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重生07:從小學生開始加點 > 第四百九十九章 華大114周年校慶

第四百九十九章 華大114周年校慶(1 / 1)

推荐阅读:

光刻機研發成功這個消息的發酵程度,超乎了很多人的想象。

包括負責調控輿論的部門。

李顏是需要保護的——至少官方這麼認為。

李顏本來想強調他不需要,不過這種事情基本就是“我要我覺得”。

他就是不太喜歡“保護未成年的心智”這個理由。

但跟官方大佬的幾番接觸下來,李顏覺得“保護心智”這個說法應該隻是表麵說辭。

說到底其實就是在保護李顏的安全。

家人現在也住到新北了,雖然有保鏢團隊,但他現在這麼出名——都不隻是出名,這他媽都有戰略價值了——免不了會有一些極端分子或者極端手段針對。

最高端的商戰往往樸實無華,何況攤上一個已經明確不要臉的燈塔(以後均以此代稱)。

鬼知道他們能乾出什麼事情來?

“這也是出名之後的一種不自由吧。”李顏如此感慨。

想想也到了無需高調的時候,對未來科技的曝光可以高,對李顏本人的曝光少點好。

應該能免去不少麻煩。

然而接受了這一套的李顏,卻眼睜睜看著“光刻機”熱搜在三天內變成了“李顏”,隨後就這麼一口氣掛了整整一個多月。

這期間相關部門也不是沒努力詞條都被刷新了n遍,但每次都能卷土重來。

各大門戶網站、社交軟件的前十熱度詞條,“李顏”“未來科技”及各種相關詞條、變種詞條牢牢占據著一半以上的份額。

並且相關內容越來越往隱私靠,“李顏有多少錢”、“華大少年卓越班”、“恒星科技”、“新北中學”……眼看著連“易力集團”“韋易力”“韋韻之”都冒出來了,相關部門的技術人員汗也跟著冒出來了。

按理說網信工作吧,隻要主導的層級夠高,並不算難。

想讓一個東西不發酵是很簡單的。

問題在於他們找不到強有力的切入機會。

因為這茫茫多的討論,全他媽在誇。

很大比例的評論,就是單純的誇,儼然形成了非常強烈的個人崇拜。

是一次無組織的群體造神,這怎麼攔?

說的都是好話,你搞簡單的控製是不行的,一句“連誇李顏都不允許”就能帶動狂暴的情緒,更收不了場。

於是專項小組可謂想儘了辦法,又是找彆的偉光正熱搜頂上去,又是海量科普消息填充“相關搜索”,又是暗戳戳改算法,又是挑個彆影響力比較大的神化李顏的內容進行警告——當然用的其他理由,還旁敲側擊提了提保護公眾人物隱私的問題……

軟硬兼施,千方百計,結果是……

壓不了一點。

他們深刻體會到了什麼叫野火燒不儘春風吹又生,李顏現在完全就是個頂級八卦核心,是個浸透了酒精的棉芯,一點就著。

什麼相關不相關的事情,都能莫名其妙提到李顏,隻要一提到,馬上就是一大堆討論刷屏。

飯圈粉絲的既視感很強,雖然在這個年代還不至於泛濫成災,不過網信領導已經準備起個調子,批評批評過度打探隱私、編造謠言的飯圈文化了。

結果也不合適。

因為這群人又不夠有組織,雖然會聊兩句李顏相關的隱私問題,但絕大部分注意力還是放在了“李顏好牛逼”上邊。

換句話說,就是李大老板太過遙遠。

遙遠到連隔了一層互聯網,大家還是心生敬畏。

熱衷於討論李顏的人都知道他現在的價值,知道他對國家意味著什麼。

玩笑自然是不敢亂開的,甚至某些拿錢辦事的挑事者,帶節奏都帶不起來。

官方還沒出手,他們就被衝爛了。

掛在熱搜的標簽會出現大量隱私相關,單純隻是討論量過大,但討論內容是一點不深。

就例如韋韻之,最詳細的帖子也就是“韋易力的千金,易力集團公主,本身貌美且優秀”這樣。

附圖隻有一張她的微博頭像。

連眾所周知的在新北中學讀書都不敢提。

偶爾有一些提及的很快就消失了,造不好聽謠言的就更不敢了,易力集團、未來科技、官方三大庇護,疊加未成年buff,自己本身還很優秀,這誰敢拿她做文章?

“這算怎麼個事兒?”專項組的組長對此非常苦惱,“感覺很多東西要乾,但是又什麼都乾不了,沒有著力點。平時熱點不是掛一兩星期就沒了嗎?一個多月了!”

“關鍵是一個個跟信眾似的,純粹得很,壞話也不敢說,好話誇了又誇,不狂熱但量大,這是最難搞的。”副組長看起來倒是輕鬆不少,“要我說,換個想法,這也沒什麼。等他們確實有什麼不好的苗頭,我們及時壓製就是了。”

“領導不這麼想啊。”組長搖頭,“繼續改改熱搜關鍵詞的算法吧,隻掛著李顏倒是還好,涉及隱私的不要做成關鍵詞了,人工篩一篩。”

“明白。”

“唉,”組長長長歎口氣,“就希望李顏這段時間蟄伏一下,不要出來拋頭露臉了。”

李顏自打光刻機搞出來之後的一個來月倒是確實沒怎麼露麵。

因為手機銷量迎來了離譜的第五次暴漲高峰……

這次不止是國內暴漲,連帶國際市場也暴漲。

除了未來科技通過成功研發光刻機得到誇張印象分以外,大家似乎很喜歡李顏身上這種帶有些許個人英雄主義的傳奇性。

尤其是國外,燈塔國官方在努力限製,民眾卻瘋狂買單,也是一種奇妙的現象。

未來科技在手機業務上的擴張腳步剛剛放緩,立刻又被逼著快步走。

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就不隻是考慮怎麼完成擴張的事情了,還要考慮風險把控的問題。

影響力是一把雙刃劍,消費者能把未來科技捧上天,就同樣能因為一些負麵問題發酵情緒,最終把未來科技推下神壇。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自古以來皆是如此。

超級生活圈有“生活”倆字,自然是跟人民群眾的安全息息相關。

食品安全、出行安全、信息安全……

這裡邊任一個出了問題,都是能讓未來科技頭大如鬥的情況,處理不好暴斃都有可能。

而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免不了有些“山高皇帝遠”的地方,李顏的想法傳遞下去,同樣免不了變形。

自主決策權一旦大起來,什麼莫名其妙的情況都可能發生。

這是李顏絕對不允許存在的,所以他乾脆提前布局,不斷優化超級生活圈涉民生軟件的保障製度,例如成立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與官方合作專攻食品安全檢驗,給“餓了吧”提供絕對完善及時的食品安全保障;又提高了車來啦司機的準入門檻,執行相對規範的統一管理,定期給司機注冊車輛進行檢查維修,還強製要求車輛安裝錄音錄像設備,提供一鍵報警裝置等……

他甚至要求車來啦成立一個單獨的小組專門負責“安全急線”的接聽與處理——他們平時基本是沒活乾的,但在李顏的高薪資與高要求下,日常保持著應急演練與培訓,能力絕對達標。

李顏當然受了前世記憶裡一些新聞影響,不過就算沒有記憶加成,以他現在的能力,也能分析出來這些東西。

隻是或許沒有現在這麼重視。

這一大坨工作推進起來並不容易,溝通成本非常高,總有一些主動琢磨怎麼幫李顏省錢的人,搞得他哭笑不得。

“我都不是資本家,你做什麼精神資本家?花的又不是你的錢。”

李顏說這句話說了很多遍。

不過5月4日,李顏還是拋頭露臉了。

一露臉,就是一波大的。

上京,華夏大學114周年校慶。

當李顏坐著校方安排的貴賓車到華大門口停下時,他就感覺不太對勁。

門口這記者也太多了點……

雖然華大校慶向來是盛會,但因為參會人員級彆很高,正常不會搞門口長槍短炮的陣勢。

已經接任華大校長的蔡振東就站在校門口,身邊還有一排校領導。

李顏剛一下車,現場照相機就劈裡啪啦響成一片,蔡振東邁著大步迎上來,臉上帶著壓不住的笑意。

後邊剛好也來了一輛車,下來的人竟然自覺站在車門口先不往中心地帶走來。

李顏認識,這人是龍江學者裡的佼佼者,華大校友,不過主攻方向就是計算機……

站著不過來,確實是合理的。

“李顏!歡迎歡迎!”蔡振東伸出大手。

“蔡校早上好,好久不見了。”李顏笑著伸出手。

“你都多久沒來上京了?這還是第一次來華大吧?”

相機拍得我都發毛了,老蔡咱們就彆在這地方寒暄了吧……

“是第一次來。”

“來,這位是我們華大的朱書記。”

一個發量相對堪憂但是氣場很強大的男人笑著向李顏伸出手,“歡迎,久仰大名,李顏。”

“朱書記好。”李顏握了手,也隻是笑笑。

本來還想著聽蔡振東繼續介紹,沒想到蔡振東隻介紹了朱書記,就直接朝華大校門一指,“走,李顏,帶你看看華大校園。”

然後那群校領導就樂嗬嗬地跟在了後邊。

記者們也突然收起了相機,散去了大半,隻有個彆跟著他們走進校門。

李顏餘光還瞥到一個中年女領導走向後邊來的龍江學者,看來是這會兒才去接待。

到這兒,李顏的猜測已經基本坐實了。

這個114周年慶,就是為李顏開的——或者說,李顏是最大原因。

正常學校都是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08年是華大110周年慶,大佬雲集;115周年的小慶那也是明年,從來就沒聽說過什麼114周年慶的。

從接到蔡振東電話的時候,李顏就沒忍住問出來了。

結果蔡振東的解釋非常無力,表示每年校慶都會慶祝,114周年剛好有些特彆的事情,也有不少厲害的校友要參加,特來邀請李顏。

含糊其辭就等於沒有。

每五周年的小慶參加的嘉賓都遠遠無法跟十周年大慶比,每年一次能請到什麼厲害的校友?

但蔡振東現在是華大校長,特地來邀請想必也不會說假話。

那隻有一種可能,李顏高出光刻機之後的影響力與潛力,已經到了難以估量的地步,而他名義上還隻是個高中生……

華大少年卓越班高二就結束了,李顏今年6、7月就該結束高中生涯,雖然所有人都知道現在他沒有任何讀大學的必要——華科院都是平等討論交流的地方了,就算是華大又能交他什麼?

但可以要個名分啊!

如果李顏願意要“大學生”的身份,哪個大學不會搶?

這裡邊優勢最大的無疑就是華大。

但李顏現在的身份與影響力,華大想要拿出來的誠意與試探必須夠分量。

才有了這次莫名其妙的114周年慶。

華大的曆史積澱非常深厚,校區也很大,走到哪裡都能講出不少精彩的故事,看到什麼都能跟一些名人扯上關係。

蔡振東直接成了講解員,李顏被圍在中間怎麼看怎麼像來視察的領導……

介紹著介紹著,蔡振東竟然開始給李顏科普“華大學生的一天”了,又是帶著看教學樓,又是帶著看實驗室,後邊連飯堂、宿舍都要說上兩句,甚至盛情邀請李顏到飯堂吃一頓。

“剛吃完早餐,午飯再說吧。”李顏婉拒。

“這不是擔心你沒時間體驗嘛,你這麼忙,下次來華大可就不知道什麼時候了。還是很想讓你體驗體驗華大學子的一天。”蔡振東說得很自然。

還想要我主動表態?想得美。

所以他隻是打了個哈哈,“早上是有個交流會吧?給我安排了啥座位啊蔡校?”

“那肯定是貴賓位,不過我們有傳統,都是領導、學術、學校校友、學校領導的順序安排,我們把你安排在學術席位了。”

“彆太靠前就行,我又不是華大校友,今天來參會都覺得不太合適,隻是您盛情難卻。”

這話一出來,校領導們立刻瘋狂交換眼神,簡直就像打密報。

“我希望你可以是華大校友。”蔡振東直接說道。

最新小说: