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3章 轟炸(1 / 1)

推荐阅读:

就在這時候,伊核問題再次爆發了!

國際原子能機構工作人員,被驅趕出波斯。

波斯再次啟動設備。

消息一出,國際各方震動。

伊核問題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當時伊核能源開發活動得到了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支持。為充分利用核能資源,伊自20世紀50年代後期開始其核能發展計劃,並先後投入大量資金,建立了一個核電站、6個核研究中心和5個鈾處理設施。

1979年伊成立了伊斯蘭國家,1980年美伊斷交,伊拒絕向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屈伏,同時美國在伊周邊發動的戰爭和軍事行動使伊不得不考慮保衛國家的安全,美國開始多次指責伊以“和平利用核能“為掩護秘密發展核武器,並對其采取“遏製“政策。美國在伊周邊發動的戰爭和軍事行動有兩次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美軍常年賴在阿富汗伊拉克不撤軍,美國入侵索馬裡、美軍飛機空襲巴基斯坦西部等,而且美軍在伊近鄰的中東、中亞國家、南亞島嶼等駐紮有大量軍隊,嚴重威脅了伊安全。

中東是聯係歐洲和亞洲的重要地區,同時富含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中東一直是大國的目標。世界能源輸出的三大咽喉通道——霍爾木茲海峽、蘇伊士運河、連接紅海與亞丁灣的曼德海峽都在中東,美國已經大部分控製伊拉克和阿富汗,隻剩下伊還沒有控製。美國已經在海灣戰爭時趁機大舉駐軍中東,並擴大美軍中央司令部的控製範圍:它下轄陸、海、空、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5個分支司令部,還有3個綜合性司令部:伊拉克多國武裝力量司令部、阿富汗聯合力量司令部以及非洲之角聯合作戰司令部。

如果是以前,伊發展核武器,那麼多多少少能夠說得過去。

但是現在,美國已經被趕出伊拉克和阿富汗,在中東的軍事存在隻剩下在巴以邊境的三萬美軍。

美國在北非進行的代理人戰爭,也遠離波斯灣。

在此前會議,解決伊核問題,伊方是鄭重承諾,放棄發展核武器。

也正是如此,美國才妥協的,放開了對伊大部分限製,讓伊可以正常的做生意。

結果好家夥,現在伊竟然趕走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工作人員,再次啟動設備,這是想要乾什麼?

要知道,根據當初簽署的協議,伊方是要關閉核電站、核研究中心和鈾處理設施。

可是現在,伊方明顯違背承諾。

要知道,以伊現在具備的能力,要是真的鐵了心發展核武器,那麼用不了幾年就可以邁進核門檻,隻要再獲得製造核武器所需的武器級濃縮鈾或鈈,那麼必然會製造核武器。

此時核問題再次爆發,震驚了全世界,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看向伊方。

要知道,當年的會議,波斯可是向國際鄭重承諾過的,放棄核研究。

現在好了,公然違背承諾!

劉韜同樣也被震驚到了,同時感受到這事的棘手。

麵對伊方的舉動,按照各方的默契,必然要同時對伊采取措施,從而遏製伊方,迫使伊方放棄核研究。

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這是大家的共識。

不允許五常之外擁有核武器,這也是各方的默契。

要是伊發展核武器,那必然引起連鎖反應。

伊擁有核武器,那沙特是不是也要擁有核武器!?

沙特擁有核武器,以是不是也要求重新擁有核武器!?

“嘶嘶嘶~~~”劉韜看著情報,倒吸了一口冷氣,“霍梅尼瘋了麼,他想要乾什麼?”

劉韜完全想不明白,伊這是這幾年好日子過得太舒服,發神經了嗎。

同時有一種震怒,仿佛臉上被扇了一巴掌一樣。

當年伊核問題的解決,各方可是花了很大力氣,在裡麵進行斡旋,最終促就了各方妥協,才簽署了文件。

現在好了,伊說趕國際原子能機構工作人員走就趕走,說啟動設備就啟動。

這不是打了當初好心之人的臉嘛?

果然,很快,美方就火急火燎地在聯合國召開緊急會議,將伊核問題擺在台麵。

怎麼辦!?

涼拌唄!

會議通過決議,要求伊方遵守協議,並給了最後期限。

這相當於給伊方下了最後通牒!

伊方態度非常強硬,拒絕了這份最後通牒,表示伊方是在和平利用核能技術,伊方有權利發展核能技術。

最後期限已過。

美國在歐洲的一個空軍基地,兩架b2轟炸機起飛,消失在夜幕之中。

這兩架b2轟炸機承擔著重大任務,他們將執行對伊核電站和鈾處理設施的轟炸任務。

b2轟炸機,具備著隱身性,是美國的戰略性武器。

原本,b2轟炸機是沒有部署在歐洲的,此次是特意從美國本土調到歐洲空軍基地,此次調動顯得很低調,都沒有在新聞見報。

b2轟炸機飛越地中海,進入敘利亞、伊拉克,沒有引起沿途國家雷達的注意,就這麼進入伊境內。

兩架b2轟炸機分開,奔著目標前去。

他們早就被告知,沿途不用擔心各國的雷達,也不會有國家派出空軍攔截他們。

至於核電站、核研究中心和鈾處理設施,早就都被標好了,清清楚楚。

為了更好的執行任務,都是攜帶了製導武器,確保著摧毀目標。

伊境內的雷達站,沒有任何一座雷達發現,仿佛一下子成了瞎子、聾子。

其中一架b2轟炸機,尋找著目標,隻見機組人員按下武器樞紐,兩枚製導空對地導彈,朝著核反應堆飛去。

這兩枚導彈脫離b2轟炸機後,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向著底下目標飛去。

隨後,這架b2轟炸機對著前麵的汽輪機組廠房發起攻擊。

核反應堆隻是提供熱量,將熱量傳遞給水,變成高壓水蒸氣,再推動汽輪機轉動,帶動發電機發電,或者輸出動力。

此時,隻見核反應堆發生了爆炸,在有準確的坐標,又是使用精確製導導彈,準確命中。

又是兩枚精確製導導彈,命中了汽輪機組廠房。

可以說,遭受到如此致命打擊,又受到各種限製,伊方不可能修複核反應堆和汽輪機組,這一處核電站,算是廢了。

至於會不會遭到核泄漏,根本就不是他們考慮的事情。

因為根據情報,伊方得到的核礦石有限,提取到的能夠作為核燃料的也有限,哪怕核泄漏,都不會有太嚴重的事。

這一晚上,伊的核電站、核研究中心、鈾處理設施遭到轟炸。

美國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美軍兩架b2轟炸機從歐洲起飛,執行了此次轟炸任務,摧毀伊的核電站、核研究中心和鈾處理設施。

消息一出,全世界嘩然,為美國這一場‘外科手術式’的轟炸感到震驚。

從歐洲起飛,飛越如此遠的距離,然後將伊方的戰略目標進行摧毀。

美國人竟然能夠做到如此程度,那是不是意味著,美國的b2轟炸機可以在大家睡覺的時候,神不知鬼不覺地將炸彈扔在自己頭上。

一下子,很多原本輕視美國的國家,都被嚇醒。

他們這才發現,自己國家哪裡有資格輕視美國,人家美國廋死的駱駝比馬大,輕輕鬆鬆可以將他們碾死。

人家神仙打架,自己去湊什麼熱鬨。

而伊方領導層接到消息後,暴跳如雷。

要知道,這些都是伊方展開核能研究的屏障,現在被炸毀了,這意味著伊方想要研製出核武器,那是不可能的。

伊方為何不願意放棄核武器研製,不就是因為伊方不甘心當棋子,不甘心被美國人端上菜桌麼。

伊方始終有著一顆雄心,那就是擁有核武器,隻要擁有核武器,那麼波斯灣霸權就是屬於伊方的,而獲得波斯灣霸權,全世界都得看伊方的臉色,伊方一躍便可以成為世界棋盤上的棋手,而不是棋子。

地區霸權,伊方從來沒有放棄過。

美伊遲遲無法正常化,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伊方開的條件很大,而伊方的條件,美國基於自身的利益考量,根本就不可能答應。

現在好了,美軍兩架b2轟炸機,沒有被雷達給發現,摧毀了伊方的核電站、核研究中心和鈾處理設施。

同時伊方也不得不想到一個可怕的場景,那就是美國用b2轟炸機,在他們睡覺的時候,將炸彈扔到他們頭上,他們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雖然伊方領導層想到這種可怕的可能性,但是伊方的措施卻非常強硬,又是升旗悼念,又是將那一天設立為災難日,並且聲稱要報複美國,同時伊方也不會屈服,不會放棄核能研究。

美國人推動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對伊製裁決議,對伊在能源、金融兩大關鍵領域進行製裁伊方。

一下子,就切斷了伊中央銀行與全球金融體係的聯係。

除此之外,美國財政部也對伊方展開單邊製裁,將製裁範圍從金融擴展至貿易、能源和人員等多個領域。

麵對著這一整套組合拳,伊方被打得暈頭轉向著。

但是伊方咬著牙堅持著,不願意屈服。

香江。

剛剛送走伊方特彆代表,劉韜搖了搖頭。

說實在的,伊方這是腦子抽了,偏偏要重啟核武器研究,這不就是犯了大忌麼。

這種捅馬蜂窩的行為,自然是要付出代價的。

大家被打臉,要是沒有措施製裁,那臉豈不是被白打了,以後還怎麼混社會,其他小國是不是也想打他們的臉。

大家都是成年人,既然做錯事了,那就得接受懲罰,挨打要立正。

現在才剛開始,伊方就想從私底下解決,怎麼可能。

這才哪裡到哪裡呢!

說實在的,五常對於其他國家想要擁有核武器,是有條件前提的。

首先得是地區大國,其次擁有強大軍事實力,其三可以獨立發展核能,研製出了核武器,並且抗住了外部的軍事打擊和製裁,隻要能抗住十年,那麼就有資格擁有核武器。

伊方這才到了第三步,軍事打擊都沒抗住,一下子就都被炸毀了。

就這樣,肯定沒有資格擁有核武器。

對於現在,伊方在積極援助庫爾德,這一舉動無疑是在搗亂,但是伊方支援庫爾德,頭疼的是土耳其。

至於伊方可能威脅波斯灣油輪、貨輪,都不說阿拉伯聯軍海軍會進行護航,大家在那裡進行護航行動又不是什麼困難的事。

真的到了那一步,吃虧的肯定是伊方。

因為一不小心擦槍走火,難辦的是伊方。

在這件事上,大家已經有了共識。

甚至對於美國在北非的一些行為,也是有共識,算是對美國人讓步。

伊方在這裡的幾百億資金被凍結,隻能從事被限製好的領域,比如支付學費,采購藥品、人道主義的糧食等,至於購買武器裝備等已經是不可能。

大家的一次合作,一下子讓整個世界都為之和平了許多。

再者,美國也迎來了大選年,大家都要好好地當起吃瓜群眾,好好地吃瓜著。

大概要到七月份或者八月份,兩黨正式候選人就會敲定,到時候就知道大概是哪兩個人。

按照以往傳統,貝拉克肯定能夠成為民主黨的候選人,可現在顯得撲朔迷離,因為有很多人對貝拉克很不滿意,其遭遇到好幾個挑戰者,能不能擊敗其他競爭者,誰也不知道,就是美國自身偏民主黨媒體,都不敢判斷。

在這種情況,大家都是吃起了吃瓜群眾,好好地吃瓜著,不會采取太激烈的手段,免得讓這個軍事強國出現應急反應。

而貝拉克,這段時間忙著出訪歐洲各國,想要撈取選票,畢竟歐洲裔在美國很多,會影響著美國選票。

對於連任,貝拉克也是有野心的,畢竟要是隻當一屆,太不好看了,對於名聲也不好。

而德國在默克爾的帶領下,發展相當的快,與法國一起領導著整個歐盟,連英國的脫歐聲音都被壓低。

事實上,德國在這時候,真正地成為了歐盟的領頭羊,不管是軍事上、經濟上還是政治上。

唯一有所不足的,便是德國沒有核武器,在這方麵不得不依仗著法國。

要是俾斯麥等穿越時空看到如今的德國所取得的成就,一定會痛哭一場。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