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軍事演習(1 / 1)

推荐阅读:

“這盟約本都督知道,確實是我家太子定下的。

至於有悖盟約…

這從何說起?”

周瑜手一攤,說道:

“我這些時日,可曾揮軍攻打過汜水關?”

“這…倒是沒有。”

賈逵沉吟片刻,說道:

“可大都督麾下大軍,距離汜水關如此之近,還架起了霹靂車。

不是想攻打汜水關,又是何意?

大都督要知曉,大乾有霹靂車,我大晉亦有霹靂車。

若是大都督執意攻打汜水關,恐怕討不到什麼好處。”

近幾年下來,除大乾之外的其餘三國,對霹靂車、大攻車這等攻城器械也有仿製。

不過他們仿製出來的霹靂車,不論是威力還是射程,都比大乾的攻城城相差甚遠,隻是聊勝於無。

周瑜笑道:

“我大軍想去哪就去哪,隻要不攻關,就不算違約。

至於架起霹靂車…

我家太子對此有個說法,叫軍事演習。”

“軍士若不經常操練,恐生懈怠之心。

我用這種方法練兵,是要增強將士們的戰鬥力。

可有什麼不妥之處嗎?”

“這…”

賈逵遲疑了,對於周瑜這種無賴的說法,他一時間還真找不到理由反駁。

兩家確實約定過,一年之內,互相不動刀兵。

可人家並沒說,一年內不進行軍事演習啊!

周瑜就要來汜水關練兵,就要在關前架攻城器械。

隻要不打,人家大乾就不算違約。

賈逵憋得麵色漲紅,終於想出一個理由,開口道:

“大都督這樣做,恐怕會引起兩家誤會…”

“哈哈哈哈…”

周瑜朗聲大笑道:

“正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我隻是來此演習,並無任何攻關之意。

司馬懿懷疑我要違反盟約,恐怕是他自己心中有鬼。”

“也對,司馬懿這些年,做了多少傷天害理之事?

他本人,亦毫無信義可言。

什麼洛水為誓,司馬懿不知說了多少次,一次都沒遵守過誓言。”

“那洛水誓言,就如同放屁一樣。

洛水,都被司馬懿熏臭了。

這樣的勢利小人,懷疑本都督也是正常的。”

“不過你放心,本都督言出必踐,與司馬懿可不一樣。

我說不攻汜水關,就不會攻打。

你回去跟司馬懿複命即可。”

“若是司馬懿還是不放心…”

周瑜將雙手一攤,說道:

“那也沒什麼辦法,本都督就這麼乾了。

如果司馬懿認為本都督這麼做不妥,大可以出關一戰,本都督等著他。

反正司馬懿毀約背諾,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再違背一次盟約,也不稀奇。”

聽了周瑜一番話,賈逵簡直無語。

他就想不通,自己出關為使,明明是來指責周瑜的,為什麼反倒被周瑜一通臭罵?

偏偏周瑜罵大晉這些話,賈逵還無從反駁。

因為晉王司馬懿確實做過這些事,也確實不太遵守盟約。

晉王信用如此,怕是對大晉有害無益。

事已至此,賈逵也知道,自己跟周瑜多說無益。

不過他這次出關,也不是全無收獲。

至少賈逵知道了,周瑜大概率不會主動攻關。

他對周瑜一抱拳,說道:

“既如此,我便回去向晉王稟報…

大都督是在此處軍事演習,對我大晉並無惡意。

一年之內,我兩家不動刀兵。”

周瑜抬起手掌,對賈逵笑道:

“選擇權在司馬懿,本都督是不介意與司馬懿一戰。

司馬懿想給本都督送人頭,送軍功,本都督歡迎之至。”

周瑜這話,賈逵根本不敢接,直接對周瑜拱手道:

“事情已經明了,在下告辭。”

賈逵說罷,轉身走出營帳。

周瑜搖了搖頭,對左右諸將道:

“這個賈逵,倒是個人物。

雖然屬於無名之輩,卻有膽有識,臨危不亂。

此人不論治政還是掌軍,都是我大乾勁敵。

司馬懿人品不佳,名聲也臭。

可選人用人之能,倒是不差。

此人的情報,我當速速稟報主公才是。”

袁耀留給周瑜的大將留讚問道:

“大都督,那這汜水關,咱們還打不打?

我手中雙刀,早已饑渴難耐了!

我軍氣勢如虹,賊心必亂!

打起仗來,獲勝的一定是我軍!”

周瑜對留讚笑道:

“打不打不是我說了算,是主公說了算。

主公給我們的任務,就是守好豫州。

隻要震懾住司馬懿這個鼠輩,讓晉賊不得不遵守承諾,便是大功一件。”

“待主公破燕之後,晉賊、漢賊這等宵小之輩,又何足道哉?

哈哈哈哈…”

留讚鬱悶道:

“大都督說得對,可不打仗,我總覺得憋得慌。

再說不打仗,拿到的功勞也不多啊。”

周瑜輕輕搖頭,說道:

“我要的不是功勞。

我要的,是我大乾興盛,是我大乾一統天下。

我相信主公乃天命之人,代天拯救之人。

從大乾之繁盛,吾已看出盛世天下,即將來臨!”

……

袁耀攻燕的消息傳到蜀漢,劉備馬上找諸位心腹商議對策。

劉備對諸葛亮道:

“袁耀興兵北伐,與燕國必有一番惡戰。

丞相覺得,此戰誰會得勝?”

諸葛亮手握羽扇,對劉備道:

“此戰,袁耀必勝無疑。”

張飛聞言甕聲道:

“丞相,你就這麼看好袁耀小兒嗎?

俺可聽說了,袁耀這次出征,就帶了二十萬兵馬。

燕國袁紹,可是號稱擁兵百萬!”

“一百萬打二十萬,這差距也太大了。

怎麼看,優勢都是在袁紹那方吧?”

諸葛亮輕撫胡須,說道:

“翼德將軍,兩軍作戰兵不在於多,而在精。

那袁耀最擅以少勝多,兵馬雖然隻有二十萬,卻都是精兵。”

“反觀燕國,士卒數量確實不少。

可不論裝備還是將士的勇武,都不占優勢。

而且燕國人心不齊,內部矛盾重重。

我若是袁耀,當以攻心之計瓦解袁紹內部,而後趁亂擊之。

紹縱有百萬之眾,何愁不敗?”

劉備聞言更加心憂,他寧可讓袁紹獲勝,也不想讓袁耀擊破大燕。

如果袁耀擊敗燕國,一統河北…

那天下還有何人可製?

“丞相,我們大漢現在該怎麼辦?

難道就任由袁耀破燕嗎?

若是燕國覆滅,下一個怕是要輪到我大漢了吧?”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