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緝令被張貼在西北的大街小巷之中,買菜翁本就是韃靼之人假扮而來的,給魏忠下了毒後便立刻離開了西北。
隻是韃靼人知曉魏忠中毒的消息後,心中的大石頭也算是落了地。
驕傲之餘,韃靼人甚至給魏錚寫了封信,心中詳細講述了他們給魏忠如何投的毒,這毒又會怎麼折磨著魏忠。
魏錚拿到信件的第二日,魏忠便因毒性太重而撒手人寰。
魏錚傷心之餘,便隻能儘力去追捕害了自己父親的韃靼。
魏忠頭七那一日,魏錚更是下定決心要為他報仇雪恨。
父親為西北人民的安危奉獻了一輩子,死後便讓他永遠埋在西北的土壤之中,也不算是白活了一遭。
寧蘭知曉魏錚傷心,隻能讓沁兒和雪兒照顧三個孩子們,她則寸步不離地守在魏錚身旁。
他害怕魏錚挺不過這一關,隻是魏錚素來心性堅韌,心裡隻存著要為魏忠報仇之心。
韃靼人與李慎勾結在一起,意圖戕害西北的百姓們。
他絕不能讓李慎與韃靼人如願。
“像李慎這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不配成為我們大雍朝的下一任帝王。”
魏錚傷心得臉色慘白,隻見他跪在靈堂前,對寧蘭如此說道。
寧蘭聽後默了半晌,而後道:“夫君,無論您想做什麼,我都會支持你。”
話音甫落,魏錚便握緊了寧蘭的柔荑:“陸禮與李慎相比,還是更適合做我們大雍朝的帝王。縱然他有心狠手辣之處,卻不會做出與韃靼人勾結的醜事來。”
這話一出,寧蘭便知曉魏錚改變了心意。
他不想再眼睜睜地看著陸禮被李慎逼死。
“夫君,您想做什麼?”
魏錚道:“等西北這邊的局勢穩定下來以後,我就會進京去幫助陸禮,隻是這次不是為了我們之間的情分,隻是不想讓李慎成為下一任帝王而已。”
寧蘭點點頭,隻道:“我和孩子們想跟著夫君一起去。”
“為何?”魏錚瞪圓了眼睛,一臉的不可思議。
寧蘭隻柔聲說道:“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就算遇上了險難,也能一起共同麵對。”
魏錚卻不願讓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們身涉險境。
他搖了搖頭道:‘我已經失去了母親和父親,不想讓你們有任何的危險,所以,你們還是留在西北的好。’
寧蘭卻不肯,隻道:“我隻想與父親待在一起,至於什麼危險的,我一點都不害怕,孩子們也是。”
她在這些事上十分執著,根本不聽魏錚的勸語,魏錚沒了法子,隻道:“你再考慮考慮。”
等魏忠的頭七一過,寧蘭便與小林氏提起了魏錚要進京一事。
小林氏目露驚訝,隻道:“可是西北這裡十分混亂,韃靼們對百姓虎視眈眈,若是有什麼萬一……”
“夫君在離開西北之前,一定會將百姓們安頓好的,你放心。”寧蘭提起魏錚,話語裡藏著滿滿的驕傲。
小林氏聽聞魏錚想去救援陸禮,一顆頹喪到幾乎死心的心又重燃起了些希望。
此時京城與燕州還沒有什麼消息傳來,或許陸禮還沒有死於李慎之手。
但願陸禮能再撐些時日,能堅持到魏錚趕去京城救助他。
思及此,小林氏便不住地對著觀音菩薩和三清真人祈求著,祈求著一家人能團聚。
雅哥兒和慧姐兒這兩日都嚷著思念父親。
小林氏心裡也十分思念陸禮,可陸禮沒有傳來任何的家書,她除了等待便也隻有等待。
“姐姐,我都不知曉該說什麼話來感謝你們了,你們就是我和夫君的再生父母。”
小林氏感激涕零地說道。
寧蘭聽了這話,隻笑道:“你我之間,何必如此?況且夫君也不單單是為了救陸禮,他隻是不想讓李慎這樣陰狠的人坐上帝王之位。”
小林氏聽了這話,心裡也安定了一些,隻道:“有了姐姐這句話,我心裡十分高興,這輩子我最大的幸福就是遇上你和姐夫。”
寧蘭隻笑著說道:“你不必擔心,陸禮一定會平平安安的。”
小林氏點點頭,笑著道:“有你和姐夫的幫助,我就不怕夫君會輸給李慎了。”
提起李慎,小林氏便一肚子的火氣,若不是李慎給韃靼人透露了些京城內的消息,韃靼人怎麼有膽子進犯西北?
這一進犯,就害死了魏忠,讓魏錚失去了父母雙親。
寧蘭隻恨不得手刃了李慎,才能消除心中的怒火。
魏忠死後,魏錚給了詩姨娘幾個選擇,要麼拿了銀子去老宅裡安享晚年。
要麼就留在魏錚這兒,隻是魏忠死去,詩姨娘勢必要守後半輩子的活寡,且看她能不能耐住寂寞。
詩姨娘思考了幾日,最後與魏錚說:“我還是決定為國公爺守節。”
魏錚心裡總算好受了些,隻道:“父親活著的時候沒有白疼姨娘。”
詩姨娘聽了這話,不免想起慘死的魏忠,想到他臨死之前意識不清,竟連一句話都沒有留下來。
她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事就是跟了魏忠,享了一輩子的福氣。
來世,她還想再與魏忠相遇。
“你爹爹對我這樣好,他死的這般不明不白,我總要瞧著你為他報仇雪恨才是。”
因詩姨娘這番話語,魏忠便囑咐寧蘭好好對待詩姨娘,讓她在魏府裡安享晚年。
韃靼人聽聞魏忠死去,立時壯大了些膽氣,明日就要踏平西北防線。
魏錚早有準備,自從魏忠死後,他化悲憤為力量,將西北的邊防線設的十分嚴密。
不少騎兵候在邊防線上,隻要瞧見了韃靼人的身影,便會萬箭齊發,將他們解決個乾淨。
所以在韃靼人進犯的第一日,魏錚便用這種手段讓他們吃了一次大虧。
所以,魏錚的大名便代替了魏忠,重新走進了韃靼人的眼底。
那些韃靼人們好奇魏錚是誰,直到韃靼首領告訴他們:“這人名叫魏錚,是魏忠的兒子。”
當初魏忠將韃靼打的如落水狗一般可憐,魏錚子承父業,運用守城戰術將韃靼的第一波進攻給抵禦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