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聞言眼前一亮,說道:
“公則說得對啊!
朕怎麼把九公山黃巾給忘了?”
啥玩意?!
聽袁紹讚同郭圖的想法,諸葛亮整個人都不好了。
袁紹到現在還認為九公山黃巾,能為燕國所用嗎?
以諸葛亮的猜測,九公山黃巾賊寇,早就跟乾國勾結到一起了。
甚至九公山黃巾每次出山攻掠乾地,都是他們跟袁耀演的一出戲!
目的就是為了麻痹天下諸侯。
袁紹想找九公山黃巾合作,無異於與虎謀皮。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
袁紹要做這等蠢事,諸葛亮實在不能無動於衷了。
諸葛亮對袁紹拜道:
“當年曹魏與九公山黃巾合作,那黃巾賊寇非但沒有幫助曹魏,反倒背刺魏軍,致使曹魏大敗!
有如此前車之鑒,可見九公山黃巾,早已與乾賊沆瀣一氣。
與黃巾賊寇合作之事,絕不可行,還請陛下三思!”
“諸葛丞相,你這話就有點危言聳聽了吧?”
聯合黃巾之策,是郭圖提出來的。
諸葛亮否定了他的計策,郭圖當然不爽。
雖然郭圖收了諸葛亮的厚禮,鼎力支持諸葛亮成了大燕的謀主。
可諸葛亮也不能打他郭圖的臉啊!
難道就你諸葛亮說的話有用,我們這些謀士提出的計策就是放屁?
郭圖到底跟諸葛亮是合作關係,所以說話也算客氣。
他對諸葛亮解釋道:
“我大燕與九公山黃巾合作過多次,從無差錯。
黃巾賊寇背刺曹魏,那是因為魏軍給他們的東西太少了。
我大燕則不同。
我大燕對九公山黃巾,那是不遺餘力的支持!
黃巾這麼多年能夠在乾地屹立不倒,全靠我大燕提供的糧草、金銀、軍械、鎧甲!
九公山黃巾賊寇背棄陛下,豈不是自取滅亡?”
袁紹也對諸葛亮道:
“孔明,公則所言甚是。
當年黃巾背棄孟德,朕已命陳琳休書,狠狠斥責過了。
那些賊寇也向朕道歉,言辭頗為懇切。
朕已經原諒他們了。
朕也覺得天平道可用,你說呢?”
諸葛亮嘴角微微抽搐,在無法保持雲淡風輕的模樣。
袁紹原諒九公山黃巾?
那些黃巾賊寇,隻怕不想原諒袁紹!
黃巾賊寇是袁耀的人,這麼明顯的事,袁紹怎麼就看不出來?
自己告訴他,他還不聽
就在諸葛亮琢磨著如何勸諫袁紹的時候,耳邊突然響起田豐的聲音。
“陛下,臣以為孔明之言有理!”
隻見田豐上前一步,對袁紹施禮道:
“那黃巾賊寇,就是乾人所養。
主公若不聽孔明良言,執意與黃巾賊寇合作,恐怕要大禍臨頭!”
“放肆!”
田豐說話太難聽了,袁紹聞言臉色鐵青,一拍桌案道:
“田豐,你竟敢口出妄言,詛咒我大燕!
來人呐!
把田豐給朕叉出去!”
袁紹一聲令下,頓時有兩名甲士上前,拖著田豐往外走。
田豐大聲道:
“陛下,你要清醒啊!
現在我軍本就被動,如果不聽孔明良言,恐怕兵敗就在須臾之間!
我大燕大好基業,將會毀於一旦啊陛下!”
田豐苦口婆心,就想勸袁紹回頭。
可他的嘴實在太臭了,不是‘大禍臨頭’便是‘毀於一旦’,哪個皇帝願意聽這樣的話?
袁紹氣得臉色鐵青,指著田豐的鼻子怒道:
“叉出去!
給朕叉出去,打入打牢!
你不讓朕聯絡九公山黃巾,朕偏要這麼乾!
朕倒要看看,張寧是否會背叛朕!
待朕聯手張寧,滅了乾賊之後,再治你的罪!”
“陛下!
不可啊!
陛下!
且再聽臣一言…”
田豐的聲音越來越遠,袁紹餘怒未消,陰沉著臉對眾人道:
“你們誰還認同田元皓的話?
認為朕跟九公山黃巾聯手,就必敗無疑…
站出來,讓朕看看!”
眾文臣麵麵相覷,田豐的下場,他們都看在眼裡,誰還敢出來觸黴頭?
許攸對袁紹施禮道:
“陛下英明神武,臣等佩服!
聯合九公山張寧破敵,乃是妙策之中的妙策!
也唯有田豐這等愚蠢之輩,才會質疑陛下的決定!”
逢紀也附和著拍馬屁道:
“陛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乃上上之計!”
聽著眾臣誇讚,袁紹的臉色才緩和了幾分。
諸葛亮暗自搖了搖頭,看了沮授一眼。
沮授也給諸葛亮使了個眼色,示意諸葛亮莫要再勸袁紹了。
諸葛亮何等聰明,就算沮授不給他這個暗號,諸葛亮也不打算再勸了。
諸葛亮這回算是明白,為何袁紹麾下擁有田豐、沮授這樣的良臣,還內耗嚴重,無法采納良策了。
袁紹麾下派係林立,奸佞小人太多。
田豐勸諫袁紹,又不講究策略,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經常惹得袁紹不快。
這就導致田豐勸完被叉出去之後,沮授都無法再勸。
袁紹就隻能聽郭圖、許攸這些人的建議。
袁紹對諸葛亮問道:
“孔明,你覺得朕該派何人前往乾地,聯絡九公山黃巾?”
這話聽在諸葛亮耳中,那就等於在問,該派誰前去送死。
諸葛亮心中自然有一個好的人選。
郭圖這奸佞小人,放在袁紹身邊,變數實在太大。
自己已經取得了袁紹的信任,成為了大燕謀主,此人也就不必留了。
諸葛亮調整一下情緒,微笑著對袁紹道:
“陛下,此策乃是公則先生所獻,理當由公則先生前往九公山。
公則先生能言善辯,想必可以說動張寧禍亂乾地。”
“嗯…孔明所言,亦合朕心。”
袁紹點了點頭,覺得諸葛亮很有眼光。
在他麾下的一眾謀臣之中,袁紹最信任的就是郭圖,他覺得最有本事的謀臣也是郭圖。
諸葛亮能看出郭圖的不凡,真不愧臥龍之名。
“既如此,朕便…”
袁紹話還未說出口,一旁袁尚便心急如焚。
父皇今日不知是不是得了瘋病,竟然允諾讓大哥當太子!
雖然這個允諾是有條件的,可區區數萬黑山賊,如何能擋住大燕精銳?
大哥率軍回冀州之後,黑山賊必敗啊!
自己要是再不做點什麼,那太子之位就徹底歸大哥了。
郭圖這匹夫,也是大哥的人,屢次壞自己好事。
聯合九公山黃巾,禍亂乾地這麼大的功勞,豈能讓與郭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