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國崛起:從軍工開始 > 第1392章 核平衡被打破?

第1392章 核平衡被打破?(1 / 1)

推荐阅读:

局勢顯得劍拔弩張。

但是卻沒有真正地爆發戰爭。

美國軍艦,都被擋在外麵,雙方友好地商談,一起炸炸魚。

在這段時間,盤山集團首次公開核動力飛機,核動力飛機進行長距離55萬公裡跨洲際巡航,震驚了全世界。

核動力飛機,這是讓人感到陌生又熟悉的機型。

當年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為了取得軍事上相對於對方的壓倒性優勢,曾經製定過一係列瘋狂的武器研製計劃,核動力飛機堪稱‘瘋狂中的瘋狂’。

比如美國的nb36h,比如蘇聯的圖119!

但是因為反應堆的核輻射防護問題,卻是困擾著美國和蘇聯,再加上雙方已擁有洲際彈道導彈,核動力飛機就顯得多餘,於是都放棄了核動力飛機的研製計劃。

可是現在,盤山集團竟然神不知鬼不覺地搞出了一款核動力飛機,還要進行長距離55萬公裡跨洲際巡航。

這種引起的連鎖反應,是極為恐怖的。

美國的航空領域專家怎麼想也想不明白,盤山集團是如何解決反應堆的核輻射問題。

要知道,對於一架這樣留空時間很長的飛機來說,輻射的累積效應是非常大的。

更恐怖的是,盤山集團拿出的這款核動力飛機,在高空之中進行25馬赫的超音速巡航。

如此高的速度,意味著想要攔截都是一件非常的困難的事。

更不要說,這架核動力飛機,擁有著強悍的空戰能力,可以攔截導彈和飛機。

華夏什麼時候研製了核動力飛機,研製了幾款核動力飛機,裝備了多少架核動力飛機?

無數問題,困擾了大家。

那一架進行公開飛行的核動力飛機,就如同懸在大家頭上的達克摩斯之劍,讓想要冒險的人感到了深深的寒意。

能夠成為決策層,就沒有一個是真正的傻子。

普通老百姓隻是看到一架核動力飛機,但是他們看到的更多,要思考的更多。

普通老百姓可以看熱鬨,但是他們不行。

這玩意兒,屬於戰略級彆武器裝備,所做的都是第一時間將核彈頭扔在他們頭上。

這種絕對是讓他們看著,晚上都睡不好的那種,哪怕睡覺都會做噩夢,噩夢之中這種核動力飛機突破重重防禦係統,然後將核彈頭扔在他們所在位置,升騰起一朵蘑菇雲。

在以前,美國與蘇聯之間,形成了一種恐怖的核平衡。

所謂的核平衡,便是指美國與蘇聯在核武器領域中,國家間的核力量相互製約,形成的一種力量均衡狀態。在核武器存在的情況下,美國與蘇聯之間通過擁有足夠的核反擊能力來防止對手使用核武器,從而維持一種脆弱的和平狀態。這種狀態下,任何一方都不敢輕易發動核攻擊,因為這可能導致對方的核反擊,進而引發災難性的後果。核平衡的穩定性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核武器的數量、質量、投送手段、指揮控製係統以及國家的決策意願。

所有人都知道,核平衡並非絕對穩定,它受到技術進步、國際形勢變化、國家間的戰略關係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事實上,時到今日,核平衡被打破了。

這一點上,五常決策層都知道,隻是普通人並不知道而已,大部分國家也不清楚。

在當今世界,所有人有一種共識,那就是五常是享有核武器自由武裝權力的國家,在當今世界體係中,享受核武裝的權力是一項大國的特權,也就是五常國家的特權,五常國家之外的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不被國際社會承認有權利擁有核武器。

而其他的國家在現行的國際秩序下,連企圖擁有核武器都不被國際社會容忍,經過這麼多年的經驗教訓,核武器成了五常以外國家和地區無法接近的政治禁區。

實際上,五常都很清楚,核武器就宛如一柄國之利器,真正顯示出它們寒光,並真正成為捍衛國家安全的第一道生命線!誰擁有核武器,誰在該地區才有資格上桌,而不是被放在菜單上。

隻不過到了現在,五常之外國家和地區想要擁有核武器,已經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

一旦哪個國家被探測到,開始要搞核武器,那麼就會遭到國際聯合抵製,如果頭鐵的話,那麼可能會遭遇到軍事行動打擊。

除非這個國家,能夠有足夠的軍事力量,可以在最壞的時候還能扛得住,最終能在最壞的情況下依舊將核武器搞出來。

而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在地區事務就肯定有資格擁有話語權。

而五常國家,在核力量方麵,也都有自己的發展方向。

俄羅斯擁有規模最龐大、數量最多的核彈頭,其追求的是在使用核武器的時候,敵方的防禦係統攔不住,追求的是同歸於儘,我活不了,你也彆想活。

英國如今,雖然擁有核武器,但是作為發射載體的導彈卻是美國的,要使用核武器得美國人點頭同意,要是美國人不點頭同意,那麼英國就使用不了核武器。其他國家具有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也就是通過陸基導彈、潛射導彈、戰略轟炸機,英國現在早已做不到這一點,因為英國已經沒有戰略轟炸機了,而作為載體的導彈,則是美國人的。

法國倒是具備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但是也隻是廣義上,因為法國的轟炸機,攜帶的核彈頭隻能打擊到莫斯科,卻打擊不到紐約,法國核策略是自保,誰要是敢往法國頭上扔核彈頭,法國就將核彈頭往俄羅斯扔,通過俄羅斯的核策略影響全世界。

美國,從90年代以後,一直努力著要建立國家戰略防禦力量,從而去削弱他國戰略轟炸機、導彈的威脅,從而形成自己的核優勢。

華夏,長時間追求的是核非對稱,沒辦法,要數量沒數量,要質量沒質量,那隻能追求非對稱,威懾住彆有用心。核彈頭數量,也絕對保密,誰來問就回答‘夠用’。

結果這麼多年下來,華夏是真正實現‘夠用’,並且繼承了美國的一些思想,真正地去實現。

沒有誰有信心,可以擊穿華夏的防禦係統!

華夏現在是既有鋒利的矛,可以擊穿其他國家的盾,也有堅固的盾可以防禦其他國家的矛。

要不是華夏是真正的追求和平,現在全世界格局早就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就在盤山集團核動力飛機讓世界目瞪口呆的時候,劉韜正在視察著國家核工程。

對於核武器,華夏一直都是非常重視的。

與普通人印象中核武器是昂貴的武器印象相反,核武器事實上無論從威懾效力還是實戰效果來說,都是一種相對廉價和可以快速形成威懾的選擇。現代化的陸海空三軍力量加上相關的c4電子各級作戰支援設施,對任何國家都是天價,而且需要長期的訓練,裝備采購、裝備更新和維護,並需要大量的人員開支,而能夠完成的火力和機動這兩重任務與核武器所能完成的差距甚遠。

核武器能夠快速最高效率的形成一個國家的軍事威懾和實戰能力,從而使一個國家有巨大的戰略威懾能力,而同樣的威懾能力同樣要用常規武器來完成,首先是從理論上接近無法完成,其次耗資巨大遠超過核武器的開支。

核武器的爆炸當量是常規化學爆炸當量的數十萬倍,因此核武器能夠以一當萬的平衡現有的常規力量。

核武器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在同等軍事毀滅效應下性能和價格比最高的武器係統。

劉韜此時在視察的,正是戰術核武器!

核武器,根據用途分為戰術級和戰略級。戰略核武器是用於大規模破壞敵方城市的大當量長射程的核武器,人們對於核武器的印象,其實都是屬於戰略級核武器。

而戰術級核武器,屬於小當量和近射程,主要用於直接支援陸、海、空戰場作戰,打擊敵方戰役戰術縱深內重要目標的核武器。

戰術核武器的發展要晚於戰略核武器,並且戰術核武器需要對核能技術的要求也有較高以及複雜,其前提是要擁有戰略核武器的技術。

戰術核武器的特點就是體積小、重量輕、機動性能好、命中精度高,爆炸威力有百噸、千噸、萬噸和十萬噸級tnt當量,采用車載、機載、艦載進行機動投射,主要用於打擊對軍事行動有直接影響的重要目標,如導彈發射陣地、指揮所、集結的部隊、飛機、艦船、坦克群、野戰工事、港口、機場、鐵路樞紐、重要橋梁和倉庫等戰術目標。

到了目前,戰略核武器,五常都有。而戰術核武器,則是隻有上三常才有。

在劉韜麵前的,是一種核炮彈,直接通過炮管發射即可,核炮彈的威力比普通炮彈強大不知道多少。

核武器小型化,這是非常具有技術性的。

大家有時候會聽到核武器小型化,所謂核武器小型化的結果,就是眼前這種。

核武器小型化,包括起爆裝置的小型化和核裝藥的小型化。

就這麼一枚核炮彈,它的爆炸當量達到了不可思議的50萬噸tnt!

還有一枚並不算大的核水雷,爆炸當量達到了恐怖的20萬噸tnt,可以想象,要是一艘大型核動力航母被這麼一枚核水雷擊中,該是何等的恐怖效果。

劉韜和核技術人員小聲的交流著,說實在的現在華夏的戰術核武器,數量上也就堪堪夠用,絕對算不上多。

當年美、蘇兩國的戰術核武器數量那可是達到了414萬多枚,各自都擁有一兩萬枚戰術核武器。

相比之下,華夏戰術核武器數量就要少得多了。

至於小當量的戰術核武器,小到幾百噸,大到幾十萬噸的,都有!

不同的戰術核武器,適用的場景也各不一樣。

當然了,這裡麵,也有中子彈、衝擊波彈等等。

在戰術核武器方麵,性能上華夏是緊追著美、俄,處於世界第一梯隊。

華夏在武器方麵發展有一種理念,那就是刀劍自己手中必須有,可以不用,但是必須有。

實在是在這方麵,華夏吃了太多的虧了。

落後就要挨打!

這句話深深地刻印在華夏骨子裡麵。

這麼多年下來,華夏吃過被騙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美國人公布的航空發動機數據,其實是造假的,結果華夏信以為真,以此為目標追逐,攻克了無數難關,等到華夏的航空發動機達到了,結果才發現,踏馬的,美國人數據造假。

還有比如美國人當年贈送的月壤,華夏研究地津津有味,也從不懷疑有假。結果等到華夏自己登月探測器抵達月球,獲取月壤,研究自己獲得的月壤,發現好像和當年美國人贈送的月壤有不同。就是這樣,華夏一開始還以為是自己獲取的月壤隻是在一個地方,有誤差也正常,然後目前在三個地方降落,獲取的月壤研究數據,都與美國人當年贈送的頗有不同,以至於不得不懷疑。

現在全世界都在質疑,美國當年‘阿波羅計劃’到底有沒有登月了,甚至連美國人也有很多都質疑當年‘阿波羅計劃’其實是在好萊塢攝影棚完成的,也就隻有華夏到目前為止,都不懷疑美國‘阿波羅計劃’有假。

哪怕美國人,不斷推遲自己的重返月球計劃。

說實在的,就是劉韜也有些疑惑,因為當年在航天領域,明明是蘇聯一直在領先的,蘇聯航天創立了無數個世界第一。然後偏偏在載人登月方麵,蘇聯使出吃奶的力氣,能夠證明的就是探測器可以往返地月之間,至於要送航天員到月球,一直論證都是失敗,可是美國人就這麼成功了,而且還不止一次載人登月成功。

現在麵臨著華夏在航天領域的快速前景,誰都知道,華夏載人登月已經是板上釘釘的,美國之前也公布重返月球計劃,但是愣是被貝拉克推遲了。

nasa這幾年,重返計劃一直停留在作秀,什麼全世界選拔載人登月的航天員,但是技術方麵,卻是看不到nasa在腳踏實地的準備重返月球。

劉韜實在不相信,nasa從倉庫裡翻出土星五號運載火箭,然後就可以一次性完成。

要知道如今,不說地麵上的觀測站比當年先進很多,太空中的衛星性能也不是當年可比。

華夏在月球軌道,可是同樣有著衛星。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