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被打得潰不成軍,都城被破,國君被殺。作為齊國的象征,孟嘗君在哪兒呢當時孟嘗君在魏國,齊國被攻破,他也“貢獻”了不少的力量。因此司馬遷和司馬光等曆史學家對他出賣齊國的行為很痛惡。司馬遷說,孟嘗君“好客自喜”,意思是說,儘管孟嘗君養了三千食客,但出發點不是為齊國利益,而是為了個人利益。司馬光說得更明白,孟嘗君“盜其君之祿,以立私黨,張虛譽,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烏足尚哉”!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孟嘗君被罷免後,彈劍而歌的馮諼告訴他,狡猾的兔子都有三個窩,隻要孟嘗君給他一輛馬車,他就能為孟嘗君找到三處棲身之所。當食客們皆離孟嘗君而去時,忠義的馮諼仍然繼續待在孟嘗君身邊,孟嘗君就放手讓他辦事。馮諼駕著馬車來到魏國。他對魏惠王說,大賢人孟嘗君的官已經被齊國罷免了,如果魏國能夠卑辭厚禮以聘請孟嘗君來,魏國就能打探到齊國的虛實。如此,魏國稱霸天下就更容易了。魏惠王聽後,火速派人去請孟嘗君。馮諼則以更快速度馬上去見齊湣王。他告訴齊湣王,齊國之所以那麼厲害,孟嘗君的貢獻不小。魏國聽說孟嘗君被免官,已經派人來接孟嘗君了。如果孟嘗君被接走,魏國的實力就會超越齊國。因此,為了國家利益,齊湣王應該儘快恢複孟嘗君的官位。齊湣王突然醒悟,火速派遣使臣去接孟嘗君,同時派人到邊境攔截從魏國來接孟嘗君的人。魏國使者聽說孟嘗君在齊國恢複職位後,灰溜溜地返回。孟嘗君告訴馮諼,他很痛惡那些見他失勢就拋棄他的食客們。現在他又重獲高位,如果那些食客們再來投靠,他一定會朝那些人臉上吐口水。為了開導孟嘗君,馮諼以集市作為比喻。天剛亮時,眾人都往集市裡擠,因為集市裡有他們所需要的東西;黃昏後,人們紛紛離去,對集市看都不多看一眼。這並不能說明,人們喜愛早上,痛惡晚上。馮諼的意思是,很多人附庸富人是正常現象,因為他們能從富人那裡獲得所需要的東西。在馮諼的遊說下,魏昭王出於對付東邊的齊國和西邊的秦國的需要,拜孟嘗君為相。諸侯國聯合攻打齊國時,孟嘗君也出謀獻策,魏昭王對他很信任。齊襄王繼位後,孟嘗君采取中立身份,表示自己不屬於任何君王。不參與任何鬥爭,孟嘗君在魏國安度晚年,壽終正寢。東方強國深受重創,國際勢力又進行了一番重組。首先,在樂毅的帶領下,燕國迅速崛起,名列戰國七雄,諸侯國對其又恨又畏懼;其次,被齊國吞並的宋國又被秦、魏瓜分,穰侯魏冉終於奪得了宋國最富庶的陶郡和周邊地區,餘下的都被魏國占領;最後,淮北一帶重新回歸楚國的懷抱。燕國是小國,兵力不足,無法全部占領齊國。因此,樂毅打的是閃電戰,即帶領軍隊火速出擊,直搗齊國的戰略中樞。占領重要地帶後,再回過頭去收拾齊國的殘兵敗將。在樂毅帶領的精銳之師的掃蕩下,齊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淪陷了,隻剩莒、即墨(今山東省平度市東南)這兩座城池。而齊湣王就是在莒城被楚國大將淖齒殺害的。猖狂的淖齒激起了齊國百姓的憤怒,尤其是以王孫賈為首的保王派。王孫賈之所以敢公然反抗淖齒,有他母親的原因。王孫賈一直侍奉齊湣王。當燕國打進國都時,齊湣王逃跑了,但王孫賈卻不知湣王逃到何處。回到家後,他的母親對他說:“你每日早出晚歸,我時常倚著家門盼望你歸來;若等到晚上你遲遲未歸,我會依舊倚著家門盼望你歸來。你侍奉的大王逃跑了,你卻不知他逃到何處,為什麼還要回家來”聽了老母親一席痛罵,王孫賈激動萬分,於是跑到巷口露出右臂,登高大呼:楚將淖齒殺害我們的國君,齊國百姓應該報仇雪恨。沒過多久,就有400多個身材魁梧的大漢參加。眾人操起家夥,在王孫賈的帶領下,氣勢洶洶地攻向楚軍大營。淖齒毫無防備,在戰亂中被殺,楚軍潰敗。王孫賈有勇無謀,沒有能力帶領齊國,隻能遍地尋找太子田法章。幾日後終於在一戶大戶人家找到太子,那時的太子竟已私定終身,令眾人驚歎。原來,齊湣王被淖齒殺害後,恐懼的田法章偷偷地換了一身下人的衣服逃跑了。流浪一段時間後,他混到太史嬓的府上,負責澆灌蔬菜。太史嬓生有一個女兒,正當妙齡。少女見田法章氣度非凡,於是將終生托付給他。不久,王孫賈等人找到太子後,暫時以莒為都城,田法章繼位,人稱齊襄王。太史姑娘被封為王後,但是,其父一點都不高興,因為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女兒竟與園丁私定終身。儘管父親不高興,女兒對父親還是禮貌有加。從這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齊襄王王後的手段十分高明。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她能主導齊國外交政策幾十年。對齊國而言,莒城的勝利隻是小勝利,因為即墨出了一個更加有謀略的領導人物,他就是田單,這才是齊國真正值得慶幸的。田單是齊湣王的臣子,但是官職很小。樂毅就要攻破臨淄時,全城人心惶惶,紛紛出逃,田單比彆人快一步,先逃到安平。不久,燕**隊又撲向安平,安平百姓人心惶惶,唯獨田單指揮若定。但是他指揮的僅僅是自己的家仆。城就要破了,許多大戶人家紛紛帶上值錢的東西,坐上馬車快速逃亡。田單不慌不忙,他不著急跑,而是先給車軸裝上兩個又堅硬又笨重的鐵籠頭。來到城門口,馬車非常多,免不了發生碰撞,不少馬車的車軸都給撞斷了。田單的馬車卻因套有兩個鐵籠頭,最後安然無恙。逃到即墨後,人們發現田單最有謀略,都推舉他為首領。而即墨是一座孤城,四周都是樂毅的軍隊,被攻陷的可能性很大。更令田單感到棘手的是,為了穩定情緒,收服民心,樂毅在占領區不斷散布消息,隻要誠心歸降者,燕軍一定不抓捕,並且供給吃喝。齊湣王在位時,非常驕橫,有很多遭受詬病的嚴刑峻法。樂毅不僅廢除嚴刑峻法,還改善治安環境,降低賦稅,拉攏齊國的賢人入朝為官,獎勵耕織。四周都是戰後欣欣向榮的(本章未完,請翻頁)局麵,即墨城中的人都想出來投降,因為他們已經被樂毅圍困了三年。齊軍的秘密武器在被圍困的三年裡,田單並沒有停下來。他也像樂毅一樣開展攻心術,將即墨城中的百姓緊緊地拴在對祖先的情感上。同時,田單還使用離間計挑撥樂毅與燕昭王的關係。有人向燕昭王進讒言,說樂毅片刻之間就能攻陷齊國的70餘座城,甚至連國都臨淄都可攻陷。現在居然花了三年的時間還沒攻陷一座小小的即墨。由此看來,不是攻不下,而是樂毅不想攻,因為他要待價而沽。進讒之人甚至說,樂毅想獨霸齊國,自封為齊王。但燕昭王並沒有聽信讒言,為了給予樂毅支持與鼓勵,他舉辦了一次規模盛大的酒宴,參加的人有文武百官和各國的使節。在酒宴上,燕昭王當眾責備進讒中傷樂毅的人,他的意思是:燕國之所以能有今天,全在尊重人才,對人才放心任用。齊國趁燕國內亂,出軍侵犯甚至殺害燕王噲。這種深仇大恨卻很難報,因為齊國是強國。如果沒有樂毅,僅憑燕昭王根本不能打敗齊國,更彆說攻陷齊國70餘城。燕昭王曾經許諾,隻要有人能為他報仇,即使平分一半燕國給對方都在所不惜。樂毅帶領軍隊占領齊國,可以說齊國就是他的,他有稱王的權力。再說,樂毅當了齊王後,燕國就能與齊國結交成兄弟之國,共同抵禦外敵,真是天大的好事。某些人居心叵測,蓄意挑撥燕昭王與樂毅的關係,罪可致死。燕昭王一聲令下,進讒中傷之人,就被拖出去砍了。事後,燕昭王送王後的服裝給樂毅的夫人,送王太子的服裝給樂毅的兒子,又命國相遠赴前線,宣讀樂毅為齊王的詔書。樂毅感激涕零,死活不肯接受。可惜,好景不長,兩年後,燕昭王死了,與樂毅不和睦的燕惠王繼位。與齊宣王的死是齊國霸業的轉折點一樣,燕昭王的死也是燕國侵占齊國的轉折點,它標誌燕國侵占齊國失敗的開始。田單抓住時機,又一次使用離間計,挑撥燕惠王與樂毅的關係。此次進讒中傷的與上次一樣,不同的是,燕昭王不信,燕惠王卻相信了。當初,樂羊能夠滅亡中山國,全賴魏文侯的信任,但是信任樂毅的燕昭王卻已經離去。受到燕惠王懷疑的樂毅不再敢回燕國,而是徑直向趙國進發。樂毅走了,“燕人士卒忿”。之後,燕惠王重用的是隻會高談闊論的騎劫。趁燕軍軍心不穩,田單就大造聲勢。首先,即墨城裡每次吃飯前,都要祭祀祖先。這麼多的好飯好菜,引得天上的鳥兒紛紛飛下來啄食。時間一長,無數鳥兒在即墨上空盤旋飛舞,十分壯觀。城外的燕軍看了,都覺得有神靈幫助齊國。不僅如此,田單還揚言將會有神仙下凡幫助即墨城克敵製勝。為了更加切合實際,田單更改了口吻,說神仙會派老師來指導他。“我可以當你的老師嗎”一天一個士兵這樣對田單說道,但他說完就一溜煙跑了。田單一把抓住士兵,請士兵坐在麵向東方的上座,用侍奉老師的禮節對待士兵。“我是騙你的,其實我一無是處。”士兵驚慌地說。“你無須多言。”田單斬釘截鐵地說。自此而後,每逢發號施令,田單都要請教這位“神仙派遣下凡的老師”。緊接著,田單又放出話:即墨城民最害怕見到燕軍割掉齊國俘虜鼻子的慘狀,如果齊軍割掉俘虜的鼻子,等到下次兩軍相遇時,即墨城一定不攻自破。騎劫很天真地相信了,拉出齊軍俘虜,在烈日下排成一條直線。一聲令下,齊軍俘虜的鼻子紛紛掉在地下,呼喊慘痛的聲音震天蓋地。即墨城民見此慘狀,人人義憤填膺,對燕軍恨之入骨。另一方麵,他們徹底打消了投降的念頭,因為害怕鼻子被割掉。過些日子,田單又放出話來:即墨城民最害怕城外的祖墳被挖,因為那汙辱了他們的祖先。這次騎劫又相信了,竟然將即墨城外的墳都給刨了,還將屍骨給燒成灰燼。看見滿天飄揚的骨灰,即墨城民痛哭流涕,憤怒的情緒陡然增長了十倍,紛紛請求出城殺敵。時機成熟了,田單開始修建防禦工事。他不光操起夾板鏟鍬,與士兵們一起修築工事,還將妻妾都編在隊伍之中,拿出全部食物犒勞士卒。不僅如此,田單還收集民間的所有財物,一共獲得一千鎰黃金,讓最有錢有勢的人送給燕軍,並請求燕軍攻破即墨城後,不要俘虜他們的妻兒子女。燕軍放眼一看,隻見即墨城上的守衛全是老弱病殘,甚至連婦女都有,戒備的心鬆懈了。就在這個時候,田單又派人到燕軍營中,商量投降一事。大將軍樂毅攻了5年,即墨城固若金湯,毫無結果。騎劫剛剛上任,即墨就喊投降,燕軍萬分高興。在約定的時間和地點,騎劫優哉遊哉地等待田單的投降。但是他等來的不是降軍而是墨城中突然衝出的000多頭五彩斑斕的怪物,這些怪物的身上還燃著烈火。光是這些怪物就很駭人了,誰又會想得到在這些怪物身後,竟然還有5000多個身材魁梧手持大刀的漢子。原來,城牆上老弱病殘的守衛是假象,全是田單的障眼法。他早就暗中訓練了一批敢死隊。這些燃著烈火的怪物不是神物,而是又高又大的牛。田單給它們披上大紅綢絹製成的被服,又在上麵畫一些五顏六色的蛟龍圖案,給牛角綁上鋒利的刀子,在牛尾巴上係一段浸滿油脂的蘆葦。為了使000多頭肥壯的牛能同時攻向燕軍,壯大駭人的聲勢,殺得對方措手不及。田單冒著城牆被攻破的危險,暗中鑿了幾十個大洞。凡是田單鑿削過的地方,城牆就很薄。如果燕軍中有機靈人物,一定會發現。可惜,騎劫不是樂毅,他沒有發現。牛群被烈火燒得疼痛,發狂般朝燕軍大營急衝。又是在夜晚,燕軍毫無防備,不是被牛傷害,就是被牛群身後的5000壯士砍殺。同時,城牆上老弱病殘的守衛使勁擊鼓助威,甚至有人跟在5000壯士身後大聲呐喊,真是聲震天宇。史記的原文是,“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軍視之皆龍文,所觸儘死傷。五千人因銜枚擊之,而城中(本章未完,請翻頁)鼓譟從之,老弱皆擊銅器為聲,聲動天地。”清人吳見思讀《史記田單列傳》時,做了一個批注:“田單是戰國一奇人,火牛是戰國一奇事,遂成太史公一篇奇文,其聲色氣勢,如風車雨陣,拉雜而來,幾令人棄書下席。”(《史記論文》)在一番響徹天地的喊殺聲中,騎劫沒有能力迅速組織戰陣,連自己也死在亂軍之中。燕軍潰散逃命,齊軍乘勝追擊,殺得好不痛快!這時,其他淪陷的城市紛紛反攻,沒有大將帶領,燕軍就如烏合之眾,片刻間就被驅逐出齊國疆界。田單收回了被燕軍占領的70餘城後,前往莒城迎接齊襄王回臨淄。公元前279年,齊襄王返回臨淄。在形式上,齊國還是以前的齊國。但是,在本質上,齊國已經淪為小國了,不再是東方霸主。儘管樂毅沒有完全占領齊國,燕國也沒有徹底摧毀齊國,但是,齊國是敗在樂毅的軍隊之下的,是敗在燕昭王的招賢台下的。直到騎劫被殺,燕軍被齊國逼退到黃河邊上,燕惠王才醒悟,後悔不該讓騎劫代替樂毅。此時的樂毅正在趙國,趙國賞賜觀津給樂毅,封他為望諸君。雖然燕惠王很後悔,但他還是很怨恨樂毅,因為他害怕樂毅為報仇而率領趙**隊攻打燕國,於是就派使者去責備樂毅:“燕惠王剛剛繼位,還不了解國家大事,致使被奸人的讒言欺蒙。當時他調你回燕國,是憐惜你長年征戰在外,想讓你休息一下。誰知你竟然聽信讒言,誤以為大王要傷害你,悄悄地跑到趙國。你走後,致使燕軍被齊軍打敗,你怎麼對得住燕昭王招賢台的知遇之恩”這一席話,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在樂毅身上,燕惠王反而成了受害者。為表明心誌,樂毅寫了一封慷慨激昂的信給燕惠王。樂毅先說燕昭王對他的重用和渴望報複齊國的誌向,接著指出他聯合諸侯國攻破齊國,為燕昭王實現了自五霸以來最大的功勳,燕昭王也非常滿足。然而,“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伍子胥不懂得這個道理,最終死在夫差手上。伍子胥死不瞑目,樂毅不想蹈他的覆轍,隻得逃到彆的諸侯國。他保證,“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史記樂毅列傳》)。無論如何,一定不會為個人恩怨,為趙國帶兵攻打燕國。既然樂毅俠義高風,不與燕國為敵,燕惠王就封樂毅的兒子樂間為昌國君。自此而後,樂毅來往於燕、趙之間,與燕惠王交好,燕、趙兩國都任用他為客卿。最後,樂毅老死在趙國。《史記》記載:“始齊之蒯通及主父偃讀樂毅之報燕王書,未嘗不廢書而泣也。”因為樂毅心胸坦蕩,是一個品格高尚的君子,而他所麵對的,是一個一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國君。小人與君子對比,突顯了樂毅這位君子的高風亮節。與燕惠王一樣,齊襄王也是一個鼠肚雞腸、妒賢嫉能的小人。諸侯國的國君一代不如一代,這就不難理解它們的滅亡。當初,田單一舉光複齊國70餘城,勞苦功高。齊國百姓都認為,田單會自封為王。但田單並沒有這樣做,他甘居人下,迎立齊襄王,自己隻擔任相國。當上相國後,為使齊國儘快從戰亂中恢複,田單可謂日理萬機。一次,田單見到一個老人躺在淄水邊,光著兩隻腳,眼看就要被凍死了。原來,這個衣衫單薄的老人隻身渡過了淄水。看著可憐的老人,田單急忙脫下身上的狐裘大衣將老人裹好。田單怎麼都沒有想到,就因為這件救人的小事,害他差一點死在齊襄王的手裡。在齊國,田單的名氣已經很大,彆人再將他“解衣衣人”這件美事傳開,他的名聲就“功高蓋主”了。齊國那些腐化的貴族大夫們,對田單妒賢嫉能,總想整治田單。借此“大好時機”,他們就將好事說成壞事,將小事說成大事。齊襄王聽信讒言,自言自語地說:“田單這樣無所不用其極地收買人心,隻有一個目的,就是圖謀我的王位。如果不先發製人,一定會栽在田單手裡。”話剛出口,齊襄王就後悔了,因為他身邊有一個侍從,人稱采珠人。“剛才,你聽到什麼了嗎”齊襄王很驚恐地問,因為他確實害怕田單先發製人。“什麼都聽到了。”采珠人這麼大膽地回答,齊襄王真被嚇了一大跳,懷疑他就是田單安插的心腹。“既然你什麼都聽到了,你認為我應該怎麼做呢”這話是齊襄王故意問的,因為他想確認采珠人是否是田單的心腹。采珠人告訴齊襄王,不用擔心,隻要順水推舟,一切困難都會在無形之中被消弭。首先,齊襄王應該嘉獎田單。如果田單被嘉獎,世人就會認為,田單做好事,那是為齊襄王做的。如此一來,田單所贏得的民心,都歸齊襄王所有。其次,齊襄王應該懲處那些進讒中傷田單的人,讓彆人不敢再次挑撥離間。如果有人挑撥齊襄王和田單的關係,就證明田單與齊襄王不和睦,世人就不會將對田單的感恩戴德轉移到齊襄王身上。幾天後,在朝堂上,當著百官的麵,齊襄王對田單禮遇有加,對田單“解衣衣人”的行為深表慰問。齊襄王說,他十分關注百姓的疾苦,很希望有人為他履行這份職責。田單賜予百姓衣食,深合他的心意。經過這番滑稽的表演,齊襄王就將田單“解衣衣人”的功勞給搶過去了。不光如此,又過了幾天後,齊國的大街小巷都設有官府的賑濟處,專門賑濟饑寒交迫的人。百姓們接受賑濟後,都說:“田單之愛人!嗟,乃王之教澤也!”(《戰國策齊策六燕攻齊齊破》)意思是說,哎呀,原來田單之所以愛護百姓,全因為齊襄王教導得好!所以齊襄王終究沒有殺害田單,也沒有設計將田單趕出齊國,而是封田單為安平君。司馬遷很賞識田單的作戰方略,指出“兵以正合,以奇勝。善之者,出奇無窮。奇正還相生,如環之無端”。這幾句話,與清人吳見思的觀點相合,即田單是戰國的一個奇人,即墨之戰是戰國史上一場意義深遠的戰爭。(本章完)/04/0450/23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