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奇雖敗,可他的敗軍已被淳於瓊將軍收攏。
除去陣亡的士卒,還能有六七萬之眾。
再加上淳於瓊所統禦的部隊,可湊足十萬。
陛下可調十萬精兵回冀州,與淳於瓊合兵一處,集中精兵二十萬圍剿賊軍。”
“賊軍雖有趙雲之勇,然僅憑數萬賊眾,如何抵擋陛下二十萬精銳之師?”
“至於我軍與袁耀的戰場,有六十萬大軍足矣。”
袁紹點點頭,令十萬大軍回援,他麾下還有六十萬大軍。
對比袁耀的二十萬大軍,依舊是碾壓性的優勢。
而且這根本不用諸葛亮多說,冀州不得不救。
黑山軍的情況,袁紹也很了解。
二十萬精兵,在做好準備的情況下,鎮壓數萬黑山賊簡直輕而易舉。
袁紹開口道:
“袁耀小兒,想用這上不得台麵的詭計算計我大燕,當真可笑。
朕就從孔明之策,派兵滅了那黑山賊寇!
諸位說說,朕該派哪位將軍前往啊?”
郭圖眼珠滴溜溜亂轉,心中正在仔細盤算。
去剿滅黑山賊寇,可是立下大功的好機會啊!
之前陛下就說過,皇子尚和皇子譚誰立下更多戰功,就立誰為太子。
能不能趁著這個機會,把袁譚的太子之位坐實?
郭圖是袁譚的鐵杆支持者,將來袁譚如果當了皇帝,他至少能位列三公,享受無邊富貴。
郭圖當即對袁紹拜道:
“陛下
臣有一個人選,可為陛下分憂!”
“何人啊?”
“大皇子!
大皇子在東寨抵禦乾軍的時候,就曾數次擊退乾軍的進攻。
展現出過人的勇武和謀略。
按照陛下之前的約定,理當厚賞大皇子才是啊!”
“如今冀州之地,又有宵小之輩禍亂我大燕。
陛下正好可命大皇子代您行征伐之事,剿滅逆賊,揚我國威!”
袁紹微微頷首,最近這段時間,大皇子袁譚表現確實不錯,為自己打了不少勝仗。
袁紹對他,也沒有之前那麼討厭了。
雖然袁譚的容貌為袁紹不喜,可這個兒子能乾實事啊!
尤其是懂用兵打仗,這在亂世之中非常重要。
反觀袁尚,雖有自己年輕時候的風采,這些時日卻是損兵折將,連營寨都差點丟了。
把大燕江山交給袁尚,自己也不放心啊
想到此處,袁紹竟更傾向於立袁譚為太子。
“顯思,你可願率軍回冀州,為朕滅了趙雲與張燕二賊?”
袁譚最近在郭嘉的輔佐之下,於兩國交戰中大放異彩,可謂順風順水。
聽到袁紹又要對自己委以重任,袁譚精神一振,出列抱拳道:
“兒臣願意為父皇分憂!
定為父皇討滅亂賊!”
“哈哈哈哈
好!
不愧是我袁紹的兒子。”
一旁的袁尚看著袁紹開懷大笑,心中暗恨。
父皇的寵愛,一直都是屬於自己的!
兄長袁譚從來都是被父皇嚴肅斥責,今天這是怎麼了?
難道父皇要把對自己的寵愛,都給袁譚了嗎?
這絕對不行!
父皇的寵愛是自己的,太子之位,也必須是自己的!
袁紹可不管袁尚在想什麼,他選太子,要考量的是繼承人能否振興大燕,一統天下。
現在看來,袁尚這方麵的能力確實差了點。
而且郭圖所說的厚賞是什麼,袁紹也記得。
那不就是太子之位嗎?
現在看來,倒是袁譚更符合自己對繼承人的要求。
或許自己不必廢長立幼了。
“顯思啊,你能這麼想,朕很高興。
那朕就給你這個機會,派你去平定冀州逆賊。
若是你能擊敗黑山亂賊,朕就封你為太子!”
袁譚聽了袁紹之言,心中狂喜!
父皇要封自己為太子了!
自己這麼多年的努力沒有白費,終於得到了父皇的認可!
之前東郭先生還說,父皇不可能封自己為太子,父皇傾向的人選是袁尚。
父皇的選擇,連東郭先生都算錯了。
他算錯了父皇對自己的親情!
袁譚五體投地,對袁紹跪拜道:
“而定竭儘所能,不負父皇厚望!”
袁譚驚喜莫名,袁尚則心如死灰,一臉呆滯。
父皇要封大哥為太子了?
怎麼會這樣?
不!不可能的!
太子的位置,應該屬於自己才對啊!
如果當真讓大哥當了太子,等他登基之後,自己焉有命在?
就算袁譚能留自己一命,他袁尚這一輩子也廢了。
如果不能繼承父皇的皇位,當上大燕皇帝,袁尚將生不如死!
袁譚、袁尚的表情,諸葛亮都看在眼裡,不由暗暗搖頭。
這大燕皇帝袁紹糊塗啊!
袁紹看著挺精明,怎麼能辦出這麼糊塗的事情?
就算想立太子,也不應該在這個時候立。
此事立太子,袁譚、袁尚甚至在一旁陰沉著臉的袁熙,都會成為燕國和乾國大戰的隱患。
當真是敗筆!
其實諸葛亮在得知袁紹命三個兒子和一個外甥各自執掌一州的時候,就覺得這是取亂之道。
袁紹的這些子嗣各自執掌一地,待袁紹百年之後,哪個能心甘情願地交出權力?
子嗣之間,非爆發大戰不可!
就照這個勢頭下去,諸葛亮覺得袁耀都沒必要興兵征討燕國,就熬著袁紹就可以了。
把袁紹熬死,燕國內亂,袁耀可以輕鬆奪取燕地。
至於現在立太子,則更是作死,會將三個兒子積累的矛盾提前引爆。
最讓諸葛亮難受的是,這種事他還沒法勸!
諸葛亮是蜀漢丞相,在大燕是外臣。
袁紹的臣子,尚不敢在立太子這種事上亂說話,他諸葛亮又如何開口?
諸葛亮隻是歎了一口氣,一句話沒說。
心中湧起一股深深的疲憊感。
“陛下英明!
陛下至聖至明!”
與鬱悶的諸葛亮相比,郭圖則是歡天喜地,對袁紹道:
“陛下,臣還有一個妙計,可助陛下破敵!”
“嗯?
你還有計?”
郭圖笑道:
“這計策,臣還是受袁耀小兒的啟發。
他不是派趙雲聯絡黑山賊寇,禍亂我大燕嗎?
陛下也可遣一上將,深入敵後禍亂乾國!”
“我大燕有黑山賊,他乾國也有九公山黃賊寇!
論實力,九公山黃巾賊寇,還在黑山賊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