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傻子怪才傳奇人生 > 第1103章 定量航海的奧秘

第1103章 定量航海的奧秘(1 / 1)

推荐阅读:

小燕子 、小聰知道 ,航海所需的各種圖書資料 ,原來都采用紙質印刷形式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 ,航海通告潮汐表、燈標表等出現了電子版和網絡版。海員可購買光盤或在網上查詢與下載 。這有利於航海圖書資料中內容的迅速更新,避免了海員對紙質圖書資料的手工更正 ,使用也更加方便。

海洋專家高敏說:“從隨唐五代到宋元時期,中國航海業全麵繁榮,遠屆紅海與東非之濱。後來 ,積極的航海貿易政策和以羅盤導航為標誌的航海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使中國開始領先西方進入‘定量航海 ’時期。”

小聰問:“海洋爺爺,什麼是‘定量航海 ’呢?”海洋專家高敏說,定量航海是指在航海活動中,通過精確的計算和測量來確定航線的方向、速度和目的地的一種航海技術。這一技術的發展標誌著航海從依賴自然現象和經驗判斷向依靠科學方法和精確計算的轉變。

王可博士接著說,在中國古代,由於以羅盤導航為標誌的航海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中國領先西方進入了定量航海時期。這一時期的到來,使得航海活動變得更加精確和安全。明代永樂至宣德年間,偉大的航海家鄭和率領遠洋船隊,先後七次下西洋,遍訪亞非各國。鄭和的航海活動不僅展示了當時中國強大的海上力量,也充分體現了定量航海技術的廣泛應用。

劉夢石教授說,定量航海技術的發展,使得中國古代航海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鄭和的航海活動不僅是中國古代航海史上的巔峰之作,也在整個人類航海史上豎起了豐碑。定量航海技術在中國古代航海史上的重要性。定量航海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中國古代航海技術的進步。從羅盤導航到利用星象和海流進行導航,定量航海技術的應用使得航海活動更加科學和高效。

海洋專家高敏說,隨著航海技術的進步,中國古代的海上貿易和文化交流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不僅促進了中國的對外貿易,也推動了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定量航海技術的發展,對中國乃至世界的航海事業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不僅是中國古代航海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也為後來的航海技術發展奠定了基礎。

黃小燕說,定量航海技術在中國古代航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僅推動了中國古代航海技術的進步,也促進了國際貿易和文化交流,對世界航海事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小夢石插話說:“中國舟帆到達了西太平洋與北印度洋全部海岸, 與亞非 120 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航海貿易關係 ,著名的刺桐港,今福建泉州港,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港口。”劉夢石說:“小夢石,你怎麼說得這樣清楚?”小夢石說:“這是穿越號機器人手機告訴我的。”小聰笑了:“小夢石,原來是鸚鵡學舌呀!”

海洋專家高敏接著說:“到明代永樂至宣德年間 ,偉大的中國航海家鄭和率領遠洋船隊,先後七次下西洋,遍訪亞非各國 ,其船隊規模之大 、船舶之巨、航路之廣 、航技之高,在當時無與倫比。古埃及就有人駕駛帆槳船 ,沿地中海東航至黎巴嫩 ,後來 ,又沿紅海南航至今索馬裡或也門 。當時 ,腓尼基人建造了巨型槳船 ,順風時, 能揚帆航行。”

小燕子說:“聽老師講過,公元前 4 世紀 ,古希臘人畢菲在海上探險時發現了不列顛群島。中國的火藥 、造紙 、印刷術 、羅盤(指南針) 四大發明,在 14 世紀前後,分彆由阿拉伯人和埃及人傳入歐洲。在 15、16 世紀 ,歐洲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有了萌芽 ,歐洲海洋國家的航海活動取得了偉大的成果。航海由技藝逐步發展為科學技術。”

小聰問:“航海為什麼被人稱為技藝?”劉傻子教授回答:“英國 《航海史》 一書認為 ,‘航海是引導船舶安全地從地球水麵一地到另一地的技藝 ’;英國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 認為 ,‘航海曾經被認為是一種技藝,現在已經成為一門科學和技術 ’,這也是對海洋文化的詮釋。”

文史作家於張喜說:“《世界大百科事典》認為 ,航海是‘在海上確定船位,將船由一地安全迅速地引導到另一地的技術的總稱 ’;《米國百科全書》 認為 ,‘航海通常包含了科學儀器和方法的發展 ,並且還包含了計算在內 ,航海儀器的熟練應用及對各種有用資料的解釋 ,則可以被認是一種技藝 ’。”

小波、小明、夢弟聽完海洋博物館講解員介紹 ,懂得了使用無線電報 、無線電話、 電傳和傳真 ,比船舶上的人員采用手旗與燈光的方式進行通信要方便很多 。1957 年 ,第一顆人造衛星升空 ,拉開了衛星通信的序幕 。1979 年 ,國際海事衛星組織宣告成立。1982 年,開始提 供全球海事衛星通信服務,可以為海陸空提供電話、 電傳 、傳真 、數 據、國際互聯網及多媒體通信業務。

夢弟夢見自己坐上了驕子變成的飛艇來到埃及博物館,他曾經與爸爸媽媽來過這裡,沒有想到,現在又夢見了這裡。儘管現在那裡的燈塔已無影無蹤,但每年仍有成千上萬的國際旅遊者前去觀光。

如今 ,法羅斯島已經同市區相連 ,因此 ,汽車經過城西的漁港, 可直接開到博物館門口 。城堡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建築 ,它總體成四方形 ,但每個角都有一個圓柱形的炮樓 ,造型上既整體統一 ,又有多樣變化。

大廳中央,是一幅油畫 ,畫麵描繪著埃及共和國創始人納賽爾總統檢閱海軍的場麵。城堡正門的廣場上,陳列著一些古老的兵器, 其中,有 19 世紀點火發射的大炮 。它使人想起 1882 年 7 月 11 日,在這座城堡裡發生的一場戰鬥,當時,英國艦隊入侵亞曆山大 ,埃及軍隊進行了英勇的抵抗。

給程萍編輯、劉媛媛編輯、舞蹈家林燕子印象最深的是一樓的展品。圖文介紹了埃及上古時代(公元前3200 前 332 年) 的航海成就和當時著名的海戰。那裡的好幾幅從法老墓內發現的有關造船、 打魚、海戰的壁畫,給參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至少有 4500 年曆史的古都孟菲斯法老金字塔內的捕魚圖,逼真地描繪了當時船舶的結構及規模。那時,船上可乘十多個人,並有竹篙。 此外,還有一幅與此圖同時代的造船圖, 生動地展示了古埃及先民用紙莎草製造船隻的生產過程。紙莎草是非洲特有的植物 ,外形類似蘆葦 ,浸泡後能把它壓扁,可代替紙來畫畫 、寫字 。同時,又可將它捆綁成束 ,編結在一起做成船隻,這就是埃及最原始的造船業。

夢弟夢見大廳左右兩側的大玻璃展覽窗內 ,各陳列著一艘古船模型。驕子告訴夢弟說:“左為距今三四千年前法老時代的尼羅河船, 它的外形很像中國的龍舟,船身狹長 ,備有十多把木槳 ,頭尾刻有荷花和紙莎草浮雕圖案。”

夢弟 問:“ 右邊的帆船呢?”驕子告訴夢弟說:“右為公元六七世紀伊斯蘭時代的帆船 , 船上的風帆可以靈活轉向。這兩個船模,證明了埃及人民自古就掌握了航運技術 。”

夢弟醒了,對劉傻子教授、海洋爺爺、計算機姐姐 、科學博士述說了夢境。科學博士與計算機姐姐都去過埃及。當然,夢弟也跟著爸爸媽媽去過埃及。

劉傻子教授說:“一樓還有一件巨型浮雕壁畫複製品 ,原件在尼羅河上遊盧克索神廟中 ,它描繪了公元前 1486~ 前 1468 年第 18 王朝的五艘帆船,從尼羅河經過蘇伊士古運河、大苦湖 、紅海,最後到達索馬裡貿易的情景。”

神話學者夏青教授說:“這幅浮雕壁畫,造型寫實,極為細致地展示了當年海船的結構和設備,表現了海上貿易的場麵。人們可以看到船上裝載著牛、羊 、猴子以及金銀財寶,碼頭上,水手們挑著樹種、扛著糧包,正在走上甲板的情景。”

考古專家張洪德說:“一樓的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隻展現埃及海船圍繞非洲遠航場景的沙盤 。它告訴觀眾,在公元前 664 至前 525年埃及第26 王朝時代,當時的法老曾派遣以‘涅克哈號 ’為首的船隊,探索非洲海岸線。船隊從紅海蘇伊士附近出發,繞過好望角,經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最後,到達亞曆山大,曆時3 年。過去,隻知道航海史上最早繞過好望角的人,是 1497 年葡萄牙人迪亞士,亞曆山大航海博物館提供的這一史料,使人耳目一新。”

劉傻子說,海洋爺爺也去過埃及,他說:“上古時代部分的結尾,是一幅新創作的壁畫,畫上古埃及愛因—斯哈門教堂的祭士,向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傳經送寶,背景是地中海和古埃及海船。”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