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各有心思(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書案上擺著幾碟精致的小菜,賈赦正在那兒自斟自酌,一雙眼不時望向緊閉著的書房門。

突然,門被“啪”地推開了。

賈敬走了進來,見狀一笑,“我一猜就知道你躲在書房吃酒呢。”

賈赦笑了笑:“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咱們今晚也來個煮酒論英雄吧。”說著,變戲法似的摸出了一副杯筷。

“煮酒論英雄?咱倆頂破天就是一對老酒鬼!”

賈敬拖過一把椅子,湊到書案邊坐了下來,自斟自酌了一杯,笑道:“人老了,就好這一口。在先陵這幾日,差點沒饞死。”

賈赦將酒壺裡的就給賈敬斟了,又給自己也倒滿了。

賈敬端起酒杯抿了一小口:“你都知道了吧?”

賈赦點了點頭。

賈敬:“皇太孫一日不冊封,太子都有翻船的可能。”

賈赦:“隻有老二死了,才能徹底斷了他的念想。”

賈敬點了點頭。

賈赦:“我總感覺皇帝沒憋好屁。”

賈敬一笑:“無論他有什麼心思,接下來的朝局會進入一段平穩時期,女真人又在科爾沁大草原與福康安打得頭破血流.沒了掣肘,相信朝廷很快就能平定這場叛亂。”

賈赦卻搖了搖頭:“你彆忘記了,河南那邊也出過幾次紕漏,我懷疑白蓮教在朝廷這邊安插了奸細。”

“王子騰倒楣不正好嗎!”賈敬將杯中的酒一口乾了。

賈赦和賈敬對望了一眼,都大笑起來。

賈赦突然想起了:“對了,前幾日門上收到了一份拜帖,對方祖上是賈家的門生,算是世交。現如今在兵部候缺。”說著,從匣子裡取出一份拜帖遞給賈敬。

賈敬接過展看,接著蹙起了眉頭,“大同、宣府好些將門子弟都在陰山六鎮謀了實缺,他怎麼跑到京城來候缺?”

賈赦一笑:“吃不得苦唄!”

冷哼一聲,賈敬將那份拜帖一扔:“吃不了苦,當什麼兵!”

賈赦:“怎麼說都是世交,能幫襯一下就幫襯一下吧。”

“你看著辦吧。”

賈敬又自斟自酌了一杯,“不說了,喝酒.”

三皇子府門前的空地上站滿了南鎮撫司番子,大門石獅兩旁也都站著一排挎刀的番子。

突然大門裡傳來了許多人驚天動地的哭聲。

少頃,一群南鎮撫司番子驅趕著三皇子府的下人出來了,向胡同口走去。

緊接著,一身嶄新南鎮撫司指揮使服飾的甄頫挎著刀走了出來,在石階上站住,向眾番子掃了一眼,大聲說道:“看好了,沒有皇上手諭,任何人都不能夠進出三皇子府!聽到了嗎?”

眾番子齊聲吼應:“聽到了!”

甄頫滿意地點了點頭,走到石階下,他又停住了腳步,慢慢轉過身來,慢慢打量著這座三皇子府,歎聲道:“今朝座上客,他年階下囚。世事無常啊!”說著,嘴角撇過一絲笑意。

“哐當”一聲,大門從裡麵關上了。

甄頫搖了搖頭,心道叫你韜光養晦,這下搞不好一輩子都要待在這座宅子裡韜光養晦了。還有太上皇,估計要吃齋念佛了此殘生了!

想到這裡,甄頫苦笑了一下,若是知道會是這個結果,就不在三皇子身上浪費時間了,二皇子看樣子也不行,太子?

他突然想起那個把柄,把賈雨村推出去納投名狀?算了,再等等,或許皇帝還有彆的心思。

想著,甄頫轉過身來,手一揮,領著一隊番子離去。

一陣秋風吹來,落葉紛紛飄下。

永昌帝靜靜地站在上書房的窗邊望著窗外紛紛飄落的枯葉。

一陣腳步響,一個司禮監紅衣大太監走了進來,在永昌帝身邊輕聲說道:“三殿下那邊處理好了。甄頫在府門前說了句”

一絲寒光很快在永昌帝的眼中閃過,心中冷哼一聲,等著吧,等中原戰事結束,等朕騰出手來,再與你們一個一個算賬,一個都彆想逃!

永昌帝:“盯著他,盯著甄家。”

大太監:“是。”答著,躬身退了出去。

大太監剛出去,戴權捧著藥走了進來。

端著那碗藥走到永昌帝身邊,戴權自己先喝了一口,然後奉上去:“正好,不涼也不燙。”

永昌帝雙手接過了碗,一口氣喝了下去。

戴權接過藥碗,笑著說道:“這就好,這樣皇上的病一定好得快。”

永昌帝望了他一眼,問道:“你說,李虎能擊敗水溶嗎?”

戴權又端著一碗溫水遞了過去,回道:“水溶再厲害,也比不過八旗兵。再說了,他也不是靠自身的實力擊敗的五軍營和步軍營.假的就是假的。”

永昌帝含了一口溫水漱了口吐在碗裡,又問道:“甄應嘉現在在哪裡?”

戴權想了想:“應該還在禮部.”

永昌帝:“叫甄應嘉到這兒來。”

戴權:“是。”

永昌帝突然想起:“讓太子給李虎去封信,西夷人朕留著還有用,不要動不動就殺這個殺那個的。”

此時此刻,念叨李虎的不止皇帝一個人。

“李虎,我誓殺你!”眼睛通紅的水溶這時格外嚇人。

楊啟隆無聲地歎了口氣,他們的糧道被李虎盯上了,這已經是被官軍親兵燒毀的第三批糧食了,五天,他們一粒糧食沒有得到。再這樣下去,大軍就要斷糧了。

“啪”的一聲,水溶一掌拍在案上:“去,派人去將那些臭蟲滅了!”

楊啟隆苦笑了一下:“官軍騎兵來去如風,咱們根本沒有辦法。”

水溶氣急敗壞地直拍桌案:“一千人防不住就派五千,一萬,十萬我就不相信防不住這幾個臭蟲!”

楊啟隆沉默了,十萬人不現實,一萬人麵對四五千騎兵並不占什麼優勢,派個兩萬人或許可以,隻是這樣一來又有許多問題,來回奔波使士卒疲乏,糧食消耗也會增加,軍心也會受到影響,不過,他們的糧食確實是不夠了。

想到這裡,楊啟隆說話了:“少主子,我親自領著一萬五千人去接應押運糧草的隊伍。”

水溶想了一想,說道:“路上注意安全。”

楊啟隆:“是。”

水溶:“那些合肥百姓什麼時候押到?”

楊啟隆:“回少主子,都是老弱婦孺,加上那些青銅大炮實在是太重了,一天連三十裡都走不了.”

水溶臉一沉:“讓他們來是當炮灰的,不是請他們來吃酒看戲的!三天,三天內趕不到這裡,就不要來了!”

楊啟隆猶疑了一下,答道:“是。”走了出去。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