方麵做得很好,擁軍企業那不是說說而已的,而是經曆長時間的考驗。
男的泡茶聊天許久,女的在廚房那邊忙活著炒菜,王撕蔥等小年輕則是端茶倒水。
約莫半個小時後,李富國招呼著眾人上桌喝酒,桌上已經有了兩樣菜和兩道涼菜了。
酒一喝,大家許久不免聊起當初的訓練、戰場打仗。
有的人說,戰友情是一輩子的!
這話是一點都沒錯!
那一段歲月,絕對是他們一生中最難忘的經曆。
就是李富國,也不例外。
幾個大老男人,唱起了軍歌。
那種唱軍歌的氣勢,是沒有當過兵所唱不出來的。
可是當後麵,有人唱起《血染的風采》的時候,其他人雖然也跟著唱,但是唱著唱著忍不住眼眶濕潤,甚至忍不住地眼淚滑過臉龐。
這樣的一幕,對於當年上過戰場的老板,總是會上演一次又一次。
就在李富國這邊老戰友們上門拜訪,回憶往昔崢嶸歲月的時候。
劉韜這裡的四合院,顯得熱鬨著。
劉韜他們五個姐弟都在,孩子們也都難得的都在一塊。
四世同堂,這在整個華夏都是屬於很大的福氣。
劉振邦、陳芳兩個老人笑嗬嗬的,這個除夕一過,他們又老了一歲,劉振邦83歲高齡,陳芳也77歲高齡。
兩人雖然又老了一歲,但是卻很開心,覺得哪怕就這麼閉上眼睛,也聊無遺憾了,這輩子都值了。
兒孫滿堂,四世同堂,枝繁葉茂,放眼全國又有多少人能夠享受到。
就是一直最讓他們放不下的劉子魚,後麵也結婚生子,如今都有一子一女兩個孩子,他們也不用操心劉子魚的下半生。
五個子女,劉紅英、劉紅蕾已經開始享受退休的生活,身體健健康康的。劉子魚和陳念真創下的公司,如今都成了國際大型科技企業,劉子魚已經蟬聯世界首富十幾年了,雖然沒有走體製,但是所作出的成績足以單開一頁族譜。
最有出息的便是劉韜,一直以來都是最有出息的,從2000年走上巔峰,在巔峰之位已有13年,可以說祖墳冒青煙都不足以形容。
已經快要60歲的劉韜,看起來卻顯得年輕的過份,和正常30歲的男人沒有什麼兩樣,若不是不認識的人看到劉韜,那麼就說二十幾歲估計也有人相信。
常年身處高位,讓劉韜身上自然而然有一股不怒自威之勢,哪怕是親屬,都不禁會感到壓力。
劉韜陪著父母,笑嗬嗬地看著正在打雪仗的小孩子。
他已經當爺爺輩很多年了,劉景明和馮楠生了三子一女。
現在劉韜也終於體會到當年老父親麵對劉子魚的那一份心,也開始在催促劉穎卿、劉清安、劉曼華的終身大事。
一過除夕,明天劉穎卿就31歲了,劉清安和劉曼華則是30歲。
劉韜挺苦惱的,當年他年紀輕輕,遇到了就果斷出擊迅速拿下,劉景明也是早早地談了對象,怎麼這三個孩子就跟他一點都不像呢。
據劉韜所知,他們的追求者甚多,但是不知道怎麼回事,愣是沒有一個能成。
劉韜倒是沒有什麼門當戶對的觀念,在很早的時候,就有些人想要與他結成兒女親家,但是都被劉韜給拒絕了,劉韜早就放出話來,他不會乾涉子女婚姻,而是支持他們戀愛自由、婚姻自由,拒絕了政治聯姻!
劉韜不在意,自己子女找的對象的家世如何,隻要人品沒問題,又不是外國勢力的,哪怕是家庭一盆如洗又如何?
他自信以自己的身子骨,足以再庇護子女三四十年。
至於富貴能不能過三代,劉韜根本不在意。
他相信,兒孫自有兒孫福。
隻要平平安安的,過個普通人的生活未嘗不是一種幸福。
“爸,真的會爆發三戰麼?”劉穎卿在吃團圓飯的時候,忽然問道。
這十幾二十年,時不時地就會因為戰爭,而讓人們討論起會不會爆發三戰。
經曆過一戰、二戰的慘烈,大家印象是非常深刻的,畢竟一戰、二戰的傷亡太大了,損失太大了,而且一次比一次還要大。
而核武器,誰都知道核武器的恐怖威力。
所以都知道,一旦爆發三戰,絕對會比一戰、二戰要更加慘烈。
甚至因為核武器,會導致人類文明的結束。
在很多書籍、影視作品中,關於三戰的描述幾乎都是人類文明被人類給終結了。
這幾年,關於三戰的討論聲再起。
美國人導演了‘阿拉伯之春’,致使很多阿拉伯國家陷入動蕩之中,連利比亞這樣的北非發達國家都陷入戰火,美國和俄羅斯正在利比亞進行著一場代理人戰爭,北非多個國家到目前戰火沒有平息,埃及到目前都還沒政局平穩下來。
沙特、科威特、阿聯酋等石油生產國,一邊以強力鎮壓叛亂,一邊則是提高社會福利,緩和社會矛盾,但是也門的戰火呈現蔓延之勢,麵對著後花園著火,沙特不止一次威脅要派兵打叛亂武裝。
敘利亞、巴勒斯坦、約旦與以色列的關係,正在日益緊張。
俄羅斯以強勢的手段結束俄格戰爭,威懾著各方,展現了自己實力。在利比亞與美國人在進行一場代理人戰爭,但是不代表著俄羅斯已經恢複蘇聯時代的力量,恰恰相反,美國人正在烏克蘭方向搞動作,以此逼迫俄羅斯妥協,退出利比亞。
烏克蘭自獨立以來,國內政治紛爭一直不斷,作為當年蘇聯改革派、保守派交鋒最激烈的地方,烏克蘭延續了這種交鋒,並沒有因為獨立而結束。
作為蘇聯的次子,烏克蘭繼承了一筆十分豐厚的蘇聯軍事遺產,僅次於俄羅斯。當年繼承蘇聯軍事遺產後的烏克蘭曾經被稱為是美國、俄羅斯之後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
當年烏克蘭繼承的蘇聯軍事遺產有多豐厚?
烏克蘭繼承了蘇聯35的軍工企業,多達3594家,從業人員300多萬。同時也繼承了大量精銳部隊、先進武器和戰略物資,78萬現役軍人,350艘軍艦,7150輛裝甲車,6000多輛坦克,1500架各類型飛機,176枚洲際導彈,2500件核武器
但是烏克蘭卻發展並不順利,2003年發生“橙色革命”,現在整個烏克蘭政局動蕩,暗流湧動。
大家都在猜測,烏克蘭會不會再發生顏色革命。
一旦這裡進一步演變,爆發戰爭,那麼影響將是非常深遠的。
美國人選擇在這裡進行政治博弈,挑動著俄羅斯與歐洲的關係,破壞可能形成的法德俄同盟。
偏偏烏克蘭有一批相當幼稚的政客,竟然高呼著烏克蘭要加入北約。
這簡直在挑戰俄羅斯的底線。
地緣政治博弈便是這麼殘酷,一個不慎便是一場戰爭在所難免。
正是如今世界風雲變幻,使得有關於三戰的擔憂從未斷絕過。
畢竟一戰、二戰都是在歐洲爆發的,那麼三戰也是在歐洲爆發的可能性很高。
如果是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這種是屬於地緣政治邊緣中的邊緣,很難引起世界級彆的大戰。
但是歐洲、中東等不一樣,那是足以爆發出世界級彆的大戰。
比如中東,這裡是世界能源中心,一旦爆發真正的大戰,那麼極有可能引爆世界級彆的大戰,畢竟沒有誰承受得了沒有石油的日子。
比如歐洲,那裡一旦爆發戰爭,那麼同樣極有可能就是世界級彆的大戰,引起全世界格局的重新洗牌。
“放心吧,彆的不說,至少十年內三戰不會爆發!”劉韜略微沉吟了一下,說道。
他還是有些印象,雖然有局部戰爭,但是三戰確實沒有爆發。
而現在,華夏這個屬於和平力量大增,相當於世界和平力量大增,雖然不至於讓全世界都免於戰火,處於全部和平,但是卻足以遏製三戰的爆發。
有能力發動三戰的國家,無非那幾個,但是目前沒有哪個國家到了極限,想要一把豪賭。
這也意味著,三戰爆發不起來。
“爸說得沒錯,短時間內肯定不會爆發三戰,美國那邊可沒有進行世界級彆戰爭的準備,貝拉克政府可是在大搞身份政治和多元化,哪裡有心思發動三戰。”劉景明說道,“洛杉磯那邊,時不時就會出現一些事,比如斷背山都成了正義了,應該受鼓勵的,還有變性人,唉,一言難儘。”
劉韜聞言,臉上帶著微笑。
貝拉克越是這麼搞,越是會造成社會撕裂,兩黨的共識會越來越多,爭鬥也會越來越激烈。
貝拉克上任以來,就沒少繞開國會,直接以總統行政令方式推行,引得共和黨頗為不滿。
貝拉克大幅度裁軍,軍費是削減了,但是錢都跑去醫療法案相關的利益體。
而且美國不顧國際社會的反對,不斷地修改債務上限,負債率不斷提升,那自然不會沒有代價。
就像日本,債務都超過gd了,自然也不能隻占好處而沒有代價。
劉景明說起現在的美國,忍不住吐槽起來,實在是美國現在在搞的有很多魔幻。
比如一個看起來是大男人的,結果進入女廁所,然後信誓旦旦地說自己是女人。
眾所周知,這個世界隻有兩個性彆——男人和女人。
但是現在美國不一樣,已經搞出了好幾種性彆了。
關鍵這些性彆的,竟然有來自政府的補貼。
有的人說自己是某種少數性彆,不是他真的是,而是為了領取政府的補貼。
而且美國作為如今石油淨出口國,但是油價並不便宜,普通美國人根本就沒有受益,畢竟能源公司可都是要賺錢的。
現實很魔幻,美國是世界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資本主義國家中第一大經濟體,但是美國人的生活其實不如歐洲。
在美國不斷被排斥出歐洲等區域,伴隨著是美國的霸權不斷地在後退,收益也在不斷地減少。
偏偏霸權衰弱沒有人願意接受,總是想要證明霸權沒有衰弱,然後主動挑起一場場衝突。
就如同美國人導演的“阿拉伯之春”,是對伊斯蘭世界的一次重大打擊,但是美國在北非的軍事行動,卻是導致法德俄聯盟在快速成型。
雙方在利比亞進行的代理戰爭,其實是美國v俄羅斯+歐洲。
美國人不願意看到俄羅斯與歐洲走近,卻偏偏逼得歐洲與俄羅斯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