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我家大賢良師,從來沒有忘記心中的理想。
太平道,就是為了建設黃天盛世而生。”
“大賢良師已將九公山寨更名為九公山城。
九公山城,對吾等來說也隻是開始。
將來天下會有無數個九公山城。
百姓會在大賢良師庇佑之下,得享太平安樂的生活!”
張白雀提到大賢良師,臉上滿是崇敬。
袁尚心中暗自琢磨道:
‘看來這張寧野心不小,還想學張角那般席卷天下。
這樣對我們大燕來說,可是天大的好事。
張寧深處乾地,九公山黃巾想要席卷天下,首當其衝就是乾國。
就讓他們打去吧!
最好打得兩敗俱傷,對我大燕才最有利。
舍得跟乾軍拚死作戰的黃巾,才是好黃巾。’
“皇子殿下,驛館到了。”
張白雀將袁尚引到一座三層樓閣前,對袁尚道:
“殿下且在此處休息,明日大賢良師會在黃天殿,與殿下一敘。”
張白雀說罷便離開了,太平道驛館的條件非常好,室內清一色的名貴紅木家具。
每個客房,都有專門的小廝與侍女服務。
袁尚若是想吃什麼東西,直接向他們索要便可。
驛館內的美食,全部都是具有大乾特色的江南美味,不乏袁耀發明出的各種炒菜。
袁尚點了一桌子菜,與楊修、呂曠、呂翔等心腹共飲。
他對幾人道:
“孤真沒想到,太平道會如此富庶。
有錢養兵,太平道將士的戰力也不會差。
這等盟友,比黑山賊寇強百倍!”
“那趙雲憑借黑山賊寇,都能在禍亂我大燕。
孤要是得了太平道相助,不得把大乾國都金陵給攻下來?”
呂曠見袁尚高興,也拍馬屁道:
“主公所言甚是,到時我大燕精兵一路南下,勢如破竹!
策應太平道大軍,襲取江南之地。
主公再當上太子
那以後就是名副其實的天下共主了!”
“哈哈哈哈
你說得對!”
袁尚興致極高,舉杯對眾人道:
“為了吾之大業,為了我大燕!
共飲此杯!”
楊修也端起酒杯,與眾人同飲。
一抹嘲諷的笑容,在楊修嘴角一閃而逝。
這袁尚把未來想象得太美好了,現實確實殘酷的。
或許用不了太久,袁尚就會感受到絕望的滋味。
翌日,太平道大賢良師張寧,於黃天殿會見大燕使者,三皇子袁尚。
當袁尚邁入恢弘大氣的黃天殿時,眼睛都直了。
倒不是黃天殿給袁尚多大的震撼,主要是眼前的女子實在太美了!
女子穿著一身華麗的長裙,這長裙是黃白相間的顏色,領口和束腰為金色。
她的五官精致絕美,神情淡然中帶著一絲冷漠,整個人看起來神聖不可侵犯。
宛如九天仙女飄然而下。
女子手中,還握著象征太平道至高權柄的黃天權杖,散發著屬於上位者的強大氣場。
這樣完美的女子,袁尚簡直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袁尚也是好色之徒,酷愛搜羅美女。
他每年都會從大燕各州郡,搜羅大量的美女回府,成為自己的丫鬟妾室。
袁尚府中養的美人,足有數百之眾,袁尚一直以此為傲。
可見到張寧之後,袁尚突然發現,這數百名各有特色的美女,還不及張寧萬一。
誰能想到,太平道的大賢良師張寧是如此美貌,又氣質出眾的女子啊!
貌似這位大賢良師還未婚配?
袁尚心中突然冒出一個想法,他想娶這位大賢良師為妻。
隻要能娶張寧為妻,袁尚府中的數百個美女統統可以不要!
那些美女跟張寧比起來,簡直醜陋如豬,完全不可相提並論。
而且張寧不單有美貌,還有九公山城這等強大的勢力,麾下精兵十餘萬!
有了這股勢力支持,袁尚取得大燕太子之位,豈不是易如反掌?
到時候江山、美人,全都是他袁尚的了!
他袁尚,就是這世上最大的贏家。
什麼神機妙算、用兵如神的大乾太子袁耀,都無法跟他袁尚相比!
袁耀是太子沒錯,天下都認可袁耀是奇才也沒錯
可他能擁有張寧這樣的美人嗎?
就憑九公山黃巾與乾國的仇怨,袁耀永遠無法獲得張寧的青睞。
想到此處,袁尚突然忍不住想笑。
在袁紹口中,袁耀出色無比,就是傳說中‘彆人家的孩子’。
不光是他袁尚,大兄袁譚與二哥袁熙,都無法跟袁耀相比。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袁尚覺得自己終於有一件事能比過袁耀了。
他袁尚有機會得到大賢良師張寧的青睞,有機會將這位坐擁十餘萬大軍的絕色女子娶回家。
以他袁尚的地位和容貌,他相信張寧絕對不會拒絕自己。
憑這一點,他袁尚足以勝過袁耀!
想到此處,袁尚望向張寧的目光中,帶著幾分熱切。
他拿出自以為最有君子之風的態度,對張寧施禮道:
“大燕三皇子袁尚,見過大賢良師。”
張寧看了看袁尚,眉頭不由一皺。
客觀來說,袁尚的相貌相當英俊,在男子之中很少見。
可張寧卻覺得袁尚的目光中,帶著一股貪欲和猥瑣,讓她十分不喜。
張寧聲音清冷道:
“殿下不必多禮,請坐吧。”
二人分賓主而坐,張寧對袁尚問道:
“以往大燕與我九公山聯絡,都是派使者前來。
不知這次皇子殿下親至,有何要事?”
袁尚來九公山原本隻有一件事,就是請張寧出兵,助大燕禍亂乾國。
現在倒是又多了一件事
袁尚對張寧道:
“大賢良師也知道,我大燕與乾國正在交戰。
那袁耀陰險交戰,竟派趙雲賊子深入我大燕,聯合黑山賊寇,荼毒我大燕百姓。
如此行徑,當真是人神共憤!”
“來而不往非禮也,我父皇英明神武,自然不會對袁耀的惡行坐視不理。
於是他便派我前來,與大賢良師結盟。
想請大賢良師出山,在乾地攻城略地,策應我大燕。”
“乾國內部一亂,勢必影響前線。
我軍便可趁敵軍混亂,一鼓作氣,將乾賊拿下!
倒時更可趁勢南下,一統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