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王的黃金台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李賀《雁門太守行》這首樂府詩,乃是唐代才子李賀有感於古人築造黃金台招賢而作,同時也抒發了他渴望為國建功但不得渠道的苦悶心理。自從有黃金台招賢這個事例以來,無數才子,紛紛以黃金台招賢為典故,抒發渴望建立功名的雄心壯誌。李白寫道:“燕昭延郭隗,遂築黃金台。劇辛方趙至,鄒衍複齊來。”(李白《古風其十五》)意思是說,燕昭王聽從郭隗的建議,建造一座黃金台,廣招天下有才之士。天下才子聽說後,紛紛投奔燕國,連鄒衍都放棄稷下學宮的優越生活奔赴燕國。前文曾說,燕王噲被朝臣欺蒙,貿然將國家禪讓給國相子之,最終引發內亂。當燕國發生內亂之際,齊國和中山國趁機發兵入侵。齊國占領燕國,中山國也搶奪了大片土地。趙國不憤齊國和中山國撈便宜,於是保護還在韓國當人質的太子回燕國繼位,借此分一杯羹。國家遭受大辱,燕昭王繼位後,立誌報複齊國,一雪前恥。但是,當時的齊國是東方霸主,連秦國都不敢貿然進攻齊國,何況是剛剛遭受戰亂,還沒恢複的燕國。繼位後,燕昭王大舉招納賢才,但是效果並不理想。時間一晃就過了幾年,燕國仍舊沒有治國的人才。苦悶的燕昭王向郭隗問原因。郭隗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講了一個小故事給燕昭王聽。從前,有一個富人愛馬如命。為了一匹好馬,即使用千兩黃金購買也在所不惜。但是,三年過去了,富人連好馬的影子都沒見過。不久,一位自稱是伯樂的人告訴富人,說他能夠找到好馬。果然,不到三個月,他就通知富人,說找到好馬了。但是,令富人生氣的是,對方竟然送一顆馬頭給他,而且還花了五百兩黃金。富人告訴對方,他要的是活馬,一顆死馬的頭對他沒有用處。對方說,用五百兩黃金買一顆死馬的頭,隻是象征。這個行為表明富人的愛馬之心,如果此事傳開來,天下的好馬會紛紛被運送到富人跟前。富人按對方的話去做,不到一年,就收購了三匹上好的馬。郭隗的意思是,如果真心求賢,光舍得出大價錢不行,還要有先例。如果燕昭王連他身邊的人都肯優禮重金厚待,即使遠在千裡的人才,也會紛紛投奔。燕昭王聽後,長跪在地拜郭隗為師,並且為郭隗建造了一棟豪宅。緊接著,燕昭王花費重金修建了令無數有誌之士羨慕的黃金台。黃金台,又稱招賢台,位於現今河北省定興縣高裡鄉北章村台上西。黃金台築好不久,大將樂毅離開魏國,隻身前赴燕國。樂毅此行,既啟動了他人生的輝煌之路,也拉開了燕國報複齊國的幕布。樂毅是名將之後,他的祖上是魏文侯的寵將樂羊,樂羊曾經將飛揚跋扈的中山國給滅了。樂毅是本為趙將,趙武靈王遭受沙丘政變後,樂毅萬分傷心,於是離開趙國,到魏國謀得了大夫之位。但是,樂毅在魏國無法施展抱負。燕國的黃金台築好三年後,樂毅離開魏國奔赴燕國。與燕昭王第一次見麵時,樂毅的身份是魏國的使臣。燕昭王對樂毅施以厚禮,樂毅被打動,答應委身為燕國的臣子。為表達謝意,燕昭王封樂毅為亞卿。亞卿這個職位,地位僅次於上卿。《史記》記載:“燕昭王吊死問孤,與百姓同甘苦。”有國君如此,凡是失意的才子,人人稱慕黃(本章未完,請翻頁)金台。李白曾希望,有人會“灑掃黃金台,招邀青雲客”(李白《寄上吳王其三》);劉辰翁說,“袖有玉龍提攜去,滿眼黃金台骨”(劉辰翁《金縷曲賀新郎》);李商隱甚至說,“夜歸碣石館,朝上黃金台”(李商隱《對題樞言草閣三十二韻》)。在黃金台的幫助下,燕國招納了三個厲害人物,軍事家樂毅、縱橫家蘇秦和哲學家鄒衍。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循環為曆史發展軌跡,鄒衍向燕昭王提出了他的哲學見解。他說,商朝的命運在於金德,崇尚白色,地理位置在西邊;能夠克製金的是火,因此周朝的命運在於火德,崇尚紅色,地理位置在南方;能夠克製火的是水,下一個王朝的命運一定是水德,崇尚黑色,地理位置在北方。這個時期,最厲害的將軍樂毅在燕國,最厲害的縱橫家為燕國辦事,命運又注定燕國生長在最北邊,所以燕昭王雄心大起,決定先吞並齊國,緊接著稱霸天下。這時,曆史已經走到了公元前26年,宋國已經被齊國吞並了。齊國的國君是一個新君,人稱齊湣王。燕、楚、宋等國先後被齊國打敗,韓、魏又俯首稱臣,齊國幫助趙國徹底滅亡中山國,齊湣王不僅在對外策略上驕傲,還蓄意打擊孟嘗君。最突出的例子是,齊湣王與秦昭襄王相約,兩人同時稱帝,秦昭襄王自稱西帝,齊湣王自稱東帝。狂妄的齊湣王惹得國內百姓怨恨,國外諸侯國紛紛反對,秦國第一個向齊國發難。秦國向齊國發難,有國家利益的爭奪,也有私人利益的搶奪。齊國吞並宋國後,秦國國相魏冉很渴望的陶郡就落在齊國手裡。如果魏冉想奪取陶郡,隻有用武力搶奪。公元前25年,為了聯合進攻齊國,秦昭襄王和楚頃襄王見了一麵。以秦軍為主,以楚軍為輔,在秦國大將蒙騖的率領下,聯軍穿越韓、魏國境,侵犯齊國的河東地區,搶奪了九座城池。連盟友韓、魏都不幫助齊國,可見齊國已經陷入眾叛親離的絕境,於是燕昭王命令樂毅攻打齊國。活著的理由燕昭王心意已決,樂毅不忍心違背他的意思,答應出軍。但是,他提出一個條件:聯合其他諸侯國。樂毅的意思是,儘管齊國衰敗了,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它的根基還很深厚,僅憑燕國的力量不一定能夠徹底占領齊國。燕昭王覺得有理,於是派人聯合楚國和魏國。樂毅曾經是趙國的名將,很得趙國器重。趙惠王不僅答應將軍隊交給樂毅,還用占領齊國之後的利益誘勸秦國出兵。經過一番努力,公元前24年,樂毅佩戴燕、趙兩國的相印,率領燕、趙、秦、韓、魏五**隊,浩浩蕩蕩地向齊國進發,這就是樂毅心目中的“舉天下而攻之”。為吸引齊國的主力,秦國大將蒙騖從河東地區進攻。齊國果然上當,傾全國主力,火速開往河東地區抵抗蒙騖大軍。就在這個時候,樂毅指揮燕、趙主力,從趙國的東南方出擊,一鼓攻陷齊國西北邊的邊境屏障靈丘(今山東高唐南)。靈丘失陷,齊國就暴露在聯軍的刀劍之下,全國一片慌亂。齊湣王急忙任觸子為大將,達子為副將,命他們火速前往濟西迎戰樂毅。兩軍沿濟水安營紮寨,觸子認為聯軍勢大且銳氣當頭,應該先避開他們的銳氣,憑河堅守,拖一段時間,等聯軍疲倦後再出擊。但是,齊湣王卻認為敵人都打到家門口了,如果不全力出擊,豈不顏麵儘失他威脅觸子,如果不出軍作戰,觸子的全家將會被斬,甚至連祖墳都要被刨。觸子心地仁厚,他既忍受不了全家被殺、祖墳被刨,也忍受不了驅趕自己的士兵去送死(本章未完,請翻頁)。所以在兩軍列陣相持,即將開戰之際,觸子突然鳴金收兵,悄悄地逃得不知所蹤。想當初,齊、楚展開垂沙大戰時,齊國之所以能勝利,在於大將匡章能夠抵擋得住國君的威脅。觸子卻抵擋不住國君的威脅,臨陣脫逃。樂毅見齊軍群龍無首,遂大驅軍馬殺得齊**隊片甲不留。聯軍乘勝追擊,勢如破竹,銳不可當。齊軍副將達子收編殘兵敗將,退守都城臨淄的西大門秦周。如果秦周被攻陷,臨淄就很危險。為了激發士兵的鬥誌,達子建議齊湣王犒勞軍士。此時的齊國,已經陷入將近崩潰的邊緣,沒有多餘的積蓄賞賜。如果真要賞賜,隻能從國君的私庫中提取。讓齊湣王動用私庫,令他十分惱火,他不僅不發放,還大罵達子,說達子與觸子是一丘之貉。國君無道,軍士灰心絕望,毫無鬥誌,不堪一擊。秦周被攻陷,達子戰死,臨淄城突兀地矗立在樂毅眼前。齊國已經慘敗,諸侯國從中撈了不少好處,於是見好就收,紛紛撤軍,隻有燕軍筆直地朝臨淄進發。樂毅的速度之快,令臨淄城民措手不及,於是都城很快被攻陷,當時齊湣王已經逃跑。燕昭王聽說臨淄被攻陷的大好消息後,火速來到濟水岸邊,封樂毅為昌平君,並舉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授勳儀式,任命樂毅為他駐紮齊國的全權代表。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30年前,齊軍在燕國首都所做的一切,在30年後的臨淄重演。逃離國都後,齊湣王如喪家之犬,一路南奔來到衛國。曾經,齊國對衛國有恩。衛王感恩戴德,所以讓出自己的宮殿給齊湣王住,讓出自己的生活用具給齊湣王用。總之,齊湣王在衛國所受到的待遇,就像他在齊國受到的一樣。但是,齊湣王並沒有吸取亡國的教訓,還把自己當成以前的齊湣王。他竟然在衛國耍國君的脾氣,對衛國君臣頤指氣使,毫不尊重。衛國一怒之下,斷絕對齊湣王的供給。齊湣王隻能再次逃亡,他來到鄒國和魯國,結果這兩個國家都不接納他。不被其他國家接納,無處可去的齊湣王隻能逃回自己的國家,棲身在南部小城鎮莒。正當齊湣王走投無路之時,楚國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派大將淖齒率領一萬多人保護齊湣王。楚國之所以出軍幫助齊國,隻不過想牽製樂毅,使他不能完全占領齊國。看見一線生機,齊湣王又擺出架子,封淖齒為相。儘管遭遇這些戰亂,齊湣王自高自大的性格還是沒有改變,一貫輕慢侮辱他人。淖齒不是觸子,也不是達子,遂起兵反抗。齊湣王手無縛雞之力,很容易就被淖齒控製。淖齒問齊湣王,他是否知道從千乘到博昌一帶,天上下的雨是血雨。齊湣王很高傲地說,他不知道。淖齒的眼睛就要冒出火來,說在嬴、博一帶,大地突然裂開,黑色的泉水迸湧而出,奔騰咆哮,問齊湣王是否知道這些事。齊湣王還是高傲地說,他一點都不知道。最後,淖齒又問,這些日子人們常常聽到山穀之間有孤魂野鬼的哭聲,問齊湣王是否知道。齊湣王仍舊高傲地回答,他什麼都不知道。忍無可忍的淖齒直接說,天上下血雨,是上天對齊湣王的警示;大地冒黑色的泉水,是大地對齊湣王憤恨的表示;至於山穀之間有哭聲,那就是百姓對齊湣王的控訴。淖齒的意思是,既然上天、大地和人民都憤恨齊湣王,齊湣王就沒有活在世上的必要。一位身材魁梧、手段高明的大漢走到齊湣王身邊,突然抽出一把刀,像解剖屍體一樣將齊湣王的筋一根根拉斷。緊接著,齊湣王被放進一麵大鼓之中,大鼓就成了齊湣王的最後歸宿。(本章完)/04/0450/23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