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仔細研究便發現,所謂隱士高人,就是邊隱居,邊教徒弟,順便還不忘給自己打廣告,讓自己的名聲傳得越來越廣,越來越玄。
這樣一來,隱士本人和他門下的弟子就會得到皇帝和諸侯的重視。
將來行走天下,求賢之人趨之若鶩,隱士一脈的弟子便可輔佐君王,得那從龍顯貴之功。
這一套手段,郭嘉很輕鬆就學過來了。
他記得當年劉備在荊州的時候,尋訪諸葛亮就連續登門三次,方才見到諸葛亮,而後請諸葛亮出山相助。
既然諸葛亮都能被人請三次,那他郭嘉差哪了?
郭嘉自然也得讓袁譚來訪三次,才能對得起自己的牌麵。
於是郭嘉施以巧計,讓袁譚第一次來訪的時候迷了路,並未見到郭嘉。
袁譚第二次來訪,郭嘉又讓童子告知袁譚,自家先生進山采藥未歸,袁譚亦是無緣得見。
連續兩次,都未見到郭嘉,汪昭便對袁譚勸道:
“我看那東郭先生,是對主公避而不見。
此人連見主公一麵都不敢,想必是徒有虛名之輩。
主公何必再來尋他?”
汪昭的勸說,袁譚完全聽不進去。
現在是郭嘉越對他避而不見,袁譚就越認為郭嘉是高人,想見郭嘉的願望也越發強烈。
“你不懂,能人異士,都有自己的脾氣。
隻要能見到東郭先生,請他出山助我,多跑幾次又能如何?
備上禮物,咱們今天再去一趟。”
“唯。”
汪昭不敢忤逆袁譚,隻得恭聲應命。
袁譚帶著禮物進山,不得不說,東郭先生的居所鳥語花香,仿若世外桃源一般。
隻憑他居住的地方,袁譚就認定東郭先生是高人。
袁譚到的時候,剛好有一小童在門口打掃院落。
這小童袁譚這幾日也熟悉了,乃是東郭先生的書童。
袁譚上前對小童問道:
“小先生,你家東郭先生今日可在?”
小童仰起頭,對袁譚道:
“公子今日來得倒是巧了。
先生進山打獵,剛剛才儘興而歸。
公子若是想拜訪,我去幫公子通稟。”
袁譚聞言大喜,激動得臉色漲紅。
不容易啊!
他熬了這麼多天,終於能見到傳說中的東郭先生了,也不知道東郭先生究竟是何模樣。
袁譚連忙掏出一塊金子,遞給小童道:
“既如此,就有勞小先生了。”
小童推辭道:
“先生不讓我收旁人的禮物,公子的心意我領了。”
小童說罷,轉身而去。
袁譚讚道:
“連一個童兒,品性都如此高潔,東郭先生真乃高士!”
過不多久,小童又回到袁譚麵前,對袁譚道:
“公子,先生請你進去。”
“好。”
袁譚回頭對嚴敬、汪昭道:
“你們二人在此等著,一會兒我出來,就把禮物給先生搬進去。”
袁譚踏入房內,向房中之人望去。
隻見一名身穿灰色布衣,容貌俊逸的青年男子正坐在榻上,隨意擺弄著方桌上的棋盤。
一身尋常的灰色布衣,披在他身上,竟有種出塵之態。
僅看此人的氣質,便知不凡。
隱士高人!
隱士高人就該是這等模樣!
袁譚知道,想要得大賢投效,必須要禮賢下士。
他緩緩上前兩步,對郭嘉化名的東郭先生拜道:
“在下袁譚,袁顯思。
久聞先生大名,今日特來拜見。”
“皇子殿下客氣了。”
聽了袁譚自報家門,郭嘉一笑,對袁譚拱手還禮道:
“在下複姓東郭,名奉,見過殿下。
山野閒散之人,有勞殿下幾次三番屈尊前來,真乃吾之過也。
殿下,請坐下一敘。”
得郭嘉邀請,袁譚順勢坐在方桌對麵。
郭嘉開口道:
“殿下數次來尋,不知有何要事?”
“先生,你是高人,很多事我也不用瞞你了。”
袁譚歎息一聲,說道:
“我現在的處境,很不妙。
先生應該知曉,我是父皇的皇長子。
這些年為父皇鎮守青州,立下的功勞,也是幾個皇子之中最多的。
於情於理,太子的位置,都應該歸屬於我。
可父皇遲遲不立太子,怕是有心要立我三弟袁尚。”
“三弟一直仇視於我,暗存加害之心。
若是將來三弟登基,吾必死無葬身之地。
今日前來,是想求先生救我…”
聽袁譚說這麼多,郭嘉心中暗自覺得好笑。
袁尚想要加害袁譚,袁譚何嘗不想害袁尚?
這兄弟二人不過一丘之貉,從袁譚嘴裡說出,就好像他很無辜一樣。
“這就是殿下想要問我之事,也是殿下的誌向嗎?”
袁譚聽出郭嘉話語之中,有些許失望之意。
他好似想起了什麼,連忙說道:
“取得本來就該屬於我的太子之位,隻是第一步。
吾之誌向,是要橫掃亂世群雄,救天下黎民於水火!”
郭嘉心道你要真想救黎民於水火,就立刻舉青州之眾投效大乾,投效自己的主公袁耀。
如果袁譚真這麼乾了,主公絕對不會虧待於他。
這對袁譚來說,或許是最好的結局,也是郭嘉的上上之策。
可惜,郭嘉心中也明白,這上上之策,袁譚是絕對不會選擇的。
自己也隻能出一些下策來坑袁譚。
“既然殿下有如此雄心壯誌,又找到了我,那我姑且為公子謀劃一番。”
郭嘉擺弄上桌上的棋子,對袁譚道:
“首先,殿下想與袁尚爭位,從他手中奪得太子之位,是不可能的。”
“什麼?!”
袁譚雙目一瞪,不敢相信郭嘉的話。
他來尋東郭先生,是想讓東郭先生給自己出一出良策。
沒想到東郭先生一開口,就給自己當頭棒喝。
如果不能得到太子之位,那他早晚要被袁尚清算。
什麼雄心壯誌,到最後都是一場空。
“先生,你為何這樣說?
我身為父皇長子,怎麼就無緣太子之位?”
郭嘉沒有回答袁譚的問題,而是笑著對其反問道:
“殿下覺得,天子看重袁尚更多些,還是更看重殿下您?”
“這…
袁尚與父皇年輕時長得很相似。
就因他的長相,父皇便對他另眼相看…”
袁譚咬牙道:
“可我畢竟是皇長子,父皇當真會廢長立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