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知否:我是皇太子 > 第四百五十四章 當年事

第四百五十四章 當年事(1 / 1)

推荐阅读:

“陛下到!”

“臣等恭迎陛下!”

趙興在百官恭迎聲中從後殿走出,來到禦台之上。

“平身!”

趙興看抬手說道。

“謝陛下!”

趙興落座,文武百官起身。

諫院的官員被宮門口的事弄的一肚子怒火,正準備出列進言,可是有人比他們還快。

曾慶軒快速出列道:“陛下,臣要彈劾參知政事楊勝奎,此人昨日密謀逼宮,臣懷疑之前宮門口搜出凶器的官員,皆是其安排的。”

“曾慶軒你血口噴人!”

楊勝奎本來等著看戲,沒想到曾慶軒竟然會出來高發他。

“我有沒有血口噴人,陛下自有分辨。陛下還未開口,楊相公就急著反駁,豈不有些做賊心虛?”

“你…”

“肅靜!”

趙興冷臉道:“朝堂之上,大聲吵鬨,成何體統?”

“陛下息怒!”兩人連忙躬身道。

趙興看向曾慶軒說道:“你說楊副相密謀逼宮,可有證據?”

“回陛下,臣這麼說自然有證據!”

曾慶軒躬身道:“昨日楊相公也邀請了臣,臣本想入宮告發,又怕楊相公派人監視臣,殺人滅口。臣隻能等到今日早朝告發。”

“口說無憑,朕要實證。”趙興淡淡道。

“陛下,楊相公不僅邀請了臣,還有朝中許多官員,這其中就包括了…”

曾慶軒念出了一大堆的名字。

等曾慶軒念完,當即就有幾個被他念到名字的人臉色蒼白出列認罪。

楊勝奎在這些人出來指認他的時候,麵如死灰,癱倒在地。

他知道自己完了。

昨天他確實邀請過這些人去他家裡,這件事一查便知。

此時這麼多人指正他,哪怕剩下的人為他辯解也沒用。

“楊愛卿可有話說?”趙興看向癱軟在地的楊勝奎淡淡道。

“臣無話可說!”楊勝奎苦笑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放心,此事朕也不會隻聽曾愛卿一麵之詞,來人,先將楊愛卿等人拿下,等調查後再說。”趙興淡淡道。

“是!”

殿外走進一隊禁軍,把楊勝奎和之前曾慶軒點出來的官員全部帶了下去。

如此一來,朝中官員居然少了三分之一。

本身趙興之前就下令抓了三十多人,今日在宮門口又抓了好幾個。

雖然一些致仕的老臣都到了,也隻有十幾人罷了。

現在一下子又抓走這麼多,可不是少了三分之一麼。

一時間朝堂之上甚是安靜,那些諫院的官員也熄火了。

並不是他們怕了,而是楊勝奎雖然沒有認罪,卻也沒有激烈喊冤。

如今事態不明,讓他們說什麼?

其餘人一部分是被嚇到了,另一部分則是因為那些死諫的官員都被抓了。

曾慶軒的組合拳,就等於是把戲台子拆了,讓他們還如何唱戲?

趙興深深的看了曾慶軒一眼,此人倒是狠,不管是誣陷那些要死諫的官員,還是對他自己都狠。

曾慶軒說他昨日沒敢入宮告發,但是在場的人都不是傻子,自然看的出這一切和曾慶軒脫不了關係。

以後朝中官員大多數都會對曾慶軒敬而遠之,畢竟誰也不敢相信一個背後捅刀子的人。

曾慶軒這麼做看似得罪了很多人,卻讓趙興能夠放心用他。

因為朝中太多人想讓他死了,他隻能依仗趙興。

趙興懷疑,這就是曾慶軒算計的。

不管是不是,都已經不重要了。

“曾愛卿揭發有功,暫代參知政事。”趙興說道。

“臣遵旨!”

曾慶軒聞言很是激動,他這麼做不就是為了升官麼。

雖然隻是暫代,但這不是因為楊勝奎的罪名還未坐實麼?

趙興見沒人上奏,直接宣布了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

趙興離開後,大殿內的官員看向曾慶軒的目光有鄙夷,有憤怒。

有人想要質問曾慶軒,卻被身邊的人拉住了。

曾慶軒能告發誣陷楊勝奎,此時要是說什麼,誰知道會被曾慶軒如何構陷。

“諸位,我就先走了!”

曾慶軒微微一笑,離開了大殿。

…………

“有趣。”

趙興看完曾慶軒的資料,微微一笑。

曾慶軒剛剛四十出頭,就已經是禮部侍郎了,即便熱衷權勢,也沒必要如此做。

畢竟以他的年紀,隻要不犯大錯,正常熬資曆,五十多歲就有機會入相了。

趙興讓人調來曾慶軒的檔案,也沒發現任何問題。

此人反而很是清廉,能夠升任禮部侍郎也是靠著功績,並沒有任何異常。

這樣的人,趙興實在不明白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便讓殷漢章詳細調查。

因為時間原因,並未查到確切消息,不過殷漢章卻送來一份關於曾慶軒父親的消息。

曾慶軒父親官職不低,在世時曾在西北任知州。

宋夏之戰的時候,所在州城被西夏攻破,逃走後被貶,沒幾年便鬱鬱而終。

被貶並非流放,子孫不會被禁止參加科舉,曾慶軒能夠入朝為官倒也正常。

“陛下,曾侍郎到了。”一個內侍稟報道。

“讓他進來。”趙興說道。

不一會,曾慶軒走了進來行禮道:“臣拜見陛下!”

“免禮。”

趙興擺了擺手道:“你看看這個。”

趙興把曾慶軒父親的檔案給三水,三水送到了曾慶軒手裡。

曾慶軒看到上麵的內容,麵色並沒有變化。

“說說吧。”趙興淡淡道。

曾慶軒自然明白趙興讓他說什麼,沉默了一會說道:“陛下可知當初宋夏之戰,大宋為何會敗?”

“朕記得是因為西夏有人詐降,騙取了大宋的情報,知道了大宋的行軍路線和時間,遭遇埋伏,導致了大敗。”趙興說道。

“這隻是表麵上,真正的原因完全是因為韓大相公。”曾慶軒咬牙道。

“哦?”

趙興眉頭微皺,古代史書記載都喜歡用春秋筆法,對於勝利記的比較詳細,而敗仗則記的很模糊。

一般隻有大概經過,並不會記錄詳細內情。

因此趙興對於當年的事情也不是很清楚。

“當年西夏自立,準備充分。範大相公主張采取守勢,而韓大相公卻主張進攻。開始太上皇采納了範大相公的建議,後來卻被韓大相公勸說,發動了進攻。”

曾慶軒恨聲道:“前線潰敗,抽調後方守城兵馬救援,卻遭遇了西夏埋伏。臣父當時擔任靈州知州,城內空虛,守城兵馬不足千人,麵對西夏數萬兵馬。

靈州城並非堅城,根本守不住,這才棄城而逃的。”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