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點點頭,說道:
“也好,那便一起。”
眾人一同往天福樓走去,太守蔣乾挽著範慎的手,與範慎並肩而行。
這對範慎來說,乃是莫大的榮譽。
蔣乾對範慎道:
“範賢弟,你年紀輕輕便高中解元,前途不可限量。
吾虛長你幾歲,稱你一聲賢弟不過分吧?”
範慎連忙道:
“太守大人抬舉範某,是範某高攀了。”
“哈哈,範賢弟為人謙遜,不錯。
那咱們以後便兄弟相稱。”
“此次科舉之後,賢弟必然會步入大乾官場。
愚兄比賢弟多當了幾年官,有些話要提點賢弟一二,賢弟莫要介意。”
蔣乾對範慎如此熱情,範慎也不好推拒,對蔣乾道:
“賢兄有話請講,弟洗耳恭聽。”
蔣乾笑道:
“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賢弟可知,我大乾是誰說了算?”
範慎想了想,說道:
“陛下乃九五之尊,天下共主。
可我大乾的政務與軍務,都由太子執掌。
興科舉之法,也由太子提出。
若論起實際對大乾的掌控,當是太子殿下。”
蔣乾微微頷首,說道:
“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簡單。
賢弟既然知曉此事,那愚兄就不繞圈子了。
若賢弟見到太子,當第一時間對太子效忠。
隻要太子接納了賢弟,那賢弟平步青雲不在話下。”
“其他的事情都是小事。
賢弟隻要記住一件事,那就是要對太子保持絕對的忠誠。
隻要忠心於太子,你所有的理想都能實現。
若是對太子殿下不忠,淮南世家的下場你也看到了。”
蔣乾感慨道:
“太子神文聖武,天下英雄莫能比也。
他曾將百姓比做水,朝廷比做船。
太子說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大漢就是因為太不重視百姓,才導致黃巾之亂,如今亡國在即。”
範慎道: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太子此言當真妙絕!
太子抑世家,開科舉,為百姓打通向上的通道,我大乾國力也隨之暴漲。
天下百姓,皆歸心我大乾,我大乾取漢而代之,不過是時間問題。”
蔣乾對範慎道:
“賢弟看得通透,不過太子抑製了世家,科舉學子卻會因此崛起。
既然朝廷是水,百姓是船,那麼就總有人會在船上,有人會在船下。
哪怕太子殿下再想為百姓謀福利,人依舊會分為三六九等。
這不是我們能夠改變的事,甚至不是太子殿下能夠改變的事情。
依我看來,哪怕再過上個千百年,人,依舊有高下之分。”
範慎順著蔣乾的話說道:
“兄長所言甚是,想要追求絕對的平等,太難了。
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所以啊,賢弟身為船上之人,更應當謹慎行事。
賢弟姓名之中,便有一個‘慎’字。
若是不慎從船上栽下去,那就不美了。”
蔣乾說話間,看了前方鄭昌一眼,對範慎道:
“鄭昌出身豪門,長袖善舞。
他知道賢弟是九江解元,必然會拉攏賢弟。
賢弟與此人親近,收他些禮物,這都沒有什麼問題。
可賢弟要知曉,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
“隻要不犯太子的忌諱,忠誠於太子,其他的事情都好說。
我大乾官吏的俸祿很高,正因如此,太子殿下對於貪官汙吏幾乎是零容忍。
須知朝廷的錦衣衛、烏衣衛,可不僅有打探外敵之責。”
範慎聞言心中一凜,對蔣乾道:
“賢兄所言,真乃金玉良言,吾銘記於心!”
蔣乾撚著胡須點了點頭,他看範慎是個人才,才與範慎說這麼多。
現在看來,範慎果然明白自己的好意。
這個人情投資,算是用對了。
酒宴過後,範慎休整幾日,便在九江郡兵的護送下前往金陵。
大乾其他州郡的學子,也與範慎差不多。
各郡太守,都希望治下的學子能在省試乃至殿試之中取得好成績。
治下能出人才,也算是他們的政績,各郡太守都很重視科舉。
而金陵城更是熱鬨,身為大乾國都,金陵中舉之人,要比其他郡多出一倍還多。
張榜之日,眾學子皆聚集於此。
沒有任何意外,楊修依舊是頭名,榮登金陵解元。
顧邵本以為自己就算比不過楊修,也應該能得一個第二名。
沒想到他連第二都沒拿到。
金陵城的第二名,是一個名叫諸葛瑾的學子。
顧邵屈居第三,心態倒也平和了許多。
這世上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人才實在太多了。
即便沒有楊修,自己也當不上狀元。
站在人群之中,凝望榜單的長臉白衣青年,便是諸葛瑾。
隻不過諸葛瑾身為第二名,遠不如楊修吸引人眼球。
周圍的學子們看著楊修的背影,議論紛紛。
“這就是在狀元樓大放厥詞的楊修?”
“沒錯,弘農楊家楊德祖,狂得很!”
“唉,人家狂歸狂,卻有真本事。”
“楊修曾說要連中三元,拿下科舉狀元。
當時聽來感覺是個笑話,現在一看,楊修或許還真有機會…”
“張兄,楊修在狀元樓放此豪言的時候,你也在場?”
“不僅我在場,陸兄也在,甚至連顧邵公子都驚動了。”
“陸兄,此言當真?”
有幾名認識陸明的學子向陸明求證,陸明臉色一紅,對眾人道:
“我不記得此事。
我還有事,先走了。”
陸明說罷,轉身走出了人群。
人群中,一個碧眼紫髯的青年看了看陸明的方向,若有所思道:
“這陸明平日在金陵城不是很高調嗎,今日是怎麼了?”
碧眼青年,正是身著便裝來觀榜的孫權。
孫權深知第一屆科舉的重要性,讓家族中的子弟也來參加科舉。
參加科舉的孫家子弟,乃是孫權族兄孫山。
孫山,字名山,中等身材,其貌不揚。
他撫須對孫權笑道:
“家主這還不明白嗎,陸明這是沒考上唄。
你看看榜單,舉人榜上最後一名就是我。
在我之下,皆是未入榜之人,並沒有中舉。
這陸明,也是名落孫山之輩。”
孫權點點頭,吳郡陸家人才輩出,不過這陸明身為陸家旁係子弟,可比陸遜差太多了。
一想到陸遜兵部侍郎、荊州兵馬大都督的位置,孫權就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